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奥黛丽·赫本传 > 第十章 行善不只是付出,也是自我救赎

第十章 行善不只是付出,也是自我救赎

  1.去世界上最贫瘠的地方

  奥黛丽曾说过:“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只手来帮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条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善良就像一颗美丽的宝石,在奥黛丽的心上格外晶亮。她总是时刻准备着去帮助别人,对每一个人,都是真诚善良的。

  奥黛丽从小就非常喜欢孩子。童年时代的她,有一次看见婴儿车里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便试图抱起来,结果被孩子的家长和她的母亲艾拉看见,一时让艾拉很尴尬。后来,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奥黛丽说:“我生命中的梦想之一就是拥有自己的孩子,我现在拥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这让我很幸福。人们不仅有被爱的需要,同时也有付出爱的冲动,这也是一种需要。”

  与罗伯特在一起后,她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她再生育,她便将爱心投放到别人的孩子身上。能让那些天真的面庞写满笑容,那是奥黛丽最开心的事情。而且,罗伯特和她一样富有爱心。也正是这个富有爱心的男人,陪她走完了生命里最后12个春秋。

  罗伯特向奥黛丽介绍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宗旨和工作。这个名称对于奥黛丽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她刚刚经历了二战的硝烟后,她就和很多处在饥饿状态中的孩子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送来的温暖。

  仿佛是一种命运的际遇,奥黛丽的生命再次出现了一个转折——从“好莱坞女神”转变为“爱的天使”。

  1987年10月,奥黛丽和罗伯特应她的表哥——前荷兰驻葡萄牙大使范乌弗尔德的邀请,前往中国澳门参加了一个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募捐的音乐会。

  在音乐会之前的庆典上,奥黛丽做了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讲。她那发自肺腑的爱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更感动了当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高级总裁詹姆斯·格兰特。格兰特马上向奥黛丽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够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奥黛丽简直就是一个爱的天使,如果让她来担任这个职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深爱孩子的奥黛丽接受了这份邀请,并从格兰特先生那领取了象征性的一美元薪水。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是,奥黛丽非常愿意接受它。在她的童年时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曾给予过她帮助,现在,能够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的一员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即使前途充满着艰难与挑战,她也愿意前行。

  人们迷恋奥黛丽美丽的容貌和迷人的身材,但是,她的内心要比容貌更加美丽。她从来没有把金钱看得多重要,当她成为一个富人以后,便开始努力去帮助别人。她在1988年3月说:“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它正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接触也不得不越来越频繁。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1988年4月,奥黛丽开始了她作为亲善大使后的第一次访问,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在那里,她看到了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导致头大身小、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很多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发烧感冒等小小疾病无法得到救治而死去,无奈与痛苦,弥漫在那些可怜的孩子之间。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的经历让奥黛丽柔软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坐在副驾驶上,看着车窗外荒凉的一幕幕,奥黛丽一直沉默不语。然而她的心里,早已翻江倒海。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因为营养过剩而拼命减肥,也有人因为饥饿而晕倒甚至死去;有人因为食物太多而放到发霉就直接扔掉,也有人因为没有食物只能落个水饱;有人可以为了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天价买下来,却不知道那一件衣服足够一个穷人吃上一辈子……

  埃塞俄比亚所面临的问题令奥黛丽忧心不已。要想解决那里的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涉及很多政治因素。不过令她欣慰的是,美国政府增加了对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援助。

  在一个难民营里,奥黛丽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地站立在一旁,她走过去问那个小孩,“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女孩非常简单地回答道:“活下来。”

  小女孩的回答深深地触动了奥黛丽。在那段时间,“捐助疲劳症”成了很多人道主义者的口头禅。他们的同情心非常淡薄,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一点钱,不愿意为那些可怜的儿童考虑更多。这让亲眼目睹了贫困儿童惨状的奥黛丽着急又气愤,她多次在联合国的会议上高呼:“捐助疲劳实际上就是同情疲劳,对于今天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受苦的人来说毫无帮助。没有什么比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却无可奈何更悲惨的事情了。”

  怎样帮助孩子成了奥黛丽最关心的问题。在那段时间,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她的儿子肖恩回忆说:“在那段日子里母亲心中都是那些遭受苦难的孩子,每次见面她对我们的关注往往只是最初的几秒,然后话题就转移到如何帮助那些孩子们上面。”

