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李清照评传 > 二、寓报国之志于"深闺雅戏"

二、寓报国之志于"深闺雅戏"

  宋高宗绍兴年间,秦桧两度为相,把持朝政先后达十九年,而他却是被金太宗弟派遣到宋高宗身边的金军内应。到公元1134 年,秦桧充当内应已经四年。早已被金人册封为"齐帝"的刘豫,于是年秋又一次配合金军向南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九月,金、齐合兵分道犯临安(今杭州),十月,清照由临安逃往金华避难。经过一路逆水行舟的劳顿,到达金华后,住在窗明几净的陈氏第,使她感到格外舒适。又正值昼短夜长的冬十一月,于是她就想到了博弈之事。由她亲自撰写了游戏规则,使儿辈绘制成图,这就是《打马图经》。这里要重点介绍的是传主为《打马图经》所作的序言,即《〈打马图经〉序》和她针对这一博戏所写的《打马赋》。

  (一)寄意尚武的《打马赋》

  谁都可能认为李清照和用兵尚武不搭界,但如果熟读其有关著作,谁也无法否认她很有驾驭千军万马的"用兵"才能。令人不胜惋惜的是,当时的李清照纵有以身许国之志,却只能有"纸上谈兵"之份,其《打马图经》等虽是讲博弈之道,但却不乏"用兵"之策,请看她的《打马赋》: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尊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打马爰兴,摴蒲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戏。齐驱骥騄,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方惊玉镫之敲;落落星罗,忽见连钱之碎。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 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琢鹿之师。或闻望久高,脱复庚郎之失;或声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立,鸟道惊弛,蚁封安步。崎岖峻坂,未遇王良;局促盐车,难逢造父。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志在著鞭。止蹄黄叶,何异金钱。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明以赏罚,核其殿最。运指挥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且好胜者人之常情,游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回;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之艰;或责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皆由不知止足,自贻尤悔。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辞曰:佛貍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赋作为一种文体,其特点和表现手法是"'赋'者,铺也,铺采搞文,体物写志"①,意谓赋是铺陈的意思。铺陈文采,是为描绘事物,抒写情志。李清照之所以把"打马"这种游戏铺陈得淋漓尽致,目的是为了抒写她的爱国情志,这与早些年李纲的"募兵"、"买马"的御敌之策当有某种相通之处①。文章乍入题的"不有博弈者乎"②一句,就是引经据典,借孔子的话说①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① 《续资治通鉴·高宗建炎元年》。

  ② 《论语·阳货》。

  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行,做做下棋掷采的游戏,也比无所事事好。言外之意是说,"打马"游戏不是无聊之事。紧接着又用许多典故和比喻说明,棋局乍开,既象周穆王驱使八骏日行万里和杨国忠兄妹五家仪仗合队那样,神采飞扬,富丽堂皇;又象带着玉饰行进中的骑兵队伍,既有铿锵悦耳之声,又有斑斓悦目之容,从而进一步说明"打马"这一"深闺雅戏"的价值和气魄所在,有以之暗喻正义之师的威武胜概,且"以境形容"③,有高屋建领之势。

  棋局犹时局,棋战犹实战,正义之师也有受挫之时。赋中的"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字面上写的是棋子受阻,满盘凄凉,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南宋面临危局的缩影。在写到解救危局时,给人的感觉作者不是在描绘棋局,简直是在小小的棋盘上,进行实战演习。作者认为在困境中,要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出奇制胜,有时要象昆阳之战中的汉光武帝刘秀那样,以弱胜强;有时又要象涿鹿之战中的黄帝那样,仗义消灭蚩尤;不要象庚翼那样,本来胜算在握,却因一着不慎而致误,要在对方不了解自己实力之时,给他个出其不意。盘上弈棋,与战地布阵一样,有时兵贵神速,"或出入用奇",以少胜多;有时要从容镇定,以义制敌;总之要善于随机应变。"马"在无路可走时,可以慢慢地退回来,伺机再战,时机有利时,"马"应昂昂如千里之驹,勇往直前,迅速占领敌人的地盘;有时即使在只有鸟可以飞过的险峻狭窄如蜀道般的山路上,也要冒险飞奔而过;有时则要善于隐蔽,就象蚂蚁用土封上穴口,或不再乘车而缓缓步行,以达到麻痹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要有"运指挥千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的善弈者。善弃者,与王良、造父那样的善御者一样重要,离开了他们,纵有千军万马,也如同行进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寸步难行。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兵强马壮,更要有好的指挥员。何况时局就象白云在天,变幻无常,要紧的是不要一心想着禄位,要挥鞭策马,努力向前。赋中的"心存恋豆,志在著鞭"二句,很发人深思。与其说作者在铺陈"打马",不如说她在讽喻现实中握有兵权的人。因为"心"、"志"的主体都是人,而不是"马"。对于弈者和指挥员来说,最要紧的是赏罚分明,只有重赏重罚,才能激励士气,稳操胜券。

