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备不是传说 > 第四章 转折(6)

第四章 转折(6)

  第四章 转折(6)

  刘备这句话更像是外交辞令,有些实际问题是省略不讲的,讲的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省略的是可行性问题——襄阳城不是想打就能打下来的,很可能两方人马拼死拼活相争不下的时候,曹操已经开开心心地当了渔翁。即使在曹军到来之前打下襄阳,自己的损失肯定不小,还怎么抵抗曹操?

  收起这个念头吧,还是抓紧时间跑路比较实际。

  历史不是个小姑娘

  刘备来到荆州,过了长达七年的稳定生活。虽然这七年不像在徐州时大起大落不断征战,没有干出多少成绩,但除了招聘诸葛亮等一批荆州人才,收服许多荆州士民的人心之外,他还有一样可喜的收获。

  儿子。

  刘备此前可能有过儿子,但生在风起云涌的乱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婴儿活下来的几率实在太小。在荆州的第六年——公元207年,刘备有了儿子刘禅,乳名阿斗。对于一个已经四十七岁的父亲来说,老年得子的喜悦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

  历史人物也罢,心怀天下也罢,他们的天伦之乐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刘备之外,关羽、张飞等骨干成员也在这段难得的稳定岁月中生儿育女。以关兴、张苞的年龄推算,他们很有可能也是出生在这个时期。

  乱世中稳定的岁月,终究有个尽头。

  在路上,才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经过一番准备,刘备再次上路——从樊城出发向江陵跑路。

  这次跑路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战略撤退。兵分两路,陆路由刘备自己统领,谋臣有诸葛亮、徐庶等人,大将有张飞、赵云等人,直趋江陵,路程约五百汉里(下同,单位都是汉里)。水路由关羽率领,战船数百艘,军士约一万人(哪来的这么多水军后面将会交代),沿汉水南下,前往江陵会师(进军路线请看下文),路程约一千几百里。

  陆路距离最短,水路迂回曲折。但水军顺水行舟的速度,可达步兵的三四倍。步兵一天行走三四十里,水军一天可行驶一二百里。

  按照这个计划,水陆两军,差不多可以同时到达江陵。

  关羽率领的水军,还承担了运输军需物资的任务。刘备在樊城驻军多年,囤积的军需物资不少,这次战略撤退,能带的家当自然都要带上。古时候陆路运输不便,依靠水路运输军需物资在情理之中。

  管理学有个规避风险的理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篮子一翻,全部完蛋。

  正是这个分兵策略,最终挽救了刘备集团的命运。

  襄阳在樊城的南边,只隔着一条汉水。刘备南撤的第一站就是襄阳。

  年轻人诸葛亮来到刘备集团才短短一年时间,不像关羽、张飞等老员工已经经历过N次有惊无险的跑路。这是诸葛亮平生第一次跑路。

  第一次,总会有些不习惯。诸葛亮不认为跑路能跑出一个新局面。惶惶如丧家之犬,樊城守不住,江陵就能守得住吗?既然免不了与曹操一战,晚打不如早打,不如就在襄阳决战。否则跑到江陵一带,士气丧尽,又人生地不熟,这仗还怎么打?

  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忍不住向刘备提出建议,攻打襄阳吧,拿下荆州省会襄阳,就能号令整个荆州,然后利用荆州的人力物力与曹操开战,胜算比直接跑路大一些。

  刘备又一次否决攻打襄阳。

  诸葛亮的做事原则是绝不轻言放弃,刘备的原则却是分清轻重,明于取舍。

  这正是一个办事能臣与出色领导之间的差别所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