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三、功在第一枪

  飘扬的八一军旗。

  开国大典阅兵式。

  朱德总司令检阅陆海空三军。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军旗是神圣的,军礼同样是神圣的。

  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军礼以严格规范的动作,表达着军人的特有的庄严。

  因此,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朱德总司令向新中国所敬的第一个军礼,尤为庄严。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朱德总司令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军礼,却是把它给了周恩来的遗体。老元帅采用军礼的形式,来向他的老战友作最后的告别,这尤为使人怦然心动!

  一九九七年,中央军委召开由江泽民题名并作序的《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出版座谈会,这似乎又让我们想起朱德老元帅那最后的军礼。

  刘华清:上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军委副主席。

  周恩来同志,是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老元帅的最后一个军礼,敬给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同时,这军礼又是敬给一位人们平时很少注意到的伟大的军事家,敬给他卓绝的军事生涯,和他在中国革命军事史上特有的地位。

  当老元帅举手敬礼的时候,想必沉浸在五十多年前柏林往事的回忆中。因为,是周恩来在那里亲自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震: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

  周总理在法国的时候,吸收了朱总司令加入共产党。

  因为那个时候,在国内陈独秀不要他,说他是军阀。总理慧眼识英雄。别人那个时候没有看到,后来我们的朱总司令,可是一个军事干才。

  旅欧时期的周恩来。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

  陈独秀拒绝了朱德,周恩来接受了朱德。中国革命险些就在这一个历史关键情节上,造成巨大的遗憾。

  正是由于周恩来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敏感,在异国他乡,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物色了一位日后在中国革命军事史上叱咤风云的三军总司令!

  特别是,在他自己回国后的第三年,发动并领导了有朱德参加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第一枪。

  萧克:上将、原中顾委常委、南昌起义部队连党代表。

  中央决定南昌起义了,指定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第二天晚上要打,要我们去看地形,党员、干部全去看地形,去看国民党军队驻的地方在哪里。我们的部队是驻在南昌的宽禄中学。本来起义是三点,逃跑了一个人,怕走漏消息,于是,就赶快干吧。打到快天亮,四点多钟到五点钟,就全部被攻克了,解决了。

  八一起义,功在第一枪,对国民党叛变革命,敢于打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声枪响,就这样永远地记录在历史的天幕上。

  作为军事指挥家的周恩来,这是在他二十九岁那年打响的枪声。六年之后的1933年7月1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建军节,我军的创建,将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

  毛泽东直到晚年,都对这第一枪有着高度评价。他对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说,我们党最早搞武装斗争的是周恩来。

  飘扬的八一军旗。

  黄埔军校、北伐军东征。

  “首义战旗红,功在第一枪”。这应该是彪炳在八一军旗上当之无愧的评价。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他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部长,到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直到北伐主持组建了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军事生涯始终伴随着他的一生。

  萧克:

  孙中山组织铁甲车队,两广区委帮助他派了五个干部。两广区委书记是陈延年,军事部长是周恩来,其中还有周士第,都是共产党员。

  张震:

  他协助孙中山办黄埔军校,在这其间培养了很多高级将领,以后都成了我们红军的高级将领,红军的高级干部。可不少啊!有黄埔的教官,有黄埔的学生,都成为我们军队的高级军事人才。

  另外,他还派了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到北伐军的部队里去,我们北伐军部队的几个党代表都是共产党员嘛。因为他们灌注了新鲜血液,新的生命,控制了部队。实行新的制度以来,对北伐军的战斗力,起的作用非常大。

  这样,把北洋军阀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打下去。这有赖于周恩来同志,他在我们这个新的军队里,建立长期的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毛泽东同志不是讲嘛,中国军队里搞政治工作的,周总理是第一个嘛。

  萧克:

  1925年年底,叶挺从莫斯科回来了,建立了第四军独立目,就是由这个铁甲车队建立起来的。又吸收了若干党员到叶挺的独立团,建立了共产党支部。独立团从广东的肇庆,经过广州北伐,当年周恩来还去欢送他们一次。

