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潘季驯评传 > 二、本次治河活动始末

二、本次治河活动始末

  给潘季驯的正式敕命是万历六年三月初十日颁布的。在此之前,吏部曾会推了潘季驯和原江西巡抚庞尚鹏两位人选。①张居正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还是选定了潘季驯,并于请假回江陵葬父的前一天,经办了这桩重要的人事安排。②这项以万历皇帝名义颁布的"敕谕"中称:"近年河淮泛滥为害,运道梗塞,民不安居,朕甚忧之,已屡有旨责之地方官经理。奈无实心任事之臣,动以工费艰巨为解,又当事诸臣意见不同,事多掣肘,以致日久无功。今特命尔前去督理河漕事务,将河道都御史暂行裁革,以其事专属于尔,其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地方有与河道相干者,就令各该巡抚官照地分管,俱听尔提督。尔宜亲历河流所经,会同各巡抚官,督同各部属司道等官,悉心协力,讲求致害之由,博采平治之策。??朝廷以尔谙习河道,素有才望,特兹重任。"①这其中既真实表达了朝廷对于几年来治河工作的强烈不满和无可奈何,也表达了对于新任何官潘季驯的殷切期望和赋予的重托。那么,潘季驯本次治河所面对的河道形势与以往相比,又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呢?

  (一)复杂的河道形势

  潘季驯本次治河所面对的河道形势与前几年的河道形势相比,具有受灾区域更为广大,牵涉因素更为繁多,治理内容更为复杂的特点。特别是以往治理,只在黄河。而这次治理,要同时兼顾黄河、淮河和运河三条河流的关系,要通盘考虑治黄、治淮、保运、保祖陵、救民生这五大方面的利益要求。

  因此它要求治河者具有更为周密新颖的战略规划和谋略思想。

  当时河道的具体状况是:黄河:自从万历二年四月万恭被劾回家后,治黄济运、筑堤束水的治河方略又被贬斥。堤防失修,遂致大坏,结果导致了万历三年以来黄河在徐州以下频频决溢的后果。到潘季驯治河时,黄河北岸则决崔镇、季太等处,南岸则决龙寓、周营等处,大小决口达130 余处,其中最大的崔镇决口,濒年以来屡塞屡决,此时口门已冲致180 丈宽,中段水深达到1-2 丈。①与此同时,黄河决溢之水又挟永固诸河之水,越过归仁集直射泗州明祖陵。以至正河流缓;河沙停滞,河身日渐垫高。

  淮河:初,淮水自安东云梯关入海,无旁溢患。后来黄河南流,迨与淮会,黄水势盛,夺淮入海之路,淮不能与黄敌,往往避而东,泛于里下河地区。明初,平江伯陈瑄于淮河南岸黄、淮文汇之冲凿清江浦口济运河水,同时沿洪泽湖筑高家堰旧堤以障淮水不得往东,淮扬地区恃以无恐。但是到隆庆初年,因年久失修,再加上黄水顶托,清口淤塞,淮水排泄不畅,洪泽湖水位急剧上升,致使高家堰全堤均被冲毁,淮水从溃口东泄入海,淮扬地区一片汪洋。

  ① 参见潘季驯:《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一。庞尚鹏,明代中叶著名的改革家,时任浙江巡抚。

  ② 根据明实录中的记载,张居正于万历六年三月十三日请假回湖北江陵葬父,三月十一日赴文华殿面辞神宗皇帝。由此可推知任命潘季驯的"敕谕"是他离开北京之前所亲手经办的最后一件重要的人事安排。

  ① 引自潘季驯:《河防一览》卷一。

  ① 参见《河防一览》卷七,《勘估工程疏》。崔镇,地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为明代黄河北岸著名险工。明代长度单位:1 丈=3.11 米,180 丈×3.11 米=559.8 米。

  运河:由于高家堰圮坏,淮水东溃,使山阳、高邮、宝应、黄埔一带借湖济运的运河堤尽数被冲毁,其中冲决最惨的是黄埔和八浅堤,决口水深丈余,历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堵塞。②用潘季驯本人的话来评价:"为照黄埔冲决,为害已极,经营数年,劳费不赀,妨运病民,莫此为甚。"①此外.从徐州到清口的500 里黄河运道,此时由于河水尽数旁决,而导致沙淤河浅,漕运中断。

  祖陵:在明代的治河活动中,朱明王朝的皇家陵寝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牵制因素。明代与治河有关的皇家陵寝一共有三处:一处是寿春王诸园寝,为朱元璋叔父的坟墓所在地,在今天的安徽寿县;一处是皇陵,为朱元璋父亲的坟墓,在今安徽凤阳,淮河南岸;还有一处是祖陵,为朱元璋祖父的坟墓,在泗州,即今江苏泗洪东南,盱眙东南洪泽湖中。这三处皇家陵寝中,对当时治河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泗州的祖陵。祖陵"居泗州东北十余里,平原中突出高阜,较泗州城址高二丈三尺一寸。沙、陡二湖,潴蓄于前,面淮背黄",②地势相当不利。特别是当高家堰大堤修复后,洪泽湖水位很快上涨,也壅高了上游的淮河水位,这样就对祖陵造成了直接的威胁。所以在潘季驯治河期间,祖陵问题一直是干扰他制定方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民生:在明代的治河活动中,民生问题常常被置于无足轻重的次要地位。

  所谓"当冲郡邑,作堤障之,不坏城郭已矣;被灾军民,免其租役,不致流徙已矣。"不过那主要是指土地宽广、人烟稀少的河南和安徽淮北地区。到了人口较为稠密、物产比较富庶的淮扬地区,那还是要保的。特别是万历四年黄河破崔镇北决,淮水溃高家堰东泛之后,饱受洪涝灾害洗劫的淮扬士民要求治河以保民的呼声非常得高,所以当张居正宣布支持开泇河议和开胶河议之后,马上引起了朝野的一片议论,人们纷纷指责他"欲罢黄河于度外,而不为经理",要求先治河,后保漕。所以说在潘季驯的这次治河活动中,能否尽快的拯救淮扬士民、也成为他此次治河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牵制因素。