  作者认为"好胜者人之常情",即使在打马这类游戏之中,也有争强好胜之事。"说梅止渴"和"画饼充饥",在一定情况下,可聊以空想自慰。

  但为了吃掉对方一子,明知难以达到目的,也不改变"图实效"的**;为了报答让子之恩,明明看准了机会,可以将对方一军,却率先退让了;在向敌人进击过程中,本应衔枚不语,迂回接近对方,等叠成十马,才能顺利过关,否则将适得其反;如果自恃勇气有余,便一味争先恐后,没有觉悟到可能陷入对方设置的陷饼和壕沟,这都是没有做到适可而止,而"自贻尤悔",也就是咎由自取。此段写得非常精彩,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这里,作者句句讲的是打马,实际上又不仅仅限于打马这种游戏。说实而不泥乎实,务虚而下限于虚,寄妙理于游戏之中,出新意于笔墨之外,空灵活脱,自饶理趣"①,无怪乎古人称此赋"亦具大神通"②、"尤称神品"③。这里尚须提③ 《古今女史》前集卷一。

  ① 薛祥生、王少华《打马赋赏析》,《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2 年9 月版,第238 页。请人们注意的是赋中的这样一段文字:运指挥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且好胜者人之常情,游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其中的"画饼充饥",典出《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徒有虚名,无补于实。而李清照把它与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篇的"望梅止渴"连用,均取其聊以自慰之义。这绝不只是对一个典故的改造问题,细绎整段文义,或可作如是解:弈者在小小的棋盘上,能够运用自如,指挥若定,其争强好胜之心亦可得到一定满足。但比起恢复大业来,打马弈棋毕竟是一种小技,它就象"说梅止渴"和""画饼充饥"一样,对于"奔竟之心"①和"腾骧之志"②,稍有慰藉而已。

  由此可见,作者的真正用意是借"打马"唤起人们的报国之心和起而复国之志。紧接"自贻尤悔"一段的原文是: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这是说博弈打马也和战争一样,要诚心诚意、谨慎镇定, 才能保证取胜。刘毅、桓温、谢安、刘信等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因对人无二心,便"一掷六子皆赤"③;有的因平生不入负局,故伐蜀的剑阁之战必克④;谢安的棋艺本不及谢玄,因为他能处之泰然,所以他与其侄围棋赌墅,谢玄没有取胜,谢安没有输掉别墅。下棋是这样,实战时,作为最高指挥官的谢安,因其临危不惧,遂获淝水大捷⑤。既然《论语》那样的经书都提倡博弈,历代的政治军事大家也多有谙于此道者,那么象陶长沙(指陶侃,因其曾为长沙太守)那样,要求部下正襟危坐,把他们的博具投之于江,大可不必①,而应该效法急人之难的袁彦道,他在博弈取胜后,高兴得脱帽而掷之②。通过这些具体事例,不仅生动他说明了博弈之事有益无害,还把此道与德义、专诚、谨慎、镇定,以及助人、克敌等优秀品格和奇功殊勋等联系起来。可见作者绝不是单纯为消遣而"打马",而是借这一"深闺雅戏",婉转曲折地表达御敌复国之望。② 《古今女史》卷一引赵如源评此赋云:"文人三昧,虽游戏亦具大神通。"③ 王士禄《宫闺氏籍艺文考略》引《神释堂脞语》云:"易安落笔即奇工。《打马》一赋,尤称神品,不独下语精丽也。"① 奔竞:语出《南史·颜延之传》:"外示寡求,内怀奔竟,干禄祈迁,不知极己。"原谓为名利而奔忙。这里不能拘泥原意。

