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猛

  诚如王猛师徒所料,殷浩这位书生刚一挂帅,便接二连三地做出不可弥补的蠢事。他以保证军需为名,关闭了全国的学校,遣散了所有学生,让学生无学可上。他手下无精兵猛将,依靠的是两位降将,其中之一是原后赵的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姚襄。姚弋仲临死之前,反复告诫姚襄要归顺晋室,其情可感。姚襄乃文武全才,深得北方人民拥护,记着父亲的临终嘱咐,要为东晋收复中原尽毕生之力。然而,殷浩的老毛病改不了,他害怕姚襄的威信过高,兵力过大,从而失去控制。他频频派人对姚襄放毒、行刺,打着杀死姚襄夺取其军队的如意算盘。结果他的如意算盘一步未能实现,活活将姚襄逼反了。姚襄的倒戈,加上殷浩手下的谢尚因慢待降将张遇而发生倒戈,使北伐军不能前进一步。殷浩连年北伐,连年兵败,土地未收回一州,沉重的军需却压得东晋喘不过气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隐于华阴山的王猛寄希望于桓温。他和师父谈起桓温,希望他能率军北伐。

  桓温(公元312—378 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集)人。其父桓彝曾任东晋的宣城太守。他生下后尚未取名,尚书温峤见到后说:这个孩子有奇骨,让他哭一声试试看。桓彝一捏他的屁股,桓温顿时大哭起来,其声音比别的孩子要大。温峤听了连声叫好,进一步拍马屁说:这个儿子真是一个英物呵!因为受到温峤的夸奖,于是取名为温,有纪念温峤之意。然而,桓温的少年并不幸福。苏峻作乱时,桓彝由于忠于皇室,被苏峻部将韩晃所害,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这一行动。

  当时,桓温才15 岁。父亲之死使桓家一贫如洗,他母亲生病后要用羊来当药引子,因家贫不得不将弟弟桓冲送给一富户当人质以换取一只羊。桓冲小字“买得”,富户便带侮辱性地叫桓冲“买得儿”。桓温小小年纪,但十分英武,讲孝道。父亲死后,他枕戈睡觉,双眼哭出血来,立誓报仇。他18 岁时,江播死了,其子江彪兄弟三人害怕桓温复仇,带着刀子守灵。桓温假装去吊孝,将江彪杀死在屋中,又追出来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桓温这种为父血仇的行为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桓温长得高大魁武,一表人才,脸上有七颗痣,为人豪爽。他少年时的朋友刘惔说他“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胡子硬得象刺猬的刺)”,将他比作孙权、司马炎式的人物。后来,桓温因娶了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儿南康公主为妻,便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先任驸马都尉、琅琊太守,徐州刺史,到公元345 年他33 岁时,官至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安西将军并兼任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享受假节的待遇(不必请示,可杀犯军令者)。

  王猛所以还寄希望于桓温,在于他在公元347 年不顾朝廷许多官员的反对,率兵伐蜀,一鼓作气、三战三捷,一举消灭李势的成汉政权,使东晋帝国的版图上又多了一个四川。桓温在伐蜀之役中,不仅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军事指挥艺术,而且表现出政治家的才能。对投降的成汉皇帝李势和他的臣属,他一个不杀,全部送到了首都建邺,请朝廷发落。他还从降臣中挑选了一些人留在自己手下,委以官职。对于蜀地百姓,他采取安抚政策,受到人民的拥护。伐蜀胜利之后,桓温进位为征西大将军(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即同司徒、大尉、司空),封临贺郡公。

  殷浩北伐失利后,桓温上表要求撤掉殷浩的职位。软骨头皇帝司马聃没有办法,只好接受桓温的请求(实际无异于命令),撤了殷浩。朝廷原来是用殷浩与桓温抗衡,用他们两人权力的平衡来维系统治,现在殷浩垮台,权力便完全落在桓温的手中。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掌故值得一说,朝廷撤掉殷浩后,桓温以消灭了对手而后快,但不想将事做绝,便给殷浩去了一封信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再出来做官。当然不是原来的官——中军将军,而是有很高待遇而不掌实权的官——尚书令。