  上述五大牵制因素所引发的工程问题在神宗皇帝的"敕谕"中大都做了明确的提醒,要求他尽快查明:"草湾口何为即开复淤,及今作何开通?""全准水何为南徙不复,及今作何疏导?""徐邳河身高并州城,何以疏之使平?""黄埔、崔镇等口,久塞无功,何以筑之使固?"以及"老黄河故道应否开复?""清(口)桃(源)正河应否挑浚?""高家堰、宝应堤应否修筑?""小浮桥新冲口可否济运,应否加挑?""又徐邳以上地形南昂北下,恐堤防一溃,势必奔流北徙,将为河闸之梗,亦要审其孰为正河,孰为支河,孰为合河?或正而当原其防,或支而当杀其势,或台而当分其流。

  ② 浅,本来是明代运河河道基层管理组织的专称,一浅设一浅铺,由若干人长驻,专事疏浚和导引船只,每铺有"老人"或总甲负责。这里的"八浅"则是专指被洪水冲毁的决口地名,根据潘季驯疏文中的介绍,应在黄埔决口的下游,宝应县境内。

  ① 见《河防一览》卷七,《报黄埔筑塞疏》。

  ② 见《河防一览》卷一,《祖陵图说》。

  一并勘议,详妥奏闻。"①面对如此复杂的河道形势,潘季驯将怎样制定并实施他的工程对策呢?

  (二)宏伟的治河方略

  与前两次治河活动相比,此次治河潘季驯拥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以张居正为首的中央政府吸取以往河、漕衙门互相推诿、画地为牢的教训,暂时裁革河道都御史,统一河漕事权,在政治上给潘季驯以全力支持。它不仅可以使潘季驯自由调动与治河有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超越地区间的行政分割,对"两河"流域的整治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同时,它也去掉了潘季驯思想上的一块心病,不用再担心以往"穿小鞋"的事件发生了。所以潘季驯把这项变革看成是此次冶河"成功之一大机轴也"①。

  其次,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潘季驯的治河方略,罢黜一切与这个方案相矛盾的治河主张。也为统一人们的思想,朝野一致,杜绝"浮言",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此,潘季驯本人也有个评价,他说:"臣入境之初,故习方坚,道谋未息,而臣以潦倒余生,谬肩艰巨,人心未厌,物议横兴,致受事者谓此工必不可成,亦有不乐其成者。若非陛下独奋乾纲,特加黜逐,则流言铄金,积毁销骨,臣等虽有神禹之智,亦何所措手哉?河工竟成,实由于此。"②再次,河、漕官员观点一致,也为潘季驯治河提供了一个非常和谐的决策环境。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先于潘季驯上任的漕运都御史江一麟。①早在万历四年,江一麟任巡抚南赣副都御史时,就是潘季驯巡抚江西的有力助手。

  后来由于治理有方,率先于万历五年十二月升任总督漕运都御史赴任淮安。

  潘季驯担任河漕"总理"之后,朝廷又命他"相互协理之"。由于有在江西共事的那么一段经历,因此在治河的对策上,两个人配合得相当默契。因为江一麟素知潘季驯的才学、经历和为人,对于潘季驯的一套治河主张早已服膺。所以他一开始就沉下心来尽全力扶植潘氏的工作。正如他本人所表白过的:"吾乡与潘公同事虔南,盖知潘公者济代才也。且也潘公往开府济上,平治邳河。今者驾轻车,就熟路,河平有日矣。"②由于两人见解一致,潘季驯遇到决断的棘手问题也总是先找他商量,"谋于江公,语合,两督府乃会疏以请。"③江一麟的密切配合曾使潘季驯大受感动,以至于治河成功后他曾专门上疏云:"河工今幸底于成,然臣得窃尺寸以自效者,则犹臣实夹持之。

  抚臣休休有度,蹇蹇匪躬,无炫智能,无侥群议,忘己同心,识中肯款。始与臣同决大荚,既与臣力图其成,凡所为分工计饷,张官布令,纤毫皆抚臣力也。"④这里的抚臣,就是指的江一麟。所以潘季驯万历七年的治河成功,江一麟的大力协助,功不可没。

  ① 见《河防一览》卷一。

  ① 《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四,《辞免疏》。

  ② 《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四《辞免疏》。

  ① 江麟,号新源,婺源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是潘季驯第三次主持治河时的有力助手,万历八年四月于任上病逝。有关事迹参见[明]李春芳:《中丞江公治河底绩承恩序》,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② [明]李春芳:《中丞江公治河底绩承恩序》,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③ [明]李春芳:《中丞江公治河底绩承恩序》,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④ [明]李春芳:《中丞江公治河底绩承恩序》,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当然,摆在潘季驯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很大的。其中像工程的规模之大,施工的内容之复杂,就已经令人咋舌;而朝野上下的怀疑,漫天飞舞的"浮言",更是让人感到沮丧。那么多名声显赫的大人物搞了那么多年,都未能使"两河"顺轨归漕,你潘季驯又有什么本事能使决河归槽呢?不过又是一轮哗众取宠的表演罢了。所以当潘季驯沿河勘查,遍询"两河"沿岸父老时,众人皆曰:"崔镇必不可塞,高堰筑固当。""众亦昂首望斯举,然心皆付其功必不可就。"①这种舆论的不信任感可以说是潘季驯所面对的最大障碍。正像他自己所描述的:"臣??入境之初,目击两河分溢,故道俱湮,昔年耕刈之场,皆为鱼鳖之薮。以臣之才当此艰巨,非惟人心未厌,臣亦自知其不堪矣。二三之说因之沸腾,盖疑其事之难成者十一,而疑其人之不能成者十九也。"②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就看潘季驯如何动作了。

  潘季驯与其他治河家在思想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他既不屈服于舆论的压力,人云亦云;又不主观臆断,盲目决策。他就任河漕总督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亲自带领幕僚,开始了长达两月的实地勘查工作。

  他要用亲眼目睹的事实来击溃流言,验证设想,形成治理"两河"的总体方略。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勘查工作,根据潘季驯本人的记述,他曾躬亲督率,沿河荒度,"南朔淮扬","西穷凤泗","北抵清桃","东抵海口",足跨河、淮、江三大流域,经过"两河"沿岸的10 余个州县,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解决了许多疑问,澄清了许多浮言。在综合了多方面勘查的结果和自己以往治河的经验之后,潘季驯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宏伟的治河方略。

