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上帝教
1843年5月,洪秀全到离家乡三十余里的莲花塘表兄李敬芳家中教书。一天,李敬芳在洪秀全的书柜中发现了《劝世良言》这套书,乃向他借去浏览。敬芳也是个对现实不满的文人,读了《劝世良言》后,对书中宣扬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极为赞赏,于是复又向秀全推荐。“秀全乃潜心读之,遂大觉大悟,于此书中寻得解释其六年前病中梦兆之关键,觉书中所言与梦中所见所闻相符之处甚多,有此觉悟,秀全如梦初醒,彼觉已获得上天堂之真路,与永生快乐之希望,甚为欢喜,于是依照书中所言,及按是时自己所明白此典礼者,自行施洗。彼等复对上帝祈祷,许愿不拜邪神,不行恶事,恪守天条。彼等(洪、李)于是自己灌水于顶上,自言‘洗除罪恶,去旧从新’。”洪秀全还自制悔改诗云:
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
勿信邪魔尊圣诫,惟从上帝力心田。
天堂荣显人宜慕,地狱幽沉我亦怜,
及早回头归真果,免将方寸俗情牵。
实际上,这是洪秀全苦于没有动员民众跟他走反抗之路的思想武器,忽从这本被他冷落了七年之久的不起眼的小册子中得到某种启示,顿觉豁然开朗的一段写照。
为了使人相信上帝,洪秀全又将1837年病中的梦幻作进一步的附会、编撰,声称那时他曾上天见到上帝,上帝要他到世上来斩除魔鬼。他编撰的这个故事是:八个天兵用一顶美丽的轿子把他抬上天,天妈为他洗净身体后,他被引入一座大宫殿内,同行的有一班年高德劭之人和许多古代圣贤。他们用刀剖开他的肚子,取出原有心肝五脏,换上新的心肝五脏。接着又引他进入另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见到了披金发、穿黄袍、坐在宝座上的老人——上帝。上帝双眼流着泪对他说:“世界人类皆我所生,我所养,人食我粮,服我衣,但无一人具有心肝来纪念我和尊敬我,尤其恶者,则竟以我之所赠品去拜事鬼魔。人有意忤逆我,而令我恼怒,你勿要效法他们。”说完,老人即授他宝剑一柄,用以斩除鬼魔;但令其慎勿妄杀兄弟姐妹,又给他印绶一个,用以治服“邪神”。老人又对他说:
“奋勇放胆去干这大事啊!如遇有种种困难,我必扶助你。”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洪秀全说:“天上至尊的老人,已令全世界之归向我了,世界万宝皆归我所有了。”
就这样,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作为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七年以前,《劝世良言》对洪秀全丝毫没有发生作用,七年以后同样一套《劝世良言》,却使他“大觉大悟”,这件事本身就说明:
《劝世良言》没有促使洪秀全走上反抗的道路,恰恰相反,是洪秀全走上反抗道路的需要,才把《劝世良言》中的某些观点拿来作为他的思想武器。
《劝世良言》是中国基督教信徒梁发编写的一本通俗传道书。从本质上讲,它是麻醉中国人民的思想精神鸦片。它宣扬的是逆来顺受,“安贫守命”,把希望寄于死后升上天堂。但是,它也偶尔流露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它说:“世界上万国之人,在世人所论,虽有上下尊卑贵贱之分,但在天上神父之前,以万国男女之人,就如其之子女一般,所以说拜求天上神父者,不拘上下尊卑贵贱人等。”这对洪秀全是一个新的启发。他认为在彼岸世界上帝面前,人都是平等的,那么人间现实世界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也应该是平等的。这个平等观点,被洪秀全看中了,拿来用了,于是,西方列强企图用来奴役压迫中国人民的基督教,经过洪秀全的利用改造,转变为他反封建反侵略的拜上帝教。形式上虽然来自西方基督教,但内容上却集中反映了中国贫苦农民要求改造封建统治,建立一个平均、平等、理想国家的愿望。所以,洪秀全建立的拜上帝教,是一个中西结合的新宗教,不完全同于基督教。
建立拜上帝教后,洪秀全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不顾“大逆不道”的罪名,在自己的私塾中,将偶像扫除,并将孔子牌位丢掉。这是近代史上破天荒的反抗行动,反映了洪秀全要与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决裂的强烈愿望。秀全的族弟洪仁发和表弟冯云山,首先加入了拜上帝教,同时也将私塾中之偶像全部除去。冯云山还写了一首诗说:
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
只为本心浑失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洪仁发的和诗这样写道:
全能天父是为神,木刻泥团枉认真。
幸赖耶稣来救世,吾侪及早脱凡尘。
事后,洪秀全同洪仁发、冯云山又细读《劝世良言》,使他们相信“全书均为真理”,自己“确为上帝特派以拯救天下——即是中国——使回到敬拜真神上帝之路者”。洪秀全曾说:“我曾在上帝面前亲自受其命令,天命归予。纵使将来遇灾劫,有困难,我也决心去干。”为表示决心,他与李敬芳制宝剑两把,上刻“斩妖剑”三字,并赋诗一首: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在这首诗里,洪秀全已经毫不掩饰他准备用暴力推翻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思想。但是,当时整个上帝教教义还比较简单,基本上还停留在“劝人为善”、“改邪归正”的阶段,需要进一步丰富,否则无法吸引广大民众,力量壮大不了。
即使如此,由于洪秀全和他的寥寥几个信徒不拜偶像,将私塾中孔子牌位除去,业已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说这是“从番”,以致“学童惊散,书馆停闭”。
这样一来,他们生计无着,安全难保,在家乡立足成了问题,急待寻找一块以图发展的地盘1844年,洪秀全开始了向外发展的尝试。
1844年4月2日,洪秀全约好友冯云山,冯瑞嵩、冯瑞珍离开故乡,遍游天下,宣传拜上帝教。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