  殷浩接到信后居然忘了桓温是自己的敌人,竟然感动不已,字斟句酌地写好了一封回信,意思是感谢桓温的关心,自己愿意出来做官。这位官迷心窍的软骨头生怕得罪了桓温,把写好的信反复拿出来推敲,信装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装进去,反复了十来次,最后终于定稿,但过分谨慎反将自己搞糊涂了,阴差阳错让人将一个空信袋送给了桓温。桓温见信袋中空无一物,认为殷浩在戏弄他,不禁勃然大怒,殷浩再当官的事就此作罢。再说殷浩,听说送去的是个空信袋,也搞不明白自己怎么这样糊涂,于是得了轻微的精神分裂症。他一天到晚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殷浩先生丢了官,却取得了咄咄怪事这一成语的“版权”,也等于为自己立了一座“纪念碑”,因为后世编的《辞海》、《辞源》和各类成语词典,要解释“咄咄怪事”必须抬出殷浩先生来。

  闲话休说,只讲桓温独揽东晋大权之后,马上于公元354 年进行北伐。王猛在华阴山听到这一消息,对桓温的北伐充满了希望。他向师父提出,要出山去见桓温。

  老谋深算的师父说道:“出去见见也好,但对桓温此人,还需要再观察一番,不可轻易投入其门下。”

  王猛记住师父的嘱托,出山去了。

  且说桓温北伐一路顺利。4 万大军自2 月从湖北襄阳和河南浙川水陆并进,加上其他部队一共10 万,于4 月抵达蓝田,离前秦帝国的首都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关于前秦帝国,容后一章再作介绍)。此时,战机对桓温十分有利。桓温的部将生擒了前秦帝国商州的指挥官郭敬,突破了蓝田东南的要地青泥。加上在前秦西部,前凉王国也派大将王擢进攻陈仓,响应桓温。4 月22 日,桓温与前秦大军在晓关大战。前秦帝国淮南王苻生只有一只眼,但武艺高强、英勇无比,他单枪匹马杀人晋军阵中十多次,杀死许多晋军将士。桓温见此情景,亲自督战,挥军奋进,前秦军队抵挡不住,落荒而逃。与此同时,桓温之弟桓冲(“买得儿”)又在蓝田的白鹿原击败了前秦丞相苻雄。桓温势如破竹,屯军灞上。

  桓温正坐在中军帐中,忽听有人报告,“有个叫王猛的读书人求见!”不待桓温说请,破衣烂衫的王猛已经哈哈大笑地走了进来。王猛旁若无人,一会儿从身上痒处捉出一个虱子,用手指拤死,拤得“啪啪”作响。他边抓身上的虱子,边谈论天下大事:中原大乱,源于晋室内乱,而晋室内乱,非源于女子也,而源于法纪废弛、皇室大权旁落也。“五胡乱华”之所谓中原群雄,不过流氓地痞恶霸者流,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也。晋廷虽偏安江南一隅,然中原人心尚在,若内部一心,选将得体,谋略得当,荡平中原,收复失地,囊中取物而已。可惜可惜!老朽褚衰,兵败受辱;腐儒殷浩,清谈无功,吾为司马氏欲哭无泪矣!

  桓温也算见多识广的人,放荡不羁、不修边幅者见得多了。自魏晋以来,道教盛行,炼丹之风,遍及士人。读书人服了丹药,浑身发躁,袒胸露怀,扪虱取乐。然此辈多谈玄学,而不论时事。眼前王猛,举止颇有魏晋风骨,言谈却切中时弊,不涉玄学。桓温于是感到十分惊奇,问道:“我奉天子(东晋穆帝司马聃)之命,率领10 万精兵良将,为民扫除残贼。但不知为什么,三秦的英雄豪杰却没有一个来投奔我呢?”王猛将一个虱子放进口里,咬得“叽喳”一声响,然后往地上一吐,说道:

  “首先从战略上看,你桓公已取得大胜,前秦天王苻健,将所有能动员的兵力已全部动员,加起来不过区区3 万余人,交给大司马(国防部长、最高军事指挥官)雷弱儿,让他与太子苻苌会师作最后抵抗。目前死守长安小城的,只有苻健的6000 名老弱病残之军。三辅之地的郡县,都已纷纷易帜,向你桓公投降。人民宰牛杀羊,担着美酒来慰问你的大军,哭着诉说战乱之苦,欢呼雀跃,以迎晋军。你的大军压境加上前凉军队在西部的配合,前秦已是四面楚歌,即使作困兽之斗也难免灭亡之命运。现在,你桓公的大军面临小小灞水,渡过即可成就大业,可不知你桓公为什么不发布渡河命令。三秦的英雄豪杰摸不清你桓公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所以便不来见你。”桓温听罢,只微笑而不说话。王猛继续说道:

  “在殷浩北伐时,北方豪杰姚襄、张遇投奔王师,可姚襄险遭暗杀,张遇受到谢安的慢待。如今三秦豪杰尚不知你桓公的为人,岂肯轻易前来投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