  1.提交《两河经略疏》①万历六年六月,潘季驯首先慎重奏上了全面治理黄、淮、运河的可行性方案《两河经略疏》。在疏文中,他根据对黄、淮、运河长期运行的历史以及黄河本身的河流特性的分析,坚决驳斥了长期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分疏之法,大胆提出了筑堤堵决、束水合流的全新治河思想。他说:以臣等度之,非惟不必另凿一口,即草湾亦须置之勿浚矣。故为今之计,惟有修复平江伯之故业,高筑南北两堤以断两河之内灌,而淮扬昏垫之苦可免;至于塞黄埔口,筑宝应堤,浚东关等浅,修五闸,复五坝之工次第举之,则淮以南之运道无虞矣;坚塞桃源以下崔镇口诸决,而全河之水可归故道。至于两岸遥堤或葺旧工,或创新址,或因高岗,或填洼下,次第举之,则淮以北运道无虞矣。淮黄二河既无旁决,并驱入海,则沙随水刷,海口自复,而桃清浅阻又不足言矣。此以水治水之法也。

  根据这个基本的规划思想,潘季驯提出了治理"两河"的六条著名原则,即"治河六议":②"一议塞河以挽正河之水"。他说,河水旁决则正流自微,水势既微则沙淤自积。民生昏垫,运道梗阻皆由此也。现查得淮河以东则有高家堰、朱① [明]李春芳:《平成瑞应诗册序》,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② 潘季驯:《河工告成查核效劳官员疏》,见《两河经略》卷四,引自《四库全书》(诏议类)影印本第四三○册,页二三七。

  ① 见《河防一览》眷七。

  家口、黄埔口三决,此淮水旁决处也;桃源上下则有崔镇口等大小29 决,此黄水旁决处也。俱当筑塞。

  "一议筑堤防以杜溃决之虞"。他说,堤以防决,堤不筑则决不已。故堤欲坚,坚则可守而水不能攻;堤欲远,远则有容而水不能溢。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堤防的作用认识不足,筑堤不用老土,且又类多卑薄,就已经违反了筑堤防的规矩。再加上堤基选址不当,夹河束水,窄狭尤甚,更是加速了堤防的溃决。因此,必须力革这些弊病,凡堤必寻老土,凡基必从高厚,又必绎汉代贾让不与争地之旨,仿河南远堤之制,对黄、淮、运河两岸的所有堤防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筑。只有如此.才能使诸堤悉固,全河可恃。

  "一议复闸坝以防外河之冲"。他说,从前平江伯陈瑄①修筑准扬运河时曾制定了严格的运河闸坝管理规范。但是法久渐弛,闸坝圮废,致使黄、淮二水倒灌运河使运道冲毁。今后,一定要修复闸坝,重肃漕规,以保证运河的畅通。

  "一议创建滚水坝以固堤岸"。他认为,虽然黄河水浊不能分流,但这主要是从全局上讲的。如从局部地区来讲,为了保护全河的不分流,就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地点有意识地进行小规模分流。他说:伏秋之间,淫潦相仍,势必暴涨,两崖为堤所固,水不能泄,则奔溃之思,有所不免。因此,有意识地建几座滚水坝,"比堤稍卑二三尺,阔三十余丈,万一水与堤平,任其从坝滚出。则归漕者常盈,而无淤塞之患;出漕者得泄,而无他溃之虞。全河不分,而堤自固矣。""一议止浚海工程以免糜费"。潘季驯上任之前,朝中有一批人认为"两河"决溢的根本原因是黄河入海口被泥沙淤塞住了,因此主张大兴浚海工程。

  开始,潘季驯对此也感到举棋不定,认为"开海口一节,于理为顺,方在犹豫。"恰好这时工部遣咨请他亲自踏看。于是"臣等乃乘轻舡,出云梯关至海滨。延袤四望",结果发现海口故道广自二三里以至十余里,近年来因淮黄分流,河道中只剩下了涓涓细流。现在只要使"两河"之水仍归故道,海口就会全复原额,不必另寻,"开凿徒费无益也。"①所以,海口"不必治,亦不能治。惟有塞决挽河,沙随水去,治河即所以治海也。""一议暂寝老黄河之议仍利涉"。按照潘季驯:《两河经略图说》②中的介绍,"老黄河"在清口对岸,清河县城北一带,约70 多里长,离清口较远,明嘉靖以前为黄河主流流经地,嘉靖初黄河主流迁徙到清河县南,直接在清口汇淮。③万历初,由于清口被泥沙淤塞,淮水不得出,遂破高家堰东流而去。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黄河势大,太迫近清口所致,因此主张重开黄河故道,绕① 陈瑄,字彦纯,安徽合肥人,明永乐元年(1368 年)任总兵官,总督漕运。以理漕有功,封平江伯,死后立祠清河县。《明史》卷一五三有传。

  ① 潘季驯:《河工告成疏》,见《河防一览》卷八。

  ② 见潘季驯:《两河经略》卷一,《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30 册,第190-193 册。此图《河防一览》宋辑入。

  ③ 草湾"老黄河"在清口对岸,清河县城北一带,约七十多里长。明代黄河南流夺淮,主要是夺泗水故道。

  泗水故道在桃源县以下原分为二支,北支为大清河,南支为小清河。大清河会淮处在淮安城北,为古泗口;小清河会淮处在清河县城南,即明代著名的清口。黄河夺淮后,先是由大清口汇淮,嘉靖初改由小清河会淮。大清河遂被称为"老黄河",大清河地区又名草湾,故又称草湾老黄河口。参见《明史·河渠二》及潘季驯《两河经略图说》。

  过清口,引河北流。潘季驯经过勘查后,认为开老黄河故道有三不便,况且"两河"诸堤建成后,清口可不浚自通。因此主张不必复老黄河故道。

  总起来看,在"治河六议"中,潘季驯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治理方案。

  这个方案的基本要点,就是堵决、筑堤、复故道。而实现这些措施的理论依据,就是以水治水、借水攻沙,即对于黄河水沙关系的科学运用。

  那么首辅张居正对此是什么态度呢?

