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郦道元评传 > 四 反对战争

四 反对战争

  郦道元出生在一个南北分裂,战争频仍的时代,他自己毕生戎马,身为文官而奉命征战。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好战的人。

  在年轻时代,郦道元确实憧憬过战争,他随侍拓跋宏巡视北方六镇,这是北魏的武力遏制外族入侵的北部边疆。特别是当首都南迁,拓跋宏统率大军南下之时,他无疑是期待着在一场与南朝的浴血战争中大显身手。按《北史·郦道元传》的记载,他一生中直接参与的战争有两次,一次是前面已经叙述的,孝昌元年受朝廷的紧急命令讨伐元法僧之战,结果是取得"多所斩获"的胜利。郦道元直接参与的另一次战争,也就是他在阴盘驿亭受害的一次。据《北史·郦道元传》:"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夤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上,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弟道峻、二子俱被害。"郦道元在这一次遭遇战中被围绝水,终至被害,当然不能归咎于他指挥战争的错误,因为他以关右大使身份深入雍州,随身所带的侍卫部队一定不多,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占据一个制高点,当然是一种利于坚守的措施。可惜他的军力薄弱,不可能把冈下的水井固守在内,而在这个地下水位很低的西北地区,在冈上又无法穿井得水。其实,对于水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井在战争中的生死攸关的价值,郦道元是十分清楚的。在《水经注》卷二《河水》、卷五《河水》等篇中,郦氏对井与战争的关系作过生动的描述,并且还亲自去察看了虎牢城的现场。因此,他在阴盘驿亭的失败,决不是他部署和指挥的过失,这是非常显然的。

  以上对郦道元直接参与的两次战争的叙述,并不是为了想论证郦氏有什么军事天才,或者是个沙场名将。而是为了说明,在郦氏那个时代,全国处于分裂和扰攘的环境之中,战争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北史·郦道元传》所说的"道元素有威猛之称",《魏书·郦道元传》所说的"威猛为治",除了前面指出的乱世用重典的吏治思想以外,战争环境或许也促成了他的这种性格。正因如此,在他所撰的《水经注》中,除了以大量篇幅记述河川山岳,描述祖国的美丽自然风景外,同样也有很大的篇幅,记载历代出现的战争。在全部注文中,这两种内容实在是非常矛盾的,一处写的是青山绿水,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景色宜人;另一边写的却是烽火狼烟,刀光剑影,杀人盈万,血流丹川。历来的郦学家,考据学派潜心于分别经庄,考证字句;词章学派流连于囚捉幽异,掬弄光彩;地理学派着意于沿革递变,城邑兴废。他们没有人注意到《水经注》内容中的这种和谐的自然之美和残酷的兵灾战祸的尖锐对比。把这样两种毫不协调的内容揉合在一卷一篇甚至同一条经文之下,这或许就是郦道元本人从思想抱负到文学艺术的不同凡响之处。

  历史上有一类靠战争起家,对战争具有嗜好的人,这类人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把自己的身价地位,建筑在破坏社会的安宁和对他人的掠夺之上,他们沉湎于权力和物欲,当然无法理解祖国河山的锦绣多姿和大自然的艳丽可爱。这类人在战争中飞黄腾达,但他们中的多数最后都在战争中毁灭。历史上又有另一类人,他们钟情于祖国的秀丽河山,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但是在战祸连绵,举国扰攘的时代里,他们无法面对现实,也没有能力适应那个冷酷的时代,他们中的一些人遁迹山林,与世隔绝,另一些人则疾世佯狂,潦倒一生。

