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第三章 再显神威

第三章 再显神威

  身经百战满身伤,余勇犹盛返战场;出生入死无他愿,只为黎民早安康。

  崔可夫在马马得什住了不到3 天,心里实在静不下来,于是就偷偷溜出医院,渡过维亚特卡河,回到那拉布加,向阿津师长复命去了。阿津师长见自己的爱将突然出现在眼前,既高兴又心疼,只好向他交待任务,让他回团部去了。崔可夫离开阿律师长后,即马不停蹄朝萨拉普尔方向追赶自己的部队。当晚,崔可夫在萨拉普尔以西35 公里处的阿日巴赫季诺村赶上了部队。

  崔可夫从政委杰尼索夫和副团长谢尔盖耶夫那里得悉,步兵第40 团下一步的任务是夺取萨拉普尔。崔可夫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团、营部首长就敌我态势、地形条件及部队给养等情况作了初步分析。为了进一步探明敌军的虚实,崔可夫又派出精干的骑兵侦察队进行了补充侦察。随后指示第3 营为先遣支队,团主力压后,拟于6 月2 日凌晨4 时对敌发起攻击。晨7 时,太阳还没露脸,经过一夜强行军的第3 营逼近尤里诺村。骑兵侦察分队的几名侦察员飞骑来报:“迎面之敌是素有‘敢死队’之称的卡佩利阿团,是高尔察克极为倚重的精锐部队,骁勇善战。”崔可夫接报后,迅速对敌我态势做了新的估计,决定:前卫营仍在原方向接敌,第1 营在尤里诺村以东展开,炮兵连由他本人坐镇指挥,配置在视野开阔的尤里诺村西部,准备随时阻击敌人的反冲击。

  一切准备就绪后,崔可夫赶到炮兵连观察所,密切注视战场情况。卡佩利阿团侦悉红军部队的动向后,十分猖狂,扬言要用一小时就将崔可夫团悉数歼灭,随后倾巢而出,对炮兵阵地发起猛攻。1000 米、500 米,炮兵连长有点沉不住气了,回头看了一眼崔可夫,只见他纹丝不动,紧紧盯着冲击的敌人。敌军见没有火力阻击,以为红军已吓破了胆,临阵脱逃了,便大摇大摆地向炮兵阵地拥来,距离炮兵连阵地只有300 米了,敌人一个个成了活靶子。崔可夫见时机成熟,命令炮兵用杀伤力极大的霰弹猛轰敌人。

  大炮怒吼了,霰弹在敌军队形最密集的地方爆炸。顿时间,弹片四溅,一个个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霰弹的爆炸声、敌人哭爹喊娘的哀呜声混杂在一起。其他各营也闻声而动,对敌军发起了凶猛的冲击,卡佩利阿团四面受敌。刚才还骄横霸道的“敢死队”成了“送死队”,丢盔卸甲,逃离了萨拉普尔、西加那沃村。第3 营战士一路追击,趁势夺占了乌斯季萨拉尔卡。

  高尔察克匪军在遭受了一系列沉重打击之后,只好收敛起嚣张的气焰,暂时放弃反攻意图,准备在乌拉尔地区支撑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待协约国给他送来武器、弹药和粮食后,再行恢复攻势,夺回主动权。

  列宁高瞻远瞩,对高尔察克的新企图明察秋毫,明确指出高尔察克匪帮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待养精蓄锐之后,仍会卷土重来。为此,列宁致电东部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提醒他们:如果红军在入冬以前没能夺取乌拉尔,那么,革命的夭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再战,东部战线司令部对各部队作了新的调整,决定将步兵第40团改番号为步兵第43 团,调离阿津指挥的第28 师,转属步兵第5 师。崔可夫对东部战线司令部的决定很不满意,他不想离开与他共同战斗的阿津师长。阿津待人诚恳,对下属也非常信任,崔可夫与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崔可夫非常尊重阿津,并从阿津那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阿津使他懂得了国内战争特殊的战争形式,以及据此创造出的一系列特殊的战役战术。比如,善于灵活地实施迂回、包围;在远离自己的战线时敢于实施快捷的机动、迅猛的冲击,敢于前出到敌人的翼侧和后方;敢于迅速果断地迎敌,与敌展开肉搏战。现在要离开自己崇敬的指挥员,崔可夫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临行那一天,崔可夫满脸沮丧,他默默地来到他的老首长阿津的跟前,向他敬礼致意。阿津紧紧抓住这位与他曾一起战斗的年轻团长的手,鼓励他在新的征途中取得新的成绩。