  潘季驯的《两河经略疏》奏上后,张居正省亲葬父还未回到北京,①于是疏文很快以特急方式由驿递送达正在途中的张居正。与疏文同时送达的还有工部的复议,这时的工部尚书是李幼滋,他给予潘季驯的方案以很高的评价。

  说潘季驯的方案"俱目击利害,而非道听之言",顷来治河之说,没有能超过他的这套主张的。

  但是张居正的态度起初并不那么明朗。经过几年的实践,他毕竟失望太多,对于潘季驯独出心裁的观点,他更是心存疑虑。虽然迫于形势,他对于潘季驯的疏文和工部的复议还是一一复允,但是心里却总是不放心。于是回到北京后,他又私下给潘季驯写了一封长信,将心中的疑虑全盘托出,希望潘季驯能有个合理的说法。他说:"前在途中,得治河大议。比至都,司空(按指工部尚书李幼滋)言此大事,宜速请旨,以便举事。此时初至应酬,匆匆未及广询,且意公议已审,不宜更作异同,以扰大计,遂一一复允。乃近日得一相知,书论河上事,如高家堰之当筑,河淮之当合,皆略与大疏同。

  惟言崔镇口不宜塞,遥堤未易成,尚不肖亦不能无疑焉。"①张居正的疑虑归纳为两点:第一,依靠筑堤束水治河是否可靠?所谓"避下而趋虚者,水之性也。闻河身已高,势若建瓴,今欲以数丈之堤束之,万一有蚁穴之漏,数寸之瑕,一处溃决,则数百里之堤,皆属无用,所谓攻瑕则坚者瑕矣。此其可虑者一也。"第二,用堵决口并支流的办法,能否使"两河"安流?所谓"异时河强淮弱,故淮避而溢于高宝,决于黄埔。自崔镇决后,河势少杀,淮乃得以安流,高家堰乃可修筑。今老河之议既寝,崔镇又欲议塞,将恐河势复强,直冲淮口,天妃闸以南复有横决之患,而高宝亦终不可保。此其可虑者二也。"对于张居正来说,这两大疑问与人们长期以来所遵循的治河原则是直接背离的;但是对于潘季驯来说,这两大疑问恰恰是他的治河方略中的两大理论支柱,他不能不坚持,也不能不辩护。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潘季驯也给张居正写了一封名为《堤决白》的著名长信,②在信中对自己"筑长堤"和"塞决口"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他首先以隆庆五年第二次治河时无故论黜的事实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庙堂"浮言"的强烈担心,请求当政者能够认真了解自己的治河主张,不要被① 根据《明神宗实录》中的记载,张居正是万历六年六月十五日后才到达京郊真空寺。

  ① 张居正:《答河道巡抚潘印川计淮黄开塞策》,见《张太岳集》卷三○。

  ② 按潘季驯的《堤决白》最早刊印于他在万历八年印行的《宸断大工录》及《两河经略》中,本来是作为"附录"收入的。后人重印《河防一览》时,又将此文作为"附录"收入卷未。《堤决白》是潘季驯治河文献中少有的几篇非奏疏类理论文章之一(另一篇是著名的《河议辩惑》)。但是后世的研究者很少对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及写作日期作过明确的分析和说明。笔者根据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观点、行文方式及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分析,再加上有关材料的参考,认为《堤决白》实际上就是万历六年六月至七月间潘季驯给张居正的一封回信中的内容。

  那些似是而非的浮言所动摇。他在信中激动地写道:"伏念季驯潦倒余生,谬蒙拔擢,感激图报,不自分量,欲收全河之功,以报殊常之遇,琐琐陈渎,悉荷俞旨。自六月以来,鸠工聚材,事颇有绪。但闻佥谋未协,以致异议纷然,万一庙堂之上,偶摇于三至之言,遂旁之舍,终坠于半途之筑,驯百其身何能赎哉?驯昔治邳河之时,通复故道一百二十里,坚筑两堤共三百里。

  然因人情不协,竟以塞决论黜。若非邳河无恙,公论复明,驯何辞于今日哉?

  伤弓之鸟,虑之不得不周,伤虎之人,谈之尚令色变。敬用条列于后,奉尘清撤。伏望留神详阅。如有所否,仰祈指教,容驯虚心改从。如敢固执己见,自败己事,明神殛之。"在谈到"塞决口"问题时,他说:"决口不可不塞。"议者认为在崔镇的塞决之事是自讨苦吃。其实这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假如自崔镇至清口这九十里间,使崔镇决而此九十里仍旧深广如故,那决口可以不塞;假如使崔镇决而形成新河,决口亦可以不塞。而事实上自崔镇决后河道淤浅,洪水漫流,根本无法通漕,而且还威胁到上游河道的安全,此决口不堵行吗?议者又认为即便堵了决口,伏秋洪水一涨还会冲垮。其实这种担心也大可不必。

  因为季驯原陈述中已有请建滚水坝以防之的措施。议者又认为堵住黄河沿岸诸决口,使黄、淮合流,会冲毁高家堰和清江浦大堤。其实这是不了解河情的本末倒置之论。因为是"堤决而水分,非水合而堤决也。"议者把黄淮决溢的原因归责于海口之不容,却不知"上决而后下壅,非下壅而后上决也。"况且河水决溢,淹没民舍田庐,从拯救民生的角度而言,也应当尽早堵筑决口,更不要说保护漕运了。

  在谈到"筑长堤"问题时,他说:"遥堤不可不筑。"因为筑堤与塞决二工密切相因,堤不筑则水不归槽,不归槽则水从他决,决则正道必淤。故筑堤所以防决也。若堤不筑,则决也就不必塞了。议者耽心高家堰一筑,淮水上游必涨,会淹了泗州和祖陵。那么请问,泗州之水是涨于高堰未决之前呢?还是涨于高堰已决之后?如果大家同意是在堰决之后,那么道理就清楚了:高堰决而后清口塞,清口塞而后海口湮,海口湮而后上流蓄。所以高家堰当筑已明矣。说高家堰不当筑,那只不过是泗州商贩的私利使然。

  经过这么一番有理有节的耐心解释,终于使张居正彻底放下心来。随后就给潘季驯写了一封回信,内称:"前奉书以河事请问。辱翰示条析事理,明白洞悉,鄙心乃无所惑。"①这样,潘季驯的治河方略总算是被批准了!

