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英国经济现象之恐慌〔1〕(一九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正文】

  欧洲各国经济现象,自大战后,殆无不陷入枯窘之境,其中稍能自拔者,厥维英国。彼之所恃,在金融界之紊乱,不若各国之烈;金镑行情,犹能保持战前地位;国债数目出入相抵,犹有余裕;产业毁坏极微,无复若大陆各国受摧残之巨。凡此种种,皆英国于欧洲经济界中所视为足以沾沾自喜之具,不致陷入恐慌漩涡中,以与诸国同处绝境者。然此种观察,究属之表面。倘深知欧洲经济内情者,则知各国国际间经济现象关系之深,一发动可以牵大局,大陆各国既同处窘境,英伦三岛断非能置身局外者,且欧洲经济现象紊乱,常常影响于新大陆,矧英伦一海峡之隔,能无所关联?故英国当局者,于国内财政之度支,与经济之整理,亦尝致意于节流开源之道,惟收效极微。近者国家预算出入之差,亦竟达万万镑以上。其所以促成此恐慌者,其成因虽与大陆各国有别,然国民所受之痛苦,则结果无或二途。今试就其恐慌之成因现象与英政府救济之方法,分叙之如下。

  经济现象恐慌原因

  大战四年,英人之牺牲,虽不如法比之巨(若以数计,比犹不及英多多),然影响及于其国外贸易者,可谓至大。战后恢复,英国首重贸易情况,争回旧观。三年来孜孜不息之图,无不以整理国内工业,开辟国外商场为事。东亚商业,因战事故,日美已大着先鞭,英国困于船舶,困于资财,雄飞之愿,已不能如战前之任意而为。海外属地,其力能自给者,工业品渐可足用,且美货亦浸渐以入,英伦出口货已不复能据为专利,畅销之场,遂仅限于欧陆及中亚。但中亚荒芜之区居多,物质文明不甚发达,所需物品,遂亦无多。欧陆困穷,战后既自顾不暇,则各国于入口货购买,当亦不复如战前之恣意所欲。英俄通商,协定虽已签定,然成效尚未得睹。德属战败之国,因赔款担负过重故,须力图出口货品增加,入口货受抵制自在意中。中欧各国,财政多濒于破产,更难倚为富裕顾主。其余各国,或方求自保,或意在竞争,于英货入口,自不免有歧视之感。总之,英货出口,三年来虽备极整顿提倡之方,其所得效果,总难与战前相提并论。生活程度日高,国家支出倍增,而贸易情况反视战前为减少,则税则虽高,其收入与增加减少之比例,断难相合,度支亏累,自亦难免。三年来英政府日日声言裁减预算,而实未能。至收入之恐慌,则日甚一日,近日欧陆各国币价大跌,乃尤为英国财政上重大打击。盖英镑价高,各国币价日落,贸易场中之来往,遂不得不趋于停顿。昔日有预定货品者,至是因金价行情之不定,类多踌躇,不欲即付物价。货品之取引,遂亦以之迟延,其有货品已至而未交价者,亦因镑价之暴涨,不能即时售货。至欲定而未定之货客,届此行情不稳之时,更不愿以极高之价购此难销之货矣。因此一月来英国工场及取引商人所受之失损极大,已交出之货,货价一时难以收回;未售之货,销出更属难望。积货过多,影响及于生产,外款不至,愈使生产之力见减。首蒙其害者,乃为工人之失业,缘场主欲图自利,势不得不减少工人,限制出产,以事缓和。工人失业嗷嗷待哺之状,势必求援于政府。一方出口货减少,政府之财源又现窘象,两方相迫,结果英政府之财政现象,遂终难免于恐慌,此英政府燃眉之急也。故月来英政府当局,对于救济失业、整顿财政、恢复商业之计划,非常重视,其聚精会神不亚于对爱尔兰问题之应付。而使其不得不如此者,金价之高低不定,实为其枢纽。兹取战前之行情与近数日来之变化,比较观之,当知其中差异之巨矣。

