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备不是传说 > 第四章 转折(7)

第四章 转折(7)

  第四章 转折(7)

  刘备将自己多年的人生体验告诉诸葛亮,活着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可能。船到码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的精彩就在于机锋处处,看起来山穷水尽,实际上柳暗花明,前提是必须活着才能抓住这些机锋。跑路能跑出一个新天地吗?能,而且是大有可能。有失才有得,有得必有失。心怀天下,就不能太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眼睛只盯着襄阳,只盯着荆州,会把自己绕进去,最终输得一干二净。襄阳以后再说,目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跑路。

  老板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了。

  刘备路过襄阳时,驻马城下呼喊刘琮。刘备既然不打算攻打襄阳,呼喊刘琮的用意多半是回忆一下往日的峥嵘岁月,训斥几句你爹尸骨未寒就将荆州基业拱手送人的懦夫行径,再叮嘱几句好自为之一类的话,然后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彼此相忘于江湖。

  富二代刘琮却十分紧张,连登上城楼见刘备的勇气都没有。刘琮的害怕有他的道理,自从决定投降曹操之后,他就成为曹操阵营的人,正式与刘备化友为敌。现在刘备带着大批军队来到襄阳城外,这就等于一个仇人带了一票人马操着家伙站在家门口,谁知道究竟要干什么?

  刘备多年收服荆州人心的努力,在此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刘琮在襄阳城里无动于衷,襄阳士民却纷纷出城追随刘备。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撤退途中,刘备又做出了一件让荆州军民十分感动的事情——前去刘表墓前祭奠拜别。

  虽然刘备与刘表不是同路人,两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往事,但整体来看七年时间相处得还算融洽。在危急关头刘备不忘旧恩,到底是重情重义之人。

  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刘备用来收买人心的一场行为艺术。我只想指出一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刘备是假仁假义,荆州人民不会自愿跟着他走,历代人民更不会颂扬他长达一千八百多年。

  人民群众从来就不是好忽悠的。同样是草根出身的皇帝,刘邦推翻暴秦建立汉朝之后,他的员工和后代开始使劲写书给他美化形象,却仍然在民间被骂作流氓无赖;朱元璋驱逐蒙元(当时蒙古与汉人并不是一家人)建立明朝之后,他的员工和后代照样使劲写书给他美化形象,却依旧在民间被骂作残忍暴君。

  历史不只是文人集团统治阶级所书写的白纸黑字,它同时存在于历代人民的心中。白纸黑字可以被篡改,可以被抹掉,人心中的历史,却永远也不会轻易改变。

  也许在口耳相传中,人心中的历史会有些失真,会有些夸张,逐渐会演变成传说甚至神话,但绝对不会被黑白颠倒。人们绝对不会称赞曹操是仁主,也不会相信刘备是暴君,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即便是吕思勉先生,为曹操辩护的时候,说世人批评曹操,“只能认为是一些人程度低下,不足以认识英雄”(《三国史话》),却也不能否认《三国演义》里边尊刘贬曹的观点是“和大多数人的心理相合”,所以才流行甚广的。

  吕思勉先生认为大多数人“程度低下”,我在这里无意多说什么,只想指出一点,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的观点都和自己一样,更不能认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就是“程度低下”。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要给这句话加一个字——书,历史书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写,可以略,可以篡。但历史本身并不是个小姑娘,比如人心中的历史,就很难被抹杀,很难被篡改,所以有时候反而更可信赖。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