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吕祖谦评传 > 第二节 "均田"论

第二节 "均田"论

  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顽症。宋代土地兼并现象尤为炽烈。早在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以经济上的让步,换取官僚豪绅对其政权的拥戴。他公开鼓励他们广置产业,择良田沃土而买之。同时,经常向有功的文臣武将"赐田"。尽管到后来已无官田可赐,但皇帝的"赐目"仍然频繁下颁,结果导致官僚地主"豪夺占据,桀黠者妄指官之籍没、民之户绝者以为献,借势陵轹州县。"②出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局面。①南宋土地兼并之风较之北宋更盛。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宋室南迁,皇室在南方原无土地,大批从北方迁移南方的高级官僚和将领亦无寸土。他们凭借手中的政治特权大肆掠夺土地,精心经营产业。

  以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为例,在其被害后,朝廷没收其家产,共有水田七百多亩,陆地一千一百多亩。他还是当时诸大将中占地最少的一个,其他官僚将领的情况可以想见。

  二、原来就在南方居住的官僚豪绅纷纷效尤,竟相兼并。南宋初年政治极为紊乱,各州县的土地账薄都在战争中散失,这就为他们串通"乡村保正司乡,通同作弊"②,霸占别人土地造成机会。吕祖谦的时代,竟有"大抵田② 《文集》卷13《易说·离》。·99·① 《东莱书说·召诰》。

  ② 《攻媿集》卷88。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

  ② 《宋会要辑稿·食货·官田杂录》。

  亩皆归官户"③之说,连绍兴诺大之鉴湖,亦被"奸民豪族公侵强据。"④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弄得"无田可种",而"官户"占领了大量的丰腴之田又"无力可耕",致使"膏腴之地""遂成荒田"。社会生产力出现了衰退之势。这,不仅陷民于荼毒之地,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情况确实严重,人们为之深深忧虑。其中不少有识之士为了克服这一顽症提出了种种设想。如朱熹就曾建议恢复井田经界,以制止土地兼并。

  他说:井地,即井田也。经界,谓治地分田,经画其沟涂封植之界也。此法不修,则田无定分,而豪强得以兼并,故井田有不均;赋无定法而贫暴得以多取,故谷禄有不平。此欲行仁政者之所以必从此始,而暴君污吏则必欲馒而废之。有以正之,则分田田制禄,可不劳而定矣。在朱熹看来要行仁政,就必须从恢复井田经界做起。他为此事专门写信与吕祖谦商议。对朱熹反对兼并土地的观点,吕祖谦完全赞成。他说:向见论治道书尺,其间如欲仿井田之意,而科条州郡财赋之类,窃谓此固为治之具。"论治道书尺",即指朱熹那封关于恢复井田经界设想的信。

  吕祖谦认为朱熹的主观动机是值得肯定的,"此固为治之具"。但是他不同意朱嘉关于恢复井田经界的具体方案。因为早在西汉末年,王莽为解决土地兼并而推行井田制度,就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个历史教训,吕祖谦是不会陌生的。他指出,一千多年以前王莽贸然行井田而陷入绝境,在过了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如果还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井田制,这显然是"惟知旧俗之是怀",而不"达于事变",其后果是大为不妙的。

  常人之情,以谓今之事皆不如古,怀其旧俗,而不达于消息盈虚之理,此所谓不达于事变者也。达于事变则得时措之宜,方可怀其旧俗,若惟知旧俗之是怀而不达于事变,则是王莽行井田之类也。吕祖谦的这番话虽然不是直接对朱熹说的,但仍可看作是对朱熹不顾变化的现实,照搬照抄井田经界方案的简单做法的否定。他几经参订审合,提出了所谓"得时措之宜"、"达于事变"的均田设想。

  土均掌其禁令。??有总**操体统者,又有斟酌损益,弥缝其间者,两者交相济,然后大纲举而万目不遗。所谓地土之政,载在大司徒、小司徒,如以土会之法辩五地之物,施十二教并牧其田野,此是总**操体统者,乃是大为之防。

  然一乡之间,其土又有肥瘠厚薄,无缘事为之制,曲为之防,须设官斟酌弥缝于其间,此七均之法所以设也。土均,所均之土地,非在大司徒、小司徒之外,即是大司徒所掌之上,而斟酌损益之。若论大纲,土地,司徒已自平之,正缘其间有曲折厚薄肥瘠不同。土均之职,其位下,可以出入阡陌,周旋井里,随乡土均之。盖虽说山林,然山林之中又有高下,虽说川泽、川泽之中又有高下,惟是土均周旋阡陌,然后能均,所谓以均地守者,是分民授土,各守其地,以均地事者,是各任其事,以均地贡者。这是一幅不太清晰但大致轮廓还可看清的托古③ 同上。

  ④ 王十朋:《梅溪文集后集》卷26《鉴湖说》上。

  ① 《孟子集注·滕文公上》。

  ② 《文集》卷4《与朱元晦》。

  ① 《文集》卷15《诗说拾遗》。

  ① 《文集》卷16《周礼说》。

  改制蓝图。他设想由大、小司徒"总**。操体统",掌管"均土"的总原则。下设专门的"均土之职",这些人可以随时随地"出入阡陌,周旋井里",考察土地的"厚薄肥瘠",山林的"高下"、川泽的"曲折"。然后视不同情况而"分民授土",然后责令农夫"各守其地"、"各任其事"。农民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耕耘不息,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不致于匮乏。

