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

  因此,世间万物都有两个方面,阴阳作为正负两极的概念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一切变化都起于正反的对立,这一点儒家和道家不谋而合。

  分歧就在于道家认为阴阳起源于道(规律),儒家认为阴阳起源于太极(天地混沌未分之前的状态)。

  然后就可以将人事行为对应自然现象了,只要谨记“乾阳为主,坤阴为辅”这一条法则。

  皇帝住的地儿叫乾清宫,皇后住的地儿叫坤宁宫,男为乾阳,女为坤阴。

  两个宫殿之间还有个交泰殿,这是什么东东?

  原来,男女必须交合而后能生子;阴阳亦需交合而后能生万物。泰者,天地交感之义,天地不交,万物不兴。

  《周易》强调乾坤交感乃有万物,万物又在阴阳二气的刚柔相磨中不断发展变化(生生之谓易)。

  这种变化,永无止期。变化的规律一言以蔽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否极泰来,盛极而衰等等等等——阴阳两极的拉锯战,循环往复的折返跑。浩渺如宇宙,亦逃不出此定律:奇点—爆炸—膨胀—坍缩—奇点。

  冯友兰的读书笔记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比喻:一仙人装逼说,下棋无必胜之法,但有必不输之法。问必不输之法为何?曰“不下棋”。下棋为一动,动则必有吉凶。

  死了的东西才可能不动,因此万物都在动。惟其如此,在宇宙万物演化的过程中,有好的亦必有不好的,有凶亦有吉,对你吉利的事可能对别人就凶险。

  《周易》就是用64种卦象将宇宙间诸事诸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PS出来,以便人们取法。当然,说“诸事诸物”夸张了,你可以反驳我说“人90后非主流没事就P图,你才P了64张,算个鸟”。我想说的是,64个卦象是宇宙全体的缩影,由它们可以推导出万事万物。

  《周易》把这么重要的“天机”都给泄露出来了,就是要你通过“知几察微”来趋吉避凶,获得人事的成功。

  所有的变化都有它发生的道理,你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手捧一本《周易》,仰观行云俯察流水,拿捏好刚柔的脉搏,张弛有度而非进退失据地去做,顺乎天而应乎人,在均衡与和谐之中稳步向前。

  如果说老子主阴柔主静,那由《易传》解释的《易经》则主阳刚主动。但这种阳刚必须辅之以阴柔,在刚柔相济中乐观进取。

  刚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柔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而载物之德,便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了。

  73 冷血韩非

  仁义礼智信是食疗,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却无法对天下大乱这一疑难杂症做到药到病除,真想快刀斩乱麻结束乱世还得靠法家。

  为什么是法家?很简单,看各家代表的利益阶层便一目了然。

  经过持续已久的权力重组,到了战国末年,操持着最大权柄的是各国的诸侯,决定中国命运的也是这帮人。

  好了,儒家为贵族阶层谋,墨家为天下谋,道家为每一个个体谋。

  只有法家,**裸的法家,为君主一个人谋。

  于是有人要问了,人儒家为整个既得利益集团谋不也挺和谐的吗?

  搁现在是挺和谐,8000万党员基本能做到步调一致。问题是时也势也,春秋战国最流行的是以下克上架空君权,谁知道那个天天对你笑脸相迎阿谀奉承的家伙肚子里面流的是什么坏水。

  因此,韩非才在其著作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不厌其烦地告诫君主如何保证视听不被蒙蔽,权力不被分享,威势不被削弱,王位不被篡夺。方法千变万化,核心只有一条:不要去爱臣下、姬妾和兄弟(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同属统治阶层的人尚且不爱,遑论被统治阶层。韩非将儒生、侠士、食客、纵横家和工商业者视为危害社会的五类人,简称“五蠹”,主张将其统统消灭,只留下打仗用的战士和种地用的农民。

  为什么会出现法家这样的怪胎?

  我的回答是:因为只有法家可以结束这场延绵了数百年的乱世梦魇。

  法家没有历史使命,只有现实使命。他们不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而是一帮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唯一的任务就是看好公司,帮老板出谋划策。

  韩非就是这样一个着眼于当下,将一切都浸入冰冷的利害算计中的人。他撕破了人世间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还事物以残酷的本来面目:人不过是一种为了生存而相互利用、争夺的动物。这一准则成为他衡量、判断人事行为的唯一标尺。

  比如: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于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母之泽乎!

  又比如:舆人成舆(豪华轿车)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像这样冷酷无情的论断在韩文中俯拾皆是,其严谨犀利的逻辑,无懈可击的推理似乎宣告了传统的氏族观念已全面崩溃。众神已死,情感也靠不住,剩下的只是一丝不挂的利己主义。

  遍览青史,你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能像韩非这样不动声色地去条分缕析人性之恶的人,他就像一个解剖恶魔尸体的变态艺术家,用手术钳将人性中血淋淋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挑出来拿到放大镜底下观摩把玩。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