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吕祖谦评传 > 第一节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第一节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吕祖谦高度重视封建主义教育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认为封建主义教育搞得好,可以达到整饬风化、严肃纲纪的目的。他说:时事所以艰难,风俗所以浇薄,皆由讲学不明之故。这也就是说要扭转时事艰难,风俗浇薄的局面,只有大力加强封建主义教育。

  应该指出,重视教化,并非吕祖谦个人的独特见解。他的这一观点来自孔子以及众多前辈封建主义思想家。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他的意思是说,仅仅用政令和刑罚治理百姓,百姓只能被迫服从封建统治,却不知道违背封建统治是"可耻"的行为。而以封建的道德礼义去诱导他们,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封建主义的奴役,因而"齐之以礼"要比"齐之以刑"强,"道之以德"要比"道之以政"更有效,盂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要比孔子更为详备和更透彻。

  他认为要争取民心对封建统治的归附,最好的办法是良好而高明的封建教化,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①在孟子看来,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能争取百姓。"善政"固然可以使百姓害怕,"善教"却能得到百姓拥戴;"善政"固然可以使百姓多贡奉财物,却不如"善教"得民心,因此要巩固封建统治,最要紧的是加强对百姓的封建主义教化,而危及封建制度的最大祸害是教育不力。他说:① 《东莱博议自序》。

  ② 《宋元学案·丽泽学案》。

  ① 《文集》卷2《太学策问》。

  ② 《文集》卷5《与学禽及诸弟》。

  ③ 《论语·为政》。·① 《孟子·尽心上》。

  "城廓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民贼兴,丧无日矣。"②认为军事力量不强、财政收入不多,都不能算是国家的危害。只有封建统治者不严格按照封建伦理办事,老百姓不学会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才是最危险的。因为这样犯上作乱的民贼(当理解为敢于冲破封建主义网罗的革命群众)就会愈来愈多,国家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会很远了。汉儒董仲舒则把封建主义教育看作是"堤防"。

  他说:"故教化生而好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③董氏认为封建教化的兴废,涉及"奸邪"的"止"与"出"。只要大兴封建教育,就等于加固了封建主义的"堤防",这样就不怕危及封建主义的滚滚洪流的冲击了。程颐说得更清楚:"知孝悌忠信之化,率之易从,劳之不怨,心附于上,固而不可摇也。"①由此可以看出,吕祖谦重视"讲学",是很有一些源头的。

  南宋时期,佛、道二教已趋向衰落,理学在思想界、教育界占据了主流地位。然而理学对于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最初又尚未被愚蠢的封建统治者所充分认识。如孝宗皇帝对理学就不甚感兴趣。当时在孝宗身边侍讲的张栻曾满怀忧虑地向朱熹透露说:"今日大患,是不悦儒(理)学,??上(孝宗)聪明,所恨无人朝夕讲道至理。"②对此,吕祖谦和张栻一样深表不安。

  他认为"圣学(儒学、理学)不明"、"教化不行",是当时百姓难于遵循封建轨道活动的主要原因。他说:不能择中庸而守之,便是纳诸告获陷阶之中而莫知辟也。??且如行道若知此是坦涂,决然自此行去,若稍有坎坷崎岖处,必不肯行,况明知罟获陷阶之害乎?所以莫知辟者,只是见之未明耳。若见之果明,不待劝勉而自行坦涂矣。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不能遵从中庸(当理解为封建原则)行动,主要是因为不知道中庸的高明所在,才误人"署获陷阱"的。讲"圣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对封建伦理纲常从"见之不明"到"见之果明",分清"坦涂"和"署获陷阱"的区别,从而使他们沿着封建主义的"坦涂"前进。

  为了使封建伦纲扎根于人们之心田,程颐曾经提出"养正于蒙"的观点。

  他说:"未发之谓蒙,以纯一未发之蒙而养其正,乃作圣之功也。发而后禁,则侄桔而难胜。养正于蒙,学之至善也。"①人处于童蒙阶段,犹如一张白纸,极易受外界影响,使其归顺于封建主义,并非很困难的事,因而"养正于蒙"乃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作圣之功")。吕祖谦师承了程颐这一观点,他指出:上九,击蒙师严,然后道尊。蒙,始终皆以严。②认为从孩提开蒙时,就要用封建主义的"道"对其实行严格要求,不能有半点放松。因为人一旦染上了与封建伦理纲常不相容的所谓"邪癖恶习",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如果撇开"养正于蒙"的"正"的具体内容,这个观② 同上《离娄上》。

  ③ 《举贤良对策》。

  ① 《二程文集》卷5《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

  ② 《南轩全集·答朱元晦》。

  ③ 《文集》卷16《礼记说》。

  ① 《周氏程氏传》卷1《蒙》。

  ② 《文集》卷12《易说·蒙》。

  点乃是有合理因素的。吕祖谦赞成这样一种观点:"教妇初来,教子婴孩。"这是司马光在其家训中提出来的。司马光认为要媳妇恪守妇道,在其刚被娶进门时就要对她进行妇道教育,要望子成材,则必须从其婴孩阶段抓起。吕祖谦认为司马光这一主张乃是"正之于始"③的好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用他的话说就是"乃易为力"。④与"正之于始"的观点相一致,吕祖谦指出一定要将人们的与封建伦纲相违背的"恶念"制止在"未萌"时期。