  ② 腾骧,语出张衡《西京赋》:"乃奋翅而腾骧。"原为飞腾之意。这里宜用其引申之意。③ 《五代史·吴世家》。

  ④ 《世说新语·识鉴》,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年版。

  ⑤ 《晋书·谢安传》。

  ① 《晋书·陶侃传》。

  ② 《世说新语·任诞》。

  这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其直抒爱国心怀的乱辞曰:佛握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这一段总括了全篇的要旨,其中没有一字不涉爱国之情。"佛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煮的小名,他曾南侵攻打刘宋。清照在赋中诅咒拓跋焘,说她一定能看到这个来犯者"卯年死"③的下场。"卯年"是指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攻宋的第二年(451 年),实际上是赋作者借以诅咒金寇死期不远。传主以拓跋焘比喻金寇非常恰切,当年这个小名叫做"佛貍"的胡人任用汉族的崔浩等攻击刘宋,如同"当今"金寇利用伪齐帝刘豫合犯赵宋。佛貍最终被宦官所杀,金寇和刘豫也同样不会有好下场。"贵贱"以下三句,既有蒿目时艰之心,即叹息全国不分贵贱都在逃难,更有讥讽当权者之意--就象棋盘上布满了"骅骝"和"騄駬"这样的神骏,因没有象造父那样的善御者,势必寸步难行,正如现实中象岳飞那样"尽忠报国"的骁勇,不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时局才如此危险,面临金、齐合犯,全国上下只有到处流窜。"时危安得真致此"系杜诗成句①,杜甫也是感于危世,缘事而发。"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②,这是作者的自道:她说我虽然老了,已没有了象曹操和王敦那样的"壮心"和"千里"之志③,但是仍然希望能够渡过淮水,回到故乡去。这话说得多么实在,又多么感人,以致从字面上一点看不出它是豪言壮语,但在语义之深层却跳动着作者对家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想渡过淮水,就是要回到被金寇占领的故乡,其中的潜台词与宗泽临死时,大呼"过河"者三是一样的,亦如李汉章所云:"国破家亡感慨多,中兴汗马久磋跎。可怜淮水终难渡,遗恨还同说过河。"④

  (二)"韵事奇人,两垂不朽"

  这是元明间人士陶宗仪在其所编《说郛》一书中,评论李清照《(打马图经)序》的一段文字中的两句。意谓陶宗仪认为李清照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她所作的关于依经打马的文章,也是难得的妙文,她和她的文章将万古流芳,永不混灭。清照《〈打马图经〉序》曰: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故疱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至于尧舜之仁,桀纣之恶;小至于掷豆起蝇,中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后世之人,不惟学圣人之道,不到圣处,虽嬉戏之事,亦得其依稀仿佛而遂止者多矣。夫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且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③ 《宋书·臧质传》引童谣云:"虏马饮江水,佛貍死卯年。"① 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② 相将:犹云相与或相共。参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

  ③ 分别参见曹操《龟虽寿》诗和《世说新语·豪爽》篇玉敦酒后击唾壶歌曹诗之事。④ 转引自《李清照集》第307 页。

  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适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于是乎博弈之事讲矣。且长行、叶子、博簺、弹棋,世无传者。打褐、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樗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尝恨采选丛繁,劳于检阅,故能通者少,难遇勍敌。打马简要,而苦无文采。按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者,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马者,谓之依经马。流行既久,各有图经凡例可考。行移赏罚,互有同异。又宣和间,人取二种马。参杂加减,大约交加侥幸,古意尽矣。所谓宣和马者是也。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时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有四日,易安室序。

  这是一篇不到六百字的序言,是为棋的游戏规则所写的序,它为什么会得到陶宗仪上述那么高的评价?为了作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请读李汉章《题李易安(打马图)井跋》①:予幼读《打马赋》,爱其文,知易安居士不独诗余一道,冠绝千古,且信晦翁之言,非过许也。长游齐鲁,获睹其图,益广所未见。然予性暗于博,不解争先之术,第喜其措辞典雅,立意名隽,询闺房之雅制,小道之巨观;寓锦心绣口游戏之中,致足乐也。若夫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感慨无聊,既随事以行文,亦因文以见志,又足悲矣!暇日检点完篇,手录一过,贻诸好事,庶有见作者之心焉。