  崔可夫团转属步兵第5 师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但第5 师师长连照面也没打一个。全国形势怎样,本团下一步行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师首长迟迟不与我们见面呢?所有这些问题都令崔可夫纳闷。崔可夫来到政委杰尼索夫的住处,想打听点消息,但政委也与他一样,什么消息也没有,他也在纳闷呢。杰尼索夫1918 年入党,原是坎巴尔克工厂的工人,性格刚毅,有很强的革命事业心。他的儿子瓦西里18 岁那年,在与白匪军作战中光荣牺牲,但他仍以坚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内心的痛苦,配合崔可夫,崔可夫一直很敬重他。

  部队连续征战,急需休整,而且粮食匾乏、弹药不足,团的下一步任务也不清楚。为了弄点粮食、弹药,搞清本团下一步的任务,崔可夫与杰尼索夫商量后,决定立即去找师首长。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气候又潮湿,崔可夫因水土不服,手上、双脚都长满了神经性湿疹,奇痒难忍。崔可夫只好硬着头皮不穿靴子,散着裤腿、穿着凉鞋去见师首长了。来到师部后,凭多年的经验,崔可夫意识到,如果先去见师长,肯定会遭训斥。他决定接受杰尼索夫的建议,先不去找师长,而是先找政委。在政治部门口,哨兵见他这副模样,还自称是第43 团团长,压根儿就不相信,崔可夫怎么解释也不行,好在师政委加比舍夫这时候出来了,崔可夫拿出自己的党证证明自己的身份。

  加比舍夫将崔可夫领到自己的办公室,崔可夫向他详细介绍了步兵第43 团的人员、装备以及弹药、粮食等情况。步兵第43 团长期连续作战,一直没有补给,弹药、粮食均十分缺乏,希望师部能解决。加比舍夫对崔可夫的汇报很满意,随后他带着崔可夫,拜会了师长卡尔波夫。卡尔波夫是个性格怪僻的人,对下属一向很苛刻,见崔可夫这副模样很生气,他没有与崔可夫多说什么,只是告诉崔可夫:他们团将隶属斯特罗加诺夫的第3 旅,该旅已到达亚纳多尔车站。关于下一步的任务,尚要待形势发展而定。

  高尔察克在遭受一系列失败后,决定以部分兵力牵制红军,集中主力于乌拉尔一带,寻求与红军决战。高尔察克计划由西集团军和西伯利亚集团军在乌法河和卡马河一线组织积极防御,阻止红军前进。鉴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特点,列宁及时提出:“向乌拉尔的进攻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无条件地加强,并补充新的力量。”根据列宁的这一指示,东方面军计划以第5 集团军向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实施主要突击,第2 、第3 集团军与伏尔加河区舰队紧密协同,向彼尔姆、昆古尔、叶卡捷琳堡方向进攻,于行进间突袭高尔察克的后卫掩护部队,争取在敌人到达乌拉尔之前或在乌拉尔境内歼灭敌人。

  在向乌拉尔挺进的途中,有人向崔可夫报告,高尔察克匪帮在萨拉宁斯克一带强征青年壮丁,气焰十分嚣张,声言如果青壮年在第二天上午8 时还不应征,他们将把已抓到的人质全部打死,并烧毁村镇。有幸逃出魔掌的人请求崔可夫团迅速救援受难同胞。崔可夫听了群众血泪斑斑的控诉,怒火中烧,当即决定驰援受威胁的群众。”经过认真研究部署,崔可夫决定由他带领一支由骑兵侦察队、1 个步兵营和1 个机枪班组成的快速支队,赶往该地区。为了争取时间,步兵营、机枪班坐马车行进。副团长谢尔盖耶夫则率领团主力随后跟进。