  吕祖谦提出"分民授土"的"土均之法",目的是相当清楚的,即希望南宋统治集团以此抑制日趋严重的兼并之风,以利于封建经济的恢复。

  应该指出,吕祖谦关于"分民授土"的均田设想,从本质上看,亦是"惟知旧俗之是怀"。我们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因为这种"土均之法"在北魏时期已经实行过一次。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 年)在均田的丁未诏中明确指出要"均给天下之田",按照每人的社会等级地位而授田之多寡肥瘠,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吕祖谦均田之法的提出,也许正受此启发。

  然而无论是朱熹所津津乐道的井田制,还是被吕祖谦所憧憬的"分民授土",都是已经过时之丹方,根本无法医治当时土地兼并这一顽症,朱熹在南康实地推行井田经界的失败即为明证。所以吕祖谦颇为感叹地说:今世学者坐而言田制,然天下无在官之田,而卖易之柄归之于民,则是举今之世知均田之利而不得为均田之事也封建社会的中后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已不复存在。随着土地私有制法律意义的进厂步肯定和加强,私人所占有的土地愈来愈多,而由封建中央政府所直接控制的的官田数额随之骤减。如前所说,赵匡胤也只是鼓励石守信等大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②而不是直接向他们颁赐大量官田。这当然不是说北宋朝廷已无一点官田可赐,而是说赵匡胤手中的官田也不能不当回事地赐人了。这种社会现实决定了吕祖谦的"分民授土"设想的破产。因为要计口授田,其先决条件只要有田可授。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均田之事",首先则要拥有对全国所有土地的支配权。否则就象囊无分文的叫化子企图对每个人布施重金一样荒谬。唐宋以来,任何朝廷都是既无足够的官田可授,又不拥有对全国所有土地任意处置的权力。"天下无在官之田"的一声悲叹,注定了"知均田之利,而不得为均田之事。"一向注重实际的吕祖谦,为什么明明知道"天下无在官之田",而"不得为均田之事",却仍然热衷于"分民授土"、"以丁颁田"之幻想呢?这正是他良苦用心之所在。"分民授土",虽然有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便于封建统治集团对于劳动群众的控制。因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转徙而之四方",流动性很大,致使封建统治集团很难驾驭控制他们。如果"分民授土",令其"各守其地"、"各任其事",固然减少了农民的颠沛之苦,生活趋向安定,但也因此被束缚在土地之上,他们的活动也随之被限制在固定的区域之中,封建统治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支配他们。关于这一点,在其"联保甲"的设想中,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

  依照吕祖谦的如意算盘,如果每家每户都在属于自己名下的那块土地上安定下来,政府即可"计其地之远近,量力之厚薄,校人之多寡"①以五家为"一比"组织起来,然后"五比"为"一闾","四闾"为"一族","五① 《历代制度详说》卷9。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 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① 《文集》卷16《周礼说》。

  族"为"一党","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以此类推,即能将整个社会都纳入封建统治的网罗之中。"民无一人无系属"②。这样即使"有不测之变",也可以"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赒"、"相宾"。还是因为人人"必有所系",相互牵制,在"大患难"之时,"虽有奸雄豪杰,亦俯首而不敢倡"。③吕祖谦以为从此即可杜绝"民无所附着,游手机巧遍天下"的混乱局面,这也是除灭"盗贼"最有效的方法。

  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中,土地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再也没有比它更能拴住人心了。"联保甲"虽然是理想的"除盗之策",但必须以不发生人口"转徙而之四方"为基础。"均田"的全部政治意义即在于此。

  由此,吕祖谦还极为简略地论述了"寓兵于农"的思想。

  南宋时期,外患严重。边境时有战事发生。为了防御异族的军事侵扰,南宋小朝廷曾有意开拓兵源,增加军队编制,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防力量,但也使本来就相当严重的兵冗之患更为加剧。非但增加了国家军费开支,"帑藏耗于军屯而未免于怨嗟"①,而且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患。吕祖谦认为要克服这一矛盾,只有实行"兵农为一"。

  比卦当与师相表里,始见三代兵农井田之所起,师除九二,一阳而五阴即五人为伍之象也。比除九五,一阳而五阴,即五家为邻之象也。此是兵农为一。当天下有事,出则权专在将,更无牵制之患;天下无事,入则权便归君,更无尾大不掉之患。以相邻的五家组成"一比",以五人而成"一伍",暇时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训练有素的农民立刻成为有一定战斗力的士兵,而由朝廷命官率其冲锋陷阵,这就省了平时养兵之费用,减少了财政开支。

  战争一结束,这些奔驰疆场的士兵即还原为农,力耕疾作。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所谓"寓兵于农,赋税方始定。"③同时又避免了那些怀有不臣之心的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之患"。

  "兵农为一"、"寓兵于农"之说由来己久,且已付诸实践过。例如三国时期,曹操就推行过屯田制。而在南宋提倡"寓兵于农"的,亦非只吕祖谦一家。当时功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叶适曾说:"唐人自天宝一时仓猝,不知以田养兵,而以税养兵,流害相承今日。"④"以田养兵",也就是"寓兵于农"。二者词异而意通。薛士龙也曾具体实施过"寓兵于农",结果效果不错。"赋役省而功坚,度可支数十年",一旦"有警,??则西道有屏蔽。"①吕祖谦对薛氏此举深为赞赏,认为其"措意深远矣。"②其实,这也是吕祖谦提倡"寓兵于农"之说的"措意"。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