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第七章纳贤篇

  一七○、关怀小胡

  一九三六年夏,邓颖超化名李知凡,在北平福寿岭疗养院治病。在疗养院,她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罗清和进步学生胡杏芬。抗战爆发后,他们分别辗转到了重庆。胡杏芬出于对邓颖超的钦佩,到重庆曾家岩去看望她,又结识了周恩来。胡杏芬写了一篇散文,题目是《李知凡太太》,周恩来看后,对胡杏芬的文学才华非常赞赏,认为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女作家,鼓励她努力写作。有一次,胡杏芬盯着周恩来的眼睛看,然后说:“听人说,您的眼睛特别厉害,我怎么觉得挺温和的?”周恩来回答:“对于敌人来说,我的眼睛是厉害的,对于朋友来说,我的眼睛是温和的。”罗清虽然和胡杏芬是同学,关系却比较冷漠。罗清认为她不是党员,组织上又没有分配自己做她的工作,没必要多关心她。周恩来批评罗清对她太不理解,对党外进步人士应当主动关心和帮助。一九四○年,胡杏芬病逝。为了纪念她,周恩来亲自挥毫,写下“胡杏芬之墓”五个大字,请人刻在石碑上。做为对亡友的纪念。

  (高生)

  一七一、良师益友

  邹韬奋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他所主办的《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在全国青年中有很大影响。周恩来在武汉第一次同他见面就好象是遇到老朋友一样。他对邹韬奋说:“我们还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朋友、好朋友了。救国会的抗日主张和我们是一致的,爱国七君子的风骨节气我是很佩服的。”周恩来关切地问他出狱后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并向他分析抗战的形势和任务。最后周恩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请你记住,爱国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什么要求,请随时提出来,我们共产党一定会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后来,邹韬奋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周恩来先生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最可敬佩的朋友。”

  (高凤)

  一七二、秘密党员

  第七十七军副军长何基沣,“七七”事变时是第二十九军旅长。在卢沟桥打响第一枪的,就是他所属吉星文团。一九三八年初,何基沣到了武汉。周恩来把他请到八路军办事处,称赞说:“南京中山陵出了个剖腹明志的范续亭将军,卢沟桥上出了个坚决抗日的何基沣将军。”并代表中共中央欢迎他到延安去看看。经过周恩来的安排,何基沣在二月间秘密前往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接见。离开延安前,他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一九三九年一月,他被批准为中共秘密党员。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开始时,他和另一个秘密党员张克侠正共同担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率领所属第五十九军、七十七军的大部起义,使华东野战军通过他们的防区,直插徐州城下,切断了黄伯韬兵团同徐州的联系,对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高凤)

  一七三、可敬可佩

  一九三八年,周恩来在武汉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成了外部世界了解共产党的一个窗口。冯玉祥是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国民党内的主战派,迁居武汉后,到处发表演说,鼓吹抗战,还请人办了《抗战到底》、《抗战画刊》两种刊物,还拥有一个出版抗战图书的“三户印刷所”。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四日,周恩来到他的寓所拜访,交谈对时局的看法,分析华北和上海作战指挥的得失。冯玉祥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了对周恩来的印象:“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第二天他在会客室写下八个自责的大字:“吃饭太多,读书太少。”以后,他常派他的专车将周恩来接到寓所晤面,同共产党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高凤)

  一七四、三厅招牌

  抗战初期,蒋介石为了做出与共产党合作的姿态,任命周恩来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政治部下设四个厅,第三厅是管宣传的,蒋介石想请刚从日本归来的郭沫若当厅长。最初郭不愿意,认为在国民党控制下,第三厅办不成什么事情。周恩来耐心地说服郭:“第三厅再小也是个政权机构,我们拿着三厅这块“招牌”,以政府的名义组织团体,到前线去,到后方去。公开地宣传民众,宣传士兵,使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他诚恳地表示:“老实说,有你做第三厅厅长,我才可考虑接受他们的副部长,不然那是毫无意义的。”郭同意了,但希望能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工作(郭的中共党员身份没有公开)。周恩来劝他还是以非党人士身份工作为好。郭沫若服从了党的决定,以进步文化人士的身份出任第三厅厅长。

  (高凤)

