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郑成功

  此后隆武帝被郑芝龙束缚住了手脚,许多北上抗清的策略都受到郑芝龙的限制。不久,清军加强了对南明的进攻。五月初,清军进逼赣州,各路南明滇粤诸军都不敢应战,纷纷溃逃躲避。不久浙东也被攻占。

  郑芝龙在这样的紧急关头,竟决定从北边全线撤兵,他决定抛弃隆武帝,退保老家安平。他已与清军暗中来往,对隆武帝只是阳奉阴违而已。他派人打算劝说郑成功,但遭到郑成功的斥责。郑成功驻守仙霞关,因得不到郑芝龙的粮饷供应,军队维持得很困难。

  他自己的财产都作了军饷,却不能维持多久。他多次派人到郑芝龙处催粮饷,却根本动摇不了郑芝龙降清的念头。

  守关兵无粮,也就逐渐逃散了,郑成功不得已,只能伤心而回。清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当隆武帝逃到汀州后被清兵抓住杀害了。这个成立一年多的南明小朝廷就此彻底失败了。

  郑成功又一次经受了亡国的洗礼。强大的清军非但没有打消他复国的念头,反而更激发了他为复国而战的信心。

  他做为隆武帝的“本家”,做为一心一意忠君爱国的明朝子民,正积极储备力量、等待机会,准备为复明浴血而战。

  §4、“焚衣亭”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进到泉州时,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就设法招降郑芝龙。

  郑芝龙接到降书后,已经心动了。当他得到贝勒的许诺让他掌闽、粤总督大印时,他便决心降清了。

  许多人劝他,说明“鱼儿不可脱于渊”的道理,不希望他降清,而郑芝龙并不理会。他认为大丈夫应当识时务,知天时时势。明朝以长江天堑,再加上四个镇的兵力守备,还没有挡住清军的进攻,而偏安一隅的福建更是难于抵抗。如果放弃降清的机会,很可能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后果。

  郑芝龙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顺时势”而决定降清。他自拥立唐王之后,个人财产便遍布福建、广东等地,已为天下巨富。他不愿失去自己来之不易的财产,于是他不听别人劝谏,写了降表,答复了贝勒的要求。

  郑成功非常伤心,对父亲充满了愤怒。在叔父郑鸿逵的劝说下,为了阻止郑芝龙将郑成功劫持降清,便带着部属到金门暂时躲避起来,以图另外的打算。

  郑芝龙满心想当闽广总督,只带500名护卫赴福州会见贝勒。他临行前给郑成功写信,约郑成功同行。郑成功忍受着最后和父亲绝裂的痛苦,悲伤地回信说:“从来父教子忠,没听说父亲教儿子投降的。

  现在父亲不听儿子的忠告,决意投降,已无法挽救了。

  将来倘有不测,做儿子的只有缟素报仇而已。”郑芝龙见信非常恼怒,说:“这小子太狂悖了!他哪知道做父亲的心思,哪懂得做父亲的苦心,只知道一味地愚忠已不存在的明国。”便带小儿子前往福州降清。

  贝勒派遣泉州绅士郭必昌向郑芝龙招降之事终于有了结果。到福州后,郑芝龙拜贝勒博洛,二人握手言欢,折箭为誓,设酒宴饮达三日三夜。博洛很了解在郑芝龙诸子中郑成功不可小看,一直等郑成功前来,但了解到郑成功不愿降清之后,于第三天夜半,挟持郑芝龙去面清君。郑芝龙也感到情况不妙,对博洛说:“北上面君,本芝龙本愿,但子弟多不肖,今拥兵海上,倘有不测,奈何?”博洛知道他的用心,是想以子弟拥兵相威胁,便说:“此与尔无与,亦非吾所虑也。”不予理睬。

  郑芝龙投降以后,本以为郑家可以免遭清兵暴掠,因而并无防备。哪料到他一离开,清兵马上涌进安平,烧杀抢掠,奸淫妇女,郑芝龙家也不例外。郑成功母亲田川氏被污辱而自缢,郑成功大为痛恨,他用倭刀剖开田川氏的小腹,掏出肠子,洗除污秽又重新装好,盛殓安葬。

  国难家仇,更坚定了郑成功抗清的决心。田川氏的惨死,给郑成功以极大的打击。他对田川氏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母亲的死,使他悲痛欲绝。

  国家的危亡,民众的苦难,父亲的投降,慈母的惨死,这一切都使郑成功心肺欲裂。复仇的怒火,更激励了他胸怀已久的爱国豪情,更坚定了他同清廷斗争到底的决心。

  他认为,要救国,要恢复明朝的江山,光靠读书的清谈是不行的。过去的科举仕进光耀门楣之志已经行不通了。他决计起兵兴师以报国恨家仇。

  这时的郑成功,不仅具有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且是敢于为忠君爱国而付出生命的,已超出了许多清谈爱国的人。许多文人武将,此时都已向清廷投降,就连他过去最尊重的老师、大学问家钱谦益,在南京失陷后也投降了。这一切并未动摇郑成功抗清到底的决心。在伤心之余,他瞧不起那些苟且偷生而失去忠义的人。

  他带着自己穿戴过的儒巾蓝衫,来到了文庙,要在这里与至圣先师告别。文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每个读书人都要在此朝拜先师孔子。当年,郑成功考中南安县学为廪生时,就曾在这里拜领儒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