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王韬评传 > 二、访问太平天国

  二、访问太平天国

  容闳自从考察了内地,真切地看到了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人民的苦难之后,有一段时间精神上十分苦闷。中国的实际状况超出了他在美国时对中国国情的预想。他找不到一条实现振兴中国计划的道路。他后来对他的恩师布朗说,那一时期是他一生中的黑暗时期。"他看不见实现他的计划的希望,他只是把一切交托给上帝就是了"。①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布朗博士1859 年前后在上海访见他时,发现他不仅"对于最冶可能实现他的计划一点未曾失望",而且,正在"改进和发展他的心思,为着一个伟大的将来做准备"。②1860 年11 月,当他听说有人要到太平天国占领区去考察时,他立即怀揣他的救国救民计划随同前往。于是,象本书的第一位传主王韬一样,容闳在找不到实现理想道路时,也把希望寄托在新生的农民政权之上。他此时一心期待中国大地上能出现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政权,以取代满清贵族腐朽不堪的统治。

  容闳此行一共有四人,两位是美国传教士,一位是中国人曾兰生。11 月6 日船离上海,9 日到达苏州。苏州太平军官员刘肇钧接见了他们,并为其颁发前往南京的通行护照和准备路上的食物。11 日,容闳等离开苏州向南京进发,沿途受到太平天国地方官员的友好接待。当小船进入运河后,容闳发现两旁农田"皆已荒芜,草长盈尺,满目蒿莱,绝不见有稻秧麦穗"。但他并不认为这仅仅是太平天国的责任。因为清朝官军之残暴比太平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这一看法在太平天国的后方丹阳得到证实。丹阳居民对太平军并无恐惧之心,"商不辍业,农不辍耕,无荒凉景象"。①17 日,容闳一行赶至南京附近的句荣。此时,太平天国主力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正全力西征武昌以缓和湘军对安庆的围攻。长江下游镇江一带力量空虚。民间风传清军已大败太平军于镇江。句荣城内外交通断绝,风声鹤唳。同行之传教士心惊胆怯,打算折回上海。容闳有心要见到太平天国高级官员以了解这一政权对他的改造中国计划的态度,与传教士"持论久之",坚持冒险前进。18 日,终于赶到太平天国首都南京, 住在于王府附近的美国传教士罗孝全(I.J.Roberts)的寓所里。②到达南京的次日,容闳谒见太平天国总理干王洪仁玕。洪仁玕是容闳在香港时的旧相识。那时,洪仁玕是伦敦布道会的成员,跟随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做传教和文字助理工作。洪仁玕曾对容闳讲过,希望两人以后能在中国内地见面。所以,这次两人相见十分欢洽。洪仁玕一见面就热情邀请容闳参加太平天国。容闳由于对太平天国的政策还把握不定,没有正面回答洪仁玕的邀请,而是向洪具体提出了他的改造中国的七条方案:① H.N.shore,TheFlighiofiht.Lapwing(LOndon,1881).译文见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第420 页。

  ② H.N.Shore,TheFlightoftheLapwing(London,1881),译文见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第420 页。

  ① 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樵译:《西学东渐记》,第十章,《太平军中之访察》,第52 页。

  ② 罗孝全(1822-1871),美国传教士,1837 年来华传教。1847 年洪秀全曾向他学习基督教教义。1860年应洪秀全之邀到达南京,被任命为通事官领袖,襄助干王洪仁玕工作。

  一、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组织军队。

  二、开办一所陆军学校以培养有能力的军官。

  三、为筹办海军设立一所海军学校。

  四、组织文官政府,聘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

  五、建立银行系统确定度量衡标准。

  六、为民众建立一套由各年级学校组成的教育系统,并把《圣经》作为教课书内容之一。

  七、建立工业技术学校系统。容闳的七项建议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凝聚着他长期以来改良中国的理想与热情。其中兴办教育一项更是他改良主义思想的核心。所以,他在提出这些方案的同时还向洪仁玕表示,假如太平天国政府有意采纳和实行这些方案,并为此拨出适当款项,他愿意贡献他的力量以促成其事。