  从黄埔军校到领导叶挺指挥下的铁军,周恩来创立了革命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他成为我党在军队中做政治工作的第一人。

  功在“八一”第一枪,已经尽人皆知;功在四次反“围剿”,却鲜为人知。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的军事历史情节,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并未为世人通晓的话题。

  吴希凌:党史学者。

  黄陂镇的霍园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

  1933年2月27日和28这两天,我们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在总政委周恩来,以及总司令朱德的领导下,就在这一带,包括那个大龙亭、安搓和蛟湖一带,全歼国民党的第52师和59师大部分。

  周总理当时还亲自到这个前线山头来进行部署,进行指挥。这个黄陂战役的胜利,对于我们第四次反“围剿”全部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萧克:

  宁都会议以后,周恩来当了总政治委员。第四次反“围剿”,消灭蒋介石主力最多是这一次战役。我记得,他同朱德、刘伯承合作,消灭了蒋介石的主力啊。几次反“围剿”中,数这次反“围剿”消灭的敌人最多。

  孔石泉:中将、济南军区原政委、时任红一方面军参谋。

  四次反“围剿”获得胜利比较干脆,抓的俘虏比较多,当时抓了一万多俘虏,缴了一万多条枪。打得比较干脆,所以战果比较大。其他的几次反“围剿”,都没有第四次“围剿”打得那样干脆。

  徐信:上将、原副总参谋长。

  周总理开始担任中央的军事部长。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让别人当军事部长,而周总理是军事部长?四次反“围剿”,在中央苏区,毛主席已经被王明、博古他们搞下去了,真正指挥四次反“围剿”的不是别人,是周总理呀!

  四次反“围剿”胜利了。可是,后来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在当时周总理有他的正确意见呀!可那个时候,博古和李德他们根本不听周总理的建议嘛!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喜悦,随后又被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所笼罩。由于李德、博古推行错误路线的结果,使这场失败,沉重地记载在中国历史上。

  张震:

  八万多人渡湘江,去掉伤亡、损失的话,就剩下三万多人。大家就要思考这个问题了。

  问题摆在面前,周总理就思考。损失这么大,到底怎么打法?毛泽东同志也是有这么个想法。

  当时毛泽东同志生病了,躺在担架上面。王稼祥同志被飞机炸伤了,也在后面被担架抬着。他们三个人慢慢地谈,那时候周恩来同志有力量,谈了以后就支持,周恩来是红军总政委呀,有职有权,毛泽东同志没有啊,只能是提点意见。周恩来就支持了毛泽东。

  遵义会议以后,就正式把毛泽东吸收到三人小组里,总理牵头,其实,起骨干作用的还是毛泽东。

  遵义。

  遵义,几乎是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名了。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军事史上,更具有一种特定的意义。然而多少年来它也珍藏着一个并不为人们所知的史实。

  离开遵义之后,红军驻扎苟坝。中央决定要打掉打鼓新场的守敌。毛泽东坚决反对,然而却被否决。

  入夜难眠的毛泽东提着一盏马灯,又来到周恩来的住处,依然坚持放弃这场战斗。作为中央分工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取消了战斗命令。

  军旗不会忘记,周恩来在中国军事史上,每一个时期的每一个杰出的经历。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一面军旗?穿过炮火硝烟的军旗,穿过枪林弹雨的军旗。但就在这军旗铺展的中国革命军事史上,对于这永远抹不去的历史功绩,他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谦虚。

  在红军到达陕北后召开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军事工作仍由周恩来负责,自己当副手。周恩来却主动表示个人愿做军事工作,但领导不必更换,仍由毛泽东担任军委主席。从此周恩来一直作为毛泽东的忠实副手,共同领导和指挥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西安。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雄姿英发从中斡旋,立下了不朽功绩。国共合作,也使蒋介石一再留下过如此的慨然长叹: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周恩来这样的人才?

