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香港骑士曾荫权 > 第七章、香港骑士问鼎政坛 第一节、董特首忘我而为

第一节、董特首忘我而为

  1.香港第一任特首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就是在这样的雨夜,中国政府庄严地收回了香港的主权,整条巨龙的光彩都映照着它口中的珍珠,而世界对这条巨龙的怀疑的重量,也都压在这颗珍珠上,甚至都压在了董建华身上。

  在这之前两年,美国《财富》杂志的封面文章的标题是“香港之死”,该文代表了西方对香港回归后的普遍看法。

  然而无人察觉的危险正在降临,在那11天前,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泰国财政部长辞职。曾在1990年代攻击过英国、意大利、墨西哥并获利颇丰的国际炒家,包括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正在急攻泰铢。

  A.“董生是好个人!”

  董建华已年近60岁,依旧体健如牛,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因而人们封了他一个“7-11”的称号。

  1997年8月份禽流感突袭,香港人“杀鸡杀到手软”,共杀了100多万只。接着在香港新机场营运首日,出现了混乱局面。这些仅仅是香港坎坷8年的伏笔。7月2日,香港回归翌日,泰国被迫放弃与美元联系汇率制,泰铢贬值。

  董建华显然没有警觉到危机即将袭击香港,而世界上也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的序曲。

  1997年10月,董建华在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按照香港长远人口及住屋需求,每年兴建8.5万套住宅,作为长远的建屋目标。当“八万五”建屋计划出笼时,大多数人赞成,计划的目的是让普通阶层人士买得起一套住房。但当时得香港得整个房地产行业衍生出了的经济泡沫,而且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1997年,香港可以说是亚洲最成功的财经金融中心。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在亚洲名列第2。香港的经济堡垒不仅很好,而且还仿佛坚实可靠;事实上它的骨架也确实大多是以钢筋铸就,除了一根玻璃梁柱:包括贸易、金融、法律、会计等在内的服务业,占到GDP的85%以上。资金的投入异常迅速,但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资金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流出。

  1997年10月2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至23日,恒生指数持续暴泻,与8月份市值高峰期相比,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减少了15420亿港元,减幅达35%。仅香港十大富豪,估计损失就超过了2100亿港元。同样截至这一天,银行利息上升了300%,楼价开始下沉。对于特区政府来说,同样糟糕的一点是,这一关键的时间点仅仅出现在特首宣布“八万五”建屋计划的两周后。

  面对城市遭遇的灾难,董建华第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倔强和执拗。这位特首,决定承受短痛,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以避免长期的不确定性。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中央政府的支持,成为了他的信心基础。

  金融风暴的阴云在香港上空持续了18个月后,1998年8月决斗,当“大鳄”在货币和股票市场同时张开大口时,董建华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决定入市干预,以挽救整个城市。

  香港人对于楼价10年上涨10倍印象深刻,买楼不只是居住,更是一种投资。楼价的惨跌制造的负资产户数以十万计,2001年,据中原地产数据,香港60万个负资产账面损失达6000亿港元。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短期时间内,房地产的低迷直接造成中产阶层破产,又连累百业受损,拖垮了整体经济,正是每个人都可看到的事实。

  接下来,特首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由此惹起了一些争议。不过,由于偶然或者误会的原因,这一计划的正式宣示废止却迟到了整整两年。

  特首曾在信中说自己不会在金融风暴前退缩,并坚守三个信念,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有爱心的社会”。品性忠厚的董建华对普罗大众的民生状况抱有同情,这或可揭示他迟迟不愿彻底放弃“八万五”建屋目标的心理动机。

  2000年6月,董建华先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首次承认,“八万五”建屋目标早已不再实施。即时,早盘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即上升1.08%,跑赢大市,恒指则上升0.76%。

  有人认为,这是特首的执拗性格的体现,更有人指责欠缺沟通意识,不熟悉公共政治的基本技巧。欣赏董建华的人则指出,这恰好说明“董先生不是政客”。“被传媒问出,而不是自己说出,证明他好单纯。”