  奥黛丽的脚步几乎遍布了全世界每一寸贫穷的土地。她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家庭主妇,但是当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她又心甘情愿地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游走四方。

  爱是不分国籍、民族与肤色的,它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也是全人类通用的一种语言,每一个人都能读懂它,都能表达它。那些可怜的孩子让奥黛丽心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宗旨是让所有孩子免受饥渴、疾病、虐待和死亡。但是现在我们却在与一个更加可怕的威胁进行斗争——人类性格中的阴暗面:自私、贪婪、侵略污染了我们的天空,干涸了海洋,破坏了森林,灭绝了成千上万的美丽生灵。难道下一个攻击对象就是孩子吗?”

  战争是奥黛丽最为憎恨的。童年时代的战争给她留下了终生的阴影,父亲的出走,也和战争有关。当她被问到联合国和儿童基金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战争。发达国家每年在购买武器上花掉1500亿美元。其中,90%的武器是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售出的。”

  奥黛丽的努力唤醒了很多人的良知,也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支持,基金会募集基金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在这段时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美国委员会筹得的基金增长了一倍。在访问各个贫穷国家的时候,奥黛丽也将无私的爱心洒向了整个世界。

  奥黛丽的爱心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她是真心地爱着这份工作,她的儿子肖恩也不由得感慨地说:“母亲是最合适的社会工作者。”

  1992年,奥黛丽得到了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她的爱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包括她的影迷,更包括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2.索马里不相信眼泪

  1992年,奥黛丽访问了索马里——非洲又一个极其贫穷的地方。这也是奥黛丽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时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那时候,索马里正处于最混乱的状态。为了这次访问,奥黛丽和罗伯特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并筹措资金。在她询问如何办理索马里的签证时,得到的竟是这样的答案:“到那里不需要签证,因为那里根本没有政府。你只需要乘飞机飞过去,同时祈祷自己乘坐的飞机不会被击落就可以了。”

  这简直是骇人听闻!然而这又是真而切真的事实!我们能够想象当时的索马里处在怎样混乱的局面之下。在那里,战争就像二战时期那样恐怖,血腥野蛮的屠杀依然存在着。在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他们一面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一面又饱受战乱的折磨。

  在奥黛丽访问索马里以后,国际社会曾采取了一些迟来的措施试图制止那里的屠杀行为,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野蛮的屠杀成了刽子手的一种乐趣,人类的邪恶如同一颗毒瘤荼毒着那些被残杀的人,同时也悄无声息地荼毒着自己。

  在索马里的访问,让奥黛丽心中关于社会不公正的愤恨以及对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们的感情达到了顶点。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奥黛丽忍不住说道:“我心中充满了对于人类自己的仇恨。”

  奥黛丽一直非常憎恶战争。二战结束后,她听人们说过,这一切不会再发生了。然而,时隔多年,战火却依然肆虐着。世界上曾发出过忏悔的声音,然而类似的惨案却依然层出不穷。

  奥黛丽觉得和平也应该成为人们好好学习的一门学科。“我们经常研究战争,甚至在大学里还有专门教授战争知识的学科,如果也有一个地方可以教我们如何去创造、保持和平,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一所教授和平的大学。”

  那时候有一种荒谬的论调:那些贫穷的国家发展缓慢是因为殖民统治的退出。奥黛丽对这种论调给予了严厉的驳斥,“首先获得自由,然后再发展自己。”那些非洲国家虽然已经获得了自由,只是长期的殖民统治给它们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而且,教育始终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在被殖民者统治的时候,这些非洲国家基本得不到什么教育,即便得到了,也是洗脑式的愚化教育。而且,殖民者在这些地方留下的基础设施几乎都是临时性的。除了首都,在其他地方便找不到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甚至连路也没有。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就谈不上发展。非洲国家的教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奥黛丽觉得“像越南、古巴这样的国家,受教育人口的比率甚至超过美国,也有基础设施。他们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但是非洲不同,在非洲的很多地方,从小到老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人是很常见的。孩子们不仅是没有钱去上学的问题,即便有钱,在自己家的附近也不一定就有学校。

  每一次接受采访或者发表演讲,奥黛丽的第一句话常常是这样的:“还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那是她发自内心的,所有的感情和对孩子的深爱都融化在这简单而深刻的话语中。

