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二章 初露锋芒

  少年得志任团魁,指挥战斗显雄威;东部前线锋芒露,预示英名青史垂。

  18 岁的崔可夫到达喀山后,就被任命为步兵第40 团负责队列的副团长。

  捍卫革命成果远比夺取革命的胜利更为艰巨。1919 年春,在帝国主义的策划下,一场更大规模的国内外反革命联合的武装进攻开始了。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纠集了一些仆从国组成新的干涉军,连同国内的几股白匪军,共集结了约130 多万兵力,向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新的进攻,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原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此时控制着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片土地,拥有25 万兵力,还有近20 万外国干涉军给他撑腰。3 月4 臼,高尔察克军队沿北乌拉尔森林至南伏尔加河东岸大草原,在长达2000公里的战线上向苏俄红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红军在南方战线中部的防线被突破,白匪军占领了沃特金斯克、比尔斯克、乌法、别列别依、布古尔马等城市。4 月中旬,高尔察克军队占领了距喀山和萨马拉仅85 公里、距辛比尔斯克仅100 公里的地方,整个苏维埃国家的中部受到严霞威胁。国家的水路交通命脉伏尔加河,以及在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地区证集的粮食都面临着被敌军夺取的危险。为此,红军统帅部在东线组建了东方面军,由伏龙芝的南方战役集群和绍林的北部战役集群编成。

  鉴于东部战线形势严峻,1919 年3 月初,红军统帅部命令步兵第40 团移驻维亚特省的波梁内地区,编入北方战役集群所属第2 集团军第28 师。第28 师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师,师长阿津是位有出色指挥才能的指挥员,他有着许许多多的传奇经历。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他作战勇敢、机智,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局势面前迅速判明敌军企图,洞悉敌人的弱点,下定必要的决心并坚决予以实施,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果,白匪军一听到阿津的名字,无不闻风丧胆。为了表彰他的卓著功勋,苏维埃政府曾授予他红旗勋章。崔可夫对阿津怀有特殊的好感,阿津不因循守旧,不拘泥于条令、条例,敢于打破传统的业已过时的东西,这种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优良素质对崔可夫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崔可夫后来忆及阿津师长时,仍满怀深情他说:当时他处处都想模仿阿津。

  3 月11 日,高尔察克部队占领乌法,东方面军的第2 和第5 集团军之间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宽达150 公里的大缺口。白匪军卡马第8 师乘虚而入,对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和奇斯托波尔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积存在这里的大量粮食随时都面临着落入敌手的危险。为此,集团军司令员绍林命令步兵第40团以最快的速度压缩缺口,争取在春汛到来之前,控制这一地域,以保证粮食被安全运往苏俄中部地区。

  根据方面军的命令要求,步兵第40 团立即拟订了行动计划:第2 营、3 营赶往奇斯托波尔;以保护粮食;1 营加上新补的1 个营取道那拉布加及切尔内,前出至缅泽林斯克,到达切尔内与**营会台。崔可夫安置好团部后,即马不停蹄地赶赴离敌人最近的**营,以实地了解这个刚编入的营的人员组成情况,并进而摸清缅泽林斯克附近的地形情况。崔可夫赶到**营后了解到,**营共有4 个连,400 人,有步兵也有骑兵,4 个连长都是党员,全营有党员43 名,其余的战士也是党外同情者或志愿兵,因此,有很强的战斗力。敌人方面,此时除卡马第8 师第32 团占据着缅泽林斯克外,主力还远在比尔斯克地区。崔可夫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步兵第40团如果与熟悉缅泽林斯克地域地形的**营密切配合,果断行动,在敌卡马师主力赶到之前出其不意地进攻缅泽林斯克,定能获得成功。如果迟而不决,贻误战机,要想夺取缅泽林斯克就困难多了。为此,崔可夫建议步兵第40 团和**营稍加休整,即于当晚向缅泽林斯克进发,夺取缅泽林斯克。但是,崔可夫的建议遭到团长的反对,团长认为:“集团军司令员和第28 师师长都没有下达进攻缅泽林斯克的命令,”不能擅自行动。团政委阿列克赛·尤里耶夫表示支持崔可夫,反对消极等待,坐失良机。由于有政委的有力支持,团长只好同意了崔可夫的建议,并命令崔可夫带领全团相机行事,自己则留在切尔内与集团军司令部联系。