  落款中虽然只提到《打马图》,实际上李汉章的这一题辞是针对李清照的《打马赋》、《打马图经》和《〈打马图经〉序》三篇文章的。他认为这三篇文章,"亦因文以见志"、"有见作者之心"。诚然,传主在这三篇文章中所表现的"心"、"志",就是"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感慨无聊"①,换言之就是其极度思乡爱国的心志,也是今后人深受感动的原因所在。

  在本书第二章中,曾把《〈打马图经〉序》作为传主的"春蚕到死'思'不尽,仍以其学传后人"的一个例证,这里又说它表现了传主的爱国心志,前后的说法是否有矛盾呢?可以肯定他说没有矛盾。因为爱国心志不是空洞抽象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打马图经〉序》,文末署作"时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有四日,易安室序"。绍兴四年,即公元1134年,是年九月,伪齐帝刘豫向金人献策,合兵南犯。谍报传来,举朝震恐,有的劝高宗离开临安,疏散百官。唯独赵鼎坚持说:"战而不捷,去未晚也"②,高宗一度采纳了赵鼎的计策。十月,高宗由临安登舟北上,驶往抗敌前沿的姑苏等地:"帝不以玩好自随,御舟三十余艘,所载书籍而已。帝既发,乃命六宫自温州泛海往泉州"③。朝廷的这一举措,传主当时不一定得悉真情,一般老百姓就更不明真相,于是就出现了清照序中所写的情景:① 转引自《李清照集》第307 页。

  ① 无聊:这里指无所依赖的意思。

  ② 《续资治通鉴·绍兴四年九月》。

  ③ 《续资治通鉴·绍兴四年十月》。

  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至。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适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于是乎博弈之事讲矣。这里既交代了其重操博弈之事的来龙去脉,也有意无意地对"自南渡来,流离迁徙"的现状作了真实的记录,这固然也是对国事民生的一种关注,但清照此文的意义远不止此,而在于当江山社稷面临强敌进犯的危急中,她通过"打马",来提倡一种"争先术"和尚武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时人心所向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所以对传主自称的"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她岂不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赌徒?恰恰相反,她之所以在这种"闺房雅戏"中大作文章--为"打马"创制了新规、写了赋,仍意犹未尽,又写了这篇序。在这一组文章中,她仿佛忘记了自己不久前所经历的诸多大不幸,也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举步维艰的嫠妇,倒象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和运筹帷幄的指挥员。

  作为《打马图经》的序言,自然要对"打马"这种棋艺有所介绍,这是全文的第四段,也是最后一个段落,约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作者一口气列举了二十种古代博戏,这不仅表现了清照对于博弈知识的丰富和精深,更发人深思的是在这二十种博戏中,作者只喜爱"打马"一种,并着力改良了其"苦无文采"的不足之处,为它创制了明确的赏罚规则,作了文字说明,还叫儿辈绘制成图,即所谓: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 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这是一段颇可玩味的文字。首先,作者把本来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游戏名之为"打马"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和暗示,也就是说在家国落入敌手时,要"独爱""打马"习武,从而实现复国还乡之望;其次,作者特别强调"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难道这里只是要人记住她李易安是一个作为"末技"的"闺房雅戏"的加工创制者的头衔吗?绝不只是如此,她的用意是叫世世代代都能理解她李易安之所以倾心于"命辞打马",完全是出于"嫠不恤纬,唯国是爱"的忠荩之心;第三,这虽然是一篇游戏文字的序言,但其中所提倡的做事要专心致志,精益求精,面对国难要具有蒿目时艰的精神,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闺房雅戏"的范围,尤为可贵的是作者的着眼点始终关注着"儿辈"和"千万世后"的子子孙孙的思想情操,这对于一个自身并无子嗣的人来说,岂不是更高层次上的爱国情怀?传主对于桑梓国是的这番捆诚,早已口碑相传:南渡偷安王气孤,争先一局已全输;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①。

  ① 李汉章《题李易安〈打马图〉并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