  哀叹而无奈,无奈而哀叹,尽管无奈,尽管哀叹,还是把中将军衔连同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部长这一军事要职,授与了周恩来。

  薄一波:原中顾委副主任、国务院原副总理。

  阎锡山说呀,真是人才,周恩来真是一个大人才。我请他写一个作战计划,人家没有用一天的工夫就给送来了,不得了呀!咱们没有这个人才啊,谈起来简直就是有鼻子有眼,什么都能答复出来,特别是一晚上写了个作战计划,而且阎锡山看了以后,他说,一个字也不能改动。

  在军事辞典里,平型关战斗威然显赫。

  如果我们再深一步地去寻访历史档案,便可了解到,这一军事壮举——对日首次歼灭战作战计划的制定者,除了朱德与阎锡山,另外一个关键性的军事人物就是周恩来。

  张爱萍:原中顾委常委、国防部部长。

  1938年,日本鬼子一直南下,南京失守。南面打通津浦路,李宗仁驻守在徐州五战区。

  这个时候,白崇禧从武汉到徐州去,周恩来同志跟叶剑英同志就找白崇禧谈过一次,希望广西军队在徐州这一带打一仗。尊恩来同志派我到徐州见李宗仁。

  我去了之后,就根据恩来同志交代的,再给他分析分析。主要说明就是从济南到徐州,只有台儿庄这一段,当然不一定就选台儿庄了,但是这一段作战地形对我们是最好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打仗。而且日本鬼子那个时候嚣张得很,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个利弊和各方面敌情分析给他,探讨了一番以后,这时他就下了决心。他当时就要我回去报告周部长,请他放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1965年李宗仁返回祖国。在四川饭店,陈老总宴请李宗仁夫妇的时候,大家都在门口欢迎他。欢迎时一个个握手,李宗仁过来跟我握手时,就盯着我看,他说:“哎,好像面熟呀!好像在哪里见过的?”

  我当时跟他开玩笑,我说:“总统大人,你是贵人多忘事啊!你想想看,徐州,台儿庄打仗前?”他说:“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八路军的高参嘛!”

  程思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当时李宗仁在五战区取得台儿庄的胜利,也是采纳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作战指导方针,把这个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平型关的大捷,到台儿庄的大捷,在这历史壮歌的深处,都有着周恩来的军事韬略。

  重庆。

  八年抗日战争,周恩来是作为一名军人;

  八年重庆谈判,周恩来同样也是作为一名军人。

  当国共谈判破裂时,周恩来毅然脱下了国民党将军服返回延安,以代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身份,投入了近代史上罕见的大决战。

  张清化:时任军委总参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作战室主任。

  1947年的3月,敌人进攻延安。敌人是3月19日占领延安的。3月17日,我们作战部的最后一批人撤离延安。总理那个时候布置延安的撤退,到处检查,坚壁清野。总理跟主席是3月18日的晚上,撤离延安的,他们坐的是一辆吉普车。

  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每一个军事战略中,毛泽东与周恩来就是军事地图上红色箭头的标志。许多重大具体的军事决策和行动,无不在毛泽东和他最得力的助手周恩来的运筹帷幄之中。

  张清化:

  关于整个战局,敌人那个时候比我们的力量要多达十倍以上。我们那时候两万多人,敌人二十几万人。

  原来决定,陈赓兵团要到陕北来,总理一想,这一来是增添了力量。但是呢,粮食怎么办?那个地方,没有粮食啊。

  后来,总理跟主席商议,不能来了,叫陈赓下洛阳。虽然我们作战有困难,但是我们没有粮食更困难。于是,就把这个方案改变了。

  西柏坡,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

  中国革命的军事家们,在这里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这就是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人良解放战争,而周恩来就在其中!