  快速支队绕过和甩掉了敌人的掩护部队,快速前进,终于在离最后通碟限期前两个小时赶到了萨拉宁斯克。敌人见红军已兵临城下,他们点燃了居民住宅后,仓皇逃过乌法河。崔可夫见居民区已陷入一片火海,只好先组织部队进行救火。

  顽固的敌人逃过乌法河后,仍旧贼心不死,继续对村镇进行炮击,给居民和红军救火造成很大威胁。崔可夫见身边的战友、无辜的群众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心急如焚,急切地等待团主力的到来。正盼望间,谢尔盖耶夫拍马赶到,称团主力将在两小时后赶到。为了能使主力赶到后能立即发起攻击,崔可夫指示谢尔盖耶夫立即行动,寻找浅滩,为部队攻击敌人探明路径。

  团主力经过两个小时马不停蹄的急行军,准时赶到,很快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不过,炮兵连因缺少运输工具,行动不便,尚滞留在后面,最快也得三四个小时后才能赶到。

  等待?只会坐失战机,带来更大损失。崔可夫当机立断,指示部队在炮兵连尚未到来之前就对对岸的敌人发起强攻。为了能出奇制胜,崔可夫指示掷弹炮班迅速占领发射阵地,乐队随伴其右。待各营准备就绪后,崔可夫命令乐队奏起《同志们,勇敢地向前》的乐曲。河对岸的敌人猛然听到这威武雄壮的乐曲,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不由自主地从掩蔽部里爬了出来,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崔可夫见敌人果然中计,急令掷弹炮班、机关枪班猛烈扫射敌人。红军战士则在火力掩护下跃入水中,急速向对岸游去。敌人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了;侥幸活下来的敌人也经不住红军的连续攻打,魂飞魄散,仓皇逃窜。

  苏俄红军乃正义之师,他们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重,解人民于倒悬,深得人民拥护。乌拉尔地区的工人、农民纷纷起来与高尔察克匪帮作斗争,他们或拿起武器,或为红军当向导、搜集情报;或提供粮食、马草;他们不给白匪帮一粒粮食、一把马草。在他们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下,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大加快了进攻进程,以每天30—40 公里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到7 月6 日,步兵第43 团己夺取重镇曼恰日。

  红军的胜利大进军,使一些人产生了骄做自满和盲自自信情绪。他们对敌人力量估计不足,认为高尔察克匪帮已成惊弓之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他们缺乏打硬仗的准备。不愿深入敌后,对敌人的最新动向不作侦察。

  崔可夫平素爱动脑筋,处事也较沉稳,但面对大好形势,也有了轻敌之心。

  骄兵必败。步兵第43 团夺取曼恰日镇后,步兵第5 师在萨拉普尔一克拉斯洛乌菲姆斯克一叶卡捷琳堡铁路线与布古利马一乌法铁路之间继续发展进攻。高尔察克匪帮虽然连遭败绩,但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为挽回败局、控制乌拉尔地区,又投入了大量的预备队,并准备在乌法河与兹拉托乌斯特之间的山地高原上围剿红军。崔可夫轻敌冒进,对敌未实施任何深远侦察,因此对高尔察克匪帮的最新企图一无所知,仍指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7 月8 日,崔可夫的盲目轻敌给部队带来了严重损失。

  这一天,天气炎热,太阳烘烤着大地。由于没有周密侦察,没有摸清高尔察克匪帮的最新动向,崔可夫就盲目指示1 营、2 营分别对上波塔什卡、别列佐夫两地发起冲击。崔可夫的分兵计划令其捉襟见时,部队进攻时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7 月9 日,战斗打响后,敌人很快就察觉了红军的攻击计划。特遣两个营的兵力绕过第43 团左翼,向1 营疯狂反扑。1 营突遭两倍于己的敌军反扑,措手不及,很快就露出了溃败的征兆。崔可夫见状,当即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但因事出突然,部队没有做好准备,未能扭转局势。崔可夫手里只有骑兵侦察队一彪人马了,由于地形复杂,骑兵无法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崔可夫命令所有骑兵战士加强机枪火力,全力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赌博。敌我双方眼睛都打红了,红军的机枪枪管烧得通红,杀伤了大量敌军。但是,敌我力量悬殊,红军没能夺得优势,战局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敌人手中。