  夫于恶之未萌而制之,不使有是。牿童小之牛角,则其角终无见矣。何必于角。盖角者,牛以之触物,如人之恶念也。在吕祖谦看来,人的"恶念"好比牛之角。牛一旦长出角来,就要"触物",而要使牛不"触物",最好的方法是在牛犊还未长角之时,就加以"牿"之,使"其角终无见"。同样,人的"恶念"一产生出来,就会干出与封建主义相抵触的事,因而,不让人萌生"恶念",这是最佳方案。万一"恶念"已经萌发,也要及时加以纠正,不使其发展膨胀。吕祖谦这样说:大抵善者阳之类,恶者阴之类也。凡小人、女子、夷狄皆是阴之类。初六,一阴初生初长之时,在人一身论之则邪志初萌之时,在天下事势论之,则小人、女子、夷狄初生初长之时。当其初生初长,正如九月肃霜,去坚冰之时甚远,然而履霜须便知坚冰之必至,须是早为之戒。??大抵邪心恶念与小人、女子、夷狄之类,不可使凝聚,将萌将长时便斩绝消荡,才凝聚便渐渐驯致,直至坚冰地位。??臣之于君,子之于父,本是至亲至义,至于弑君弑父时,虽甚恶人,安得一日做成,皆由渐渐养成,积久贯熟,然后有弑父弑君之事,使辨之早,何由至此?所以几微之间,十分当辨,辨之不早。便是弑父弑君之渐。天有阴阳,人有善恶。吕祖谦认为"小人"、"女子"、"夷狄"是天生的阴类,属于恶人之列,要他们一点坏事不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最终做出严重违犯封建伦纲的事如弑君、弑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出的,而是由于其"邪心恶念""渐渐养成、积久贯熟"所致。因此对于他们要及早提防,就象九月履霜,就得考虑到隆冬坚冰将至一样,不让他们的"邪心恶念""凝聚"。吕祖谦强调指出,对于"邪心恶念"要及早地"斩绝消荡",决不能听任其顺势发展,否则将不可收拾。他说:非心邪念不可顺养将去,顺养去时直至弑父与君。如饮酒,初时一两杯,顺而不止,必至沈湎杀身,如斗殴,初时,只是忿疾,若顺忿疾将去,必致操刀杀人。②怎样才能使"非心邪念"得到有效的克服呢?吕祖谦认为必须从"仰称夫明天子教养之实德"③着手,以习诵"先王之道为急",努力向人们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意识。

  为学须识义、利、逊、悌、廉、耻六个字。于此守之不失为善人,于此上行之而著,习矣而察,便是精义妙道。这种所谓"精义妙道",实际上就是吕祖谦从事封建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其亲手订立的《学规》③ 同上卷14《易说·家人》。

  ④ 同上。

  ① 《文集》卷13《易说·大畜》。

  ① 《文集》卷12《易说·坤》。

  ② 同上。

  ③ 《文集》卷2《太学策问》。

  ① 《文集》卷20《杂说》。

  中反映出来。乾道四年九月,他订的《学规》中第一条就这样明确规定:凡预此集者以孝、涕、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遂非者,不在此位。既预集而或犯,同志者规之,规之不可,责之;责之不可,告于众而共勉之;终不悛者,除其籍。次年,他又添加"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③的条文。规定对封建主义的孝悌忠信这一套东西身体力行乃是学习的根本任务。他指出:圣贤千言万句,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皆在乎致知,致知是见得此理于视听言动、起居食息、父子夫妇之间,深察其所以然,识其所以然,便当敬以守之。认为圣贤们教育人们的准则就是体察"父子夫妇"之间的人伦纲常和等级名分的"所以然",以便让人们"敬以守之"。吕祖谦一生从事教育,教的也就是这个"大条例"。如他在议论学习《诗》时曾说:"凡观诗须先识圣贤所说的大条例。"②《诗·关瞄》原来的意思是说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妙龄少女引起了一位男子的思慕,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遂",以致"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吕祖谦认为学习这首诗关键在于"须识得正心,一毫过之,便是私心。"③这里说的"识得正心",就是指要用封建伦理纲常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否则就会引起**或哀伤。他说:"天生烝民,有物必有则,自有准则,在人心不可过也。"④这个"准则",即封建伦理纲常,它与前面所说的"大条例",是同一个意思。从一首表达男女恋情之情诗,要联想到"识得正心",不可逾越"准则"之"一毫",这就是"讲求经旨,明理躬行"教育方针的全部底蕴,他的这一观点与朱熹提出的"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务"的教育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朱熹稍有不同的是,吕祖谦在本体论上心学倾向明显,反映到教育思想上就是主张以"存养此心"作为学习封建伦理纲常的先决条件。他说:学者若有实心,则讲贯玩索,固为进德之要。①立心不实,为学者百病之源。吕祖谦认为"明理"的根本目的,是从思想上解决拥护封建等级品名的问题、培养对封建统治者的敬畏之心。如果"心"立得不坚实,即在思想上并不真正地拥戴封建等制品名,行动上也不认真履行封建伦理纲常,而只是在口头上"讲贯玩索",是无法"迸德"的。