  徐信:

  每次毛主席下决心,一般的都先征求周总理的意见,问周总理有什么看法。周总理的意见,毛主席过去战争年代是非常重视的,周总理也非常尊重毛主席。

  每一个重大的战役,最后下决心,从一个形成的过程,到具体实施这个战役的过程,我这么看,靠周总理。没有哪一个战役,特别是重大的战役上,不是靠周总理来实施的。这个,我看全国人民都清楚,特别是军队的高级干部,都看得清楚,都知道。

  张清化:

  在指挥方面,总理跟毛主席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毛主席讲过嘛,周恩来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嘛!

  周总理在军事上几个方面,特别是指挥上,看问题比较准,比方在好多的战役前或战役中,好多很好的意见提出来,主席一看,行,很快就发。

  你看很多电报,都是主席那儿发了之后,随后就是“周阅后给大家传。”周总理起草的紧急电报,先请主席阅,阅后发,再给大家看。

  杜宏奇:《周恩来军事文选》主编、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

  在解放战争当中,周恩来有一天起草二十二份电报的记录。这些电报都不是一般的电报,都是与千军万马的命运有着直接的关系。

  解放战争。

  攻战南京。

  当年南昌起义的第一枪,终于化作了万炮轰鸣的大决战,化作了万船齐发的过大江。

  有道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风卷残云,摧枯拉朽。如果我们细细聆听,在这所有的枪炮声中,依然可以听到当年南昌那打响的第一枪!

  迟浩田: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

  建国初期,美国侵略者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严重地威胁着我东北边境的安全。周总理及时领导组建东北边防军,并直接参与制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在抗美援朝进程中,他足智多谋,驾驭战局,参与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战役决策,表现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的超人胆略和卓越才能。

  徐斌: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参谋长。

  在这场战争中,整个后勤工作,可以说都是在总理的亲自领导和关怀下进行的。总理是最早认识到现代战争主要是打后勤这一点的。

  他强调指出: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增加六个铁道工程师入朝,抢修铁路。每天有几列火车入朝,损失了多少辆汽车,需要补充多少辆,总理都亲自一一地计算和作出安排。

  所以,尽管美国运用了大量的空军,但是,始终没有一天切断过我们的后勤供应。因此,不得不承认,是惊人的奇迹。

  板门店签字,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周恩来和将军们一起迎志愿军回国,周恩来和元帅们一起为志愿军庆功。

  我们真想把这几十秒的历史胶片反复地播放,因为我们想问,因为我们要问,他为别人记功,他为别人庆功,而他自己又立过多少功?他自己又记过多少功、他自己又何曾接受过一次为他的庆功?

  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谁又能做到这样: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

  张震:

  周总理所以伟大:第一是打响了第一枪,使人民有了军队;第二是1929年的这一封信,告诉了我们军队到底怎么样建设,怎么样建设一支人民的军队,这个问题他解决了。

  徐信:

  让我来说,周总理呀,全才!但是更重要的,他自己从来不宣传自己,从来不讲自己。

  南昌起义,谁指挥的?周总理。但是他从来不讲!从来不提南昌起义,历来如此。

  他提的是哪个呢?秋收暴动,秋收起义。秋收暴动、秋收起义谁领导的呢?毛主席。

  他历来是突出毛主席。

  投笔即从戎,

  请缨危难中。

  功在第一枪,

  首义战旗红。

  无私功自高,

  不矜威益重。

  铁血开大道,

  军旗傲长空。

  军旗作证,军礼作证。

  将军写诗颂他,诗人也写诗颂他。

  当我们把将军萧克和赵朴初老人,这具有不同经历的两

  位作者的诗融在一起,谱曲演唱,发现竟是那样地浑然天成。

  功在第一枪,首义战旗红,

  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

  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位不居功的人,却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最终设计者。

  张清化:

  全国胜利要来了,那个时候,周总理就想到了,军队怎么建设。首先要有军旗、军徽、军章。

  1948年2月21号,周总理起草了个电报给各军区,提出意见来,就是军旗要设计成什么样,周总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一局办。

  这以后,我们在西柏坡有了初步方案,到了北京,我们在双清别墅,最后就定了“八一”军旗现在的样子。

  天安门开国大典。

  周恩来检阅三军。

  他亲自组织设计了国旗、国徽。

  他亲自参加设计了军旗、军徽。

  但无论是对于开国之功,还是对于建军之功,周恩来所持有的却是一种无人可比的谦虚!

