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香港骑士曾荫权 > 第三章、踏上从政之路 第四节、获得出国工作机会

第四节、获得出国工作机会

  当初,夏鼎基调他进入财政司的时候,一些同事便私底下向他祝贺,说是得到了夏鼎基的赏识,提升将会很快,或许,两三年之内,便会委以更高的职位。对此,曾荫权也颇有信心,却并没有因此有任何自得或者自满心理,反而觉得,和其他公务员相比,自己始终存在很大的弱势,那就是他少一张文凭。他只能以百倍的努力和良好的实绩,来弥补这一弱势,让更多的人认清他的能力。

  在整个香港公务员系统中,学历水平非常之高,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大有人在,曾荫权一个中六毕业生,站在和这些人同等的位置竞争,是一件非常吃亏的事。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假若不是他的能力超卓又有夏鼎基赏识,他几乎是和这些人竞争的机会都难以获得。

  他明知自己的弱势,却无能为力。毕竟作为公务员,他已经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政府,除非政府需要他去学习,否则,他是不可能离岗的。

  夏鼎基对此也颇为遗憾,他为了培养曾荫权,给他创造了很多机会。

  1977年曾荫权去马尼拉工作一年,就是夏鼎基为他提供的机会。当时,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亚洲发展银行向香港政府财政司提出请求,希望他们能够派出一名财政专家前往马尼拉协助工作。夏鼎基将这一机会给了曾荫权。

  马尼拉方面得到这一名单时,似乎有点不太高兴。毕竟,他们需要的是理财专家,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工作,如果没有世界著名大学的经济或金融学方面的文凭,至少也要在财政系统干过多年。面前这个中国人,仅仅只有在香港财政司3年的工作经历,他们认为港英政府是在敷衍自己。

  可是,香港方面毕竟很慷慨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如果他们拒绝,那么,彼此的关系,将会出现十分微妙的变化。几乎是在很勉强的情况下,亚洲银行接受了曾荫权,安排他研究菲律宾和孟加拉的从水系统和铁路发展计划。

  有时候,正因为学历低,才更能激发一个人。曾荫权十分清楚亚洲银行方面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点成绩来,让对方觉得港英政府派出自己,并不是在敷衍对方,而是精挑细选之后才作出的决定。离开香港时,曾荫权在政界的一些朋友为他预测,说这是他的一次机会,也是夏鼎基所采取的曲线提升办法。几次提升机会,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阻滞,夏鼎基才想出这样一个办法。只要曾荫权在马尼拉干得出色,获得一个良好的评语,夏鼎基便可以拿这个评语堵住很多人的嘴。对于这种说法,曾荫权十分认同,所以,他这一年的工作,比以前是更加的努力。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曾荫权就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证明了一切,让所有的同事以及上司对他刮目相看。一年后,他拿着一份极高的评语,回到了香港,重新坐回到他在财政司的位置。这一年中,专责地区财务分析工作,处理过菲律宾、印度的铁路及水利发展的大型基建项目,不但大大扩阔其国际视野,也有利于他更了解政府的财政运作。外调回港后,他加入铨叙科,工作了四年。

  可是,预想的提升并没有实现,一切还是照旧。夏鼎基似乎也很担心这一切会影响他的士气,一再给他鼓励,告诫他,目前还年轻,未来还长得很,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将本职工作做好。

  夏鼎基离开财政司司长职务后,升任布政司司长。当时,包括曾荫权本人在内,均有一种感觉,曾荫权升职有望了。

  毕竟,港督的权力虽然大,毕竟对香港的情况不十分了解,尤其是用人方面,会更多地听取布政司司长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各司局长之外的所有人事任命,都掌握在布政司的手里。他如此欣赏曾荫权,又为他的升迁做过不少的铺垫,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曾荫权提升的问题上,仍然是困难重重。夏鼎基也开始认识到,如果就这样提升他,难度会越来越大。毕竟,香港是一个人才集中的地方,后辈新人一茬接着一茬,手持博士甚至博士后学位等待着提升的,不知有多少,在香港乃至英国有着很深根基的,同样大有人在。

  恰在此时,港英政府决定选派一批政务官前往美国等地受训。夏鼎基抓住这一机会,给了曾荫权一个名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