  2.奏上《河工事宜疏》②在《两河经略疏》被批准后不久,潘季驯又抓紧时间于七月初奏上了《河工事宜疏》,提出了工程管理方面的"河工八事"。如果说前面的一篇奏疏表达的是潘季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认识和战略对策,那么本篇《河工事宜疏》则表达了他对于治河活动中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若干认识和对策。这"河工八事"的内容分别是:"一议支放","一议分督","一议责成","一议激劝","一议优恤各工夫役","一议蠲免","一议改折","一议息浮言"。由于这"河工八事"中包含了很丰富的工程管理思想,我们将在后面设专章对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处暂略。

  3.制定《勘估工程疏》①① 张居正:《答潘印川》,见《张太岳集》卷三○。

  ② 见《河防一览》卷七。

  如果说前面的《两河经略疏》主要是站在宏观战略的角度,对于"两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的方案作了原则性的描述,那么这第三个奏疏《勘估工程疏》就是站在具体规划的角度,把上述原则性的构想转化成了可以具体操作的工程项目任务书。根据这个任务书,本次治河的主要项目包括:在黄河施工区段:--沿黄河两岸修筑河堤,包括缕堤和遥堤,共长290 余里,土石方达到250 万,需用工1000 多万个,费银钱40 多万两。

  --堵筑黄河两岸大小决口130 余处。其中最大的崔镇决口在清口上游约70 多里处的黄河北岸,决口口门达到180 丈(约合559.8 米),中段水深达一丈二尺(约3.7 米),②两头深浅不等。现在需要筑起一座根阔20 丈,顶宽10 丈的拦洪大坝,光堵这一个决口就要耗银10000 两。

  --在崔镇以上的黄河北岸,分别建筑滚水石坝三座(以后又改为四座),每座口门宽30 余丈,比正堤稍低二三尺,全部用条石砌就。每座石堤需要工料银3000 两。

  --在邳州附近黄河与睢水交汇处的南岸一带,沿湖筑归仁集大堤七千余丈(约50 余里),以防止黄河泛涨,威胁凤阳府及诸明王陵,泗州及明祖陵。

  --在清口以下从柳浦湾到高岭创筑长堤40 余里,以束水攻沙入海口。

  在淮河和淮扬运河施工区段:--沿洪泽湖东岸筑高家堰大堤,从新庄镇到越城止,共长10800 丈(约60 余里),俱根筑15 丈到6 丈不等,顶宽6 丈到2 丈不等,高1.3 丈。①其中1/3 的地段后来还用石条砌护。这是整个"两河"工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程,也最为潘季驯所关心。

  --堵筑里运河沿岸决口。其中以黄埔、八浅两决口为最大。特别是黄埔决口,自从隆庆年间被冲决以来虽经多次堵筑,但是屡堵屡决,一直未能合龙。这次潘季驯决定分两步来组织施工:第一步,先在上游顺筑导水堤,底宽20 丈,顶宽10 丈将主流挑开;第二步,再堵塞原决口计160 丈。两项施工合计需用银钱10000 两。

  --新筑宝应湖石堤3300 余丈(约合20 余里),减水闸四座,疏通运河渠道1100 余丈。新挖月河若干条。

  以上还只是介绍了主要的工程项目,其它大量的小型项目尚未计算在内。但仅此就已经可以看出,这次"两河"工程的规模、内容和复杂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要知道,它是在16 世纪的明朝封建时期,其施工期只有一年!

  (三)栉风沐雨,躬亲督率"两河"工程

  1.调兵遣将,顺利解决人事危机.

  根据潘季驯的奏疏,"两河"工程经过多方筹备之后,于万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正式起土兴工。按照惯例,开工之前,众河官和民夫代表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告和典礼仪式,以告慰天地和河神。在这些例行的活动举行之前,潘季驯曾召集众河官,在济宁总河衙门召开了一次重要的点将会议。因为"两① 见《河防一览》卷七。

  ② 按明制:l 丈=3.11 公尺。

  ① 参见潘季驯:《河工告成疏》,见《河防一览》卷八。

  河"工程规模浩大,施工战线又拉得很长。为了便于分督管理,潘季驯特别安排,将整个工程分为八个施工段,分别委任八名司道官员分段督理。开始任命的八名官员分别是:①海防道参政龚大器,负责总管徐州北岸自吕梁洪至邳州直河止一带的70里遥堤工程。

  淮北分司郎中余毅中,负责管理自桃源县古城以下60 里遥堤工程,包括堵塞界内缺口,以及建陵城滚水坝一座。

  管河副使张纯,总管自桃源界至清河獾墩止60 里遥堤,并塞界内决口及建安娘城滚水坝一座。

  徐州道副使林绍,总管自徐州南岸玄黄二铺月堤并灵睢界内遥堤50 余里,以及建磨脐沟滚水坝一座。

  颖州道佥事朱东光,总管自睢宁内遥堤40 余里,并筑归仁集堤35 里。

  水利道佥事杨化,总管修复淮安板闸至新庄闸共四座,修筑里河西堤并新城北一带帮助新旧堤,以及塞堵黄埔口。

  管河郎中张誉,总管建筑高家堰大堤中段,塞天妃闸朱家口,开复通济闸,修筑赵家口迤西堤岸,修复仁义等五坝。

  南河分司郎中施天麟,总管修筑宝应一带土石堤,并建减水闸及挑浚扬州至仪真一带河道。

  但是拜将仪式结束后,林绍、杨化等人分别抗命不职,林绍甚至直接上书朝廷,全面攻击潘季驯的治河政策。这使潘季驯感到十分恼怒,他马上奏上名为《备陈议河始末疏》的长篇疏文,对林绍的言行进行了严厉的批驳,并请求朝廷予以处分。①这样,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林绍被革职回家,杨化等人被锦衣卫逮捕进京拷询。与此同时,潘季驯又紧急奏请调来营田道佥事史邦直、主事陈瑛、真定副使游季勋等,对施工地段重新作了划分。这才成功地度过了工程开始以来出现的第一次人事危机。

  2.抢筑高家堰,攻克"两河"工程之关键.