  一七五、抗敌协会

  一九三八年,从各地来到武汉的文化界人士很多。为了把云集武汉的众多文化界人士团结起来。周恩来积极推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他拜访冯玉祥,请正在帮助他工作的老舍出来主持文协。老舍曾说过:“我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谁真正抗战,我就跟谁走。我就是一个抗战派。”在文化界,老舍享有很高的威望。冯玉祥答应了周恩来的要求,并给予慷慨的资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三月二十七日成立。周恩来发表了热烈的讲演,他说:“今天到会场后最使人感动的,是看见了全国的作家们,在民族斗争中,空前地团结起来……不分党派,不分信仰的空前团结,象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一定可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敌协会由老舍担任总务部主任,负责一切。

  (高凤)

  一七六、交友抗战

  一九三八年,周恩来在武汉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是川军将领。他于一九三八年三月从河南前线到武汉。周恩来在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他,希望川军能同八路军、新四军协同作战。邓锡侯回河南前线后,派人给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新四军八团队留守处送去一批弹药。以后,他的部队移驻湖北北部,经常支援新四军枪枝、弹药和物资。周恩来在武汉还会见了滇军第一八四师师长张冲(注: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同名),并答应张冲的要求,派共产党员薛子正去担任他的秘书(后任参谋长)。张冲以后秘密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高凤)

  一七七、提价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把出口的猪鬃、桐油、生丝,列为统购统销物资。政府规定的猪鬃价格比市场低,使交货商人吃了大亏。周恩来通过《商务日报》和《新华日报》,支持猪鬃商向复兴公司争取提高牌价,指出压价的后果是使出口物资减少,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周恩来还亲自接见古耕虞、康心远等经营猪鬃进出口业务的民族资本家,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指出猪鬃是急需的战略物资,苏、美、英三国都急需从中国购买,国民党当局应改进措施,使猪鬃商有一定的利润。周恩来的话为民族资本家的提价斗争指出了方向。

  (高生)

  一七八、乘闲写作

  抗战期间,周恩来同留居重庆的进步的科学工作者保持着密切的接触。皖南事变后,沉闷的政治空气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周恩来却神情自若地对他们说:“形势不利于大规模地搞公开活动,但这也是一个机会。有研究能力的人,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坐下来搞点研究。抓紧时间深造自己,深入研究几个问题,想写什么书,赶快把它写出来。”他爽朗地说:“等革命胜利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呢。到那个时候,大家就更忙啦,你们想研究问题、写书,时间就难找啦!”一席话使很多人顿时感到豁然开朗,驱散了笼罩在心中的乌云,开始埋头从事研究和著述。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侯外庐的《中国古典社会史论》、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邓初民的《中国社会史教程》等,便是在这段时间内开始写作或写成的。

  (高生)

  一七九、患难相助

  一九四○年十二月六日,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因指责四大家族发国难财而被蒋介石秘密逮捕。周恩来对此极为关注,首先由《新华日报》将这一消息公诸于众,继之在重庆大学内掀起了一个营救马寅初的高潮。十二月三十日,在重大校园举行“遥祝”马寅初六十荣寿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还联名送去寿联。其上联是“桃李增华坐帐无鹤”,下联为“琴书作伴支床有龟”。以此祝愿马寅初健康长寿,赞扬他临危不惧、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经过多方面的营救,直到一九四四年冬天,马寅初才恢复了自由。但在国民党当局的控制下,高等院校不敢聘他为教授,国民党报刊不刊登他的文章,马寅初面临困境。周恩来知道这些情况后,立即指示说:“马老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爱国主义者,必须给以支持。”于是,马寅初的文章在《新华日报》上全文发表。此后,马寅初渐渐成了我党的好朋友。他曾经公开表示:只要为了国家的利益,我是一定跟共产党走的。

  (高生)

  一八○、梁希寿宴

  一九四三年的一天,在重庆参加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七位自然科学工作者应周恩来的邀请,到《新华日报》机关食堂吃午饭。大家原以为有什么事情要谈,但到了那里,却感到纳闷,在一桌酒席之外,还摆着引人瞩目的寿桃。周恩来高兴地说:“今天是一个喜庆日子,是梁老的六十寿辰!他是我们自然科学座谈会中的长者,我们一起聚会为他祝寿吧。”周恩来亲自给梁希夹菜、敬酒,表示祝贺,同时还询问应邀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大家谈笑风生,亲切异常。其中感慨最深的是梁希,他作为我国杰出的森林学家,对我国木材学及林产化学的建立与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而在当时艰苦环境中日夜为国事操劳的周恩来,却还记住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生日,并专门为他设宴祝寿,使与会者深受感动。