  但郦道元在这方面显然具有他与众不同的特质,他绝对不是上面所说的前一类人,下面将会说明,他十分憎恶战争;他当然也完全不是后一类人,因为他实际上戎马一生,并不害怕战争。他年轻时代确实憧憬于一场和南朝之间的血战,这是事实。他所寄希望于这场战争的,是通过这场战争,结束二百年来南北分裂的局面,从而出现一个版图广大,势力强盛的大一统的中国,实现他毕生的抱负和理想。他所直接参与的两次战争,都属于临危授命,是他所不得不接受的。其中最后这一次关右大使任上的深入腹地众寡悬殊之战,使他终于和这个时代的许多官民一样,在战争中遭到毁灭。他青年时代希冀于元魏的强盛,以收取南齐版图,完成一统。而最后竟死于一个叛逃的南齐王族萧宝夤之手,真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现在再来看看《水经注》中对于历史上的战争的记载,从而可以略知郦道元对于战争的态度。前面已指出此书有大量篇幅记载战争,全书四十卷,除了卷一《河水》外,各卷都有有关战争的记载。除了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战争于涿鹿之野,尧的丹水之战以及汤伐桀、武王伐纣等战争,不能确定具体年份外,从秦庄公元年(前821)到梁武帝天监四年(505)的一千三百多年之间,《水经注》记载有战争的年份共达三百四十一年。由于有的年份发生几次战争,加上不同卷篇中重复记载的某一次战争,因此,在这三百四十一年中,注文记及的战争共达五百八十七条。其中年份清楚的有二百四十三条,另外三百四十四条,注文虽未明确写出事情发生的年份,但由于叙事有据,我从诸如《春秋》、《左传》、《竹书纪年》、《通鉴》以及正史的有关帝纪和列传等资料中查定年份。我曾就郦注记载的战争,编成了一个《水经注军事年表》。①《水经注》记载了北魏以前的几乎所有著名的战争,如秦、赵的长平之战(卷九《清水注》、《沁水注》),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卷五《河水注》、卷二十二《渠注》),曹操与孙权、刘备的赤壁之战(卷三十五《江水注》),孙权与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卷三十二《施水注》),前秦苻坚与东晋谢玄的肥水之战(卷三十二《肥水注》)等等,注文称得上详细完备。《水经注》记载历代战争,除了史书上著名的战争以外,还有两类为郦氏所重视的战争。一类是战争此起彼伏,持续年代甚久的,这类战争对于国计民生的损伤严重,所以引起他的注意。在《水经注》记载的几百年战争过程中,持续时间达五年以上的有六次之多,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竟达十五年之久,情况如下表所列:公历纪元中国纪元持续年数前618 -前614 年周顷王元年-四年5前565 年-前561 年周灵王七年-十一年5前209 年-前202 年秦二世元年-汉高祖五年8公元22 - 29 年王莽地皇三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832 - 36 年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十二年5187 - 201 年汉灵这中平四年-汉献帝建安六年15郦道元所特别重视的另一类战争是规模极大,杀伤极众的战争。其中杀伤盈万的恶战,他往往用许多篇幅,详细地记载战争过程和杀伤情况。如魏襄王十二年(前307 年),"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卷十五《洛水注》),楚襄王元年(前298),"秦出武关,斩众五万"(卷二十《丹水注》),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卷二八《沔水注》),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 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卷二二《洧水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使廉颇为将,后遣马服君之子赵括代之,秦密使武安君白起攻之,括四十万众降起,起坑之于此"(卷九《沁水注》),赵王迁元年(前235),"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隧,斩首十万"(卷十《浊漳水注》)。王莽初始元年(公元8 年),"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莽,莽遣奋威将军孙建击之于圉北,义师大败,积尸数万,血流溢道"(卷二二《渠注》),淮阳王更始元年(36 年),"岑彭与臧宫,自江州从涪水上,公孙述令延岑盛兵于沈水,宫左步右骑,夹船而进,势动山谷,大破岑军,斩首溺水者万余人,水为浊流"(卷三二《梓潼水注》),汉献帝初平二年(191 年),"黄巾三十万人入渤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追奔是水,斩首三万,血流丹水"(卷九《淇水注》)。从上述这类造成大量杀伤和流血的战争中,谁都会对战争的残酷性深恶痛绝。郦道元的确是通过对这类兵燹连年,血腥遍野的残酷战争的描述来表达他对于战争的憎恶的。例如卷二十二《渠》经"又东南迳汝南新阳县北"注中,他记载了一次疯狂的大屠杀:《晋阳秋》称,晋太傅东海王越之东奔也,石勒追之,焚尸于此。数十万众敛手受害,勒纵骑围射,尸积如山。

  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战争和杀戮,郦道元除了照录事实外,却一言不发。其实,这是表达了他的一种欲诉无言,欲哭无泪的沉痛心情。因为在另外某些残酷的战争和屠杀中,郦道元有时也忍不住抨击,但是他语言虽然深刻,却很简单。例如卷五《河水》经"又东北过高唐县东"注中对于袁绍的抨击:(漯)水自城东北迳东武县故城南,??臧洪为东郡太守,治此。曹操围张超于雍丘,洪以情义,请袁绍救之,不许,洪与绍绝。绍围洪,城中无食,洪呼吏士日:洪于大义,不得不死,诸君无事,空与此祸。众泣曰:何忍舍明府也。男女八千余人,相枕而死。洪不屈,绍杀洪。邑人陈容为丞,谓曰: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绍又杀之,士为叹伤。

  卷二十五《泗水》经"又东南过下邳县西"注中,他又抨击了曹操的残暴: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矣。卷三十四《江水》经"又东过江陵县南"注中,他也抨击了杜预:杜元凯之攻江陵也,人以瓠系狗颈示之,元凯病瘿故也。及城陷,杀城中老小,血流沾足,论者以此薄之。

  在上述几条注文中,郦道元用"士为叹伤","亦为暴矣","论者以此薄之"等简单却又沉重的语言,抨击了这类残酷的战争和屠杀。从这里可以窥及,郦道元虽然毕生戎马,生长在一个战祸频仍的时代,虽然也直接参加和指挥过战争,但是他实际上是反对战争的,特别是那种滥肆杀戮,殃及无辜的战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