  “他们的孩子死于饥饿,我们的孩子忙着减肥,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吗?”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和谐世界的一个噩梦。奥黛丽试图减小这种差距,她的呼吁使那些可怜的儿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索马里的一个小女孩给奥黛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吉斯迈乌——到达索马里后访问的第一个救助营,她看见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沿着救助营边缘的篱笆摸索着寻找前进的道路,身上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蓝色衣服,一大群苍蝇和不知名的昆虫围着她飞来飞去。奥黛丽非常震惊,试图去安慰她,帮助她找到想要走的路。然而那一瞬间,小女孩脸上的微笑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长时间的苦难与孤独,已经让她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困难,当有人靠近她的时候,她会本能地以为那是一种侵袭。她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弃了,像一只小小的蜗牛一样在自己的黑暗角落努力生存着。

  那个失明的小女孩让奥黛丽的情绪低落了很久。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代表而已,索马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她忍不住为他们心痛,落泪。在洛杉矶,她告诉大儿子肖恩,她在上百万索马里儿童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对未来的憧憬和幻想,只能看到他们对食物的渴望。那也是她最担心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生活的苦难,却让那些索马里孩子过早地尝尽了苦头,以至于他们小小年纪就把生活过成了一种煎熬,而不是享受。所谓梦想,更是无从谈起。

  在那几年,奥黛丽总是向身边的人讲起她在那些贫困国家的所见所闻。她用一颗博爱的心感动着非洲国家的贫苦儿童,更感动着整个世界。她在美国国会的演讲感动了国会议员,后来,美国政府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援助。不过,奥黛丽从来不会邀功,总是把别人的形象讲述成非常善良伟大的样子,以至于罗伯特总是忍不住进行补充。

  奥黛丽非常喜欢这份工作,然而紧张的工作却让她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她的两个孩子多么希望母亲能停下来休息一下,然而这样微小的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在索马里的时候,她还被一种不知名的小虫咬伤过。

  繁重的工作让奥黛丽越来越疲惫、憔悴。她感觉到了身体的抗争,毕竟,她已经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常常会感到一阵阵的腹痛,撕心裂肺,如同被烈火灼烧一般。只是繁忙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自己的病痛,不管多疲惫、多辛苦,她总牵挂着那些贫苦的儿童。

  1992年,奥黛丽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工作更加繁重,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但是不管多么繁忙,罗伯特都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给了她最温暖的爱情,默默地关怀着她,守护着她。虽然基金会为他们提供了所有的机票,但是因为他们要去的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直达航班,所以两个人不得不多次在航程中转机。

  很多时候,他们刚从发展中国家回来,马上又要到发达国家去做宣传报道。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奥黛丽会向人们讲述她在那些贫苦国家看到的种种惨状,鼓励人们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募捐活动。那几年里,他们的生活中仿佛只剩下每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忙碌。

  这样忙碌的生活对奥黛丽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为了那些贫苦的孩子,奥黛丽乐此不疲。有一次,她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不幸事实上都是由当地的政府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常年争战造成的,而这些政治层面上的问题依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不可能解决的,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为此奔走呢?”

  类似的问题也有很多,奥黛丽总是这样回答:“这好比你坐在自家的客厅里,突然听见街上传来一声恐怖的尖叫,随后是汽车猛烈的撞击声,你的心脏仿佛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你从椅子上跳起来,跑到街上,发现一个孩子被车撞了,倒在血泊中。这时候你不会停下来去考虑到底是谁错了,是司机的车开得太快,还是孩子突然冲上马路追逐他的皮球。这时候你应该做的就是抱起孩子,赶紧送他去医院。”

  如果每个人都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这个世界将是最美好的人间。奥黛丽果然是人间的天使,无论在银幕上留下的美丽形象,还是在现实中展现的真诚与善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最美的天使,从内到外,无与伦比的美。

  3.为流浪儿童说话

  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并亲眼目睹了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怜儿童后,奥黛丽的心中总是浮现那些濒死儿童的悲惨画面。她常常情不自禁地向身边的人讲起自己的所见所闻,那是源自于心中最无私的爱,一种母性的爱,一种仁善的爱,一种伟大的爱。

