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一四三

  粟裕及时地抓住了这个问题。12月15日,他发电报给邓子恢、李达并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央军委,建议召开一次包括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方面代表的联合支前会议,统筹解决粮食及其他支前问题。在这个电报中,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不仅从宏观上分析了整个战役粮食供需形势,而且从微观上精确计算和设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精确到把毛粮和加工粮加以区分,注意到各个解放区使用的计量标准不同,每斤从13两6钱到14两4钱、16两不等。他认为,为了有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统一支前机构在总前委意图下通盘筹划”,在供应制度上实行五个统一:斤两统一,粮票统一,粮食折合率统一,粮弹运输能力统一调剂,新区就地借粮政策统一。他建议迅速召开四方联合支前会议,建立统一的支前机构,统筹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42—444页。)

  毛泽东说过:如果不考虑战争消耗,不考虑几百万人的吃饭穿衣,就不是战略家。粟裕不仅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份电报表明,他如何把战略家的宏图大略与科学家的严谨求实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央军委和总前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指定由刘瑞龙、傅秋涛主持,于12月26日至29日在徐州召开有4个解放区和华野、中野代表参加的联合支前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个解放区的支前任务和分工协作办法,顺利解决了淮海战场面临的粮食供应等问题。这次会议以后,各地支前工作步调一致,互相配合,不仅对争取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为战后部队休整以及渡江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粟裕有一句名言:依靠人民群众,不是一句美丽动听的政治口号,而是战略思想。据不完全统计,在淮海战役中,参战支前的民工多达543万人,还有100多个民兵团执行战地勤务和保卫后方安全,相当于参战部队人数的10倍。此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坚强后盾。他们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的口号下,出动大小车88.1万辆、担架22.6万副、扁担35.5万副、船8539只、牲畜76.7万头,把数量庞大的粮食、弹药等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单是粮食一项就有9.6亿斤,对争取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到淮海战役结束时,前方尚存余粮两千多万斤。粟裕晚年专门写了一篇回忆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文章,热情称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他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在淮海战场上,国共正规部队人数对比是80万比60万,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居于劣势。许多人,包括斯大林、蒙哥马利在内,对于人民解放军用60万人打败国民党军队80万人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不知道,在60万后面还有500多万支前大军,有亿万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依靠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有力地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粟裕说:“在计算我方有生力量时,不能单纯地计算主力部队,而应包括地方武装。过去很多人认为红军很神秘,兵的数量少、武器坏,对付强大的优势的敌人却能打胜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群众算在里面,没有把地方武装算在里面。”所以他强调指出,依靠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7页。)

  六、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齐显神威。杜聿明集团30万大军土崩瓦解。

  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以后,粟裕认为形势已经完全明朗,我军已占绝对优势,杜聿明已成了瓮中之鳖,绝对逃不脱被全歼的命运。现在的问题是从战争的全局来考虑,在什么时间发起总攻最为有利。

  12月11日,中央军委为了稳住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部队,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准备令刘、陈、邓、粟在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以使平津、淮海两大战役互相配合。12月14日电示粟裕:“你们围歼杜邱李各纵,提议整个就现阵地态势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击。”(《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16—417页。)

  粟裕认为,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给淮海战场造成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既可利用这个时间组织部队休整,又可乘机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根据粟裕的指示,华野司令部和政治部立即作出部队休整计划,发出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的指示。

  在部队休整中,他们运用华野政治工作的“三大创造”,广泛开展“立功运动”、“评定伤亡”和“即俘即补”等活动,进行战前练兵,总结经验,补充兵员,整顿组织,养精蓄锐,准备决战。经过20天的休整,华野各个纵队兵员充实,装备改善,战术提高,土气上升。特别是在“溶化俘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俘即补”大显神威,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绩。许多国民党军队士兵,原本是被“抓壮丁”抓来的劳动人民,经过“诉苦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立即掉转枪口参加战斗,连军服也来不及换。为此,粟裕决定赶制10万顶军帽发给“解放战士”,以便识别敌我。到淮海战役最后阶段,华野部队中的“解放战士”达到总人数的80%。以致有人说笑话:在淮海战场上,是“共产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华东野战军经过这场大决战,不仅没有减员,反而更加壮大。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总人数为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战役结束时增长到55.1万人。增长的部分,除了补充几个地方团以外,主要是补进“解放战士”。

  对敌政治攻势更是大放异彩。除了反复广播毛泽东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以外,粟裕还亲自主持起草致杜、邱、李的劝降信。

  这封劝降信写道:“贵军现已粮弹两缺,内部混乱,四面受围,身陷绝境。希望增援乎?则黄维兵团已被歼大半,即将全军覆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被我追阻于蚌埠以南,南京方面正忙于搬家,朝不保夕。希望突围乎?则我军已布下天罗地网,连日事实证明无望。继续抵抗平?则不过徒作无益牺牲,

  必然与黄百韬遭受同一命运。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望三思之。时机紧迫,希早作抉择。”

  广大指战员创造了许多攻心战法,阵地广播、释俘劝降、发射传单、给蒋军士兵送饭等等,造成了“四面楚歌”的强大声势,促进了蒋军的动摇和瓦解。华野包围圈越缩越紧,蒋军阵地越来越小,蒋军空投物资大量落在华野部队手中。加上“天不佑蒋”,时值严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蒋军官兵饥寒交迫,把包围圈内老百姓的门窗甚至棺材板都烧光了,把麦苗、树皮、马皮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为了争夺吃的,蒋军官兵互相残杀,甚至活埋伤兵。蒋军士兵和下级军官纷纷携械投降。在华野发起总攻以前的20天内,蒋军被毙伤、瓦解10余万人,其中整连整营投降的就有1.万余人。到华野发起总攻时,杜聿明集团的30万人马只剩下了不足20万人,只用4天时间就被全部歼灭了。粟裕说:“敌人最后被解决得这样快,应该归功于政治攻势的成功。四天四夜还不到,就歼敌十多万,平均每天歼敌四五万人。如果没有政治攻势,最后解决敌人不会这样快,我军的伤亡一定还要大些。证明攻心为上是正确的。”(《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54页。)

  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蒋介石和杜聿明加紧策划突围。杜聿明一再向蒋介石建议,用集中兵力决战的办法,保存长江以北的部队,认为靠现有力量突围是下策。可是处于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既无机动兵力可调,又因内部矛盾有兵也调不动,不得不下令杜聿明突围,并且悍然下令使用毒气弹。杜聿明集团奉命行动,左冲右突,四处碰壁,寸步难移,最后决定孤注一掷,分头突围,自寻生路。

  华野指挥机关很快就侦察到敌人的动向,估计杜聿明可能突围。粟裕说:“杜聿明现在是内无粮草,天天挨炮,外无援兵,天天减员。天也和他作对,飞机只能高空飞行。因此,敌人见天上地下来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能企图拼死突围。虽然敌人是关在笼内的老虎,但要准备他逃出笼来打。”决定乘敌人调整部署、兵慌马乱之机,于1月6日发起总攻。

  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从1月6日16时到1月10日16时,经过4昼夜96小时激战,华东野战军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杜聿明的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2个兵团残部近20万人,生擒杜聿明,击毙邱清泉,只有李弥化装潜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