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石达开-天朝悲歌

四二

  次日一早,翼王约了北王,各带了侍卫仪从二百人,改乘黄绸大轿,来到天王府。同时,东王的仪驾也浩浩荡荡来到了,十副大锣鼓开路,一面黄绸大旗前导,乃是:“真天命太平天国劝慰师、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杨。”士卒七八百人前后拥护。东王杨秀清威仪非凡地坐在十六抬大轿中,犹觉不甚满足,因为他这副仪仗,比了昨日天王进城时的銮驾逊色多了。九千岁比万岁不过一步之差。他要在军民心目中,竖起自己高大尊严的形象,仪仗中也要有龙,也要有旗,还要有更多更大的锣鼓,更大的轿舆。这以后他都做到了,而且更胜过了天王出巡的仪卫。

  这时诸事草创,天王府一切因陋就简,不过将总督衙门议事厅的匾额蒙上一层黄绸,上书“金龙殿”三字,就算是天王临时的正殿了。屋内陈设本就简单之至,梁上悬了一块“皇恩浩荡”的金字匾额,梁下几把太师椅和茶几,现在也把匾额蒙上,改写成“天恩浩荡”四字,感谢天父天兄,引领他们走上反清胜利的辉煌之路。诸王朝见的礼仪,在永安拟定朝规时,分成两等,东、西、南王是站着见驾,而北王与翼王是跪着见驾的。所以到了南京以后,诸事上了正规,各王奏章上就按这个规定写着:“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某某事。“西王、南王牺牲后,只剩下东王一人享受着这份站着见驾的优礼了,可见东王的地位非同小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优礼权臣曹操,也只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拜还是要拜的,但不需要报出自己的姓名罢了。封建王朝所赐给大臣的尊礼不过如此,再进一步就是篡位了。

  天王洪秀全初登大位,很不好意思坐受诸王的参拜,好在议事厅东暖阁的红木大炕和摆设依旧,天冷,又烧了两盆红红旺旺的炭火,阁中暖融融的。三王进了议事厅,秀全迎出东暖阁来,东王站着,拱手道:“小弟秀清向二哥请安。”

  北王和翼王刚欲屈膝跪下见礼,被天王拦住了,说道:“自家兄弟,免礼了,厅中空空荡荡,冷得很,到暖阁里来坐吧。”

  秀全进暖阁上炕盘腿坐了,东王等散坐在太师椅中,秀全高兴地说道:“金田起义两年多,行程几千里,一直在和妖兵打仗,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做根据地,今天总算在南京安顿下来了。唐朝末年有个农民起义的英雄叫做黄巢,南到广州,北至长安,几乎打遍了全中国,可惜没有一个固定的后方,虽然把唐朝拖得精疲力尽,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他自己也失败了,还被后人称为‘流寇’。我们现在不能走黄巢的老路,应该建立首都,作为后方基地。我的意思就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名称我也想好了,就称为‘天京’,贤弟们意下如何?”

  北王不住点头,却不开口,他要先听听东王的意见,然后左右逢源,翼王正在沉思,东王已经说道:“定都的事,小弟早已放在心中,本来是想打下北京城,方才建为首都的。二哥既然想在南京定都,也未尝不可。不过就怕定都南京之后,将士们以为已经到了小天堂,就不想再北伐了。我们辛辛苦苦,终不过是半壁江山。所以小弟的意思,不妨先将南京定为临时的京城,仍然称为南京,‘天京’这个称呼很好,将来留给北京城吧。”

  天王听了很不乐意,他知道东王喜欢自作主张,他讲的话,十九是要反驳的,他转过脸道:“那末正胞、达胞的意思怎样?”

  昌辉还在犹豫,达开道:“二哥归纳了黄巢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没有一个巩固的后方根据地,确是这样。他们几十万乌合之众到处流窜,没有信仰,没有目标,最后由于内部分裂失败了。黄巢的失败足为后人引为教训。我赞成立刻建立一个牢固的周围有一大片富饶土地的根据地,南京可符合这个条件。当然北京更好,可是要拿下北京还需相当时日,不如先把南京定下来。有了首都,将士们就有了向心力,依小弟愚见就叫它‘天京’也可以,将来拿下了北京,我们不可以搬家吗?”

  昌辉也道:“小弟也是这个意思。从金田出来,拖了无数老小眷属,打了两年多仗,如果仍然没有歇脚的地方,恐怕人心要散了,不如就以南京为天京吧。光复了北京之后,把‘天京’的名义赏给北京就是了,省事得很。”

  秀全见秀清不再言语,就道:“那末就定下来以南京为天京吧。还有一件事要办,这个总督衙门虽则房屋不少,究不是王宫格局,给军民看了也不像样,须得重新收拾一番,愚兄并不主张奢华,总须像个王宫的体制。”

  秀清道:“这个好办,索性拆去重建,再把附近民房扩并些进来,造得气派大一些,将来少不得会有洋人来天朝朝拜,王宫事关对外观瞻,花些钱也应该。”

  昌辉笑道:“这一路上我们从各地藩库缴获了不少金银,钱是花不完的。不过要限时在年内完成,明年正旦就可以在新宫举行大朝会了。”

  秀全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清胞军政事务繁重,禀事的人多,也须有个像样的王府,一块儿动工修建吧。”

  秀清道:“藩司衙门虽有三百多间房屋,可惜格局沉闷;气派不大,我想换个地方之后再动工。有人告诉我,清妖江宁将军府是原来的明故宫,气魄大,殿阁楼台都是现成的,园子也大,准备去看看,如果合适就搬过去。”

  秀全道:“正胞、达胞都住下来了吧?还有南王,西王两家呢?”

  达开乘机道:“南王遗属住在原来的皇台衙门,西王妃宣娇一家暂时还没有住处。”

  “那可不行。”秀全道:“如果清胞迁往将军府,留下的藩司衙门就改作西王府吧。”

  “这样最好。”北王、翼王都道。

  秀清没法,只得掩饰道:“是啊,我正想给西王府选择一处上等的地方,以慰五弟在天之灵,待我搬走了,就请西王妃一家住进去吧。”

  秀全还想问问军事方面的事,但那是东王的权力范围,便小心翼翼地说道:“清胞,南京拿下来了,下一步的仗怎么打法,你定下来了没有?”

  “定下了。”秀清独断地说道:“但等李开芳和林凤祥攻下了镇江和扬州,就派他们领兵北伐!”

  达开诧异地望一眼东王,不明白他为什么毫不考虑近在城外清军向荣的威胁,忍不住抗声道:“四哥,妖军一万多人兵临城下,离城不过一二十里,随时都可以对天京发动攻击,再攻近些,炮弹就可以打到城里来了,这个心腹之患没有消除之前,恐怕不宜出兵北伐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