  崔可夫在征得团长同意后,当即带领部队进行夜间急行军。进抵库津别季那沃村后,崔可夫命令部队稍加休息,然后继续向缅泽林斯克挺进。行军途中,师长阿津传来命令,要求崔可夫率领所部不要停止前进,争取从行进问攻占缅泽林“斯克,同时指派有很强战斗力的孔特雷姆支队策应崔可夫团。

  崔可夫接到命令后,立即与孔特雷姆取得了联系,双方商定,对敌实施夜间攻击,第40 团应利用**营对地形熟悉的优势,从南面迂回至缅泽林斯克后方,于拂晓时攻城;孔特雷姆支队则应在炮兵连的支援下,从正面实施攻击。第二天凌晨,步兵第40 团和孔特雷姆支队进抵缅泽林斯克后,则从行进间对敌人发起猛攻。敌人万万没有料到不久还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红军会从天而降,突然对其发起攻击,一时措手不及,仓皇逃跑,缅泽林斯克顺利回到红军手中。

  春天到了,暖融融的阳光洒落在银色的大地上,金光闪烁。卡马河开始解冻了,河水不断上涨。泛滥的河水构成了第2 集团军右翼的可靠屏障,切尔内的粮食已安全运抵中部。但是,奇斯托波尔的许多粮食仍没有运出。高尔察克匪军为了夺取这些粮食,突破红军的防御,不断投入新的兵力,在那卡帕林堡一萨拉普尔一维特省的波梁内一线,对第28 师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战斗十分艰苦,第28 师的官兵们在阿津师长的出色指挥下,同仇敌汽,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是,形势的发展仍然在向不利的方向发展,由于第7 集团军的一个师长投靠了高尔察克,使刚刚缝合的防线再度被撕开。高尔察克的特工机关抓住这一可乘之机,精心伪造了一份红军第2 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命令”要求第28 师各团迅速向西撤退。由于局势混乱,通讯联络工具又十分落后,崔可夫与其他指挥员没能识破敌军的诡计,奉“命”撤至那拉布加。部队撤到那拉布加后,步兵第40 团收到阿津师长的指示,才知道上了敌人的当。阿津师长指示:步兵第40 团应立即调头东转,在戈雷村、邦久加饲养场及托伊马河一线组织防御。

  步兵第40 团接到阿津师长的命令后,立即向邦久加饲养场派出了骑兵侦察队,1 营紧随其后,团主力成纵队准备稍后出发。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些持富农观点和社会革命党人观点的人利用红军的困难处境,极力煽动由700 名逃兵组成的第2 营哗变。他们拒绝执行崔可夫下达的命令,要求发放新服装和许多其他东西,一时间局势骤然紧张。崔可夫急忙集合全营,极力想说服他们,体谅国家当前的困难,但都无济干事。年轻气盛的崔可夫火直往上冲,他跳上战马,不顾一切向第2 营人群冲去,企图强迫第2 营战士服从他的命令。哗变的战士不但不吃他这一套,反而一个个怒目相向,巡视着崔可夫。他们把崔可夫挤在中间,用步枪、卡宾枪逼着他。在这生死攸关之汁,只要稍不冷静,就会酿成终身大惜。正值进退维谷之际,崔可夫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决定先用缓兵之汁,转移第2 营战士的注意力,分化瓦解哗变者,以争取时间,等待援兵。想到这,他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缓缓地对哗变者说:“好吧!既然这样,那么你们是先开枪打死我呢?还是先吃饭填饱肚子?”崔可夫边说边看了一眼那几位煽风点火者,然后转过身来对传令兵彼得·亚库舍夫大声说:“把饭菜送到空场上去!快点!”波得心领神会,拔腿向团部奔去。哗变者一经崔可夫提醒,看看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想到已经有大半天没吃饭了,真有点饥肠辘辘的,慢慢静了下来。崔可夫抓住哗变者心理上的瞬间松弛,便不失时机地对哗变者说:“走,到空场吃饭去,边吃边谈……”大多数哗变者不由自主地跟着崔可夫,开始向空场走去。

  带头哗变的人见形势不妙,也只得乖乖地跟着大家来到空场。饭菜很快运到了空场,**营也匆匆赶到,包围了空场,一个个哗变者看着黑洞洞的枪口,再看看手中的饭勺、刀叉,见大势已去,只好作罢。事后,团部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查,查出了63 个领头生事者,他们均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4 月19 日,步兵第40 团决定先夺取季希那戈雷林,尔后向邦久加村发展。4 月26 日凌晨,步兵第40 团越过托伊马河,在邦久加饲养场以西占领了出发阵地。拂晓,步兵第40 团呈散兵线向敌军发起猛攻,遭敌顽强抵抗。