  在孟加拉的时候,奥黛丽看见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一个小女孩,独自一个人站在一棵椰子树下。奥黛丽轻轻地走过去,蹲下身子问她:“你为什么不加入他们的队伍呢?”然后,她抱起这个孩子,震惊地发现,这个孩子的双腿已经因为小儿麻痹症而残废了,无力地向下垂着。奥黛丽抱着这个孩子回到人群中,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晶莹的泪珠。

  在每一个贫困的国度,奥黛丽都会遇见不同情况的可怜孩子。那些孩子里有很多都是孤儿,没有家,没有亲人,甚至连吃的、穿的都没有。

  1989年6月13日,奥黛丽在日内瓦向联合国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演讲。这场声情并茂、催人泪下的演讲,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想起自己在成为亲善大使之前,看到电视或者报纸上关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母亲与儿童遭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悲剧,她总是感到无限的绝望和无助。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但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让她找到了一条帮助贫苦儿童的路子。所以,只要是与这项工作有关的任何事情,她都会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现在的她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为可怜儿童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无助了。因为她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另外的一些组织、机构、教会、政府等都在努力帮助他们。她也呼吁更多的组织伸出援手,只要拿出小小的一部分力量,就能让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孩子存活下来。她在演讲中说:“拿出不到世界经济0.5%的力量,就足以根除地球上最贫穷的情况,使这些人们在今后十年获得基本的生存需求。换句话说,人类的资源不存在不充足的问题,不充足的是人们的意愿。”

  站在那些贫苦的儿童面前,奥黛丽宛如每一个孩子共同的母亲。事实上,她也的确是以一个母亲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眼前的是一位好莱坞巨星,甚至不懂得什么叫做“好莱坞”,他们更不会知道,眼前的这个慈爱的女人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他们只知道,和她在一起的那一刻,就像是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奥黛丽深爱着孩子们,而孩子们也同样深爱着她。

  她曾经是公主,但是此时,她是母亲。

  在那些贫苦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往往非常落后,甚至根本没有医院,孩子常常因为一点小病就死掉。而活下来的孩子,也大多营养不良,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使眼角膜受损甚至失明,严重的在几周之内可能就会死去。在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每年因此发病的人数多达50万。

  除了营养不良,孩子们面临的疾病还有很多很多。加上战争、自然灾害等情况,致使全世界“每天都有40000名儿童失去生命,每周死亡儿童的人数是280000名”。

  这样的数字是令人震惊的。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一些悄悄蔓延着的疾病,如骨髓灰质炎、破伤风、结核病、麻疹等。奥黛丽曾目睹过那些患病的儿童,原本应该天真的笑脸,却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奥黛丽还特意提到了痢疾引起的脱水症,这也是儿童中最恐怖的一种病。这种疾病常常是由饮用不卫生的水和营养不良而引起的。不过,这些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给一个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只需要5美元,防治脱水症只需要6美分,每年花费84美分就可以防止儿童失明”。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要做的,不仅是在经济上援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更要教他们学会摆脱贫困的方法。

  奥黛丽在演讲中强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是为了儿童,而不是为了国际经济。”儿童是基金会的核心,这是一个无关国界、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的问题,每一个儿童都是平等的,他们享有共同的权利,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应该同样幸福、快乐地成长起来。

  人口过快增长也是影响贫困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要想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应该依靠计划生育和生育间隔的方式,而不是依靠人们非正常地死去。“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墨西哥已经证明,通过在公共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努力,可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奥黛丽列举了几个通过国家政策成功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的国家,用他们成功的经验来激励更多的依然面临人口过剩问题的国家。

  “今天我是为那些不能为他们自己要求什么的儿童们说话:我为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失明的儿童们、为正在被骨髓灰质炎伤害的儿童们、为因为缺乏饮用水而日渐衰弱的儿童们说话;我为世界上大约一亿流浪儿童说话,他们为了生存被迫离开家庭,他们除了勇气、微笑和梦想之外一无所有;我为战争中被伤害的儿童说话,他们没有任何敌人,但是在战火中却永远最先受到伤害……”奥黛丽的演讲字字铿锵,每一句都是那样饱含深情。

  在演讲的最后,奥黛丽说:“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句简单的话让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只要大家在一起,万众一心,团结合作,便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全世界的贫苦儿童便都能满足基本的生存之需,至少能填饱肚子,活下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