  下层人士则显然对董建华的善良充满理解,是个好人。事实上,关于董是“好人”,在香港几乎是没有争议的话题

  B.必恭亲为

  香港的经济恢复很慢。特首认识到了香港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他试图开展新型的制造业,推出“中药港”、“数码港”等计划,并图谋重振电影工业。这些项目投资巨大,回报期漫长,又不可能由政府的公共支出来承担,因此他期望香港的大公司承担起历史使命。香港“数码港”计划总投资140亿港元,意在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信息科技中心,并帮助香港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然而,“科技股变科幻股”,结果是还没有内地发展好。不过,“数码港”计划还是给香港带来了成绩,为成长性良好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新辟了融资渠道。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取得1.1%的增长。这个转折点一出现,香港就开始走上复苏之路。

  董建华表示认识到成本飞涨会损害和抑制香港的经济增长。作为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公务员减薪被提上了日程。但没有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公务员群体的理解。他越来越强化了亲力亲为的习惯,试图以个人之力,提高特区政府的工作效率,贯彻自己的政策。

  2003年,SARS再使香港百业凋零。然而,良好的医院设施,可以提供全日二十四小时急症服务,不过在当年春天,却不足以应付危机。特区政府开展隔离工作一段时间,取得初见成效。经过几个多星期的停课后,香港各学校由中三开始复课。2003年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香港从疫区名单剔除。

  香港人对他的涵养功夫印象深刻。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社会里,即使是批评者的言辞非常过火,但特首从未公开动怒。即便是在最恼火的时候,董建华也只是摇摇头,叹一口气而已。

  中央政府坚定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护了香港人的言论自由和多元开放,而董建华自己的作为真正体现了这一点。很多人都钦佩特首在这一点上的君子之风。特首从不动用警察和税务部门去调查他的反对派,即便反对者们曾经担心他这样做。

  C.性情温和但固执

  董建华不喜欢政治套话。他愿意对很多人敞开心扉,包括熟悉的记者所有这些私下聊天的内容,均与其在公开、正式场合的表述完全一致。

  有香港学者认为,香港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要归结于香港社会,香港社会缺乏“大脑”,缺乏战略眼光,这使得香港失去了方向感。

  在现实与观念产生冲突时,董建华给人以倾向于现实的印象。“董的个性其实很执拗。如果没有他的坚持,扶贫是不可能写进施政报告里的,当时所有的行政部门都强烈反对,没有人支持。”与董建华有过当面交流的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吕大乐说。

  1997年,董建华孤身一人进入港英政府留下的公务员体系,领导这个东方和西方交汇的特别行政区,其孤独感一再表述,亦从未完全消除。

  在香港人看来,他是一个上海人,粤语不灵光,不会表演。在政治技巧上,他与传统的公务员不同,但只能博得下属们的好感和疏远。

  或许对于困难时期的香港来说,应该有一个更为强力的领导者来领导香港。而主流的民间意见是,董建华的功绩在于,实现了世界上最多元的资本主义城市与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良好接合。

  2.解说董特首

  事实上,当无任何从政经验的董建华出任特首时,面临的是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尽管开始他抱着一腔热血与理想,但是这种体制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谁也无法估量的。

  平心而论,不管董建华在任期间香港民众有多少意见,但毫无疑问,董特首是诚心诚意地在为香港人做事、在为香港的利益任劳任怨、在为香港利益的忘我而为。

  首先,他一上任就经历亚洲有史以来的“金融危机”,从而使得香港经济泡沫爆破、楼价急挫、经济下滑、持续通缩、失业率创新高、负资产个案剧增等,香港民众的经济生活状况从繁荣的峰顶一下就掉在地上。再后,香港社会又经历了禽流感、沙斯等自然灾害的降临,以及经历了政制纷争等一次次巨大冲击(如二十三条的立法风波、七一政治大游行等),经济发展也由此出现了一些起伏。

  从1998年开始,香港经济陷入了负增长,通货紧缩、政府财政赤字、失业高企都是香港以往多年少有的事情。然而,又在2004年底开始,领汇未能上市、西九龙文娱区的单一招标受到猛烈抨击、及红湾半岛居屋清拆事件等,香港的经济事情开始向政治方向复杂化,更增加了香港社会利益关系的错乱。

  可以说,香港回归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事件,特别是当香港经济,香港社会的未来方向,市民之间利益上的争拗等等。公道地说一句,无论是谁当政府首脑都是不容易协调这些关系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香港回归之后,虽然香港的基本制度没有变,但整个社会政治权力结构、市民的民主意识及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却发生了以前不同的变化。