  在全部"两河"工程中,高家堰工程构成了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这不仅是因为高家堰工程最为艰巨,更重要的是,它的筑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工程的进程和效果,并进而决定整个"两河"工程的成败。因此潘季驯决定亲自驻扎高家堰工地,"风雨萧瑟中,与役夫杂处苇舍",来回指挥,认真督工。曾目睹了整个工程进程的已致仕礼部尚书李春芳为此专门著文,具体描述了潘季驯领导民众艰苦筑堰的动人事迹:高堰其初,波涛浩森,绝不睹堰址。(潘季驯)则命万艘载土实之。久之,堰隐隐起水中。(潘)公乃栖泊堰上,凌风触雪。坚冰在须,颜黧发皜.几于胼胝无胈,劳苦甚矣。

  ②这段话生动地告诉我们当时筑堰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潘季驯领导筑堰工作的劳苦情状。李春芳还写道:在潘季驯领导筑堰之前,曾有人试图筑塞堰体决口,但是屡试屡败,使得筑堰者灰心丧气,最后竟以为"堰不可筑。"①那么,潘季驯又是怎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的呢?李春芳以他亲历的情景,为① 参见《河防一览》卷八,《勘估工程疏》。

  ① 见《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三。

  ① 李春芳:《重筑高家堰记》,见《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一。

  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幕动人的场面:为了一举堵住高堰决口,潘季驯亲自挑兵选将,"率锐士以从",组织了一支精锐能干的敢死队,"以戊寅五月某日到堰所",轮番上堰突击。"是夜,堵口塞其半。明日断流。又明日堰合"。

  可是新堰刚筑成不久,风雨大作,汹汹如山,不久就把新筑的堰体尽数冲毁了。等到水落后再一查看,新决口比原来的决口还要大还要深。这时不少人都泄气了,认为"堰必内徙乃可成",要求重选地址,另起炉灶。可是潘季驯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他认真地分析了迁徙堰址的不利因素,指出:"中堰深者,不过三十丈耳,如内徙则益深且远,至数十里,舍近易,役远艰,非便计也。"于是重申旧堰之议,并且再次组织文武部属,分督诸决口工程,结果不数日而诸决口尽塞。在诸决口中有一个大涧口,冲刷得很深,屡堵不成,众人都风传说这里可能是个水怪窟穴,碰不得。潘季驯却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实地考察以后,毅然决定"塞决以埽",用"埽工"来塞此决口。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每下置一埽,潘公就勇敢的站立在埽上,以示镇邪。结果所下诸埽无一走样,决口尽塞。这次高堰堵决的过程和结果,使众人大开眼界,深感佩服,纷纷啧言:早应当这样搞了!于是诸河官信心倍增,纷纷召集徭夫,将初成的高家堰体进一步增高培厚,使之巩固。①这样的行为举止,对于一个身居二品的高级封建官吏来讲,确实是难能可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叶一批忧国忧民的儒家知识分子的进步思想情操。

  高家堰工程的规模是很大的。刚开始筑堰时,"波涛浩森,绝不睹堰址"。

  而现在,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筑起堰体3600 余丈,堵塞大小决口超过1000 丈,"堰高一丈五尺,厚五尺,基厚十五丈。大涧口则为月堤,广三十丈。"一座初具现代水库雏形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潘季驯的亲自设计和直接指挥施工下,终于诞生了。

  李春芳在描述高家堰工程的险要情状以及潘季驯的有力措施时,曾这样写道:"堰形沿湖曲折,水自西而东,直冲六羊堰,西转复东犯贝沟堰。自贝沟而西,湖水浩森,撞大涧堰特险,其次冲汤恩堰。(潘公)乃于诸堰密布桩入地,深浪不能撼。桩内置板,版内置土,土则致自远,皆坚守者。又创公宇堰上,以弭使节,为大使亭,设大使一员,弓兵百名以守,为铺舍若干老人八名,夫千名以修。??堰成,两公以闻,上大悦,??淮人烝烝吐气矣。"①文章的作者本来就是淮扬地区之兴化县人,此地多年来遭水患尤甚。潘季驯筑高家堰时,他刚刚致仕回到家乡不久。因此,可以相信李春芳的这些记述是基本真实的。

  3.天助人愿,一举筑塞黄埔、崔镇决口.

  黄埔、崔镇工程乃"两河"工程中的两大堵决工程。前已述,黄埔诸决口位于高家堰下游的淮扬运河上。高堰一筑,黄埔诸决马上断流。所以潘季驯说:"高堰既筑,黄埔之工自易;黄埔既塞,则兴宝盐城一带田地尽行干出。自此两河横流,涓滴皆由正道;千里之内,民业皆可耕获;而海口河身,日见深刷,亦可免壅溃之患矣。"②由此可见黄埔决口与高家堰的关系,以及它在整个"两河"工程中的地位。

