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此冷遇,曾国藩还是不甘心,上最后一道自认为极重要的奏疏:《备陈民间疾苦疏》,言之凿凿,入木三分。可是,咸丰皇帝干脆就不理会,大臣们则讥笑和挖苦他,一时谤议横生。
曾国藩绝望了,干脆离开京师,悄悄南下。走到太湖小池驿,听说母亲去世了,星夜回乡奔丧。走到武昌,湖北巡抚前来吊唁,告诉他,长毛贼正在围攻长沙!
他绕道回到家乡,离家十余年,祖父母的坟上已是野蒿丛生了。
国难之时,曾国藩在江忠源、罗泽南练军的基础上编练湘军,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由最初的二千楚军、一千湘军,发展到数万人、数十万人。
可是,就在湘军刚刚形成规模之时,太平军十分强盛,清军一败再败。许多大臣就纷纷请求曾国藩的湘军出战,然而,曾国藩就是按兵不动。参奏的疏章纷纷送达御案,咸丰皇帝坐不住了,也下旨令曾氏湘军参战。曾国藩还是不动!
曾国藩说:今敌往来阳逻湖南北,所费殆二十万,彼纵横江湖,非舟楫无与争利害。且成师以出,当为东征不归之计。九江以上,千里如洗,奈何以仓促召募之众,执蛊脆之器,徒步三千里,以当虎狼百万之强寇乎?
曾国藩的意思,就是时机还不成熟,不然,就是白白送死!
湖广总督吴文熔是曾国藩的座师,朝野大臣,也只有他支持曾的主张,也只有他知道面对如此危局,只有靠曾国藩来挽救了。
吴文熔担心弟子迫于形势,仓促行事,特地修书一封,急送曾国藩:
吾意坚守,待君东下,自是正办。
今为人所逼,以一死报国,无复他望。
君所练水陆各军,必俟稍有把握,然后可以出而应敌。不可以吾故,率尔东下。
东南一局,恃君一人,务以持重为意。恐此后无有继者,吾与君所处固不同也。
可是,在这危难之际,两位重要的大人物同时殉国:江忠源战死于庐州,吴文熔战死于黄州。
10
这时,咸丰皇帝红了眼,力主让曾国藩的湘军出兵作战。
一些嫉妒曾氏才能的人,就上书皇帝,说曾国藩拥兵自重,不救危局,意在图谋不轨。
特别是一些满洲大臣,认为曾国藩拥兵自重,本来就是祸害,在国家如此危急关头,他拒不出兵相救,罪该万死,死有余辜。
上谕敦促曾国藩出兵,可是,曾氏没有反应。
上谕一再催逼。曾氏的奏章送达了,提出种种借口,还是不出兵。
咸丰皇帝特地以六百里特快送达上谕,调侃他:
今观汝奏,直以数省军务,一身克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
平时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佑者,及至临事,果能皆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
着设法赶紧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力!
汝能自担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诸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
皇帝的话说到这一份上,曾国藩知道没有退路,只好向清廷直陈出兵之利害:
必等船炮造齐,才能出兵。
出兵方略,先清湖北、江西,力保武昌,然后进剿。
目前,饷之兵军,谁能担保有何成效?我只能不怕死地实干就是了。
最后,曾国藩郑重地说:问我有否把握?只能如实禀告,与其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受畏葸不前之罪!看着办吧!
清廷需要仰仗曾国藩,他这样说,军机大臣们只好一面安抚他,一面上奏皇帝。
皇帝的安抚谕带有慰问性质,让曾国藩好生受用:
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
然汝之心,要质天日,非独朕知!
咸丰皇帝心中惶惶,就问爱妃兰儿:曾国藩可靠吗?
兰儿告诉皇帝,就在不久前,湘乡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大小官员走逃无数,人们纷纷准备逃难之时,是曾国藩编了三首《平安歌》,这才避免了湘乡地方的动乱。
咸丰皇帝正疑惑间,兰儿就顺口唱起了《平安歌》中的第一首《莫逃走》:
众人谣言虽满口,我境切莫乱逃走。
我境僻处万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我走天下一大半,唯有此处可避乱。
走尽九洲并四海,唯有此处最自在。
别处纷纷多扰动,此处却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静,别处更难逃性命。
只怕你们太胆小,一闻谣言便慌了。
一人仓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咸丰皇帝呆呆地看着她,不知道是歌让他着迷,还是人让他发呆。
兰儿郑重地说:皇上,用人不疑。不仅要信任他,还要给他独专方面大权。
咸丰皇帝点头:穆彰阿、肃顺、文庆,也一直力主重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坚持授予专征大权。
咸丰皇帝接受了几位大臣和兰儿的请求,给予曾国藩专征大权,并赏赐一把御用宝剑。
江忠源、吴文熔殉国,曾国藩知道,他已经没有时间造船、练兵了,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只有建旗东下,出兵征剿。
他感叹说:事机幽危,不能十全。
他是一位保守、持重之人,他充分准备,打算三年不归,用兵十余万,完成大业。谁知道,他竟然用了十二年,出兵三十万,方才平息了这场内乱。
他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差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家人也多人殉难。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获得了皇帝的完全信任,并被授予实权和高职,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军事才能,王朝由此得以转危为安。史称他们三人为中兴之臣、中兴三大臣。
咸丰皇帝在兰儿的一再鼓动下,还完成了两件大事:大办团练,开征厘金。
第一位团练大臣是前刑部尚书陈孚恩,授予他江西团练大臣。满洲众多大臣担心汉人办团练,会危及国家,有可能会在征剿盗贼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势力,尾大不掉,造成新的"三藩"之忧!
咸丰皇帝也为此忧虑,就问爱妃兰儿。
兰儿轻松地说:用汉帝的推恩令之法,多设团练,全国开花。
咸丰皇帝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立即实施。
咸丰皇帝非常高兴,特地下旨:晋兰儿为懿嫔。
这样,咸丰在全国十个省任命了45个团练大臣,为平息内乱、防御外敌,准备了一支保家卫国的有生力量。
曾国藩上呈皇帝的办团练方针,兰儿十分赞赏:
自军兴以来,二年有余,时日不为不久,糜饷不为不多,调集大兵不为不众。
而往往见贼逃溃,未闻有与之鏖战一场者!
往往从后尾追,未闻有与之拦头一战者。
其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鸟枪,远远轰击,未闻有短兵相接,以枪钯与之交锋者!
其故何哉?皆由所用之兵,未经练习,无胆无艺,故所向退却也。
今欲改弦更张,总宜以练兵为要务。
臣拟现在训练章程,宜参防前明戚继光、近人付鼐成法,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济,不求速效!
曾国藩编练的湘军,水师十营,陆师十三营,每营500人,共计一万七千人。
湘军以募兵制代替世兵制,以兵为将有代替兵为国有,统领自选营官,营官自选哨官,全军服从于总帅。
曾国藩统领湘军出师湖南,以秋风扫落叶的破竹之势收复失地,克复武汉,中原震动,一直愁眉不展的军机大臣们为之欢呼雀跃。
咸丰皇帝笑逐颜开,高兴地对兰儿说:想不到,曾国藩一介书生,能建此奇功!
咸丰皇帝特旨: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