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第十七章明礼篇

  四四七、中国礼貌

  日内瓦会议期间,加拿大代表团长朗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曾与周恩来多次接触。有一次告别时,周恩来照例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并握手告别,朗宁乘车而去。未走多远,他发现所乘的不是自己的汽车,一时里非常纳闷,这司机又不认识,语言不通,怎么办?司机却用标准的中国话告诉他:“我把您送回旅馆去。”

  原来,朗宁坐上了周恩来的汽车。因为他来时一时疏忽,忘记了要司机回头来接了。而周恩来看到他的车子没来,趁大家握手告别的当儿,打发自己的司机开车来送,免得他们受窘。

  朗宁心里佩服,默默地说:“周恩来,君子、学者、儒将……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礼貌啊!”

  (田俊翘)

  四四八、不能推迟

  一九五四年周恩来访问波兰,四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访问结束后,周恩来的座机定于早八时起飞,经莫斯科回国。我驻波使馆的同志们看到周恩来休息时间太少,实在太辛苦了,就婉转地向周恩来说:“总理太辛苦了,这样搞我们年轻人也够呛!建议总理十时起飞,早晨起床稍晚一点儿,不然到了莫斯科又没法休息了。”没等说完,周恩来立即严肃地说:“为什么要推迟起飞时间?早已定了,怎能更改?那样会给人一个什么印象?”结果,周恩来只休息了四个小时就按原定时间飞离华沙了。

  (李华民)

  四四九、胞波情深

  周恩来无论到哪一个国家,都十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且总是教育中国的外交人员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有一次,访问缅甸,正好赶上泼水节。当时,他身体不太好,还是坚持和同行的陈毅一起穿上缅甸民族服装,同当地人民一起欢度佳节,迎接缅甸新年。缅甸领导人见到这个场面,很有风趣地问:“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周恩来回答说:“我们都是‘胞波’。”

  (胡幼梅)

  四五○、送客礼仪

  一九六二年,周恩来到西郊机场为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送行。亲王的飞机刚一起飞,我国参加欢送的人群便自行散开,各自找车准备返回,而周恩来这时却依然笔直地站在原地未动,并要工作人员立即把那些登车的同志请回来。这次周恩来发了脾气,他严厉起来了,狠狠地批评:“你们怎么搞的,没有一点礼貌!各国外交使节还在那里,飞机还没有飞远,客人还没有走,你们倒先走了。大国这样对待小国客人不是搞大国主义吗?”当天下午,周恩来就把外交部礼宾司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负责同志找去,要他们立即在《礼宾工作条例》上加上一条,即今后到机场为贵宾送行,须等到飞机起飞,绕场一周,双翼摆动三次表示谢意后,送行者方可离开。

  (胡幼梅)

  四五一、忍痛握手

  一九六三年底至一九六四年初,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历史性的亚、非、欧十四国之行。一九六三年的除夕,计划到阿尔巴尼亚休息,但到达后,又不顾旅途的疲劳,参加了当晚的宴会、晚会和会见工人代表等五项活动,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才结束。一清早,周恩来又起来同正在干活的阿方清洁工、警卫战士、司机亲切握手,祝贺新年。在这次出访中,他不慎摔伤了右手,本应上药包扎,但他考虑到访问工作的需要,不让包扎,一直忍着手疼与外国朋友握手。只是在离开阿尔巴尼亚时,才告诉使馆的同志们,因手伤不能与大家握手告别了。

  (胡幼梅)

  四五二、如约访加纳

  一九六四年,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正要乘机赴加纳时,得悉加纳总统恩克鲁玛遇刺。迹象表明,加纳局势严重。中国代表团如果取消这次访问,也合乎情理;若如期前往,无疑要冒很大风险。

  周恩来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如约访问,并派人先去加纳了解情况,慰问恩克鲁玛。并向他转达建议:访问免去一切礼节,总统不必迎接,也不要在城堡外面举行会议和宴会。恩克鲁玛表示完全同意。

  周恩来冒险访加纳,震动非洲,中途在突尼斯加油时,突尼斯总统亲赴机场迎接,并一再邀请周恩来正式访问突尼斯。

  这样由原来的加油,升格为正式访问。第二天,中突正式建交。

  (刘学琦)

  四五三、先给外宾

  有一次,周恩来出访坦桑尼亚,坦方驻华使馆的一位三等秘书和周恩来同乘一架飞机,坐在前舱。开饭时,机组的同志按惯例从后往前送,当送到周恩来那里时,周恩来问道:“外宾送了没有?”当送餐的同志回答说按惯例是从后往前送时,周恩来说:“应该先给外宾送,然后再给自己的同志送。以后凡有外宾都应这样。”另外一次,非洲某国使馆的二等秘书和周恩来同乘一架飞机,乘务员送饮料时首先送给周恩来,周恩来立即严肃地说:“要首先送给外宾,不要先送给我,可不要有大国沙文主义啊。”

  (李华民)

  四五四、礼宾楷模

  一九六五年夏的一天,非洲某国元首圆满结束对我国访问离开上海回国时,按惯例,机场安排了三千多群众欢送。正当周恩来和上海市领导同志陪同贵宾步入机场,在欢送队伍前绕场一周时,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狂风骤起。欢送仪式尚未结束,雨点已落了下来。客人登机后,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淋透了机场上每一个人。因雷电交加,总统专机不能马上滑向跑道。年近七旬的周恩来纹丝不动地站在机前,执著地尽主人送客的礼仪。整个欢送队伍看着他,也坚定地站在各自的岗位上。警卫同志为他打起雨伞,被他拒绝了。大家都担心他的健康,又让一位外交部的礼宾工作人员给他送伞。那位工作人员提起伞走到周恩来跟前,恳求地说:“总理,挡挡雨吧!”周恩来回头看了他一眼,严肃又慈祥地说:“群众不也在淋雨吗?我怎能忍心自己打伞呢?”

  送走外宾后,工作人员回到锦江饭店,服务员送来了热腾腾的姜汤,并说:“这是周总理嘱咐为你们准备的。喝完姜汤赶快把湿衣服换下来,我们好送去浆洗。”

  (李华民)

  四五五、停机握手

  周恩来每次乘坐飞机总是亲切地关怀着每一个同志。许多同志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他都很熟悉,孩子几岁了他都知道。看见机组的同志睡觉了,他就轻轻地走过去,嘱咐其它同志找来毯子给他盖好。一次,飞机着陆后,周恩来走到前面来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过手后,就站在他身后等他,并且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周恩来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您还在等我。”周恩来笑着亲切地说:“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胡幼梅)

  四五六、如期出国

  几内亚定于一九六七年八月下旬举行“共和国宫”开宫典礼。对外文委选定黑龙江省曙光歌舞团去完成这次出访任务。周恩来对国务院外办请示报告的批示大意是:拟同意,请江青、本禹同志核,请中央文艺小组负责审查节目。戚本禹用铅笔在名字上划了一个圈,江青则在报告的右上角用粗红铅笔写着:“不去不行吗???!!!”后来这个报告又送给周恩来,他又用毛笔对这份报告做了第二次批示,大意是:中几两国是非常友好的国家,我多次确认要派一个歌舞团去祝贺,中国人不能说话不算数,请江青、本禹同志再核。

  (刘怡)

  四五七、调整作息

  一九七二年九月,周恩来了解到田中首相的习惯是早睡早起时,从田中首相访华一周前开始,就主动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夜间不办公,不批阅文件,以便能适应日本客人的习惯,安排两国总理的会谈。

  (禾木)

  2007/09/10

  第十七章明礼篇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