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香港骑士曾荫权 > 第七章、香港骑士问鼎政坛 第二节、曾荫权接棒

第二节、曾荫权接棒

  “政治就是这样的,最终要靠理性的对话,要靠在对话中寻求妥协,达到共识。”——曾荫权身着深色西装,系一枚蓝地红花的飞龙领结——2005年3月12日晚8点30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在香港政府总部记者室,宣布接棒董建华,出任代理特首。

  这个曾在2005年年初表示,将于2007年告老归田的香港政务司司长,在60岁这一年,迎来了他人手的又一个高峰。

  当记者问他是否坚持2007年告老还乡时,曾回答:“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现时有新的发展,我现在面对的工作是要搞好选举,使香港人尽快得到一个新的特首。另外,我要做好政务司司长的工作,使香港一般经济、社区方面平稳与稳定,这是我首要的任务。其它的问题,我现在不会想。”

  自此当地评论称“曾荫权时代”到来。

  自称“喝香港水,流香港血”的曾荫权,1967年以预科学历晋身政务官行列,30多年在行政官场内步步高升——2001年因陈方安生辞职而接任政务司司长一职,现在又因董建华辞职而任代理特首,成就港产“公务员”的治港传奇。

  1.尊重特首的决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就行政长官董建华,请辞会见传媒时表示,“觉得失落,但我尊重他的决定。”

  曾荫权说,董先生宣布了他请辞的决定。大家都知道这个决定仍需要中央人民政府的批准,所以董先生仍然是我的上司,是我们的行政长官,而香港特区政府亦照常运作。我十分敬重董先生,他一直以来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工作,为香港市民服务,特别是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这项政策是毫无先例可援、毫不容易的历史性任务。如果董先生的请辞获得批准,我当然觉得失落,但我尊重他的决定,亦希望全港市民尊重他的决定。

  曾荫权与行政会议成员及司局长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董建华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他坚守岗位,在香港整体社会稳定时,才提出辞职。曾荫权称,他将于下周二出席立法会特别会议,解释特首辞任后的安排,希望大家以积极态度,面对转变。

  曾荫权被问及他在二月底知道董辞职,而在上周董由北京回来时,他吹口哨往政府总部见董建华,当时心情是否很好,曾荫权解释,他每日均有比较轻松的时间,亦有忧愁的时间,这是人之常情,不能成日一个表情,他指出,他已表达了对董辞任的心情。

  2005年3月12日晚,曾荫权在中区政府合署会见记者,并进行了首次记者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

  董先生在前日,即三月十日,已经宣布了他辞职的决定。今日较早时间,国务院批准了行政长官请辞。董先生的辞职实时生效,国务院已向外公布有关决定。

  我和董先生共事了七年,其它的问责同事和他一起工作的日子也不短。这么多年来,我们认识的董先生没有一刻不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带着热诚,领导特区政府,关心香港市民的福祉。他尤其关心社会上处境不幸的人。他曾亲身探望过不同的家庭,聆听单亲父母及独居老年人的心声,了解刻苦攻读年青人对未来的期望。以民为本,体恤有困难的人士,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一直都是董先生施政主要目标之一。

  香港自回归以来遇到不少困难,不过一次又一次我们都闯过了。这固然有赖香港市民的勤奋、忍耐及灵活,但董先生令香港平稳过渡,成功落实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模式,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上配合,藉此帮助香港转型,他对香港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到了今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同意,香港已重新稳步向前发展。董先生在最困难时坚守岗位,直到香港发展重上轨道,整体社会状况稳定,他才决定辞去职务。这显示出他对国家、对特区负责任的君子所为。我感谢董先生过去七年无怨无私地带领特区政府;感谢他为香港投入的心血;更感谢他对我及其它司局长一直以来的支持及信任。我相信董先生身体虽然疲累,但见到香港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经济开始好转,他应该感到欣慰。我在这里祝福他在离职后生活愉快,将来继续在其它岗位上贡献祖国,贡献香港。

  我现在讲一讲董先生离职后的安排。

  首先根据《基本法》第53条的规定,我作为政务司司长会代理行政长官职务。我已经邀请所有行政会议成员留任,直至新的行政长官产生及被任命为止,他们亦已全部答允。所有主要官员亦将会继续紧守岗位。大家亦知道政府一向的运作都是有完善的法律及公务员制度作支持。大家可以放心,政府将会继续保持畅顺及稳定的运作。我们会确保有效施政与政策的延续性;维持良好的治安与社会秩序;并确保市场运作正常,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现在首要的工作是安排选出新的行政长官。关于选举时间,《行政长官选举条例》已有很清晰的规定。简单来说,根据条例第10(2)条,如果行政长官职位出缺后的第120天是星期日,我们便在当天举行选举;如果不是星期日,我们便要在紧接第120天后的星期日进行选举。不能早,也不能迟。以今次的情况来说,行政长官的职位是于三月十二日出缺,按法例规定我们将于七月十日进行选举。