  ② 李春芳:《重筑高家堰记》。

  ① 李春芳:《重筑高家堰记》。

  ② 潘季驯:《报黄埔筑塞疏》,见《河防一览》卷七。

  在堵筑黄埔决口的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个插曲:黄埔决口多年来一直承受全淮洪水的倾泄,决口处已冲成一个深潭,当地居民俱传有蛟龙在其中作怪。高堰筑成后,黄埔水涸,平地上现出一处广20 余丈、深丈余的大穴坑,内有遗骨甚多,居民多称为"尤骨",纷纷取之。当地官吏亦将此希罕情况逐级上报,都以为妖孽不祥。但是潘季驯经过审视以后,却作出了相反的评价,说:"数年以来,筑塞之工频施,而随修随坏,桩埽之力既竭而愈演愈烈,固人谋之未协,亦斯物之为崇也。今蒙本院部亲督官夫,先筑高堰以杀其势,继筑两坝以断其流,积水顿涸,蛟龙无以藏身,蜕骨腾升。"①在他看来,妖龙作祟,是人谋未协的结果,人与天相斗,人斗输了,天自然就要摆威风了。但是当人力协作,占了上风时,自然界的妖孽就会烟消云散,逃之夭夭。黄埔堵决的经过,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给朝廷的奏疏中写道:"以臣愚之见言之,其为龙与否,新蜕与否,若何而去,俱不敢以臆度之说告之君父之前。而总之水孽既去,水患自除,庶几自此可慰我皇上南顾之忧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皇权第一,神权第二。潘季驯的这种观念相当深刻地表达了封建时代儒家知识分了忠君爱国的事功之心,以及重人事、远鬼神的入世思想至于黄河崔镇决口的堵筑则幸运得多了。原来人们估计,崔镇决口宽达180 丈,黄河主流尽为之夺,要想堵住一定十分困难,因此预先作了高达10000 两银子的预算,准备了大量的施工物料。但没有想到这时天助人愿,水归故道,崔镇决口处日渐淤平。这使潘季驯大为高兴,他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督促属官加紧组织施工,创筑遥堤。同时大胆修改施工计划,在原崔镇决口处新增减水坝一座,使为害多年的崔镇决口一举合龙。

  4.大兴土木,夹河创筑遥缕长堤重视堤防,将其作为基本治河手段的思想,是潘季驯治河方略的核心。与长期以来轻视堤防作用,把堤防仅仅看作防止洪水漫溢的被动防御手段的传统看法正相反,他史无前例地大胆提出,堤防是治导河流的积极手段,应当充分予以重视。所以旱在隆庆年间治河时,他就明确提出:"为照筑堤束水,治河要策","古所称下策则今之上策也。"①如果说当年筑堤,限于资金和时间,还只能在黄河下游的若干地区,零星创筑的话,这次"两河"工程,则要自徐(州)、邳(州)而下,淮北沿黄河两岸到云梯关入海口处,淮南则沿淮河和运河到仪真长江边,千余里沿河地带,大兴土木,筑起两条宏伟壮观的水上长城。根据潘季驯的计算,仅沿岸筑堤一项,就要耗费河工银40 万两以上,占全部预算的70%,动用土方量超过250 万方。由此可见此次治河活动中堤防工程的规模和重要性。

  根据潘季驯提出的规划,这次黄河沿线数百里间所筑堤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行遥缕并举,"重门御暴",遥、缕、格、月诸堤成龙配套。潘季驯在工程告竣后曾自豪地说:"今遥堤告竣,自徐抵淮600 余里,两堤相望。基址既远,且皆真土胶泥,夯杵坚实,绝无杂沙虚松之弊,蜿蜒绵亘,始如长山夹峙,而河流其中。既使异常泛涨,缕堤不支,而溢至遥堤,势力浅缓,容蓄宽舒,必复归槽,不能溃出。譬之重门待暴,则暴力难侵;增缕御寒,则寒必难入。兼以归仁一堤,横截于宿桃南岸要害之区,使黄水不得南决泗州。至于桃清北岸,又有减水四坝,以节宣盈溢之水,不令伤堤。故① 潘季驯:《报水孽既除疏》,见《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二。

  ① 潘季驯:《议筑长堤疏》,见《总理河漕奏疏》(二任)卷四。

  在遥堤之内,则运渠可无浅阻;在遥堤之外,则民田可免淹没。虽不能保证河水之不溢,而能保其必不夺河;固不能保缕堤之无虞,而能保其至遥即止。"①潘季驯对于堤防系统的整体规划,真可以算是周密至极了!

  (四)功成名就,治河英名传天下

  规模浩大的"两河"工程,经过潘季驯和他的同僚们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先后动用夫役80000 人,耗银56 万两,历时一年,终于在万历七年十月间提前完成了主体工程。根据潘季驯在《河工告成疏》中的统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创筑土堤10 万余丈(合600 多华里);砌石堤3300 丈;堵塞大小决口139 处;建减水坝四座,车坝三座;拦河顺水等坝10 道;涵洞两座;减水闸四座;浚运河淤浅10000 多丈;栽种过堤柳树80 余万株;其它较小工程不计其数。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却基本上没有发生挥霍浪费现象,比当初预算节约河工银24 万两。②由此可见整个工程管理之严谨。(附潘季驯万历六年指挥治黄工程图示)③那么整个工程完成以后的实际效益如何呢?潘季驯本人对此有一个客观的介绍。他说:今岁(按指万历七年)伏初骤涨,桃清一带水为遥堤所束,稍落即归正槽,沙随水刷,河身愈深,河岸1.遥堤;2.缕堤;3.格堤;4.归仁堤;5.归仁堤石工;6.因地势高未设堤防;7.马厂坡遥堤;8.高家堰大堤;9.高家堰石工注:本图河线行径主要依据《淮河年表》;工程依据《河防一览》。愈峻。前岁桃清之河,胶不可橄,今深且不测,而两岸迥然高矣。上流如吕梁两崖,俱露巉石,波流湍急,渐复旧洪,徐邳一带,年来篙探及底声,今测之皆深七八丈,两岸居民,无复昔年荡析播迁之苦,此黄水复其故道之效也。高家堰屹然如城,坚固足恃。今淮水涓滴尽趋清口,会黄入海,清口日深、上流日涸,故不特堰内之地可耕,而堰外坡,渐成赤地。盖堰外原系民田,田之外为湖,湖之外为淮,向皆混为一壑,而今始复其本体矣。其高宝一带因上流俱已筑塞,湖水不至涨满,且宝应石堤,新砌坚致,故虽秋间霖潦泱旬,堤俱如故。黄埔八浅筑塞之后,俱各无虞;柳浦湾一带新堤,环抱淮城,并无齿损,不特高宝田地得以耕艺,而上自虹泗盱眙,下及山阳兴盐等处皆成沃壤。此淮水复其故道之效也。

  见今淮城以西,清河以东,二渎交流,俨若泾渭,诚所谓同为逆河以入于海矣。海口之深测之已十余丈。盖借水攻水、以河治河,黄淮并注,水涤沙行,无复壅滞,非特不相为扼,而且为用。故当秋涨之时,而其景象如此,昔年沙垫河浅,水溢地上,祗见其多,今则沙刷河深,水由地中,祗见其少。地方士民,皆谓二十年来所旷见也。①事实证明,潘季驯主持的第三次治河活动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明显效果。