  但是,团主力经过顽强奋战仍然冲垮了敌人阵地,敌人被迫撤退。崔可夫用望远镜观察着整个战场,周围手榴弹的爆炸声、子弹的呼啸声、伤员的呻吟声响成一片。崔可夫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没有察觉,冷静地观察着每一个山头,每一块阵地:敌人已经动摇,似乎胜利在握!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敌人调来了一个营的预备队,向步兵第40 团的战斗队形发起猛攻,第40 团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很快出现了混乱,各营纷纷败退,形势顿时逆转。如不迅速调整好整个战斗队形,稳住阵脚,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紧要关头,崔可夫来不及细想,急忙翻身上马,冲上桥头,举起卡宾枪,大喝一声:“站住!谁要后退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后退者望着神威凛凛的崔可夫,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但后面的人已挤成一团,一时很难展开。崔可夫当即高呼:“同志们,跟我冲!拧成拳头打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惊慌不定的红军在崔可夫的带领下,急忙掉转枪口向敌人猛冲过去。敌人没想到败退的红军会猛然杀一个回马枪,腹背受击,落荒而逃,步兵第40 团胜利地攻占了季希那戈雷林村。

  战斗结束后,崔可夫才得知,团长和政委都生了重病,已住进了野战医院。这样,崔可夫就只能一人承担起全团的指挥任务。

  在夺取季希那戈雷林村的战斗中,团长社金虑及第2 营曾发生过哗变,对其很不信任,因此没有将2 营投入战斗。战斗结束后,第2 营的战士代表请求他们敬佩的崔可夫让第2 营参加新的一轮战斗,以洗刷耻辱,崔可夫马上将这一情况向在野战医院的杜金作了汇报,请求在第二天拂晓将2 营投入争夺邦久加饲养场的战斗,得到了杜金团长的同意。崔可夫命令第之营迅速进入出发阵地,渡过托伊马河,占领邦久加村。

  4 月21 日凌晨,太阳爬上了山岗,驱走了可怕的黑暗。第2 营战士为了洗刷耻辱,经过顽强奋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夺取了邦久加村,随后在季希那戈雷林村与第3 营会合在一起,给敌人造成严重威胁。白匪军因屡遭败绩,害怕陷入红军的包围圈,仓皇败退了10 公里。师长阿津对步兵第40 团的出色表现十分满意,给崔可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贺电指出:“第40团的红军战士们:你们是好样的!我赞美你们的大无畏的精神,望你们继续打击敌人。”但是,形势的发展再度发生了变化。占有明显优势的敌人突破了步兵第28 师萨拉普尔一波梁内一喀山铁路防线的左翼,已进逼到了维亚特卡河,使步兵第28 师面临被包围的危险。而且天公也不作美,维亚特卡河和卡马河水位不断上涨,河上又没有桥,除一艘汽船外,没有任何渡河器材,如果第28师不果断撤退,势必落入虎口。为此,师首长决定:由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和有着辉煌战果的步兵第40 团掩护第28 师右翼部队向马马得什撤退。

  自4 月30 日夜起,步兵第40 团在崔可夫的指挥下,采取且战且退的战术,一边阻遏敌人,一边率领部队向那拉布加撤退。在撤退途中,步兵第40团又全歼敌人一个骑兵连,并多次粉碎了敌人包围第40 团的企图。在穆尔济哈村和托克马什卡村一带,凭借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部队又苦苦坚守了一昼夜,从而保证了第28 师第3 旅顺利渡过维亚特卡河和卡马河。

  5 月4 日,形势对步兵第40 团来说极为严峻。这一天,步兵第40 团已退至维亚特卡河,唯一的一艘驳船往返一次需要几个小时,各种辎重、人员挤满了渡口,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渡河速度十分缓慢。敌人在屡遭挫败后,十分恼怒,对崔可夫团的防御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敌众我寡,阵地随时都有被敌人突破的危险。为了完成渡河和掩护任务,崔可夫任命塔拉索夫为渡口指挥官,组织辎重、人员渡河,自己则指挥部队抗击敌人。敌人为了达到就地歼灭第40 团的目的,频频向第40 团的阵地发起猛攻,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驳船再不返回,全团将陷入绝境。驳船终于回来了,在塔拉索夫的出色指挥下,部队很快上了船,敌人也已逼到岸边,猛攻驳船。崔可夫见状,急忙命令已渡河的炮兵猛轰对岸的敌人,支援尚在对岸坚守的部队撤退。刹那间,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声,炮弹以摧枯拉朽之势射向敌阵,敌军顿时一片混乱。到晚间。在崔可夫的出色指挥下,他的部队在马马得什顺利渡过了维亚特卡河,攻抵维亚特卡河的敌人因为没有渡河器材也只好望河兴叹了。这样,高尔察克部队在突破第28 师的防御后,未能继续扩大战果,其进攻莫斯科的企图被挫败了。

