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思邈评传 > 二、孙思邈的道教思想

二、孙思邈的道教思想

  孙思邈的思想,是以道教为主体的。即使他的事业为医,但是他的医学思想基本上也是由道教作主导。且看《要方·序》文,所谓序文,是陈述作者的趣意,明确他说起来,是全书内容与中心思想的简介。他一开始即谓:"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画八卦,立庖厨。"斗极即道教视为星宿中至尊的北斗。《云笈七签》谓:"丹元星天之斗君,主命禄籍,上法九天谱箓,中统鬼神部目,下领荣真兆民命藉"。《太清玉册》①更谓:"拜礼北斗七星君,奉为消灾解厄,保命延生也。"至于八卦,更是道教的主要符号,孙氏用斗极与八卦来作全书的楔引缘起,不是偶然的。说得明白一点,全书的指导思想,就是在这斗极与八卦学说中展示出来的。道教宗派虽然比佛教要少得多,但派与派之间的相互交错,也难以一言而尽。因之不能不由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来分析探讨孙氏的道教思想。

  (一)经典派中的登堂入室者

  如其单单凭《旧唐书》的"弱冠善谈庄老",《新唐书》的"善言老子庄周"及《独异志》的"居于嵩山修道",《续仙传》的"学道炼气养形,求度世之术",甚至孙氏在《三洞群仙录》①卷十二中名登仙人榜,但都属泛泛之词,无法探悉出孙氏道教思想及造诣的深浅程度。虽然还有不少道教著作,可惜佚者多而存者少,而且也多俚言庸俗者,很明显地不是孙氏手笔,远远不及两部《千金方》在有意无意中反映的真实可靠,因之我们就再细细咀嚼探讨于两部《千金方》,就可一目了然。

  《要方·大医习业》:"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考任真的意思是听其自然的生长与发展。体运是体察领悟宇宙间一切命运气数。孙氏更明白地提出:我们想身体的自然生长、生存、发展,思维的洞悉一切,只有依靠庄老经书来解决的口号。也就是孙氏包括医学在内的一切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的总纲领。

  《又》"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王,并须精熟于此,乃得为大医"。考阴阳禄命,是星相家指"食禄盛衰兴废,命运富贵贫贱"。相法,观察人的形貌或面部、手掌,可以预言未来命运;相面者,以面部分为"命""田宅""福德"等十二个宫,相手者,在掌中分为"景"、"开"、"杜"、"休"等八个区域,然后根据《相书》来判断福禄枯荣。所谓诸家者,因其中还有麻衣、青城、青羊??等诸多派别。灼龟是古人焚龟壳来代蓍草。五兆,为古代另一种占卜方法,其方法是"折竹长寸余者三,以手弹于几,以占吉凶"。周易中八卦的阳爻(一)阴爻(--),凑成六个以占卜;六壬,利用每甲子中有六个"壬"来占卜。这样可以看出孙氏在道教中经典一派思想与技术吸收到医学里之外,还旁及占验派一知半识也要为医学服务。

  《又》"至于五行休旺,七暇天文,并须探喷,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① 《大清玉册》8 卷,全称《天皇至道大清玉册》。记述道门仪制、文物、衣冠、礼乐??等事。作者无考。

  ① 《三洞群仙录》20 卷,宋·陈葆光撰。书内集历代真仙事迹1000 人。道无所滞碍,尽美尽美矣"。这篇要求为医之本的文章,已有道教思想占领一半,也就是说医学的基础,就是依靠道家与医学组合而成。如其再读《要方·大医精诚》中"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一言,更证明孙氏对道学与医学的并重思想是十分鲜明的。

  再回过头来,温习一遍《要方·序》第一句"清浊剖判",就是《三五历》的"天地开劈,清阳为天,浊阴为地"①的翻版。

  《又》"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竞逐荣势,企踵权豪,??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这节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核心的"无为"与"知足寡欲"两条要旨,具体执行了《老子》的"知止不殆"。

  《要方·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这是道家炼法之一,即"收摄精神,使之凝聚",因为非此凝神摄志,呼吸冲和,一切脑力工作是无法做到深入的。

  《又》"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严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疾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刺针药,无得参差"。本文前五句,是道教修养法之一的"坐忘"。能使人遗形忘我,内外清澄,即《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而去,同于大通"。《天隐子》①也谓:"何谓坐忘,曰,遗形忘我。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凡人通过坐忘,"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引郭象注《庄子》的坐忘原文)。之后可以获得后六句的提高医疗质量。

  《要方·治病略例》"明堂闭庭"。道家语,指眉心。

  《又》"宁可不服其药,以任天真"。《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以任天真的思意即"任真",也是道家"听任自然"的修炼方法之一。

  《又》"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共为攻击,变为疾病"一节,创立了道家对人身机体的生理、病理学说。《医道还元》接受了这个思想,阐发了以下一段论说:洪濛未判,一气混元。太极初分,五行列位。阴阳贯乎万象,水火运于两间。人禀三才之未,自具百脉之关。上则符天,下则符地。天有暑度、人之脉窍同其源,地有山河、人之经络合其妙。三百六十、无非脉之贯通,八万四千、尽是脉之穿透。同源异用,合一分三。内景和谐,诸灾不作。本真耗散,百病俱生(录《医道还元·脉理奥旨》)。这样道教思想在医学方面的影响,既广且深,《理渝骈文·序》:"人身八万四千毫孔,皆气之所由出入",显然也来之于道。

  《要方·诊候》:"而与魂魄飞扬。"这里显然不是"肝藏魂,肺藏魄"的魂魄。理由是上、下文并没有涉及肝、肺两脏。相反,文中中有"及淫于藏""与荣卫俱行",所以可认为是指整个人身精气而言。那未既称"飞扬",只有道家所谓的三魂七魄才能这样。属于三魂的:爽灵、胎元、幽精和属于七魄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陈藏、臭肺,它是道教想象中人的精神离开形体而存在。所以在精神状态极度失常时,就能导致飞扬。魂魄① 《三五历》,作者名佚,本书专论玄阳之数。玄阳为二辰(日、月、星)五星(岁星、荧惑星、太白星、辰星、镇星),故称三五。

  ① 《天隐子》1 卷,计8 篇,搜入《道藏》不署作者姓名。专言道家神仙等子。不飞扬,就能做到,《云笈七签》的"神气常坚,精神不散,则人不衰不去"。《要方·妇人方上·求子》:"百想经心,内伤五脏"的"经心",为道家语。《抱扑子①·崇教》有"忧惧之%E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