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中山谋略大全 > 双手万能,力求实用
孙中山的政治性格主要体现在对理想信仰的狂热与执着和策略上的实用
主义两个方面。其政治性格策略上实用主义的方面直接影响了他对于人生的观点和所采取的策略。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些花俚胡俏的东西,古板过时的东西部不那么实用,发展国家,促成革命,难有双手是万能的。所以他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青年学生指明人生之路时,都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谋略:“双手万能,力求实用。”
孙中山对这一人生谋略的使用首先表现在他的革命活动上。早在孙中山“倾履清廷”的思想确立之前,因为当时国内的改良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满腹经伦的孙中山也产生了改良的思想倾向。1890年,他就致函退职的香山县籍洋务派官僚郑藻如,提出了兴农桑、禁鸦片和兴教育三点改良意见。1894年春天,又写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上李鸿章书》,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楷模,改革教育制度,培养人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工商业。该年6月,又通过盛宣怀以及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徐秋畦在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李鸿章能够“玉成其志”、“采择施行”,可结果不但没能见到李鸿章,而且自己的任何意见都未被采纳。
上书希望的破灭,接下来中日战争的惨败,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他“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观点对他的下一步行动起了极大的影响作用。他没有象章太炎、梁启超等立宪派或改良派一样,死守着改良的政治目的不放,而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只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的远大抱负,并于该年10月,再度远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反清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开创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他这一人生谋略还体现在他对教官制度所采取的观点上,也就是说他对其他青年,人生之路的选择的参考方面,也渗透了他的人生观。
他对年青人有着殷切的希望,正如他所说:“中国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这般青年人的身上。”他对青年的前途极为关注,例如北京军政府逮捕爱国学生之后,他便打电报给军阀段祺瑞,要求无条件释放爱国学生,还因为他对青年的关注之情,他在塑造青年人生道路的教育制度上,渗透了自己“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人生策略。在智育方面,他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内容,注入西方物质文明的有关知识对于旧学校那些尊孔的教育,他说:“坏透了的孔学是一文不值的。”主张废除那些无用的教条,在他任临时大总统时,以临时政府的名义下令取消普通中学的文科与实科的分科制,教育部明文反对“忠君”、“尊孔”、“读经”这一套,指示各校把大学的经科合并到文科中去,使经科丧失了其传统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腾出精力与时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加理工、农、经等实科的比重,使学行增长真才实学。
孙中山还反对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读死书。他说:“要是就高深的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等学问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讲堂之内,要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隅而反三隅,自己去推广。在讲堂之外,更需注重自修的功夫。”他还提倡学生注意实践,重视“实地考察。”总之就是重视学生“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人生思想。
孙中山这种教育思想,打破了几千年的培养所谓“仕子”的教条和八股,提高了以前被贬低为“淫技奇巧”的科学技术的地位,突出了教育要适用于当前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孙中山人生策略中的“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思想,决定了他在政治性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面――策略上的实用主义,其一生都为了谋求全体国民的解放和幸福这一伟大目标,多次地多方面地采用实用主义政策,也因为他伟大的政治感召力,他这一人生谋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让许多人都试图用实际行动来完成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