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一六三

  毛泽东于3月26日阅后批示:“同意。退粟裕办。”

  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各项事宜,又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粟裕肩上。粟裕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一个好的校长。他深知,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校长,是难以办好的,何况这是全军技术院校的首府,更需要一个政治、文化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在全军有威望的领导。粟裕想到了黄埔军校毕业当过红军学校校长的陈赓。解放战争中他们在一起配合打过仗,陈赓很善于开创局面,有他去当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这时陈赓正在朝鲜战场,能否调他回国,必须由中共中央决定。粟裕将他的想法首先报告了周恩来,经周恩来与毛泽东商量,决定调陈赓回国,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2年6月陈赓从朝鲜返国,即对军事工程学院进行具体筹备。为保证军事工程学院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粟裕报请周总理准予从政府系统教育部门延聘一批教授。

  在粟裕统一筹划和领导下,空军、防空军、海军和各大军区都根据需要,增建了一批院校。

  粟裕对新建军事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了周密的考虑。为了使军事院校的教学与新装备接轨,他建议拨出一个步兵师的进口装备,分配给各军事院校供教学用。他亲自同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商谈说:目前部队少一辆坦克影响不大,从长远打算,拨一部分技术装备给院校教学、研究是合算的。在他的关心下,满足了军事工程学院和一些军校对技术装备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全国军校的管理领导,粟裕提议成立了专门的军校管理部。

  1952年6月,粟裕根据基本确定的军队院校整编、整顿和新建方案,草拟上报了《调整全国军事学校命令》稿。6月23口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颁布。至此,军队院校教育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相衔接,专业门类齐全的培训体系。

  学校教育是人民解放军培养提高干部的重要路子,但每年进学校学习的毕竟是少数。因此,粟裕积极提倡在职学习,要求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在职干部集训,学习现代化知识。1952年6月,在粟裕倡导下,总参组织各总部、各军兵种主要领导干部共128入学习现代化合成军队作战知识,每周在中南海居仁堂请专家来讲一次课,严格规定上课期间不安排其他工作,无特殊原因不准请假。粟裕以身作则,带头听课,并且给各部队提出:“人民解放军的每一个战斗人员,都必须精通自己手中的武器,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每一个指挥员更要精通战术,善于组织和指挥战斗,提高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而且不仅要精通自己兵种的战术和武器性能,同时还要熟悉其他兵种的战术和武器性能,以便诸兵种协同作战”(粟裕:《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载1954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各部队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训练,以较短的时间掌握了新装备新技术,初步学会了诸兵种联合作战。

  粟裕脑海里又在考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军队的正规制度。他和军训部领导及军校首席顾问谈话,强调建立条令条例的必要。他说:过去我们的战士从农村入伍,为应付战斗情况,不能按部就班地搞正规教练,而是入伍就学战斗动作,或未经学战斗动作即拉上战场,部队基本教练未打下基础。现在我军虽已成为强大的正式兵团,但无正规制度习惯。粟裕认为,我军政治上已打下巩固基础,但军事生活、工作制度不严格,军事纪律不如党的纪律,工作效率低。这种现象如不改正,会成为走向现代化的障碍。

  1952年1月在总参及军训部领导的会议上,粟裕提出:为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要重新审修条令。2月,粟裕通知军训部准备成立机构,进行条令的统一编写。他和肖克反复协商,决定成立条令局。粟裕特别提出要把内战、抗战、解放战争和志愿军在朝鲜的战争经验包括进去,要选调文武兼备的干部来担负条令的编写工作。他亲自参加共同条令的审定,结合自己从士兵、基层干部到高级干部的经历,及执行条令的切身体会和带兵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意见。

  经过总参谋部与有关总部1年的努力,编写出了内务、纪律、队列和警备四大条令。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颁布修改过的共同条令,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人民解放军在实行统一编制、统一装备、统一训练、统一纪律、统一制度的正规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力主利用抗美援朝和抗法援越战争锻炼部队。提高海军出海作战能力。