  形势愈来愈危急,如果再没有良策退敌,红军的战斗队形将被敌人分割、包围,最后被敌人各个击破。必须采取断、然措施,给频频得势的敌人意外的一击!手里一点预备队都没有,靠什么来给敌人意外的一击呢?靠听天由命?还是靠自己的战士?常言道,急中生智,在这迫在眉睫的关头,崔可夫决定:采取一次十分危险的行动,以挽回败局。

  崔可夫命令从正面发射阵地撤出两门火炮,偷偷转移到团的翼侧,用杀伤力极强的霰弹射阻敌人。作出这一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此时,敌人距炮兵发射阵地仅飓尺之遥了,别说在敌人眼皮底下转移两门火炮,就是孤身一人要躲过敌人的眼睛也十分困难。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敌人都会察觉红军的意图,更何况大炮转移后,正面的火力将大为削弱,敌人将趁火力减弱之机,肆无忌惮地对炮兵阵地发起猛攻,正面的形势将万分严峻。不过在这一紧要关头,死守阵地,也是坐以待毙,只有拼死一搏了。

  果然不出崔可夫所料,炮兵连在实施机动时被高尔察克匪帮察觉,敌人拼死向第43 团的炮兵阵地拥来,战斗处于白热化程度。红军战士咬紧牙关,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为大炮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由于正面炮兵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大炮成功地转移到了侧翼,对敌群发起了凶猛的轰击,挫败了敌人。

  第2 营战士也一路猛冲猛打,夺取了别列佐夫卡。

  别列佐夫卡一役,引起了崔可夫的警觉:敌人为什么会一反常态,突然加强了防御?敌人的战役企图是什么?敌人明天又会玩弄什么花招?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第43 团应该如何行动?应该找政委杰尼索夫好好商量商量。想到这,崔可夫努力睁大一双困乏的眼睛,蹭地从矮凳上站了起来,走出小屋。杰尼索夫也在冥思苦想,谋划着部队的下一步行动,见崔可夫走来,急忙摊开地图,两人仔细分析了形势,并详细规定了步兵第43 团下一步的进攻路线。两个人商定,第43 团将由秋利加什镇经舍马哈,然后翻过塔尔德列斯基山、乌法列伊斯基山,直插亚细亚,争取成为插入乌拉尔的第一团。

  崔可夫走出杰尼索夫的小屋时,天空中已布满了星星,年轻的团长在这静谧的月夜里,勾画着第43 团走出困境的蓝图。

  7 月10 日中午,步兵第43 团顺利通过秋利加什镇,在乌拉尔以西地区与高尔察克匪军打了几场遭遇战之后,即在敌军第5 集团军和第2 集团军的接合部——喀山一叶卡捷琳堡铁路线和乌法一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线之间实施进攻。经过6 天的战斗,步兵第43 团如愿以偿,第一个闯过乌拉尔山,前出到乌拉尔山的东支脉,并于7 月18 日占领了沃斯克列斯克村。崔可夫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了下来。吃一堑长一智,别列佐夫卡的遭遇使崔可夫认识到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随着部队的不断东进,距高尔察克的老巢也越来越近了,遇到的阻力将越来越大。崔可夫告诫自己,必须戒骄戒躁,切勿重蹈别列佐夫卡战斗的覆辙。

  7 月19 日,崔可夫率领团队从沃斯克列斯克出发,经秋布克镇,逼近阿拉基村。为了全面掌握前线的情况,崔可夫派出多股侦察分队,对前方实施了全面侦察。当得知卡拉博尔卡方向有大股敌军在运动,准备进入阿拉基村时,崔可夫决定将敌人放入阿拉基村,伏击敌人。前卫营配备两门大炮,以火力封锁住村西的所有出口;团主力顺大路赶至鞑靼卡拉博尔卡村,从东面绕过敌军纵队,突击敌军翼侧和后方,将敌军赶至大、小阿拉基湖,悉数歼灭。