  今次产生的行政长官的任期是两年,以填补董先生余下的任期。就这问题,我们知道社会上有不同的意见。律政司司长就此特别与内地专家交换意见,并参考《基本法》草拟的历史。律政司司长认为,《基本法》第53条之下新的行政长官的任期应是原任行政长官余下的任期。行政会议亦都接受这意见。

  详细的论据,我稍后会交由律政司司长解释。到了2007年,我们会按原来的时间表产生第三届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待现时的政制检讨完成后确定。换言之,现时就2007年行政长官及2008年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的检讨将继续如常进行。我们希望第三届行政长官是可以如期在2007年以一个更具代表性及参与性的办法产生。由于根据《基本法》,任何对于两个产生办法的修改都要得到行政长官的同意,我们是会先征询新的行政长官的意见才推出《第五号报告书》。如一切顺利,行政长官将于七月产生。由现在到七月,还有一些时间,我们打算延长现时就《第四号报告书》的咨询期至五月底,让社会有更充裕时间,凝聚共识。我们会争取在下半年推出《第五号报告书》,然后在2007年产生第三届行政长官前,完成一切必要的立法工作。

  大家可以见到我们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过渡安排。政府是会致力确保香港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稳定。就这一点,我们是责无旁贷。不过,若果没有立法会,没有社会各界人士,没有普罗大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只会事倍功半。所以除了向公众解释外,我们会争取尽快向立法会解释有关安排。就此,我多谢立法会内务委员会在下星期二举行特别会议,邀请我出席解释。我是会应邀出席。最后,我希望大家能以积极态度面对转变,团结一致,珍惜我们现在的经济复苏,共同维护香港的稳定发展。

  多谢各位!

  2.为什么是他

  曾荫权的资历能力如何?他能否代理特首至7月10日后被“选委会”补选为新特首?尤其台湾关系在曾主政下是否有发展的空间?

  曾荫权何以从社会底层攀到金字塔顶,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人物?这位未来香港掌舵人凭怎样的素质,帮助自己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黑马”。都备受关注。

  在董建华辞职之后,一个几乎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他将通过7月10日的选举当选香港新任特首,开始为期两年的执政香港生涯。

  香港特首后备人选的竞争激烈,作为董建华班底中民望最高的官员,曾荫权并不应称为“黑马”,然而,他胜出在望确又出人意料。大致能归于以下原因:

  一、勤于任事、行政经验丰富。曾荫权任职公务体系近40年,历练各种职务,又曾为公务员队伍之首,具领导统御能力,深谙香港公务体系生态,能屈能伸,一度遭架空,仍无怨言,沙斯重创香港期间,奉命领导香港清洁卫生工作,身先士卒,博得民心。

  二、善于危机处理,能力普受肯定。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曾荫权在财政司长任内成功稳住香港金融市场,功不可没;曾荫权临危受命出任政制发展专责小组召集人,负责向各界谘询工作,可见其能力深受信任。

  三、忠诚爱国,又能掌握港人民心。处处显示其爱国心,复以深谙民众对施政期待,又能与民主派沟通,受董建华倚重,故能脱颖而出。

  今年7月曾荫权获补选任期两年,应不成问题,惟若要再续任五年,则北京观察考验诸如他处理“双普选”问题之能力,当为关键。至于台港关系,曾荫权应能嗅出北京扩大两岸民间经贸交流之氛围与趋势,顺势积极加强推动台港交流,台港关系未来应有发展的空间。

  另外外界普遍不看好他的原因也有三个,首先是他鲜明的宗教色彩。曾荫权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早晨都要到教堂祈祷,包括去北京时,也会早上6:30去教堂祈祷,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熟知大陆很多城市的天主教堂,有些当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曾荫权是港英政府时期提拔起来的本土精英,在香港回归前夕,英国王储查尔斯到港代表英女王在港督府主持最后一次授勋仪式,曾荫权获颁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当时有好心人劝他为了日后仕途不要接受,他还是接受了。

  此外,作为香港回归前英方谈判小组成员,曾荫权奉命独自赴伦敦一个月,提出争取港人居英权方案。协议最终达成,上司赞许他为“解决困难的首选人物”。

  无论外界如何揣测,显然这些无碍大局。评论普遍认为,曾很大的优势在于他的协调能力,他公认在处理各方关系方面很有手段。果然如此,那么他成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折衷人选,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位内地驻港记者说:“他从来就是一个中间派,各不得罪,对他都没有特别的恶感。”

