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阳明

  看来,不拘泥,不守旧,是阳明思想成熟的基点,阳明的读书方法不也正说明了:人的大脑中的见解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可能又被舍弃或被对方吃掉,但决不可轻视,说不定它就是胜利的起点。

  阳明不仅不迷信于权威思想,还从几个方面指出了程朱理学的腐败:

  第一,学习程朱理学的人多心术不正。他说:

  “大抵近世学者只是无有必为圣人之志。”(文录《与黄宗贤》癸末),他们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同上《别进甘泉序》壬申)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读书人读书的目的不纯。他们学习程朱理学是为了自我粉饰,向人卖弄;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明讲仁义,暗谋私利。其实学习任何学科,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你学习不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而是为了谋取蝇头小利,那么这门学科也会慢慢失去它的作用,而被人不值一看。

  第二,浅薄。阳明说:“近世士大夫”“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然以为是六经矣。”

  这就是说,士大夫们读书只是为了应试,只要弄清于表面文字就绰绰有余,哪儿管程朱的深刻思想是什么,更别提向程朱所提出的去做一个圣贤之人了。阳明非常痛恨这样的治学态度,他觉得与其看个一知半解,不如不去看,正应验了一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他自己则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对程朱哲学中有理有据的地方大加赞赏,对那些只为考试而学的部分则嗤之以鼻。他二十一岁会试落第(即没考上),别人都责怪他不专心读书,应该以此为耻。阳明满不在乎地摇摇头,笑而对答:“考试又不能考出人的真水平,有什么可耻的呢?”然后又去博览他的群书去了。

  第三,支离繁碎。阳明说:“圣人之言,明白简言。”而今人“使圣人易简实之训,反为千古不决之疑。”原来当时的人们对程朱理学没有标新立异的见解,就只有把一个陈旧的观点你分为两条,我说为四条,你解为八条,你还能分为十六条。越说越繁琐,反而把问题说不明白,天天士大夫们在家中争得面红耳赤,还不能分出个高低上下来。阳明看着他们滑稽可笑的样子,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像他们一样,一定要看真知,寻灼见,不知不觉培养了自己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四,只知不行。当时的学者读圣贤书只满足于耳朵听懂,嘴上能说,根本没心思去在行动中体现。

  他们嘴上念叨着“仁义理智,吾固有之”,行动上为非作歹,抢取别人财富,看见良家少女便顿起歹心,早将所学知识抛于脑后,阳明对此更是愤恨不已。

  王阳明正是这样,面对圣人之言,不是盲目相信,而是独立思考,总结出对自己有用的观点。王阳明在书海中慢慢长大,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