  崔可夫给各分队指挥员交待完任务后,即率领骑兵侦察队带上两挺马克沁机枪,穿过小树林,逼向敌人。他发现,约有1 个团的敌人在四周游动,于是没有贸然出击。两小时后,副团长谢尔盖耶夫前来报告:第2 、第3 营已按计划到达敌军翼侧,形势于我有利。一小时后,前卫营到达预定地域,已与敌军交火。敌人兵分两路从左、右两侧绕过阿拉基村,组织起了对西、对北的防御。崔可夫见敌人己按他预想的把兵力转向西、北方向,当即发布命令:由骑兵侦察队及两挺马克沁机枪对尚未进入阿拉基村的敌军1 个营发起突然袭击,2 营则在敌军翼侧攻击敌人。敌人三面受敌,纷纷退至湖边,陷入了第43 团的包围圈。敌军见败局已定,宣布停止抵抗,就地缴械投降。

  这一仗,打出了威风,步兵第43 团全歼了敌军第12 师的第47 团,俘敌1000余人,缴获步枪近千枝、机枪12 挺,取得了辉煌战果。

  阿拉基战斗后,崔可夫团乘胜追击,很快解放了俄罗斯卡拉博尔卡村和鞑靼卡拉博尔卡村。步兵第43 团的顺利发展大大超出了左、右友邻部队,这样,与师部及左、右友邻部队就失去了联系。为了弄清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崔可夫昼夜兼程赶到师部,问明了本团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7 月21 日,步兵第43 团在向乌鲁库利村发展进攻时,遭1 到敌步兵第47 团从捷连一库利湖方向的进攻,战斗十分激烈。为了反击敌人的进攻,崔可夫命令1 营迅速展开,骑兵侦察队赶到敌军翼侧攻击敌人,迫使敌人放弃乌鲁库利村。但是,敌人坚守捷连一库利湖,拒不退却。崔可夫见久攻不下,与政委杰尼索夫商量后,决定合围敌人,杰尼索夫率领2 营绕到敌后,切断了敌军退路;崔可夫率领1 营、3 营从正面挤压敌人,迫使敌人退守至捷连一库利湖的狭长地带。新的进攻战术很快获得了成功,敌军或亡或降。由协约国武装的素有能攻善守之称的第12 师第47 团不敌崔可夫团的夹击,彻底覆灭了。

  7 月24 日,崔可夫受命进攻穆斯柳莫沃村,并前出到捷恰河,为夺占纳古马诺夫作准备。7 月25 日清晨,部队在与敌军第46 团打了一个小小的遭遇战后,很快就占领了穆斯柳莫沃村,并很快渡过了捷恰河。

  但是,正当崔可夫在为自己的部队进展顺利而颇感欣慰之时,各先遣支队在河边林地遭到了敌人的猛烈还击。战至下午,敌人在重炮的支援下,向第43 团发动了数次反冲击。激战中,副团长谢尔盖耶夫不幸中弹身亡,崔可夫所在的观察所也数度危急,被迫一再转移。此时的形势对步兵第43 团颇为不利,敌军数倍于步兵第43 团,43 团又处在河边狭窄的地域,仓猝应战,部队的展开和迂回均十分困难。相反,敌人拥有许多便利条件,除兵力占有优势外,它还可以利用隐蔽的地形迂回到崔可夫的翼侧的后方,第43 团实际上已陷入敌军的合围之中,形势危急万分。步兵第43 团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呢?是以静制动,等待援军;还是主动出击、勇挫敌军?

  崔可夫倔强好胜,总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犟劲。正是靠着这股子犟劲和他的聪明才智,他多次化险为夷,取得许多别人难以想象的胜利。但是,此时此刻的情势与以往不同,光凭勇气拼杀只会导致全军覆灭。以退求进,迂回歼敌,才是上策!想到这,崔可夫命令部队立即从穆斯柳莫沃夫往北撤退,在图古尼亚克湖和乌列克特湖之间占领阵地,护住两翼。敌人对崔可夫团的行动一无所知,崔可夫团很顺利地撤至新的地域。新地域位于两湖之间,中有一条干涸的深沟,深沟边有一道篱笆,可以掩护红军的行动。在深沟和穆斯柳莫夫J 讨之间是一块宽达300 余米的开阔地,通过开阔地,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敌军的行动,敌军要想从这里发起冲击是很困难的。地形对红军有利。不过,崔可夫估计,敌人发觉第43 团后撤,会倚仗优势,大胆向红军阵地冲击。为此,崔可夫决定:除将1 个步兵连、4 挺机枪、几个徒步侦察队及骑兵侦察队留作预备队外,其余8 个连呈一线展开组织防御。

