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洪秀全

三二

  §第九章 宁死不屈

  1861年4月,得知安庆被围的消息后,陈玉成急忙率兵前往营救。

  因为转战千里,军队到达安庆并驻扎在集贤关一带时,已经疲惫不堪了。曾国藩气势汹汹地叫嚣着:

  “打下安庆,把敌人置之于死地!”这次,他把湘军的主力全调到了安庆城的周围。

  5月,安庆向天京呼救!告急!

  洪仁发在洪秀全的命令下披上盔甲,率兵离开了天京。章王林绍璋、辅王杨辅清等也先后率援兵赶赴安庆。

  转眼间,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会战,拉开了帷幕。

  陈玉成指挥军队在城外与湘军浴血奋战。双方兵力,实在悬殊太大:太平军不仅人数比敌方少,武器弹药与粮草,水师与骑兵等都远不如敌方。加上军队西征未成,早已疲惫无力了。清军却不同,他们养精蓄锐,兵多粮足,武器精良。太平军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专靠勇敢和硬拚,是很难取胜的。陈玉成苦战了几个月,不但没法突破清军的防线与援军会师,而且伤亡惨重。

  洪仁发率领的援军,为受到阻击,败退到桐城。

  9月,守卫在安庆城里的太平军,在米粮都断绝的情况下,孤军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了!安庆终于失守了。

  安庆失守标志着太平天国走下坡路了。

  这时,一直幽居在深宫的洪秀全不仅不冷静总结失败的教训,反而气急败坏,多次派人到庐州,责备陈玉成,追究他丧师失地的责任,并处以革职。

  这使陈玉成非常苦闷,日夜思量着怎样摆脱困境,报效天国。经过反复思考以后,决定派陈得才、赖文光率兵远征河南,广招人马,扩充军队,无论如何也要把安庆夺回来。

  他不顾个人安危,独自留在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庐州城。

  次年,清兵开始围攻庐州。陈玉成身边的兵力本来就少,加上缺少粮草,已是危在旦夕了。恰在这个时候,他又轻信了土匪头子苗沛霖的花言巧语,决定从庐州突围前往寿州。结果,不幸中计被俘。

  6月24日,这位年仅26岁的太平天国名将,英勇就义了。

  陈玉成的牺牲,使太平军失去了一位“威名震天”、“近世罕有”的杰出统帅;也使太平天国失去了它后期的一根擎天柱。

  自从洪秀全打到南京后,就“意欲不动”,在军事上缺乏积极进取的远大目标。到了天朝的晚期,洪秀全的一切军事行动,都是为了保住天京,保住他的王位。这就决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

  当李秀成第二次率兵攻打上海,与中外反动武装力量浴血奋战的时候,曾国藩趁太平军对长江防守空虚之机,率兵攻下了芜湖、巢县、无为、东西梁山、太平关、和州等地,眼看就快打到天京南面的雨花台了!

  洪秀全在宫里坐卧不安。他一天连续三次下令召李秀成回京救援。

  1862年6月,李秀成感到君命不可违抗,不得已才从松江(上海附近)退兵。他在苏州召开的救援天京的会议上说:

  “敌人乘胜而来,实力雄厚,不要过早地与它决战。”他主张先采取守势,等到把苏州一带筹集的粮草与火药全都运到天京以后(大概在2至4个月以后),再狠狠打击敌人,解除天京之围。

  李秀成的这个战略部署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兵法的。但洪秀全对此却很不理解,而且十分不满。他甚至怀疑李秀成对他“不忠”,怀疑李秀成有“个人打算”,是故意违抗他的命令。

  在洪秀全的一再催逼之下,李秀成深感不能违抗天王命令,只好率军来天京解围。

  10月,在凄凉的秋雨中,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各路太平军二三十万人,向雨花台外围的清军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由于太平军将士同心奋战,打得湘军焦头烂额,“伤亡颇众”,连曾国荃也差点送命。再加上湘军中流行疾病,“精锐只有三成”。曾国荃哀叹道:“知尽能索,肆应不暇,濒于危急屡矣。”直打得曾国藩吃不下饭、睡不安觉,连连叫苦说:“心已用烂,胆已惊碎。”

  形势是有利于太平军破围的。但是,经过46天的激战,没有攻下湘军营盘。

  一转眼,寒冷的冬天到了。在冰天雪地,寒风怒吼的季节里,太平军既无棉衣,又缺粮食,受到饥寒交迫的煎熬,无奈,李秀成只得下令撤退。

  洪秀全对此大发雷霆,对李秀成“严责革爵”,并强迫李秀成接受他的“进北攻南”的军事决策。

  “进北攻南”的军事决策是要太平军调集兵力到长江北岸,干扰敌军的后方,迫使清军回头救援北岸,这样就减少了围困天京的兵力。并派兵去迎接陈玉成剩余下的部队,收复皖北,打通运粮的道路,解除天京缺粮的危机。

  李秀成认为洪秀全的决策是错误的,但作为臣子,若加违抗,就有要被杀头的危险。这使得他不得不顺从。

  1863年3月,冒着雪花和寒冷的风,李秀成率领着大军过江,向长江北岸进发。当时,安徽北部地区因连年打仗,粮食颗粒未收,饥荒严重。太平军所到之处,不仅得不到粮饷,反而要用银两买粮来救济灾民。

  洪秀全军事决策上的错误,对太平军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太平军的官兵在这里找不到吃的,只好靠吃野草充饥,那时,每天都有好多的人被活活饿死!

  老天爷似乎也不作美,又连降几天大雨,太平军餐风沐雨,饥寒交迫,又苦又累。一夜之间,病倒的病倒,饿死的饿死,真是一片凄凉景象啊!

  曾国藩在察看军情后洋洋得意地说:“徽州、池州、宁国等地,姓流离失所,骨遍地。

  太平军到了这些地方,就像鱼儿没有水,儿没有林,活不多久啦!”他诡计多端,不仅不调兵去救援长江北岸的清军,反而加强了对天京的围攻。

  正当李秀成进退两难,心烦意乱的时候,雨花台陷落了,天京危在旦夕!这时,洪秀全的紧急命令频频传来,要他火速返回天京解围。

  李秀成率兵返回天京途中,正碰上长江涨大水,道路被冲断,军队无法前进。而渡江的地点——九袱州已被大水淹没。等候渡江的太平军,没有住房,没有饭吃,没有柴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