  1919 年5 月8 日,为了表彰第28 师立下的卓著功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致电第2 集团军司令员绍林:“我谨以工农兵和哥萨克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向英勇的第28 师转达诚挚的问候和深切的谢意,感谢他们英勇顽强地抗击了高尔察克匪帮,保卫了苏维埃俄国。”5 月4 日,对崔可夫来说,是个庄严而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团党委经过慎重考虑,正式宣布吸收崔可夫为布尔什维克党正式党员。面对着神圣的党旗,崔可夫庄严地向党宣誓: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鉴于东部战线的形势日益严峻,列宁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必须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集了大量兵力,使东方面军的兵力短期内增加到14 万余人。经过精心准备后,方面军首长拟定了宏大的反攻计划,拟将东方面军分为南北两个集群,南方集群将由布祖卢克地域向乌法对敌实施深远包围,以粉碎正面战线宽达450 公里的敌西集团军;由第2 、第3 集团军组成的北方集群则向萨拉普尔、彼尔姆实施正面突击,以击溃西伯利亚集团军。

  1919 年4 月28 日,黎明渐渐来临,晨风不时地撕扯开幔帐般的浓雾。

  南方集群无数双焦的的眼睛透过浓雾,瞭望着对面的劲敌。随着一声号响,战士们像出膛的子弹,对敌军阵地发动了凶猛的反攻。

  4 月28 日至5 月13 日,经过布古鲁斯兰激战,红军重创敌西集团军,解放了布古鲁斯兰、谢尔吉耶夫斯克、布古利马,战略主动权转入了红军手中。5 月15 日至19 日,红军发起了别列别依战役,挫败了哥萨克白匪军突至奥伦堡、乌尔乌斯克,阻止南方集群向乌法方向前进的企图。红军南方集群的顺利反攻,使盖达不得不从西伯利亚集团军撤出部分兵力以掩护左翼。

  白匪军的调防大大减轻了北方集群的压力,这就为北方集群转入反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2 集团军决定强渡维亚特卡河,向东进攻。进攻前四天,阿津师长来到马马得什,这是崔可夫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式的人物。由崔可夫陪同,阿津考察了步兵第40 团的准备情况,崔可夫详细阐述了对整个战役的认识和渡河计划。阿津对自己手下这位年仅19 岁的猛将能够准确地领会上级意图,又勇于创新的精神非常满意。临行前,他拍着崔可夫的肩膀,再次嘱咐说:“整个战役成功的关键在于速度,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崔可夫目送着这位可亲可敬的阿津师长,心里暗下决心说:师长,我一定牢记你的话。如何才能保持进攻的高速度呢?战火的锤炼提醒着崔可夫,要保持进攻的高速度,作为攻击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及时捕捉住敌人的任何一点薄弱环节。基于以上的考虑,一向不拘泥于条令、条例的崔可夫,决定组织一支出色的侦察队伍,以充当自己的耳目。经过精心挑选,崔可夫组织了一支由40 人组成的经验丰富、军事素养过硬的骑兵、步兵侦察队。

  5 月24 日凌晨,崔可夫亲率第1 营、第2 营外加一支曾帮助他屡度难关的乐队和一门3 英时口径的大炮,登上两艘战船。为了迷惑敌人,崔可夫命令乐队奏响《同志们,勇敢地向前》的乐曲,其余战士以最快的速度向对岸的敌人冲去。

  红军的声势正盛,但战舰冲至距对岸尚有100 米左右的地方时,战舰和驳船不幸搁浅,成了对岸敌人的活靶子。此时此刻,只要敌人扣动手中的扳机,后果将难以设想。万幸的是,也许是优美、嘹亮的乐曲吸引了敌人,也许是敌人没有见过擂着鼓、吹着号、奏着乐曲冲锋陷阵的场面,一时没有意识到这是血腥的战场,自己已大祸临头。崔可夫见敌人尚未清醒过来,也不及细想,急问船长:“水有多深?”“一俄尺半到两俄尺,”船长答道。崔可夫指示乐队不要停止奏乐,用雄浑有力的《国际歌》诱惑敌人,转移敌军视线。接着崔可夫第一个跃入水中,红军战士也紧随其后,向对岸冲去。