  7 月26 日,太阳刚刚升起,满天的霞光洒满了整个战场,一切都显得冷清而宁静。一夜没合眼的崔可夫和杰尼索夫不敢有一丝松懈,瞪大眼睛紧张地注视着前沿。

  前一天,敌人还以为胜利在望,很快就可以到自己的主子那里邀功请赏了。殊不料第43 团实施了巧妙的机动,摆脱了敌人的纠缠。敌人恼羞成怒,决心在新的一天里剿灭第43 团。天一放亮,敌人就凶狠地向步兵第43 团的阵地逼来。崔可夫见敌人来势凶猛,小声叮嘱身边的战友:“要放近了打。”敌人的第一道散兵线距离第43 团前沿仅200 米了,他们对已危在旦夕的局势尚毫无察觉,张牙舞爪地向红军阵地逼来。崔可夫见敌人已进入最佳射程,大喊:“开火”!刹时间,步枪、手枪、机关枪全都开了火,长长的火舌喷向敌人。刚刚还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敌人,霎时间如割倒的小麦一样堆成了小山,走在后面的敌人如潮水般退了下去。

  但是,敌人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正面进攻屡屡受挫后,敌人改变了战术,派出部分兵力沿图古尼亚湖岸向第43 团右翼迂回,企图侧击红军。崔可夫见此情景,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敌军一旦偷袭成功,整个防线都将崩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于是,他迅速派出步兵侦察队和两个机枪组赶往第43团右翼,阻击敌人。

  战至晚间,第43 团仅以微小的损失重创敌人。战斗间隙,崔可夫派出多路侦察分队,潜入敌我双方争夺激烈的前沿交战区,带回一些敌军伤员。他连夜进行了审讯,从俘虏的口供中得知,当面之敌为西伯利亚第12 师第46团、第48 团以及车里雅宾斯克军官学校的600 名士官生,战斗力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劲旅。

  7 月27 日,敌我双方继续血战,敌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地形于第43 团有利,而且第43 团在防御中广泛采用了机动灵活的战术,使多次冲锋的敌人感到疲惫不堪。战至第三天,敌人仍未能突破第43 团的防线。不过,第43 团也损失严重,政委杰尼索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崔可夫也为敌军榴霰弹击中,左膝受伤。为了稳定军心,崔可夫要求知情者对他和政委受伤之事严格保密,他自己带伤继续指挥战斗。

  第三天中午,旅长斯特罗加诺夫和政委戈里亚奇金赶到第43 团,当他们看到敌军冲击地域尸横遍野的情景时,对崔可夫出色的指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原来,高尔察克为了重新夺回乌拉尔,已经将他的全部家底都亮出来了,步兵第43 团正处在其主要突击方向上。由于步兵第43 团成功地挡住了敌人的攻势,形势对红军越来越有利。为了加强这一主要地域的防御,旅部决定从第45 团抽调1 个营的兵力配属给第43 团。

  高尔察克对这一地域的得失也十分重视,大有志在必得之势。在连吃败仗后,仍调兵遣将,不惜血本地对第43 团的阵地发动了轮番进攻。结果,伤亡惨重。经过数日连续激战,敌人已精疲力竭,战局对第43 团有利。崔可夫要求各部队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狠揍敌人。

  7 月30 日晨,崔可夫的部队绕过乌列克塔湖,前出到穆斯柳莫沃夫村。

  在对敌攻击时达成了突然性,敌人没能抵住第43 团突然而迅猛的进攻,仓皇逃出穆斯柳莫沃夫村。第43 团俘敌400 名,缴获机枪6 挺,战绩显赫。

  当崔可夫团在穆斯柳莫沃夫村与敌军激战时,位于其南翼的第5 集团军则在车里雅宾斯克与敌人展开激战。崔可夫团的胜利有力地牵制了敌军北突击群,保证了第5 集团军北翼的安全,并为第5 集团军打破高尔察克的突击,夺取东线主动权创造了条件。为了表彰步兵第43 团在历次战斗中立下的卓著战功,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授予该团荣誉革命红旗。

