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攻宁远就可以用岛上的兵袭击敌人的后方三岔河一带,以为牵制。宁远所需的军需品,也可以由海道运到觉华岛,把觉华岛作为一个补给基地。岛上的水师又可以和山东、辽东沿海一带通声气,一有机会就可互相配合袭击敌人。这是水陆联合、可攻可守的作战方略。在当时明朝水师占优势的情况下,此种布防十分有道理。同时,宁远距离十三山不过200里,还可以就近把前次战役失败后逃到十三山的难民十万人救将出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是王在晋不同意袁崇焕的这种主张。因为此事关系到明边防得失之大要,袁崇焕在几次力争不得以后,就向东林党魁首叶向高申述,并自告奋勇,表示情愿去守宁远。
叶向高一时不能自己作出决定——这不能凭想当然做决定。这时同为阁臣的孙承宗自请巡边,亲往裁决。
孙承宗,字稚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天启初曾充当熹宗的讲官。广宁溃败后,擢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亲自勘察了关外的山川关隘,认为宁远的形势是包山阻海,“天设重关,以护神京,必不可不守”,驳斥了筑镇八里铺的种种理由,接着,孙承宗召集众将讨论战守:“阎鸣泰主觉华(今菊花岛),崇焕主宁远(今兴城);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在意见纷纭的情况下,他宣布休会,后经勘察,下令以袁崇焕守宁远的建议为决议。袁崇焕的正确主张初步得到了采纳。
当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王化贞在广宁失败之后,义州大侠招集明朝溃散的兵士、难民十万人闭城坚守,誓死不肯投降后金。他又令毕麻子兄弟率领一部分人在十三山扎营结寨。后来毕麻子合并了杨三的部下,派勇士陈无民入关求救说:“十万义民忍死待救。”王在晋置之不理。袁崇焕请求自带5000人驻所宁远,以壮十三山的声威气势,并请另派勇将前往救援。袁崇焕认为对于这些义民决不能坐视不救,而且把他们救出来安置在宁远和觉华岛,挑选精壮者编成军队,其余的教他们屯田放牧,足以增强抵抗后金的力量,将来可以进一步向锦州推进。相反,如果坐视义民之危难而不予以援救,这十万人被金兵掳走,势必会增强敌方的力量。
袁崇焕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孙承宗的赞同。孙承宗同蓟辽总督王象乾商议此事,王象乾认为山海关的明军士气很低,恐怕不能够前去,打算另派军队前往。孙承宗就把这个计划告诉了王在晋,结果胆小怕事的王在晋不敢这样做。他在表面上虽然也上疏请救,然而实际上却未有丝毫的行动。结果大好战机错过,九月里,十三山被金兵攻破,只有极少一部分6000人冒雨逃出,投入明朝兵营,被收编入军中,其余义民悉数为金兵所掳。
七月,孙承宗回到北京,上疏力言“在晋不足任”。同时荐举“崇焕英发、贴实,绰有担当。(并)自愿为大将,臣取其志,尚欲练其气,遂罢八里铺筑城之议”。自此,熹宗批准孙承宗“以原官(兵部尚书)督理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八月,王在晋去任;九月初三,孙承宗到职。原任山石道的阎鸣泰升任辽东巡抚。因孙承宗亲眼所见袁崇焕在自己“行边”期间力图勇救十三山难民的事迹,于其深夜疾行奔广宁前屯卫之事亦有耳闻,所以,“承宗镇门关,益倚崇焕”。袁崇焕改任山石道,驻守宁远,承宗格外信用。从而,袁崇焕就独主一方,有了放松手脚、施展才略的用武之所。
在孙承宗的领导下,袁崇焕充分地发挥了才能。
《明史》记载他这时“内抚军民,外饬守备,劳绩大著”。孙承宗还以前辈身份对他进行教导。有一次袁崇焕查核军伍,发现了有人以空名支饷,未报经上级批准,就把一个军校斩首。孙承宗责他道:“监军能擅自杀人吗?”袁崇焕顿首谢罪。天启三年(1623年),孙承宗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驻守宁远,以贯彻守宁远以保卫山海关的计划。
不久,张凤翼代阎鸣泰为辽东巡抚,又主张放弃关外专守关内,和孙承宗意见不合。九月中,孙承宗召集将士商讨到底该守何处。许多人都主张守关内。
袁崇焕力排众议,仍坚决主张守宁远。孙承宗听取了他的意见,毅然地说道:“我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报国了!”就命袁崇焕和满桂一起守卫宁远,并且重筑宁远城。
宁远东边靠渤海,西边是山岭地带,形势险要。
起初,孙承宗派游击祖大寿筑宁远城。祖大寿认为明政府不会真正远守关外,因此只筑了十分之一,而且城墙筑得非常单薄,不合要求。因此孙承宗欲斩祖大寿,袁崇焕力救方免,祖大寿遂成为袁崇焕最得力的心腹之一。袁崇焕着眼于百年大计,制定了筑城的规格:城高三丈二尺,墙基宽三丈,墙顶宽二丈四尺,城墙顶上的护身垛高六尺,城周九里一百二十步。他亲自担任筑城总指挥,令祖大寿和高见、贺谦等将领分别督工,认真修筑。经过广大军民一年的艰苦劳动,宁远城按照袁崇焕的标准全部竣工。自此,宁远城就成为关外的一个军事重镇。这时,袁崇焕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的习俗,父丧应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是,为了抗金大业,他断然夺情留任,誓与宁远共存亡。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