  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社会民众的政治民主意识空前高涨的时候,这既说明以往的政治制度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经济,也说明市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的意识觉醒。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做香港政府特首都是一样,要完全避免近年那种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争拗之事件不发生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把香港回归后所发生的事情仅是归结于特首,那是有失公允的和不合道理的。

  董建华的成败得失,要置于具体历史脉络之中才可以彰显出他的意义。

  香港特区是一个特别奇怪的城市,一方面在英治百年多前的殖民地时代,已将香港带进全球化贸易之中。英国人开始时采取就地而治的办法,这种就地而治的方法表里大有差别,这背后真正的权力运作是由少数英国人掌握,包括港督、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三军司令及汇丰银行大班等,可以这样说,英国人在1997年前未有真正与香港人包括高级公务员、议会政党分享权力。

  1997年7月1日主权回归,开始实践治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在政治人才欠缺等情况下展开的。港人治港面对的挑战是一个拥有西化中产专业阶层、自由传媒、先进的商业金融体制及法治系统。特首班子人员需要的不只是道德使命感,同时也需要高度的政治技巧。

  第一任特首是希望以伟大的施政蓝图,去实践港人治港这个使命。但困难之处是特区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内部矛盾,包括特首与公务员、行政与立法,愈大动作,引起愈多争议,加上金融风暴冲击。

  在1997年前,香港一般民众对政治漠不关心。回归令香港人真正出现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心态,对政治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政治期望自然高涨。

  政治有他冠冕堂皇的一面,就是政客以「作秀」来与群众沟通,中产阶层更注重这种的政治感觉,董建华的风格显然与中产主流不合。而民众现实的期望则是作为领导要知道自己代表谁的利益,有自己一套理论去支持利益分配政策。董就像一个老好人,各人都将自己的欲望向他苏求,他本人也尽力讨好各人,满足他们的愿望,结果往往不能实现。

  对于董建华来说,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有一点共通的评价,就是“一个好人”。

  香港过去在殖民地下求存,人民以街头智能来自保,过去百多年政治上的理想无法实现,人们无法保障自己,唯有靠"古惑仔"智能去生存,这是百年形成的集体性格。董建华的“好人”作风,及以道德感召作施政,与这种性格显然不符。

  董建华负上了这个历史的重担,第一次求证来港人治港,是一个新的探索,他在摸索中前进。其时代的意义,由殖民地走向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建立一套有别于殖民地时代的现代政治体系及政治伦理,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

  董建华作为探索的先行者,是应该受到历史的肯定。也只有超越董建华个人成败得失,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我们才可以对未来无所畏惧!

  3.董建华请辞

  董建华说,由于长期的操劳,在2004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以香港利益为重,我考虑向中央提出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的请求。出于对香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我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辞职报告。2005年3月12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批准董建华先生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33号令,即日生效。

  董建华以身体原因请辞,他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2005年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他在担任特首这7年当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历史会有公正的结论的,香港同胞也不会忘记。”

  而在香港,无论是中下阶层、还是中产阶级,感受都有些复杂。

  在香港特区立法会辩论《回顾行政长官任内之施政》议案时,民建联、自由党、港进联及早餐派等议员均肯定董建华的政绩,当日还担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在发言中也指出,董建华带领特区政府克服了三大挑战:落实“一国两制”;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并订下香港经济转型的策略;订下教育改革、引进问责制官员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检讨等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推动香港社会向前迈进。

  “现在评价董先生还太早,无论是指责他或同情他,我们都带着太多的个人情绪。”亚洲电视助理采访主任郑钢英说,“也许要许多年后,等情绪淡定了,我们才有可能真实地理解这个时期、理解这个人。”

  亚洲电视助理采访主任郑钢英说,“也许要许多年后,等情绪淡定了,我们才有可能真实地理解这个时期、理解这个人。”在郑钢英看来,在民间层面上,特首很可能是被低估了。“董先生提出了许多目标,一些市民不认同,公务员队伍的配合也不够,当然执行不下去了,也让人有了不切实际,虎头蛇尾的印象。”郑钢英说,“香港人对利益看得重,尤其是短期利益。从长远说,董先生也许都是对的。”