  高尔察克匪军在车里雅斯克遭到惨败以后,接着又在特罗伊茨克失利,很快被红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集团,一个退向西伯利亚,一个退向土耳其斯但。在这种情况下,东方面军决定对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部队实施战略性追击,彻底消灭高尔察克匪军,解放西伯利亚。

  为了便于指挥,联共(布)中央决定,将东方面军改组为两个方面军,即上耳其斯但方面军和东方面军。步兵第43 团隶属第5 集团军,仍在东方面军编成内。

  东方面军经千里奔袭,解放了苏俄中部的大片领土,士气高昂。但是,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激战,部队人困马乏,弹药、粮食十分缺乏。而且,进入西伯利亚后,地形越来越复杂,部队的行动更加困难了。不过,各部队依然保持着攻下西伯利亚的信心和勇气。

  步兵第43 团经历车里雅宾斯克战役后,很快越过了乌拉尔山,进入库尔干,攻抵托博尔河。师部首长命令第43 团迅速强渡托博尔河,沿铁路右侧向瓦尔加希车站进攻。步兵第43 团从库尔干南部迂回,不费一枪一弹渡过了托博尔河,但因地形复杂,发展进攻日益困难。为了找到最佳的攻击点,崔可夫决定亲率骑兵侦察队赴前沿现地勘察地形,当他们行至一个河湾洼地时,突然遭到敌人的攻击,两名侦察员饮弹身亡,崔可夫的战马也被敌人打死,倒在烂泥里。崔可夫的双脚卡在马镣上,从头到脚都沾满了泥巴,而敌人的飞弹仍在四周飞窜。崔可夫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认为部队很难发展进攻。

  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崔可夫打算先问明师部的意图,再决定本团的下一步行动。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崔可夫就带上几名传令兵上路了。行进途中,正逢友邻第13 旅与敌人激战,崔可夫决定暂不去师部,先看看友邻部队是如何发起进攻的。第13 旅的进攻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又没有必要的机动,只是一味硬打硬拼,结果部队的损失很大。崔可夫认为,在这一地段,敌人集中了主要兵力兵器,又熟悉地形,红军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兵器压制敌人,而是按照惯用的老的战斗样式去发动攻击,伤亡将会更大。尤其是在白天,在毫无隐蔽的情况下发动进攻,伤亡更会增大。

  崔可夫经过细致考察后,立即向旅首长斯特罗加诺夫指出,不能继续按旧的样式进攻,必须改变战术,改强攻为智取,并保证在第二天就完成突破博尔河的任务。崔可夫的话令斯特罗加诺夫和在场的几位年长的团长十分吃惊。要知道,崔可夫才是个不到20 岁的小伙子,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相比要嫩得多,他是不是在夸海口,信口胡言。政委戈里亚奇金见他们对崔可夫直言不讳的指责颇为不满,为缓和一下气氛,他把崔可夫悄悄叫到门外,提醒他应当注意点方法。然后他们一同来到师部,向师长卡尔波夫阐述了新的作战方案。初时,卡尔波夫对崔可夫提出的计划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崔可夫年轻气盛,过高估计了自己,这个计划过于轻率。但师政委加比舍夫表示支持崔可夫的计划,认为部队在经过两天的激战后,萨拉托夫旅和斯特罗加诺夫旅蒙受了很大损失,却没能取得多大战果,崔可夫的方案是一个大胆但很有可能成功的设想,完全可以尝试一下。由于有政委的大力支持,卡尔波夫最后接受了崔可夫的请求。

  临行前,卡尔波夫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赠送给他的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金表送给了崔可夫,希望崔可夫不负重托,取得成功。

  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崔可夫请求师长卡尔波夫立即下令停止一切进攻,使敌人以为红军已精疲力竭,无力进攻了,从而使敌人松懈下来。为了在步兵第43 团突破敌军防线后,能迅速扩大战果,崔可夫请求各团作好战斗准备,随时进入突破口。炮兵是崔可夫一向颇为倚重的战争之神,威猛的大炮在多次的困境时刻曾帮助他摆脱厄运,崔可夫希望师炮兵部队由他统一指挥。卡尔波夫同意了崔可夫提出的各项要求。

