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禹锡评传 > 四、"人之道在法制"

四、"人之道在法制"

  "人之道在法制",是刘禹锡在《天论》中论证人为什么能胜天的根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禹锡认为,社会问题的治理要依靠法制。有了法制,并且得以实施,就可以防止邪恶,改变社会风尚,促使社会进步。他写的《砥石赋》,援引上自西周、下至汉、唐的盛衰历史,说明以法治国的重要性: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杰材以凑。

  得既有自,失岂无因?汉氏以还,三光景分。随道阔狭,用人得之。五百余年,唐风始振。悬此大砥,以砻兆民,播生在天,成器在君。天为物天。君为人天。安有执砺世之具,而患乎无贤欤!

  刘禹锡在这里以砥石比喻法制,以宝刀比喻有才能的人,强调用砥石来磨砺,可以使生锈的宝刀变得锋利,以法治国用人,就能化愚蠢为聪明,培养杰出的人才。周武王懂得以法治国的道理,商朝遗留的风俗才因此而淳厚;汉高祖懂得以法治国的道理,杰出的人才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得到人才既然是有缘由的,失去人才也是有原因的。汉代以后,国家经历了一段分裂的时期。

  随着法制的畅行或废止,治国之道有得失,但凡实行法制的都能赢得人心。

  五百年以后,唐朝建立,好的风气又兴起,公布法令,矾而人民。万物的生长在于自然,人才的培养在于国君。自然主宰着万物,国君主宰着百姓。哪里会有执掌着法制这个治国的工具,而愁找不到贤能的人才呢?

  《砥石赋》是刘禹锡贬滴朗州期间写的有感之作,意在针砭时弊。在他看来,中唐权宦当道,贤良被贬,政治**,藩镇割据,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同当时法制松弛分不开的。"法小弛,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①法制稍许松弛,就会是非混淆,受赏的下一定都是好的,受罚的不一定部是坏的。法制完全废弛,就会是非颠倒。受奖赏的总是好佞之人,而受惩罚的往往是正直的人。这样,道义不足以制服强暴,刑罚不足以制服邪恶。因此,刘禹锡认为只有以法治国,杰出人才因法以聚,才有可能革除中唐的各种弊政。

  在社会历史观上,刘禹锡坚持因时因地而变易的进化思想。在《辩迹论》一文中,刘禹锡虽然认为"三王之道"的实质是不变的,但在具体的施政方针上是可以变化的。"三王之道,犹夫循坏,非必变焉,审所当救而已。隋之过岂制置名数之间邪,顾名与事乖耳,因之何害焉!"当时,有位通晓本朝掌故的人说,时势的盛衰,要看宰相的作用如何。唐朝所设立的职官、科举制度,按照土地、人口征收赋税的法令,礼乐、刑法的典章等,都不过是沿用隋朝的罢了,那么,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宰相的功绩如何评价呢?刘禹锡认为,夏、商、周三朝的典章制度,尚且循环沿用,不一定都要改变,无非是审查所应当矫上的部分而已。隋朝的过失并不在制定和设置的典章制度之中,只是规定的典章制度与实际做的相违背罢了,沿用隋朝的制度有什么害处呢?关键是要注重施政的实际效果问题。刘禹锡很有感慨地把施政譬① 《刘禹锡集》卷五《天论》上篇。

  之为医生用药一样,说:"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济小人理身之弊而已!"①医生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有毒性的药去治病,用和药来安神,如果这两种药用颠倒了,两方面都会出问题,这个道理是很明白的。如果因循守旧,用老一套去对待变化了的事物,不明白节制与宣通的关系,何止是我们治疗疾病要出问题呢?

  治病要懂得"节宣",必须对症下药。这一道理不仅运用于治病,办理其它事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禹锡从"惟变所适"的历史进化观出发,强调"人之道在法制",指出实行法制的目的,以及法制之所以能够实行的物质基础。"夫民足则怀安,安则自重而畏法。乏则思滥,滥则迫利而轻禁。"②在刘禹锡看来,实行法制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法制与经济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老百姓丰衣足食,就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安居乐业了就人人自重而谨慎行事,并自觉遵守各种法令;如果缺吃少穿,就想胡作非为,就会急于求利而不顾禁令。因此,刘禹锡主张法制的实施必须"宽猛迭用","必稽其弊而矫之"①,随时根据考察社会的弊病而加以纠正。宦官专权和强藩反叛等现象,正是当时国力衰弱、法制松弛的结果。要革除这些弊政,还得从加强法制入手。

  刘禹锡针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在《山阳城赋》中以西汉文景时期的"积是为治"和东汉桓灵时期的"积非成虐"为例,提出决定王朝兴亡的不是"天命"而是"人事",提醒当时的统治者切不可"纵心于昏",如果"利器倒持",必然会导致王朝灭亡。他说:嗟乎!积是为治,积非成虐。文景之欲,处身以约。播其德牙,迄武乃获。桓灵之欲,纵心于昏。其袄焰,逮献而焚。彼伊周不世兮,好雄乘衅而腾振。物象难以易位,被虚号而阳尊。

  东汉献帝刘协被曹丕废掉后,封为山阳公。"山阳故城,遗趾数雉。四百之运,终于此墟。"刘禹锡面对山阳城的废墟,十分惋惜汉朝的灭亡,深有感慨他说:积累了许多正确的政治措施,就会使政权稳固,人民安定;积累了许多错误的政治措施,就会使政局不稳,人民受苦。西汉的文帝、景帝自身俭朴,播下了美德的种子,到武帝时就收获了果实,这是"积是为治"的例子;东汉的桓帝、灵帝追求享乐,放纵地过着荒淫的生活,如同点燃了灾难的火焰,到献帝时就把汉朝的基业烧光了,这是"积非成虐"的例子。由于伊尹、周公一样的贤相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因而好雄们就利用时机翻腾作乱,致使法制纲纪遭到破坏,是非上下颠倒了位置,皇帝空有其名,只是表面上受到尊重罢了。可见,"谅人事之云尔,孰云当涂之兆也自天"①,是人事决定了王朝的兴亡,曹魏代汉的预言不是出于天意。刘禹锡关于"人之道在法制"的思想,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刘禹锡一生忧国忧民,他试图通过加强法制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长治① 《刘禹锡集》卷六《因论七篇·鉴药》。

  ② 《刘禹锡集》卷十《答饶州元使君书》。

  ① 《刘禹锡集》卷十《答饶州元使君书》。

  ① 《刘禹锡集》卷一《山阳城赋》。

  久安。当然,他忧的国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他的忧民"足民"思想,是立足于防止农民起来造反的基础上的。刘禹锡认为,爱民是必要的,但"不使侵蚌",即不能侵害朝廷的利益;不虐民是必要的,但"防民之理甚周",即防范的措施也要周密。法制的实施既要保障人民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又不要触犯和破坏封建社会秩序。这正如他在《早夏郡中书事》一诗中所说:"虚怀询病苦,坏律操剽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