  在河对岸观察战况的阿津师长,见战船搁浅,心急如焚,真为崔可夫和他的战友捏了一把汗。急忙调来炮兵对对岸的敌人发起猛烈轰击,以压制敌人的火力。崔可夫见时机有利,率部扑上岸。但是,敌人很快从梦中惊醒,机枪、步枪火力向崔可夫部倾泻而来,并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企图把崔可失部赶到河里去。崔可夫部一面顽强抗击敌军凶猛的反扑,一面派出部分兵力向敌人的右翼迂回。敌军经受不住红军的侧击,慌忙龟缩到亚科夫列沃村和安济尔卡村以西的高地上。第1 营一路猛追猛打,很快将敌人赶出了亚科夫列沃村,并渡过安济尔卡河。第3 营的战士也疾如劲风般夺取了奇尔施村。

  先头部队取得重大战果后,预备营的战士们也携带着另一门大炮迅速跟了上来,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攻击力。处于一片慌乱中的敌人节节败退,纷纷拥向“200 高地”,右翼营的攻势也发展顺利,他们在夺取旧穆尔济哈村后,正乘胜追击,向新穆尔济哈村发展进攻。一时间敌人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境。但是,红军的攻势因发展迅猛,崔可夫无法及时了解全团的战斗情况,为此,他带着传令兵赶至地势舒缓,便于观察的新穆尔济哈村北部。刚刚抵达该地,崔可夫发现有一部分富有经验的敌人稳住了心神,正准备对第40 团发起疯狂反扑,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如何才能制止注敌军的反击呢?崔可夫紧皱眉头,拍打着脑袋。正面硬拼显然难以取得好的战果,必须侧击敌人!

  崔可夫唤来传令兵,急令他赶赴**营,通知他们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从侧翼扫击敌人蜂腰。但是,没等传令兵赶到**营,团主力因遭到敌人凶狠的反扑而败退下来。

  兵败如山倒。第40 团的战斗队形己被冲得七零八落,怎么办?年轻而血气方刚的崔可夫来不及细想,飞身跨上心爱的棕黄色战马,迎着正步步溃退的部队飞骑而去。他冲进慌乱的人群,大声喊道:“跟我来,”随后高举战刀,迎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扑向敌人。敌人为天神飞降似的崔可夫吓呆了,惊魂甫定的红军战士顿时勇气倍增,一个个如下山猛虎扑向敌人。刹时间,一把把战刀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一张张愤怒的眼睛捕捉着敌人。刚才还是耀武扬威、气焰嚣张的敌人架不住红军的枪挑刀砍,败下阵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右翼的形势刚刚好转,左翼又出现了险情。

  红军抵挡不住数倍于己的优势之敌的凶猛冲击,已纷纷后撤,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200 米……100 米……50 米,只有20 米了,此时,敌军骑兵也出现了,形势危在眉睫。崔可夫疾如闪电般冲到“200 高地”附近,掠过自己的部队,扑向两军之间。敌我双方都为崔可夫的行动吃了一惊,但红军战士很快从慌乱中醒悟过来,与已接近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终于击败了敌军,一鼓作气拿下了“200 高地”。

  经过一天的激战,步兵第40 团将敌人赶离了维亚特卡河,并在主要方向上向前推进了15—20 公里,从两侧控制了马马得什至耶拉布加的大道,保证了大部队顺利渡过维亚特卡河。不过,第40 团本身也蒙受了巨大损失,副团长马马林、**营营长热列兹金身负重伤,两位营长和几位连长英勇牺牲,人员伤亡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崔可夫只得将原来的5 个营合并为3 个营,任命1 营营长谢尔盖耶夫为副团长,土库兹明、布哈尔金、安德里亚诺夫分别担任3 个营的营长。