  崔可夫回到第43 团后,命令部队迅速撤离已占领的地段,于午夜12 时前赶到库尔干南部。命令师炮兵主任卡西莫夫将师部炮兵展开在第43 团的两翼,准备实施炮火突袭,阻止敌装甲列车沿铁路实施机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崔可夫仍不放心,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化装成白匪军少尉军官,深入虎穴,刺探敌情。决心下定后,他带着一名传令兵,偷偷渡过托博尔河,走到距离敌人约300 米的地方,装出一副烂醉如泥的样子,破口大骂传令兵没有把马刷干净。传令兵则装出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崔可夫。两人一唱一和,骂骂咧咧地来到白匪军身旁。为了不让敌军有丝毫怀疑,崔可夫抽出马鞭,装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狠狠”抽打着传令兵。就这样,两人沿着敌军阵地走了约4 公里,把敌军阵地的火力配系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崔可夫查明敌情后,最后确定了部队渡河的地点以及隐蔽接近敌军战壕的通道,为实施迅速、果断、突然的进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太阳已经下山了,托博尔河在灰暗而闷热的天穹下静静地流淌着。崔可夫率领的团主力利用夜色的掩护,渡过了托博尔河,夺取了登陆场。第1 、3 营闪电般接近了敌人。敌人对红军的行动仍未察觉,漫不经心地散坐在阵地旁。崔可夫挥动手枪,压低嗓子命令道:“跟我冲!”士兵闻令,一个个犹如神兵天降,敌人面对着一把把刺刀、一把把大刀纷纷溃退。战至第二天中午,全团突破了敌人的纵深防御,向前推进了15 公里。友邻部队亦尾随崔可夫团,夺占了托博尔河所有阵地,敌人仓皇东逃。

  托博尔河一役,步兵第43 团俘敌500 人,缴获机枪3 挺,战功显赫。崔可夫作为一名年轻的团长,勇于创新,决策果断,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魄力。

  这种果敢的精神、坚定的意志证明,经过战火洗礼的崔可夫已经日益成熟了。

  师长卡尔波夫也一改往日严肃、苛刻的态度,对崔可夫的出色指挥才能、第43 团的勇敢精神备加赞赏,他兴奋地对崔可夫说:“我一定要给第43 团请功,呈请上级授予你们政府级奖赏。”托博尔河一战,高尔察克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已经无力抵挡红军的迅猛进攻。崔可夫分析了这一新的形势,果断派出侦察队、骑兵连等快速部队,大胆脱离团主力,深入敌人后方打击敌人,取得许多重大战果。

  步兵第43 团快速跃进,很快逼近了洛帕特基。此时,天气日渐寒冷,田野里一片银白、薄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七色光彩。新的战斗环境要求有新的战术、新的战斗工具、新的战斗组织。为了适应在冰雪中战斗,崔可夫组织了人数不一的轻装雪橇队。轻装雪橇队一般由1 个步兵排或1 个步兵连组成,配备两挺机枪,15—20 名骑兵,与团主力保持密切联系。搜索部队在行进间的道路四周探明敌情,如发现小股敌人,即以迅猛的突击消灭之,如与大股敌人遭遇,则绕到敌人的翼侧或后方,协同主力予以歼灭。由于步兵第43 团在新的环境中灵活机动,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截击敌人,进入10 月末时,已东行250 公里,前出到伊希姆河。在这里,步兵第43 团的兵员得到了及时补充,许多富有战斗经验的游击队员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很大增强。相反,敌人因连遭败绩,士气低落,稍受攻击,就如兔子一样溜掉了。到11 月14 日,步兵第43 团已攻抵布格罗沃那村地域,它们与友邻的第237 团南北夹击,歼灭了大量敌人。此役,崔可夫带着传令兵利用暴风雪的掩护,混入敌人队伍,退至敌人尾部后,对押解第237 团被俘人员的白匪军勇猛冲击,射杀敌军官兵10 余名,俘敌300 名,令敌军闻风丧胆。这正是:英雄血战有虎胆,出奇制胜震敌顽。欲知后事有何发展,请看下章便知分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