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林则徐

一九

  林则徐被黜,“宦局旋更”,“夷务改换局面”。

  抵抗派和人民群众联合抗英的形势被破坏了。消息传开,爱国官兵、士绅和抗英群众都极为震惊和愤慨。

  送行时,人们共赶置52块颂牌,上书“民沾其惠,夷畏其威”,“勋留东粤,泽遍南天”、“烟销瘴海”、“德敷五岭”等赞词,表示他们对林则徐领导禁烟抗英斗争的拥护、支持和对他无理被黜的同情、惋惜。

  林则徐怀着激愤的心情,清理书籍,理好行装,准备于26日动身。

  快要离开广州了。紧张激烈的禁烟抗英斗争,把林则徐的心身和广州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他是多么留恋啊! 蒙受不白之冤, 林则徐感到莫大的耻辱,他抱着忠君的观念坐受惩罚,在行动上没有反抗,也不敢反抗。他没有因为国家民族争命遭致无过被黜而后悔,他的民族气节也不曾因红顶帽的丢失而点上瑕疵。

  第六章 革职流放忍冤屈

  1840年10月25日夜,林则徐接吏部下达道光帝决定革林则徐职,并“折回广东,以备查问差委”的公文,改变行程,连夜寻觅寓所。从这天起,林则徐便过着一个多月“羁滞羊城,听候查问”的生活。他毫无束手待“罪”之意,仍注意了解海上的敌情和广东的防务,观察着事势的变化,不时地向护理两广总督怡良提供建议,冀望怡良在议和的气氛中维持广东的抗战局面。

  怡良暂行代理两广总督,第一件要处理的公事,便是奉旨撤兵。他心感不妥,又不得不执行。整整考虑了10天,才草出复奏折稿,但仍空着撤兵数字。

  在琦善出面与英军议和的时候,浙江人民奋起对占领定海的英军展开英勇的斗争。16日早上,当地渔民1000余人,对抢夺一过路中国盐船的“风鸢”号英军“围而缚之”,活捉英军24人。定海青岭岙附近村民包祖才等,用锄头和渔叉伏击了上山测绘地形的英军上尉安突德一行,活捉安突德,解往宁波。

  义律亲自到镇海索俘,主持浙江事务的钦差大臣伊里布和琦善同乞相求,表示愿意以礼相待英俘。11月6日,伊里布与义律达成浙江停战协定,英军便起程南返广东。这样,广东局势就更加危急了。英舰“窝拉疑”号先行抵粤,几天内接连截去8只中国盐船,9日,水师的阳右六号米艇被掳劫,船上官兵因有令不准开放枪炮,不敢回击。20日,懿律率英军自定海返抵澳门海面,第二天派“女王”号前往虎门递送咨文,并通知说英方的谈判代表已到粤,被沙角炮台守军开炮轰跑,这件事,在广州军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希望再战, 怡良也气愤不已,“彼若果来犯,仍须开炮”。而澳门新闻也报道英侵略者的战争叫嚣,说什么琦善之来, 不过是拖延之计,“非用武不能了事”。林则徐敏感到“逆夷惑于谎言,恐有先下手为强之意”,提醒怡良:在琦善到来之前,和英军交战,对抵抗派十分不利。“贸然开一二炮, 则来者转有所借口”,因此建议各路官兵,加意严防,但不先下手。这个时候,虎门口外,战云密布,从24日起,懿律带领英舰陈阵于穿鼻洋上,妄图以沙角炮台轰击送信船为借口,进行武装挑衅,叫嚷要攻打虎门,追究轰击“女王”号事件。

  在这种情势不,琦善于11月29日进入广州城。

  一到广州,琦就深怪官兵妄动,破坏议和气氛,派人前往“登舟服礼”, 又亲自起草文稿, 向英军声明“擅先开炮,原由兵丁错误”,无疑给爱国官兵当头泼下一盆冰水。义律正式提出议和的14项条件,包括讨还“烟价”、“兵费”、“引欠”,割地一处,开放口岸6处等等,叫嚷“如有一条不从,即攻打虎门、香山等处。

  为促使英军“早就范围”,琦善“一切力反前任所为”,撤去海防兵丁,遣散林则徐招募的数千壮勇,拔除横档前后的江底暗桩。义律见琦善撤防散勇,心中暗喜,便使出讹诈的惯技,“一启口而即言打仗”,吓唬琦善,又假惺惺地作出一些“让步”,如同意退回所掳师船、盐船,削减“烟价”数字,给琦善一点甜头,诱引他步步就范。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在“烟价”问题上达成一致,从2000万逐次降为600万。通商一项,义律坚持要定海、上海二地,声称不满足要求便打仗,形势变得十分紧张。

  1840年12月26日,义律不满琦善在通商地点上的固执和拒绝面谈,发出强硬照会,限琦善28日零时以前对议和条件作出圆满答复,否则“藉兵法办行”。恰好这一天,琦善发出复照,诉说他的苦衷,说明“自古君尊臣卑,中外一理”,“身为臣下,断不敢稍自专擅”,答允给予二处贸易码头。义律改变立即打仗的主意,于29日照会琦善,坚持“予给外洋寄居一所,俾得英人竖旗自治”,并约他到澳门相晤,1841年1月2日,琦善复照,表示不能赴澳面谈,给地寄居向无此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