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阳明

二六

   §第二节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即正德四年提出的,此时的王阳明还在龙场。这个学说提出的时间与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的宇宙观相距很近,甚至可以说是紧接着后者提出来的。这是王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人们也把它看作代表王阳明思想特色的学说。

  其实早在本章的开头就曾论述过朱熹与陆九渊关于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的争论。他们俩的争论可是持续了几十年,即使他们死后,弟子之间仍辩论不休,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说不学习不借鉴,怎样才能行而无错呢?

  另一个也毫不示弱,张口反驳:学得不少却仍做错事的可大有人在,且更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呢!

  细细品味,两家学派各有各的道理,旗鼓相当,难怪各不相让呢!而聪明智慧的王阳明集两家精华于一身,形成“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这可真不简单啊!

  王阳明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知行分离严重的时代。许多人明明知道对父母双亲应孝顺,却不给失去劳动能力,年迈的父母吃饱饭,穿暖衣。对客人却声称我有多么孝顺还要请出瘦骨如柴的父母为他们编造谎言,好让他们有个好名声。王阳明的学生就问他,“长此以往,怎样才能知行合一呢?”王阳明说: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知和行本身就是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缺一不可的。

  当你只知不行,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件事情的一半,就像你晓得尽孝道却不去做,实际上,你根本就是未知的。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有的人说自己博学,成天夸夸其谈,海阔天空,遇到具体的事情让他做,他却傻了眼儿,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使战国死伤士兵45万人,这就是只知不行的最明显例子;有的人从小也有远大的志向,可是又怕吃苦又觉得来日方长,日子一天天地从脸盆边、睡梦里溜走,自己却一事无成。正如古语所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只知不行”可害了不少人,等到他们醒悟过来,已拄着拐杖,白发苍苍了。

  可见,王阳明的理论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他提醒每个人在知与行之间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像杠杆一样用最小的力气来承担起最大的重量。

  但是,在我们心中,也有一个疑问:知和行明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怎么在王阳明的学说中知和行又合一了呢?且让我们慢慢听听王阳明的解释。

  首先,王阳明认为:知来自于行。王阳明曾说过,“知痛必有自痛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只有深切经历过疼痛才知道什么是痛,只有经历过寒冷才知道什么叫冷。这与我们感性有关的体验(知)显然是和我们亲自经历(行)有关的。这一点上,我们大家一定会举双手赞成。因为从小到大,不管是天气的寒冷,食物是否好吃,道路是否平坦,只要我们一试就知道,而且只有亲自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就像天气寒冷时,你偏不信,却要穿着单衣短裤出去,结果被冻得牙齿打颤,才急急忙忙跑回来把自己全副武装,这正是“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也一定会提早御寒。而对于王阳明最有感悟的莫过于孟子说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少年时的王阳明,气大意狂,心比天高,志比海深,生活条件也很舒适安逸,他把孟子的这句话只是当作名言来记,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可等到被贬龙场,条件变了,一切都变了,在尝够了人间之苦之后,王阳明才深刻体会到了“生于忧患”这四个字字字千金。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由“一心只读圣贤书”到“行中出知”的飞跃。而这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是正确的。

  其次,王阳明明确指出:知的目的是行。现在的少年朋友常会问自己,我们每天做作业,认真听讲,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别着急,早在一千年前,我们的哲人就已经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王阳明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前面已经说过,要认识“知”,就必须通过行。

  同时,行也不是一匹瞎了眼的宝马,到处胡跑狂奔,它要有行作为指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说你的家中买了新的洗衣机、录像机,爸爸妈妈准不让你胡按乱动,他们要对着说明书仔细查看,然后再正确操作。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学习到底为什么这个问题。“学以致用”现在的知识有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有的是从国外吸收来的精华,人们是历经千辛万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它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我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自己也会在奉献之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当你发现世界连网的计算机能让你在任何时间同世界各国的朋友通话交谈。当别人因为懂操作而忙得不亦乐乎,你却因为一无所知面对计算机不知所措,那会儿你该多着急啊!

  看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就是现在,也可古为今用。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非常欣赏王阳明的一段话:“阳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是空耳讲说而递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弓满中的;学书则必伸手执笔,操觚梁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己即是行矣。”

  “知行合一”,毛主席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当有的同志只说不做时,他就批评他们:“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主席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中,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王阳明正确地分析了知行的紧密联系,这毋庸置疑,可他过分强调知即行,行即知,而否认了知行的差异,这就有些偏激了。他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当人看到好色就会因美感而产生爱慕之心,闻到恶臭就产生嫌恶之心,这即是知,又是行,就否认了知行的差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