  2004年曾荫权出席一个青少年活动时,以游泳渡海的技巧,说明达到目标须顺应潮流,不可急功近利。

  他说,有经验的选手从尖沙嘴游到中环,不会只看着中环为终点,而是视乎水流,向湾仔或西环方向进发,“如果不顺着水流方向前进,最终可能会被冲到不知什么地方,不能抵达终点”。

  曾荫权本人正是这个哲理的实践者。

  3.公关高手

  为什么是他?他还是以为出色的公关高手,从以下事件中我们能感觉到。

  曾荫权曾经对香港青少年谈及作为领袖需要具备的六大原则:清晰目标、善于与人沟通、有诚信及服务社会的品德、保持好奇心及敏锐分析能力、经常保持乐观而不怕困难、有广阔的视野。现在,在香港的公众面前实践这些原则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曾荫权是如何来处理公关场合的,说明其不愧是一位公关高手。

  05年3月6日傍晚六点,聚集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大楼门外的记者拍摄到一组经典镜头———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身穿休闲唐装走向董建华的办公室,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路吹着口哨,脚步轻快。5分钟前,从北京当天返港的特首董建华刚刚抵达政府总部。在他出席了“两会”开幕式并向胡锦涛、温家宝述职后,回到香港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约见曾荫权。

  而曾的喜形于色,似乎印证了一周来的传闻。这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后引起一些争议,无论如何,看到画面的人印象深刻。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香港民建联主席马力,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了个“吹口哨”的故事———“话说在1986年,总督尤德爵士不幸在北京逝世,遗体运回香港时,当时的代理港督钟逸杰在停机坪等候,显得一脸轻松,甚至在吹口哨,但他之后便不能再‘上’(升任港督)了,我希望这只是巧合吧!”

  4天后的3月10日,董建华以健康理由提出辞职。

  就在这一天,曾荫权的表情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被人称为“恢复了政治常识”。香港媒体报道得十分生动:“董建华傍晚宣布辞职后,曾随即在政府总部地下大堂发表仅两分半的讲话,全程表情木然,说话数度停顿,脸上流露想放声大哭一场、抒发内心伤痛的神情。”

  有记者问曾荫权,那天吹口哨吹的是什么歌曲,他回答说,当然是《国歌》。

  3月12日,中央政府宣布接受董建华的辞职请求,同时按基本法任命香港“二把手”政务司长曾荫权为代理行政长官。

  在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曾荫权表示已于二月底得知董将辞职的消息,有记者追问他吹口哨时的心情,是开心还是紧张。这个问题引起他不快,而他的回答却十分圆滑。一个电台时事评论员说,“听到他的回答,我的手都拍烂了。”

  曾荫权说:“我可以很老实讲给你听,我每日都有比较轻松的时间,每天亦有我担心的时间,有忧愁的时间,有感性的时间,有忧伤的时间,有时你见到我会笑,有时会忧愁一点,我想这是人之常情吧,我不可能整天用同一个表情,是不是?但有一件事很清楚,董先生的离去,我讲过很多次,董先生宣布的星期四,我都表达过我的感情。”

  这是曾荫权掌权后的第一个记者招待会,有香港媒体评论,“曾在记者会上表现反应敏锐而坚定”。民意调查显示,自陈方安生辞职后,曾荫权的声望在董建华班底中是最高的。这与其善于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息息相关,从他对“口哨事件”的解释中也可见一斑。

  曾荫权自1995年成为首位华人财政司长,经历了从回归前的高峰到金融风暴后的萧条,而他所负责制订的六份预算案每每获高票通过,同样得益于他的公关技巧。

  上任之初,他声称将秉承传统不搞噱头。然而,在公布预算案之前,他总会巧妙利用媒体透露加税风声。事实上,他的第一份预算案把个人免税额从79000元提高到90000元,次年的九七过渡预算案再提高为100000元。连续两年减税,令他民望大增。

  香港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内地属意曾荫权作为未来新特首,其中一个主因,正是认为他能驾驭作为政府骨干的公务员,因此,他上任代理特首第一击,就是稳住和争取公务员高官的支持。一位高官坦言,推行问责制的两年间,曾荫权与高级公仆的摩擦增多,但他始终是有能力之人。

  4.个人奋斗的典范

  曾荫权从政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他童年成长的烙印。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前立法会议员朱幼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曾荫权在私人社交方面的职业操守做得很好,几十年来,与香港上层社会人士的关系保持距离,“因为这个圈子很小,每个人都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这一方面表现了曾荫权作为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也令人联想到他的身世。从履历上看,他与董建华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二人出身的迥异,曾荫权可称得上香港人靠个人奋斗成功的典范。

  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表现为:

  第一,无所畏惧。

  曾荫权在宣布加入竞选特首的行列时,全城聚焦,曾荫权坦荡对群众说:「我无所畏惧,因为我了无私心,为市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我身为政务官多年的信仰都是这样。」

  好一句了无私心,看一看曾荫权加入政府工作38年来经历过的风风浪浪,他的确不曾在仕途上栽过觔斗,不论在港英时代还是回归后的岁月,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

  对于曾荫权辞去署理特首及政务司职务,走上竞选新特首道路,正面反应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他是众望所归的人选。市民希望香港走过了经济困难时期、走过争论不休的不明朗日子之后,可以由曾荫权这位有强烈归属感的人带出香港一片新景象,并借着经济迈向复苏的好形势把颓势一扫而光,重现辉煌。

  第二,勇往直前。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曾荫权有这么高的民望?他的选情为什么得到一致看好?都因为他对香港有一份真情,他深信自己与市民渴望香港经济继续繁荣,社会继续稳定,市民能够安居乐业的目标相同,他无时无刻不扪心自问,「今后我应不应该尝试肩负更大的责任」?对于他所做的一切,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是一股巨大的动力,令他觉得应该站出来迎接新的挑战,与市民一道携手推动香港更上一层楼。

  一个社会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基点就在于有坚定的信心和不存在私心,若具备了这两者,距离成功也就不遥远。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别不是在于能力和想法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以了无私念的心灵,认定一种信念之后便不回头地坚持下去。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曾荫权既有毫不含糊的治港信念,又有市民、家人和朋友的无私热情支持,相信加上一份了无私心的坦荡胸襟,促使他为香港出力不计得失,奋勇直前,荣誉与皇冠也就自然不会弃舍他。

  5.身兼两职

  香港特区政府中,政务司司长官阶仅次于行政长官。以前,曾荫权的工作是就政策事务向行政长官提供意见,并在有需要时,比如董建华因公离开香港,代行政长官处理职务,成为“代理特首”。

  由于曾荫权尚未任命其他官员代理政务司司长职务,他既要继续履行政务司司长职务,主持每周四的政策委员会、统领官员,每周与立法会正、副主席见面,协调行政立法关系;每周二又要以代理行政长官身份主持行政会议,每周一与各非官方成员联系;他还要继续处理负责牵头的一些项目,比如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工作。曾荫权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会比以往更加繁忙。

  在董建华辞去特首之后,香港各界人士对曾荫权各有期望,最大的一点是,曾荫权能稳定公务员队伍,保持香港政策的延续性。“他(曾荫权)乃是公务员背景,熟悉公务员体系运作,因此对于稳定局面和维持政府有效管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香港《成报》评论。

  在保持稳定上,曾荫权已经给了各方面信心,在12日的记者会上,曾荫权宣布,全部行政会议成员都已经答应留任,在港的行政会议人员都齐刷刷站在他背后,表示对他的支持。

  “我希望全港的市民,全力支持代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和特区政府。我同曾荫权同事了很多年,我相信他有卓越的能力,带领香港继续前进。”卸任特首董建华力挺曾荫权。

  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则期望,曾荫权出任代理行政长官后可以改善行政和立法关系。她说:“由于他和立法会议员比较熟,希望能多些沟通,沟通多了,建立互信的基础,希望行政立法关系有所改善。”

  根据香港目前的《行政长官选举条例》,指定公职人员不可以成为特首候选人,曾荫权若要参加补选,必须在候选人提名截止期限前请辞(估计是五月底或六月初),以非指定公职人士身份参选。这一规定也适用于其他司局长,如果曾荫权辞职参选,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将代理大约2个月的特首职务。假如唐英年也参加特首补选,就由律政司长梁爱诗任代理特首。

  舆论普遍认为,曾荫权参与特首补选并最终当选的可能性非常高。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赌王何鸿说:“我估计没有其他人会参选,我看(特首之位)应该曾司长独得。”有细心的香港媒体特别注意到,去年12月20号,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门出席回归庆典顺道接见香港特区的领导成员,与曾荫权握手长达6秒钟,是与众多港官握手时间最长的。有人将这个细节作为中央信任曾荫权的例证。

  由于新的特首只做董建华原来任期的剩余部分,即只有两年,新的行政长官物色人选加入司局长层级相当不易,高级公务员不愿这样做,因为他们要正式辞去公务员身分,也就意味着提前退休。

  到了2007年,香港会按原来的时间表产生第三届行政长官,不过有关产生办法还会等目前政制检讨完成后确定。“我们希望第三届行政长官是可以如期在2007年以一个更具代表性及参与性的办法产生。”曾荫权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希望在2007年产生第三届行政长官前,完成一切必要的立法工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