  战斗间隙,崔可夫巡视了各部队,指示各部队迅速填补空当,组织协同好各条防线,使之保持不问断的联系,以利第二天与敌人恶战。敌人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虽遭惨重打击,但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第二天,敌人纠集残余力量,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对处于穆尔济哈村的步兵第43 团频频发起攻击。第43 团经过一天激战,人困马乏,又有强敌威胁,没能巩固新占领的地区。遭到优势敌人的连续攻击后,战斗队形被打乱,部下找不到自己的指挥官,指挥官也寻不着自己的部下,一时陷入一片混乱。但红军战士们仍在顽强抵抗,他们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利用每一个掩体,每一间草房向白匪军射击。子弹打光了,他们扑向敌人,用刺刀、枪托、牙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为了稳住部队,崔可夫立即骑马向穆尔济哈村奔去,闯入该村,指挥炮兵连压制进攻的敌军。威力强大的炮火形成一个密集的封锁网,锁住了敌人的进攻道路。崔可夫见敌人的气势已被压住,即指挥正在穆尔济哈村执行侦察任务的第40 团骑兵侦察队40 人,从潜伏的灌木丛中一跃而起,以勇猛的动作向被炮火打得晕头转向的敌人扑去。白匪军抵挡不住红军步、骑兵的进攻,乱成一团,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红军的方向发展,右翼稳定了下来。右翼的威胁解除后,崔可夫立即返回团队,指挥部队沿大路经阿尔马拉村,向那拉布加实施主要突击,越过高地南坡,直插通往北方的大道。

  不过,部队因发展迅速,超出了预定计划,部队又缺乏快捷的通讯器材,没能与上级指挥部门及友邻部队及时取得联系。友邻的江河区舰队陆战队没有料到步兵第40 团已攻抵新的地域,把第40 团当成了自匪军,对其发起了猛烈轰击。崔可夫立即发现了这一危险的误会,立即派出两名骑兵侦察员赶往陆战队,并指示传令兵在教堂的钟楼上挂上红旗,用旗语提醒陆战队停止轰击。由于崔可夫采取了果断措施,使威胁很快解除。但是,陆战队的轰击造成了第40 团冲击队形的混乱,使部队的进攻耽误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敌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投入大量兵力,组织起完整的火力配系,对第40 团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冲击。

  血在流动,心在振荡,第40 团的局势恶化。尽管崔可夫立即将**营投入了战斗,但局势仍未得到缓解。此时,敌人距离崔可夫的指挥所仅300 米了,部队要想实施任何机动已不可能。如何才能打退敌人的反冲击呢?需要反击,需要进攻!作为一名军人,绝不能被暂时的困难所困;作为一名战地指挥官,更应有一种不可战胜、稳如泰山的气度。想到这,崔可夫冷静地看了看身边的战友,翻身上马,率领骑兵侦察队挥舞着大刀,猛然冲向敌群。

  大刀在手中飞舞,敌人的脑袋纷纷落地,瞬时间,鲜血四溅,杀声震天。在这种面对面的较量中,崔可夫相信,两军相遇勇者胜,谁的意志坚强,谁就能取得胜利。正在拼杀之际,崔可夫突然感到左手被猛地一击,战马和人都翻倒在地,崔可夫的脚卡在马镫里,但崔可夫的手仍死死抓着缰绳。传令兵见崔可夫摔倒,驱马疾驰到崔可夫跟前,翻身下马,将崔可夫扶了起来。崔可夫忘了疼痛,牵过传令兵的马,飞身而上,继续向敌人的散兵线冲去。敌人一点也没料到红军会在如此近的地方拼死冲杀,刚才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顿时一扫而光,丢魂丧魄地落荒而逃。第40 团勇夺阿尔马拉村。

  战斗结束后,神经一松弛,崔可夫顿感浑身无力,头晕目眩,左手尖针扎一样的疼。第1 营营长库兹明见崔可夫伤势严重,立即召来卫生员给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送往马马得什治疗。崔可夫吩咐政委杰尼索夫和副团长谢尔盖耶夫接替他的指挥权,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经过两天激战,阿津的第28 师右翼各团粉碎了盖达将军的克拉斯诺乌非姆第1 团、卡施特姆第2 团、帕夫洛达尔第58 团、萨扬第59 团、贝加尔第10 团和上乌金第12 团的进攻,占领了那拉布加城,并推进50 公里,前出到战役地区,缩小了第5 、第2 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对高尔察克匪帮的翼侧形成了包围之势。

  崔可夫团因作战勇敢、战术灵活、战果卓著,得到了师长阿津的特殊嘉奖。阿津见到崔可夫时,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地对他说:“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好样的!你们团已成为‘装甲团’了。”第40 团已跨人了第28 师功勋部队的行列。这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愧荣称“装甲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便见分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