  对于军队来说,战争是最好的锻炼机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当时除原子弹以外所有的现代武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粟裕认为,我们既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又应不失时机地运用这个现代化战争的实践场所锻炼部队,吸取现代化作战的经验。

  1952年5月7日,粟裕与空军领导谈话时说,正在进行的朝鲜战争就是锻炼部队很好的机会,空军要利用朝鲜战争求得锻炼,为此而损失一些人员、装备应在所不惜。5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周恩来副主席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空军歼击机部队“加打一番”(即空军所有歼击机部队赴朝再轮番实战锻炼一次),抓紧实战锻炼的指示。6月12日,粟裕提出了空军在朝鲜作战的方针建议。根据敌我友空军装备、技术、补充对比情况及作战实践,粟裕提出,空军“目前作战方针,仍以锻炼为主”,“作战目标,以打小机群、中机群为主,避免与敌大机群决战”。“如实行大决战,即或能歼敌过半,然敌补充快(估计1个月内又可能增加新的前来),我则非一年半后,不能恢复元气。”

  粟裕还从建军的角度提出:“空军建设与陆军建设,仍有很大的区别。在陆军建设来说,战斗作风好的,以新兵补充,可带起新部队,保持作风。在空军来说,则主要是飞行员锻炼与飞行员补充问题。加以我空军新建数量还少,故仍需采取轮番实战锻炼与新的建设结合”。粟裕建议各军区空军司令员及所属司令部人员,“分别派到安东(即今丹东)轮番参加实战指挥学习”。

  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在朝鲜空战中积极稳妥地使用空军,不与敌人拼消耗,不争夺前线战场的全面制空权,但要协同友军夺取并保持局部的制空权。在兵力使用上,采取轮战形式,使更多的部队得到锻炼,战斗力迅速提高,取得了锻炼提高和较好战果双丰收。

  鉴于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毛泽东提出赴朝作战部队“采取轮换作战的方针”。粟裕非常拥护毛泽东主席的指示,1952年8月6日写报告给中央军委,对陆军步兵轮换入朝作战提出了“以军为单位”、“以师为单位”轮换等几个方案,“使国内80%以上部队,均能取得对美帝国主义作战的经验及使在朝多数的军得到休整改装”。对于兵团机构的轮换,鉴于国内各大军区之兵团机构均已取消,重新组成进行轮换确有困难,粟裕提出以“干部交流”和“多设副职”的办法,达到干部轮换休息的目的。

  毛泽东主席于8月11日批示,同意粟裕的报告,并指出“应从今年8月起,在12个月内轮换完毕”。此后,人民解放军的大批干部、战士得到了与美军进行实战锻炼的机会。

  粟裕很重视组织国内机关干部赴朝参观。只要时间允许,参观团出发时,他都亲自作动员,回来时亲自听汇报,指导干部吸取更多的现代战争经验,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防军的重要参考。他要求参观团在了解敌方情况时要注意:不仅了解敌人使用的兵力,而且要了解敌之战术,了解敌兵力部署配备的方式和敌军指挥上的特点,以及其炮兵如何配合步兵,进攻和防御采取什么方式及特点;海上和空中如何配合,对我危害最大的手段和我们对付的办法等等。对于我方情况,粟裕提出要了解步兵、空军、防空军以及司令部机关的作战经验及我之长处与不足。还要联系到今后部队和训练上如何改进,提出意见。

  1952年5月3日,粟裕听取西南赴朝参观团汇报后指出:高级领导机关应从敌人、自己两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如单方面看会得出片面经验。粟裕发现有的赴朝参观见学人员,只注意观察在朝部队的缺点,不注意学习在朝部队的长处,批评他们说:“让你们去取宝,你们这样做不对么!等于没有完成任务”。以后他又建议将赴朝参观见学改为去朝部队代职,直接取得亲身实践的经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