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猛

  桓温仍然只是微笑而不答话,显得神秘莫测。灞上这个地方,很容易使人想起“鸿门宴”这个典故。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曾摆下鸿门宴,准备在宴上杀死刘邦以绝后患,不想临时心慈手软,让刘邦得隙溜走,逃回灞上军中。王猛想到了这段史事,预感到了桓温有可能“当断不断,反受其难。”桓温发现王猛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沉默了许久。他慢慢说道:

  “按你的才学,江东(芜湖以下的江南地区,这里指东晋首都地区)没有人能和你相比。”

  桓温任命王猛当他的军谋祭洒(参谋主任)。王猛接受了。但是,即使谋士有齐天之才,主帅不采纳也是枉然。渐渐,王猛明白了,桓温所以屯兵灞上按兵不功, 是在等待他伐蜀时的奇迹重27演:让敌人内乱溃散,然后来向他投降。可惜他这次将算盘打错了,苻健趁他按兵不动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调整了军事部署。白鹿原一次大会战,晋军虽射伤前秦太子苻苌(后不治而死),但最终大败,一万余人成了刀下之鬼。

  桓温不仅损兵十分之一,而且军心发生动摇。部队对前秦兵谈虎色变,加上军粮告罄,人缺粮,马缺料。按照常规,对于粮草不足的远征军来说,应该速战速决,夺取敌方辎重为我所用。桓温放弃速决,主要是想收割前秦的小麦以作军粮,未曾想到前秦早有准备,抢在他到来之前已将小麦收割干净,运入长安库藏。打了败仗,加上军粮匮乏,桓温不得不于6 月1 日下令撤军。按照当时抢掠人口的习惯,他令部队裹胁关中3000 户居民随军撤走。撤退之时,桓温任命王猛为高官督护(高级大营指挥官)。王猛想到师父的嘱咐,溜回华阴山向师父讨教。

  王猛把见桓温的情况和桓温坐失良机反遭败绩的情况向师父讲了,师父问道:

  “你认为桓温是不懂兵法吗?”

  王猛一时未知如何回答。师父缓缓说道:

  “他或许是真不懂,军事谋略平平而已,但在我看来,他或许另有所图。他不愿冒险,不仅是怕丢掉军队,更怕丢掉在朝廷的地位。”

  “打了胜仗,他的地位不是可以更高吗?”

  师父反问道:“但如果渡灞水失败,全军覆灭呢?”

  王猛经师父指点,对桓温其人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在讨伐成汉的战役中,要不是号令兵慌马乱中出了差错,桓温也不会是一个胜利者。那时桓温已三战三捷,直逼成都。成汉皇帝李势作困兽之斗,在成都东南的笮桥发动反击,一举消灭桓温的先头部队,斩杀参军龚护。敌方射来的箭落在桓温的马头之前,军心动摇。桓温一看危险,下令鸣金(打锣)撤退。似乎有天佑神助,传令兵在慌乱中没有打到锣,却擂上了鼓(古代通信手段简单,擂鼓表示进攻,打锣表示撤退)。本来慌乱不堪的军队听到阵阵鼓声,一个个冒死奋进,桓温由此从被动变为主动,挥军打到成都城下,烧毁城门。此时李势内部分裂,不少人抛弃李势而逃,眼看大势已去,李势投降。由此看来,在关键决战时犹豫不决,并非桓温一时犯傻,而是他的一贯作派。原来对桓温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但王猛毕竟是汉人,他对东晋仍然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丝。他仍旧希望凭自己的才能,能给东晋朝廷带来生机。

  师父看出了王猛的心思,问王猛道:“如果你到东晋,你和桓温能并世相处吗?”

  一句话让王猛陷入了沉思。如到桓温手下,你给他当高参,他虽然夸奖你的智慧,却不用你的计谋,但如果另起炉灶,就必然会遭到他的迫害。而且东晋的社会制度规定了像王猛这样非士族出身的人永无出头之日。东晋选贤不出士族,就是说你必须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家庭,才在朝廷选拔之列,否则,即使你有管仲、乐毅之才,最多也只能当当人家的幕僚。这是两晋人才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王猛对桓温彻底失望的事。桓温屯兵灞上时,主张渡过灞水发动攻击的并不止王猛一人,顺阳郡郡长薛珍就是其中一个。薛珍见桓温不听他的意见,便自己带领部众发动攻击,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战果。直到桓温下令撤军时,薛珍才不得已收兵跟随撤退。想不到薛珍嘴巴不严,经常当众夸耀自己勇敢,批评桓温用兵谨慎过度。这一下闯下了杀身之祸。桓温听到手下竟敢当众议论他的短处,将薛珍斩首。

  一个郡长只不过在勇敢上超过了桓温,他便不惜借机将其斩首。如果有谁的才能全面超过他呢?岂不会碎尸万段吗?桓温的浅水养不了王猛这条大龙,桓温的心胸容不下王猛这样的栋梁之材。

  那么,王猛的抱负将在何处施展呢?

  “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师父告诉他,在三秦就可以富贵,何必到远处去呢?

  可三秦是氏族苻氏的天下。王猛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现在,我们已无法考证到王猛当时与师父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对话,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王猛决心到长安去投前秦,思想斗争一定是十分激烈的。当时以东晋为正统,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寇贼,投奔前秦,无疑是对东晋朝廷的背叛。当时也许尚没有“汉奸”这个词儿,但从谢尚慢待张遇来看,东晋统治者对曾为五胡政权所用的人是极其轻蔑的。由于胡汉政权的更替,各族人民之间团结的少,仇杀的多,尤其是在冉闵大杀胡人之后。我们无法想象王猛有我们今天这种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和我们一起高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是他具有施展自己抱负的强烈愿望,而他抱负的施展客观上将有利于民族大融和,因为要巩固他所效力的政权,就必须加强民族团结。

  师父之所以要王猛投奔前秦,史书上的记载多少给人一种有先见之明、料事如神的神秘色彩。剥开其神秘的面纱,其实是一种科学分析:首先,你到东晋肯定没有前途,而且可能掉脑袋,而在前秦也许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其次,按照一般规律,处在创业阶段的新兴统治者往往会重用人才,不用人才就无法发展且难以自保,而日落西山的腐朽统治者往往不重用人才,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地位。当时前秦刚刚立国,只占小小一州之地,正是需要用人之际。

  桓温一直到撤回荆州也没有再见到王猛,只收到他一封告别的短简。王猛在华阴山停留不久,告别师父,向长安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