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李清照

二八

  她的残余的诗作,我们大致作一下梳理,就可真切地见出她的诗才。先看她的残句:

  “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除反映出她的创作心态外,比喻的新鲜贴切,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奇巧妙思,不能不令人击节称道。

  “少陵也自可怜人,更待来年试春草”:娴熟的用典中,借前人之情思,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何况人间父子情”、“炙手可热心可寒”:不仅显露了诗才,更显露了性情和胆略。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贴切娴熟的用典和工整的对仗托起的,是她深沉博大的襟怀,是她对山河残破、民不聊生的深切忧虑,是对偏安一隅、视百姓土地如粪土的统治者的愤怒,是对相对作楚囚状的满朝文武的讥嘲,是对民族英雄的呼唤。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对仗工整可谓极致,对应试状元的讥嘲,也可见出她不合于流俗的孤标高洁。

  以上断句残简,也可让我们推想诗人不凡的诗作了。

  幸而清照也有几篇完整的诗篇流传下来。

  先看《晓梦》: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确实是大手笔。

  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的抱负,同样的大胆而又浪漫的想象,同样的理想现实交织的苦闷这绝不是能摹仿出来的,两位天才大诗人不期然而然的暗合。

  还有《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韵》两首,与李白的诗也难分彼此。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高屋建瓴,对元以来直至她同时代人所写的同类诗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表现了非常卓越的史学见识和超人的政治见解,无论思想的深度、广度还是艺术形式的丰富多采,都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人的同类作品。

  《上枢密韩肖胄诗》,也可当作李清照的代表诗作来读。诗共两首:第一首为古体诗,前半用五言,后半用七言;第二首为近体七律。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从大处落墨,以政治家的眼力,分析了二公出使的形势,提出了远远高于朝廷庸吏的政治主张。诗中既有深刻的揭露、尖锐的谴责,也有冷静的分析、积极的建议;锥心泣血的悲痛和气贯长虹的豪情交织回荡,动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

  咏史诗是中国文人诗的传统类别,李清照也作过不少咏史诗。流传下来的有:《乌江》、《咏史》、《题八咏楼》、《钓台》等。

  其中《咏史》中的“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稽中散,至死薄殷周”,(全诗仅存此二联)通过两汉之际王莽篡政的历史回顾,对由金人扶植的伪齐、伪楚政权进行了痛斥,对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进行热情的赞颂。

  《乌江》里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项羽那虽死犹荣、傲然孑立的身影,黄钟大吕般慷慨激昂的音响,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无疑对国难当头的人们具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同时对于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南宋统治者也是一种讽刺。

  《题八咏楼》里“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雄伟壮丽的山河,因面临敌寇铁蹄蹂躏的命运,唤起的是诗人“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深沉感喟和无尽忧思。

  《钓台》则抒发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些咏史诗,不仅襟怀开阔,感情深厚沉郁,表现手法也极其纯熟,无论就其格律对仗的工致来说,还是就其立意来说,都相当出色。

  还有《感怀》、《春残》、《分得知字》、《偶成》等诗,或感怀言志、或睹物抒情,也非同一般手笔。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文章,虽然篇数不多,但也足可见出其高妙的才智。

  首先要说到的当然是《金石录后序》,这是清照散文中的代表作。文章介绍了《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至夫死乱离34年间的忧患得失,有叙有议,文情并茂。全文叙述线索清晰、叙述顺序井然、细节描述生动形象,尤其是贯穿全文的今昔迥异、聚散无常的情感,跌宕起伏,感人至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