  同样具有改良中国思想的洪仁玕对容闳的七项建议十分重视。两天之后,又邀请容闳去他的王府讨论这项建议。但是,此时的太平天国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跌落,特别是作为总理的洪仁玕,上有天王洪秀全的挟制,下有拥兵自重的军事将领们的抵制,根本没有力量来实施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计划。他向容闳表示,尽管这些建议至关重要,有立即付诸实施的必要,但在出征在外的诸王回来之前,他一切都不能决定。为了表明他对容闳的敬重,几天之后,洪仁玕又派人送来一个黄布包,里面包有封容闳为"义"爵的委任状和刻有容闳名字的官印。①容闳此时已看出太平天国的危机,认为太平天国天王、干王及其将领们的"行为、品格和政策"都不足以证明这个政权能够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因此他辞却了洪仁玕择好意。他只向洪仁玕申请了一张太平天国的通行护照,以便未来在适当的机会能够重往太平天国"办事和旅游"。②他似乎还没有完全放弃对太平天国的希望,留下一个走"回头路"的缺口。果然,他的临别赠言说明了他的这一意向。他向洪仁玕说:"假如太平军决定实施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所提议的全部或其中任何一项,倘若需要我的帮助,我将十分乐意地为其服务。"③容闳一行于1860 年的12 月24 日离开南京,翌年1 月上旬回到上海。可是,容闳人虽在上海,心却还在太平天国。在好长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思考有关太平天国的问题。

  他在思考中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观点:第一,他明确指出太平天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无能。他对传教士把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归结为上帝启示的观点不以为然,认为那不过是促其爆发的导火线而已。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恶根"在于清朝"政以贿成,上下官吏,即无人不中贿赂之毒。美其名日馈遗,黄金累累,无非暮夜苞直。官吏既人人欲饱其贪囊,遂日以愚弄人民为能事。于是所谓政府者,乃完全成一极大之欺诈机关矣,"①在这样的"期诈机关"统治下,即使没有基督教,没有洪秀全这个人,"中国亦必不能免于革命"。

  第二,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纪律松弛和道德堕落。容闳指出,① YungWimg,MyLifeinChinaandAmerica,P.109.① YungWing,MyLifeinChinaandAmerlca,P.111.② YungWing,MyLifeinChinaandAmerica,P.112.③ YungWing,MyLifeinChinaandAmerica,R.112.① 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樵译:《西学东渐记》,第十一章,《对于太平军战争之观感》,第61 页。

  太平军沿途吸收大量流民和社会渣滓入伍,不但没有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反而破坏了太平天国的声誉。这些没有信仰,只知发财的乌合之众到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消减了人民对太平军的支持。在这些新加入的流民传染下,太平天国老战士也丢弃宗教心,开始追求财富。特别是在占领了以财富和美女著称的苏浙地区以后,太平军将士的颓废和堕落走到了极端,"盖繁华富丽固足以销磨壮志而促其灭亡也"。

  第三,他断言太平天国式的农民起义不能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也不能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容闳分析说,中国历史上的叛乱或革命是屡见不鲜的事,但这些叛乱或革命的功效只是更替另一个新的王朝而已,政权"在形式和原则上都没有变化"。所以,中国历史至少有两千年之久犹如一潭死水缺少创新之意。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在宗教方面略有一点新内容,但本质上与历史上的叛乱或革命是一样的,中国不会因此而走向新生。"他们没有给中国带来新的政治思想、新的政治理论或原则,以作为建立新型政府的基础。所以,不论从宗教还是政治方面来说,中外均没有从这次运动得到益处。"①中国历史的进步需要新的动力。

  ① YungWing,MyLifeinChinaandAmerica,P.122.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