  各国币名战前每镑行市本月二十日行市昨日行市

  德国马克20.43 429.0047.OO

  法国佛郎25.2251.9553.00

  比国佛郎25.2252.8553.O0

  瑞士佛郎25.2221.5821.60

  意国尼尔25.2290.O091.50

  奥国克郎24.024300.006000.00

  西班牙珮赛达25.2228.5828.66

  荷兰弗劳令12.107 11.6511.59

  美国金洋 4.86 3.72 3.73

  观右表所列,各国币价,除中立国及美国外,其在战前后与金镑行市之相差,少亦在一倍上,多直不可道里计。其在近数日,则金镑行市之高,虽美金亦未能与之相较。跌价最大者,以德之马克、奥之克郎为最甚。奥币愈跌,中欧之金融愈乱,英货愈难畅销。德币自五月赔款定后,行市日落,其受现金交纳之影响,自无待言。惟德币愈落,德货销行于外者亦愈贱。北欧中欧之市场,德货大有取英货而代之势。机器及化学用品,英货价值,竟有达德货一倍上者,人又何所爱于英而必购英货,故英货受挤,乃为当然之事。英伦岛上各工场一月以来受货物压积难销之影响,生产交易两蒙损失。资本家之报纸连篇累牍,述工场之苦况,社会党工党之报纸则反之声诉工人失业之苦。比较观之,便知英伦岛上之经济现象之不安,已成为不可掩之事实矣。〔2〕

  英政府节流之计划

  大战停后,英政府于开源节流之计,亦未尝无意进行,惟开源除索赔款外,总难免有增税之嫌。英人税重,已冠世界,若再有所加增,势必招国民反对,故节流之议,盛倡于时。国会中反对政府党有所谓反对浪费者,已成为反对党之别名矣。节流办法,在一九一九年八月二十日,英首相便致书各部,嘱各管部大臣于其管辖范围之费用,力求俭省。但结果不但俭省未曾做到,且支出竟有多较前加增者。至一九一九年十月,首相复谋为第二次之减政,由结特勋爵组织财政委员会,以首相为主席,而审查结局,各部预算仍按旧表支出。至今年二月又有预算委员会出现,审查之依据虽极力注重经济现象,然结果亦无甚可记录之成绩。本年预算乃为停战后第三次预算,而所提出者仍丝毫无所削减。国会中不但反对党大哗,即政府与党亦有窃窃私议,以为不尽当者。一年来补缺议员选举,反对浪费派之议员多获选。政府睹此情形,知减政之议,如再延不即行,现政府亦难免于动摇。故劳特乔治当国会期中曾再三声明,下届预算必求减削,而复以实行之约期之今岁,其顾忌之深可见一斑。当结特勋爵之委员会审议削减政费时,起初亦略有成绩可睹(车费在四月中本已削减,至七月仍复增回,余事亦多类此)。财部预算,至上星期止,本年收入为四○○,二一二,○○○金镑,支出则为五四一,一九五,○○○金镑,以去年同时相证,则为四四九,八一八,○○○金镑之收入对四五六,一一三,○○○金镑之支出。是今岁不但支出较去岁为增加,即收入亦较前减少多多。此种恐慌,实使英政府不得不另筹救济之方,而同时工人之失业,商业之停滞,又适足使此恐慌之扩大,燃眉之急,乃使减政一途愈居为最要。据财政大臣霍尔恩氏之推测,预算中所缺欠之一四○,○○○,○○○金镑,减政结果,当能省出七○,○○○,○○○金镑,至其余之七千万金镑,现尚在无着落中也。