  首先,经过堤防的束水作用,徐州以下的黄河河床确实很快被刷深了,而且深度达七八丈之多(约合20 多公尺)。这样的景象是往年用开支河、或用人① 潘季驯:《河工告成疏》,见《河防一览》卷八。

  ② 参见潘季驯:《恭报河工省剩钱粮疏》,见《总理河漕奏疏》(三任)卷三。

  ③ 此图引自郭涛:《潘季驯的治黄思想》,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论文集》。(31 集),水利电力出版社。

  ① 潘季驯:《河工告成疏》,见《河防一览》卷八。

  力开新河的办法所看不到的。其次,高家堰的作用确实不可抹杀。一方面,它的建成有力扼制了淮水的东泄,捍卫了堰外淮扬地区数万顷良田,几十万百姓的民生不遭淹溺;另一方面它壅高了洪泽湖水位,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可以起到加大清口水流挟沙力,释稀清口以下黄河泥沙、蓄清刷浑的作用;同时,淮河的被约束,黄河的被刷深,也保证了大运河交通的顺畅。这样,漕运、治河和民生,三个基本方面都得到了切实的保证,从而使高家堰和洪泽湖一起成为一座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巨大的平原水库。所以,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400 多年,黄、淮、运河的河流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以高家堰为前身的洪泽湖大堤至今仍然是苏北人民所要确保的重要水利工程,它保护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基本功能仍然没有过时。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当很好地纪念和公正地评价潘季驯。

  对于这次治河活动,内阁首辅张居正一直在密切地注视之中,并且与潘季驯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信札往来。如前面的介绍,早在万历六年治河之初,他就为治河方略的制定问题多次与潘季驯交换意见。随着工程的顺利进展,他的心情也由疑虑逐步转为欣喜、又由欣喜逐步转为钦佩。在万历七年的一封书犊中他写道,"去岁积雪,发春未改,窃以为忧,高堰、黄埔工恐难就。

  兹奉教知,大患已除,两功底绩,遥堤湖堤次第将竣,真为之喜而不寐。公平成之绩,宁独一时赖之乎?仰甚!"①在另一封书犊中,他感慨地说:"比闻黄埔已塞,堤工渐竣,自南来者,皆极称工坚费省,数年沮洳,一旦膏壤。

  公之功不在禹下矣。??"。②当然,潘季驯本人这时的心情也是如释重负。万历七年农历七月的一天,他和亲密助手江一麟沿黄河视察工程。他们登上徐州城外的云龙山,眺望远处的群山郁郁葱葱,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如一条白链从云龙山下悠悠飘过。

  回忆两年来的艰苦奋斗,两个人不由得感慨万千。潘季驯遂叫来笔墨,当场赋诗一首,以表心中激情:《同江司徒小酌云龙山》①握手论交令白头,天涯相对一樽留。

  廉前秀结千峰色,槛底声喧万里流。

  世事误人称老马,机心终久愧闲鸥。

  知君久有烟霞癖,还许相从范蠡舟。

  诗中既表达了他与江一麟长期共事、志同道合的特殊友情,又透露了他厌倦官场,打算治河成功后告老还乡,隐归田里的心思。只可惜第二年(万历八年)四月,江一麟就因劳累过度,与世长辞了。而潘季驯也始终没有作成他的烟霞梦,只是留下了这首小诗,让后人们细细品味。

  沮洳10 余年,愁煞张居正的"两河"工程,经过了那么多人的治理,都没有能够获得成功,却让潘季驯以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理论为指导,在短① 张居正:《答河道潘印川》,见《张太岳集》卷三一。

  ② 张居正:《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见《张太岳集》卷三一。

  ① 潘季驯的这首诗和他所写的另一首诗的手迹当时曾被镌刻为碑文,树立在徐州云龙山上。20 世纪30 年代,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先生勘查黄河故道,在登云龙山时,在草莱中意外地发现了这块高二公尺、阔一公尺的珍贵石碑,人们才得以知晓潘季驯的这两首诗和他的手迹。两个不同时代的著名水利专家竟以这种方式沟通了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原诗影印件见民国版《河防一览》附录。

  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治理完毕。这种离经叛道的理论和神速的实践奏功,确实让朝野上下为之轰动。士人们纷纷撰文赋诗为之歌颂,将他远比治水圣祖大禹,近比本朝平江伯陈瑄。王世贞还专门为潘季驯撰写了长篇颂文《贺大宫保大司空印川公治河功成序》。①文章在详细追述了潘季驯督理"两河"的全过程后,高度赞扬了他受命于危难之时,不入流俗,不图私利,坚持真理,忠心为国的"纯臣"精神。他写道:不佞盖三复公疏而叹曰:纯臣哉,潘公也!公之最后命加重矣。天子委河政公,举大司农水衡赋而听之。即公胡不捐数百万金钱以因决而为之新河,张大其功,伐树八尺,碑而命之曰:此潘公河也。即又胡不捐数百万金钱以别凿尾间之口而张大其功,伐树八尺,碑而命之曰:此潘公通海道也。顾廑廑焉即故河而惟左右堤之,是饬卒之河海之壅辟而漕不病。乃其告成事不过曰:借水攻沙、以水治水而已。推公意宁不获以其身当上赏,不欲使国被实费而河隙实利于戏,岂不亦皎然纯臣哉!

  因此王世贞在最后满怀信心地预言道:"不佞窃谓公之功一世功也,其言借水攻沙,以水治水则百世功也。"从此,潘季驯的名字就同"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总之,从万历六年开始的第三次治河活动,是潘季驯治河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历史时期。因为这次治河活动在他的历次治河活动中,规模最大,成绩最显著,他的"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著名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也正是由于这次治河活动,潘季驯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特殊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潘季驯在这次治河过程中主持建造的各种土木工程也许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但是他在实践中所发现和总结出来的治河理论却不断跨越着历史的时空,为后人们所赞扬,所继承。

  ① 见《弇州山人四部汇编稿》卷二七。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