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阳明

二七

   §第三节 “致良知”的修身论

  人本来是善还是恶呢?这个问题可能早已伴随着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复旦大学和台北大学激烈地辩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读者的脑子里。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早在春秋战国,我们的圣人学者就开始探索它的奥秘。既然女娲用泥捏出了世界最聪明、最富有创造性的人,那么就应该清楚明白地了解人本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

  只可惜,哲人学者探讨了几千年,各执己见,百家争鸣,这个问题仍是个有争议的“谜”。而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他们俩都是“大圣人”孔子的学生,同得孔子的嫡传,各自学说却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孟子赞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连,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的,这是每个人都共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是后来的习惯不同罢了。他又补充说:

  “仁义理智,吾固有之。”善良、正义的本性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并不是天生没有,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而孔子的另一个得意弟子荀子却不赞成孟子的观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本身啊就是恶的,善良正义都是人为的、假的。荀子对人性的态度也太悲观了,这不是要把人自己“一棍子打死”

  吗?不过仔细想想,也有一定道理。若人都是善,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杀人放火,烧杀抢夺,那为什么还有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恶贯满盈,无恶不做,凶神恶煞,穷凶极恶”呢?

  看来,人性善恶这个小小的问题引起了先有古人,后有今人的一个大大的思考。王阳明也在潜心研究。

  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何以成器。王阳明正是在“琢玉”的过程中,悟出真知,开阔锻炼思维的。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就是说,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人有时去偷去抢是因为人有强烈的占有的欲望,人到底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是根据他本身所定的标准来言的。看来,王阳明还是相信孟子所言“人性善”,并作了有益的补充。

  于是,王阳明就有了“良知”这个概念。就是人生来就有是是非非,喜善厌恶的心理。就像一个刚“呱呱”落地的小孩儿,初来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人世间,在他眼里,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树是绿的,一切都是这般美丽而纯洁。而这善的情感就是人人遵守道德,修身养性的源泉。当然,人除了有良知,还有私欲,有时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为了能获得它,也不去管是不是伤害别人。这突然让我想起世界著名的基督教“教父哲学”的创始人奥古斯丁所讲的一个小故事,正说明了他小时候面对良知与私欲的困惑。

  小时候,奥古斯丁是一个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

  有一天,天气炎热,奥古斯丁要到很远的奶奶家,给奶奶送东西。走到半路,实在饥渴难耐,突然他看见前面果林里,梨树上一个个成熟的大梨正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好像在招唤小奥古斯丁:快来啊,吃了我就不渴了!小奥古斯丁当然知道偷拿别人的梨不对,要是在平时一点也不渴,他不仅自己不会拿,要是看见别人去拿,他一定还会站出来去制止呢!可今天不同了,他已经渴得无法忍受,连想也没想,摘了一个就塞进嘴里等到他长大了,就非常懊悔这件事情。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也有同感。有时候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可又偏偏挡不住诱惑,等到做完之后又开始懊悔不已。那么,怎样才能既心知又手知,不去做它们呢?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孔融让梨,望梅止渴的故事,遇事多想想他人。比如说,妈妈做了一条你特别喜欢吃的鲤鱼,这时候可千万别什么也不顾,一个人独自享受。先夹一块给疼你的奶奶,再夹一块给辛苦的妈妈,剩下的就是你的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吃才觉得香呢!而且妈妈一定会夸奖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而王阳明也为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道德观总结了一套非常好的办法。这就是“静处体悟,事上磨炼。”当你闲暇无事时,要勤学读书,从书中去体会别人如何克服名利的诱惑;也要自己思考,将好色,好货,好名这些私利一一追究,搜寻出来,然后像猫捉老鼠一样,斩钉截铁,毫不留情地将它除去,又如同人们生病,一次就要拔去它的病根,让它永没有复发的机会。平时,在具体的事情中,也要时常告诫:

  克己奉公,善良正直,把它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克服人欲,禀公守法,这些都正如奥古斯丁所说,心里明白,做起来难。有时人欲也像一些人抽的大烟,戒了又犯,犯了又戒,来来去去,往往复复,却无论如何也除不了根。那么王阳明又是如何身体力行呢?

  说起来,还有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呢!

  有一次,王阳明去游地势复杂险要的九华山,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到高耸入云的山顶时,王阳明胜利般地松了一口气,也深深地被周围的美景所打动,周围群山层峦叠嶂,都被缭绕的云气所包围,只留下突出的山顶依稀可见,这里没有尘俗的纷忧,没有杂乱的声响,有的是清脆的鸟鸣,流淌的溪水,“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视野。在这天地合一的境界里,王阳明深深感到天地的宏伟,自身的渺小。怎样让自身由渺小走向伟大呢?王阳明从九华山的险要复杂的地形中体验到了人的韬略深晦,领悟到宏伟的山势与吾心的志向远大是同一的,这就要克服“小我”,不总是婆婆妈妈地去计较个人的一些小得失,而应该走进世界中的“大我”,去寻找内心超越。超越平凡生活,超越自我,在更大的空间去寻找自我。这样,王阳明的心灵得到更大的安慰,于是精神焕发,顿觉自信倍增,对那些蝇头小利也都不在乎,在心目中稳固地建立了“致良知”的认识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