  徐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

  周总理叫秘书告诉我们,他说纪念馆跟我的事情有关的一些陈列,我都不参观,我也不谈。所以,几次请他,他都不肯接见。到了南昌几次,我们请他,他也不肯来。他最谦虚,就是不愿意谈自己。

  1961年的时候,他从庐山开会回来,省委书记杨尚奎请他,说:“‘八一’纪念馆的确有很多历史的问题,需要你这个总指挥去解决一下,澄清一下,希望你无论如何去一下。”周总理说:“好吧,既然你一再要求,我就去一下。”就这样,才把周总理勉强请来了。

  来了以后呢,周恩来总理对过去起义的一些战友怀着种很深的感情。他对当时的师以上的指挥员,领导人,一个一个的都记得非常清楚,而且对他们以后的情况也非常清楚。

  谈到这些牺牲的同志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含着眼泪。像李硕勋,还有许多同志,他讲这些同志在哪里牺牲的,做过哪些事情,讲得非常动感情。他讲到其他领导同志,像贺龙、叶挺、刘伯承,周恩来总理都是一样,讲他们的功绩,丝毫不讲他自己。

  走到起义时的办公室的时候,他一看到里面挂着他的一张照片,他就马上从门外走过。省委书记杨尚奎拉住他,说:“这是你的办公室。”他说:“我没在这儿住过。没什么谈的。”

  省委书记杨尚奎说:“你是没在这儿住过,但你在这儿工作过嘛!”他说:“我是在这儿工作过,可我没什么谈的。”尽管拉着他,他还是往前走。没有进来。

  陈琳: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接待处副处长。

  江西赣剧团在彩排《三女抢板》,省话剧团在演《八一枪声》,以后改为《八一风暴》。

  周总理两个戏都看了。周总理再三地讲了,虽然八一起义我参加了,但是《八一风暴》这个话剧,不要把我摆在主要的位置上。而且再三给那个导演讲,不要把我摆在主要的位置上,就像演员一样,我也是个一般演员。

  乔羽:诗人、词作家。

  总理在《东方红》的这个创作集体里,有这样的一个称呼,叫做我们的总导演。事无巨细,都是在他的直接指导之下来完成的。关于在这个正面表现“秋收起义”而不表现“八一起义”的问题上,当初进行构思的时候,是有讨论,也有过争议的,觉得“八一”是应该表现的。后来不是没表现吗?总理的意思不要正面表现。

  但是唯一提出来非要正面表现不可的,是罗瑞卿同志,他几次三番地提到:为什么你们不正面地表现“八一”起义?我们就把这些意思都给罗瑞卿同志讲了,但是最后罗瑞卿同志仍然坚持:要“八一”起义嘛,“八一”是建军节嘛,军旗上有“八一”两字嘛,为什么在你们里面就不能做一个正面表现呢?

  因为他提得很厉害,所以总理最后非常严肃地说:罗瑞卿同志,你如果非表现‘八一’不可的话,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批判周恩来,这样表现可以,正确路线是毛主席嘛。

  这是我在当面看着的,那是非常严肃的。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在历史舞台上,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而在史诗的舞台上,却只提了这样一句话。

  这就是周恩来,这只能是周恩来。他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留给了我们的同时,也把这样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留给了我们。

  迟浩田:

  1954年以后,周总理虽然不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但仍然十分关心军队的建设,亲自直接参与指挥与政治、外交斗争有关的军事行动。