  因此学者不应该专尚"口耳",而应立足于"存养此心"。吕祖谦明确地指出:善学者之于心,治其乱,收其放,明其蔽,安其危,守之必严,执之必定,少怠而纵之则存者亡矣。孟子曾经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矣"。

  吕祖谦的上述思想当是对孟氏之说的进一步铺陈与发挥。它和陆九渊的"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观点高度一致,完全是主观唯心主义在教② 《文集》卷10《乾道四年九月规约》。

  ③ 同上《乾道五年砚约》。

  ① 《文集》卷16《礼记说》。

  ② 《诗说拾遗》。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① 《文集》卷4《与朱无晦》。

  ② 同上卷2《太学策问》。

  ③ 同上卷20《杂说》。

  育思想上的反映。

  总之,无论是"明理"还是"治心",其目的只有一个,即要求人们从心底里认为封建等级制度及其伦理纲常神圣合理,从而在思想上自觉地与其保持一致,这就是吕祖谦热衷于"讲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有鉴于此,吕祖谦坚持以"德教为本"。他认为对于有志于学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具备"忠信"之心。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大抵为学之道,当先立其根本,忠信乃实德也。有此实德则可以进德修业。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一个人即使学到了一些才干也派不上多人用场。一到紧急关头就会畏缩不前,不能为封建主义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才智。特别是功成名就之后,其所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官位爵禄,而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置于脑后。吕祖谦认为当时封建官场上之所以出现"高爵重禄,一得所欲,畏缩求全,惟欲脱去,无复始来之慷慨"的情况,就在于这些人缺少"忠信"的缘故。

  吕祖谦认为对于人们进行封建主义道德教育,仅仅是在书本上探索是不够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践履。

  如事亲、从兄、处家、处众,皆非纸上所可记。此学者正当日夕检点,以求长进门路。这就是说对于封建主义道德的践履,不是纸上功课所能代替得了的。只有"日夕检点",才能有所长进。他很不满意"推求言句工夫常多、点检日用工夫常少"的现象,认为这样决不可能真正"明理",也不可能真正具备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虽略见仿佛,然终非实有诸己也。"①这里,吕祖谦强调的是对封建道德践履,但作为一种道德教育观,却是颇有启迪的。

  任何一种道德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充其量只能见其皮毛,而不能领悟其精髓,只有将其付诸生活实践,才能构成自己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理学家那里,孔子是道德的楷模。因而吕祖谦要求学者当以孔子为自己道德学习的榜样。

  羿之教人射,学者亦必以规矩,大抵小而技艺。大而学问,须有一个准的规模。射匠皆然,未有无准的规模而能成就者,今之学者何尝有准的规模?欲求准的规模,在学孔子而已。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才能成其方圆。比如射箭,总得有"准的"才行。工匠作器皿,非得有规与矩不可。同样学习也要"准的规模"。

  在所有古圣贤中,唯有孔子最有资格充任后世学者的"准的规模"。每个学者要想"步步踏实",朝着成功之路前进,唯有以孔子为效法的榜样才行。

  吕祖谦指出,对于学者来说,最要紧的是选择好学习的"门户",这对于日后的成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否则即使再勤奋刻苦,劳神敝志,亦无济于事。"如人为学不得正当门户,则虽伏几案,废寝兴,劳神敝志,亦终无所得而已矣。"③吕祖谦作了这样一个比方:"如匠氏造屋为图,图有毫厘之差,则成屋有寻丈之谬。"①他认为以孔子为自己的学习"准的"就好比工匠造房屋有了精确无误的图纸,将来的成就才会"无限量",才可能"得其位,① 《文集》卷12《易说·乾》。

  ② 《文集》卷5《与学者及诸弟》。

  ① 《文集》卷4《与朱元晦》。

  ② 《文集》卷18《孟子说》。

  ③ 同上卷13《易说·恒》。

  ① 《文集》卷18《孟子说》。

  行其道,致君泽民而天下被其利。"②从而为社会所用,为众人谋福利,辅佐君主治理好天下。吕祖谦还以子路与管仲为例,具体说明了学者选择门户的重要。他认为子路追随的是孔子,"择术正",而管仲选择的"门户"不当,学的只是功利之说,所以子路更比管仲的地道。

  子路所学,乃圣门根本之学,若使其成就,岂管仲之所能及?管仲之功虽成,不过是功利之学。盖管仲如已熟之荑稗,子路如未熟之五谷,五谷未熟时固不及荑稗,至于熟岂荑稗之比哉?历史的事实是,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事业、成就要比子路大得多,他在历史上所留下来的影响亦为子路所望尘莫及。

  吕祖谦把子路比作是未熟的"五谷",而管仲只是"已熟的荑稗",这纯属理学家崇尚道德,轻视功利的偏见,不足为凭。他赞扬子路,贬低管仲,既是他以"德教为本"教育方针的具体反映,亦是其"明理""治心"教育目的的逻辑结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