  在请辞前一个月,董建华说,自己做了一份很孤单的工作,会很寂寞。

  董建华特首向中央政府请辞3天后的3月13日,没有人怀疑,香港经济已经复苏了。这天香港天气薄阴,在商业区铜锣湾的商场里、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几乎让人忘记了不到一年前,这个城市的零售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楼市的热闹让更多的人感到未来又充满了希望——一些楼盘的价格已经恢复到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在惊涛骇浪般的8年即将过去的当口,香港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着特首突然更迭的消息,市民却表现得非常平静。某种程度上这是充满回忆与和解的几天,就连那些最反对董建华的人士,此时也一反常态地表现出对“董生”的理解。

  基于一国两制原则,董建华因当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而辞去全国政协委员一职。2005年3月12日,在去特区行政长官职务两天后,董建华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高票当选政协副主席。

  政协会议的闭幕式上,董建华身穿灰色西装,蓝色领带。选举结果一出来,董建华满面笑容起身,转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鞠躬致谢,而政协委员则报以20秒钟的热烈掌声。稍后,董建华与另外两位新当选的副主席从第三排走到第一排就座,正式跻身国家领导人行列,政协委员们再次报以热烈掌声。

  由于市场对这一消息早已消化,加上特区政府在他的带领下已经运作成熟,董建华辞去特首职务并未给香港带来震荡。惠誉评级分析师科尔顿说,董建华离职带来的任何变化,更多的都将是领导作风和表达方式上的变化,而不会是政策上的实质性变化。

  董建华在香港经济复苏之际选择了离开。

  董建华历程

  一、船王世家

  董建华生于1937年,其父董浩云,世界7大船王之一,董建华为长子。年少负笈英伦,毕业入通用电气工作,1969年,回港助父打理家族事业,从而开始了他的商界生涯。

  二、债台高筑

  1980年董建华接掌家族企业,恰逢世界航运业大衰退,2年后,公司共欠下债务达250多亿元,同年,其父心脏病发逝世。

  三、神奇拯救

  先有汇丰银行38亿港元解困,继之以霍英东注资1.2亿美元,再有5大银行联袂拔刀相助,3年间董氏家族起死回生,有如神助。

  四、政坛黑马

  自1982年踏入政界,到1992年被中方委任为第一批港事顾问,旋即成为香港行政局议员。

  五、问鼎特首

  1996年12月11日,4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投票选举首任特首,董建华当选。1997年7月1日,董建华领导特区政府,开始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治港实践。

  六、金融风暴

  1998年西方金融大鳄先后4次猛攻香港,尤以夏日一役惊心动魄,在有人惊呼“香港经济5日内断气”的情况下,董建华拍板动用1200亿港元入市干预,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最终成功击退炒家,保卫了香港。

  七、经济复兴

  2000年,中文网站Tom.com上市,30万港人排队申购,挤得鞋都掉了,情景多年少见,在1999年经济出现拐点后,2000年香港经济增幅高达10.5%,雨过天晴。董建华获颁香港杰出领袖奖。

  八、高官问责

  香港经济2001年再陷低潮,董建华发表的第5份施政报告中,开始推行高官问责制,是年,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辞职,曾荫权、梁锦松开始走上前台。

  九、连任

  2002年2月,8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投票,董建华作为唯一候选人,成功连任特首。

  十、SARS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之战,考验的不仅是政府,更考验的是人心,是体制。在特区政府的努力下,香港成功抗击了非典的肆虐。

  十一、CEPA有礼

  温家宝总理于回归六周年之际访港,并携来CEPA大礼。这一“紧密经贸安排”,与董建华加强与中央及内地的奔波策划之功密不可分。这为香港2004年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

  十二、澳门讲话

  2004年底,胡锦涛主席视察澳门时,听取董建华述职,勉励他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香港当年经济增长7.5%,失业率降至6.7%,总就业人数创出330万历史新高,连续第7年获颁“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桂冠。

  十三、“董生保重”

  2005年3月10日,董建华以健康原因向国务院提出辞呈,国务院随即批准了他的辞呈。而海外媒体也分析,董建华此举,也有助曾荫权以代理特首的身份,建立威望,进而问鼎7月1日展开的特首角逐。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