  失业与商业之救济

  英政府于预算之不足,既以减政为补救之方,一方于商业之衰颓与工人之失业,又万无坐视不救之理。然一经接洽,又非款不足以解其困,政府言节流矣,更何纵(从)有余款以济社会之困穷,此实英政府今日所最费踌躇之事。救济失业工人之专责,有政府中所组织之失业工人委员会,委员会中以卫生大臣孟特氏为之长,劳动部大臣及财政部中人均参与会议,其责任在停止以前之无限制救济,而另筹相当之长久办法。盖救济工人事为表面,其骨子里实含有裁减经费作用也。在委员会之意,须将各地工人救济局裁撤,而另谋以救济之道于各地市政上求补助,此为英政府谋诚善矣。惟各地市政之担负,又何易断其必允增加,故解决之道尚不易言。劳动部大臣马克拉玛洼博士曾于失业救济金有一千万镑之提议,嗣委员会中人以减政尚嫌不足,何暇筹此巨款,乃将此议打消。但筹款虽难,救济之事终不得置诸不问。百余万失业工人,散布英苏各大城市中,稍一不慎,便足为动乱之谋,英政府于此,终不能不求根本解决之道,且失业人数之加增,于工业之衰颓影响至大。欲求失业人数之减少,便不能不顾及工业之生产加增。再深一层言之,整顿商业,持平金融,更为根本之图。本月二十三日英政府因劳特乔治在苏格兰休假,曾集内阁中人会于格尔劳克,专为此事有所商榷,结果办法约有数端。大要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现时之救济,一类属于未来之商业与职业之增进及国外币价之改善。前者办法,仍系主由各地方分担补助,另由政府设法募集短期公债,以为救济事业之担保。俟十月十八国会开会后,政府为提出公债案求其通过。至后者办法,则英政府中人以为耗费巨款救济失业工人,犹不若救济商业衰颓之为愈,此种救济首在使生产价值减低,出口货廉,销路自广,生产量当亦因之渐增,失业工人自可减少。今后之工场场主、商业家、银行家当从事联络,以谋一共同解决之方,俾政府得以施其补助之力。至工商场业因货品暂时之难销,一时资本缺乏,当由银行中与以借贷,资其流通,至担保之责,可归之政府。此外关于整顿国际币价行市一层,内阁中人以其困难特甚,特指定特别委员与银行家磋商后再作定夺。会议既定,二十四日内阁中关于此事之重要阁员,如孟特氏、马克拉玛洼氏,均遄返伦敦,各就该管部筹划议决案件之进行事宜,而其中尤以内阁直辖之失业委员会尤忙。至银行家之接洽,则由财政部书记杨氏专司其责,救济计划将由政府提出一两种议案,求下月开会之国会通过。预料本年预算,无论如何节减,总属亏多盈少。临时弥补之方,自仍难免于增发纸币,此举为银行家所不深喜,因政府若无确实担保品及库金作抵,纸币滥出,于银行交易上将有甚大影响也。〔3〕

  国际间之债务问题

  英于欧陆,为债权极多之国,同时于美则为负债国,偿额出入相较,英犹有余剩。故表面上英国债务虽重,移此填彼,尚非不足。然就实际言之,英负美债,届时必须偿还,至欧陆各国之负英债者,十者九不能立即偿付。兹列表于左,以资比较:

  英负美债865,000,000金镑

  俄负英债561,000,000金镑

  法负英债557,000,000金镑

  意负英债477,000,000金镑

  比负英债103,000,000金镑

  塞负英债 22,000,000金镑

  其他负债 66,000,000金镑

  表中所指,英负美债,尚不及欧陆各国负英债数二分之一。使俄政府承认旧日国债,法、意诸政府于现时向英国有所偿付,则源源而至之偿款,于英人交还至期对美债务岂不甚易,无如证诸事实,决不能为吾人预定之便。俄人偿款之望难言矣,即意、法国债,现时亦难有支出之期,且德国赔款,英人欲优先分得,亦为德政府所不容。是知欧陆财政,尤难于英,英如以移转国债之方施之欧陆,万难有成效可言。本月下旬英殖民大臣查赛尔于当场演说有云:十一月中之华盛顿会议,欲求裁减军备之议能见实行,必先解决国际债务之压迫。查氏此言因为英政府而发,然细审内情,国际债务一日不清,欧陆财政实无根本整顿之望,英国虽孤处岛上,亦难免于恐荒之波及。盖战后改造,恢复商业,振兴工艺之图,既因迫于债务,不得尽充分之力,而债务之取偿,又复彼此榨刮,影响于经济现象之不安,势必同归于尽。故武力之削除,尚为治标,经济之救济,实为治本。各国政治家使仍无先机之见,如两年前和会上对于经济根本现象之忽视,则裁兵弭乱之计,终属空谈也。再国债之整理,不仅限于联合国,即德国现时所担负之巨额国债,亦宜设法解除,根本和平,实舍抛弃债务关系,而另求经济上互助之方外无他道也。〔4〕

  【注释】

  〔1〕本文原载一九二一年11月22—24日天津《益世报》,署名“周恩来”。

  〔2〕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1月22日天津《益世报》。

  〔3〕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1月23日天津《益世报》。

  〔4〕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1月24日天津《益世报》。

  2007/09/10

  英国经济现象之恐慌〔1〕(一九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