  如:炮击金门、西藏平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炮击金门后,毛主席曾经说过:每一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

  袁伟:少将、军事博物馆馆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人贴大字报,要把八一建军节改成9月9号,就是秋收起义的时间;还有的造反派,还要砸掉我们军博大楼顶上的八一军徽。

  听杨成武老首长讲,毛主席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非常生气,毛主席说,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前,是全国性的;秋收起义在后,是地区性的。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历史怎么能够改变呢?八一建军节不能变。

  这就是秋收起义的毛泽东与南昌起义的周恩来,

  这就是一国主席的毛泽东与一国总理的周恩来。

  毛泽东精辟的论述,尊重历史与评价历史,维护军旗与维护军徽。

  通过这一点更使我们同时感到为之敬佩:军魂中一个谦虚的毛泽东和一个谦虚的周恩来。

  从军旗到军徽到军歌,从军礼到军威到军魂,这写在共和圈史册上的事例告诉我们,虽然解放后,周恩来的主要精力是抓各项经济建设,但他也一直关心着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他的一颗心,依然属于军旗的本色!

  周恩来总理讲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英勇艰苦的斗争,保证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正在保卫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杜宏奇:

  我们在编辑《周恩来军事文选》的过程当中,有三个没有想到:

  第一个没有想到,是没有想到周恩来的军事文献量这么大。我们一共工作了三年多,第一年我们就查阅到了周恩来的军事文献有4600多份,以后还有不断的增补。

  第二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周恩来的军事文献,涉及的面这样宽,这样广。可以这么说,凡是部队中所有的工作面,几乎都涉及到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创见性,指导性的文献。

  第三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周恩来的手稿这么多,一叠一叠,一本一本,都是亲手写的。周恩来有亲自写作文章的习惯,直到1973年,他已经七十五六岁的高龄,还亲自起草文件。

  毛泽东为元帅授衔。

  周恩来为将军授衔。

  在柏林,周恩来为我们党和国家物色了一位三军总司令。在遵义,与张闻天、王稼祥等一起,周恩来为我们党和国家推举了领袖毛泽东。

  而更让历史怦然震动的,是北京中南海那令人难忘的一幕:身穿普通中山装的毛泽东,与身穿普通中山装的周恩来,分别为共和国的元帅们和将军们授衔。

  其实,他们是最具有元帅资格的军事统帅,然而他们却并不去享有这无可非议的殊荣。他们的军事生涯书写了军事史,但他们又以这独特的授衔者身份,刷新了军事史!

  从不居功的将军,没有军衔的元帅,这就是周恩来留给昨

  天,留给今天,又留给明天的写照。

  那些已经陈旧的军事地图,

  依然珍存着你的指纹;

  沿着手指移动的走向,

  胜利在前边等待着红军!

  炮火曾经从你手上滚过,

  但你却是从不居功的将军。

  作为一名拒绝军衔的元帅,

  历史将更加敬重你无私的胸襟,

  和伟大的功勋!

  迟浩田:

  我们的周总理是我们国家的大管家,同样也是我们军队的大管家。他强调必须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他提出要重视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军队现代化作战的能力和组织指挥水平。

  周恩来在生前没有儿女,周恩来在死后没有坟墓,周恩来在生前和死后没有财产和遗产,周恩来在一生的军事生涯中最终没有军衔。

  其实,这军旗就是他的军衔。这军徽就是他的军衔,这军歌和军队就是他的军衔,作为人民军队主要创建人之一的他没有军衔,但与没有授衔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样,他是军魂!

  这军魂,依然穿行在蓝天上,驰骋在大海上,喷射在导弹上,驻守在边关上。在抗洪抢险中,这军魂是挡住洪水的墙,群众获救的船;在国歌奏响时,这军魂是庄严的心,是尊严的山。

  三军的敬礼,中国军人的敬礼,最崇高的敬礼,真正属于八月一日这一天!

  三、功在第一枪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