  (高生)

  一八一、不说两家话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二月二十二日,傅作义乘飞机从北平抵达石家庄,再乘吉普车来到西柏坡。周恩来接见了他,对他说:“傅先生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和平解决了北平问题,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否则,就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周恩来说:“我们欢迎你与我们合作。我们的合作是有历史根源的。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在敌后合作打日本。那个时候,我们合作得不是很好吗?”周恩来还说:“原来准备在解放区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现在北平和平解放了,就可以在北平召开这样的会议。你可以参加这次会议啊。你既是有党派,也是有功将领,参加会议,也是有代表性的。”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会见傅作义等。傅作义在西柏坡住了两天。临走时,他一再向周恩来表示:“你对我的帮助很大,我非常感谢你。”周恩来说:“咱们从现在起,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什么事情,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不要有顾虑,都可以提出来商量。可以找我谈,也可以找毛主席谈。毛主席忙,你可以多找我谈,找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谈也可以。”

  (高生)

  一八二、任贤安天下

  一九四九年初,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怎样安排那些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许多贡献的民主人士,周恩来十分重视。

  首先是傅作义的安排问题。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傅作义将军对和平解放北京有特殊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一个大功,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位。还考虑到傅作义曾在兴修河套工程方面做过许多工作。这样,周恩来提名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

  周恩来又先后提议黄炎培、李书城分别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和农业部部长的职务。

  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袖或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差不多都安排进来了。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的负责人中,各党派民主人士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了相当比重。后来黄炎培向子女讲述周恩来动员他的经过时,严肃地说:“以往我坚拒做官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啊!”

  (刘怡)

  一八三、宴请科学家

  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共度难关的科学家们。一九六二年元旦前夕,他把国管局的同志们找到他的办公室。他说:科学家是无名英雄,成天默默无闻地工作,新年到了,应该请大家聚一聚。并决定一月五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各行各业的科学家们共进晚餐。五日晚上,周恩来及陈毅、聂荣臻、陆定一等出席了这次简朴的晚宴。科学家们全神贯注聆听周恩来的讲话,心潮翻滚。国家遭受这么大的困难,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虽然宴会上没有特殊的菜肴,但周恩来对科学家及广大知识分子的深厚感情,如甘醇的美酒,把醉人的芬芳长久地留在科学工作者的心里。

  (李华民)

  一八四、集体祝寿

  一九六三年元旦,周恩来主持团拜会,招待在京七十岁以上的各界代表人士。同时,为沈钧儒等各位老人集体祝寿。

  宴会上,周恩来春风满面地致词:“四年前政协曾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举行了一个茶话会,当时我刚好六十一岁,也列入了老人的队伍。四年后的今天,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一起时,我又变成了后生。”听到周恩来这番亲切而风趣的讲话,大厅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又对就座第一席首宾的沈钧儒说:“沈钧儒老人今年九十岁,我们为他祝贺。沈老是民主人士的左派旗帜,他曾经为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到老。”沈老听到周恩来的祝词十分激动地起立举杯,祝毛主席健康长寿,祝大家健康长寿。

  归家后,沈老激动地对家人说:“没有党和毛主席,哪有今天!”

  (刘学琦)

  一八五、苏州还愿

  一九六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周恩来特意去苏州看望著名老作家、盆景艺术家周瘦鹃,并说这是“实现八年前的愿望”。在观赏了陈列在爱莲堂前的盆景以后,周恩来紧握着周瘦鹃的手说:“周瘦老,你的园艺技巧全国闻名,要好好管理,精益求精,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国际友人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很大的荣誉啊!”接着,又称赞他的散文“也是百花园里的一朵花”,鼓励他“写出更多好作品来”。周恩来一边亲切地同周瘦老交谈,一边抱起了周瘦老最小的女儿全全,逗着她玩,给她糖果吃。周瘦鹃眼见此情此景,老泪盈眶,对周恩来说:“总理,您为中国革命奋斗了几十年,听说还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我这个全全就送给您吧。”周恩来听罢,朗声笑道:“周瘦老啊!全中国万万千千个儿童都是我的孩子,都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样,不是就不分你的我的了吗?”临别时,周瘦鹃拿出签名册,周恩来在上面写了“一九六三年一月三十一日访周瘦老于苏州爱莲堂。”

  (李华民)

  2007/09/10

  第七章纳贤篇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