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一四〇

  四、战役关键阶段一肩勇挑三担,度过他战役指挥中第三个最紧张时刻。

  粟裕晚年谈到淮海战役时说:“我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豫东和淮海。而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战役结束以后,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

  许多人不理解,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是打黄维,粟裕不担任主攻方向的指挥,为什么最紧张?其实,全面了解了当时淮海战场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那时的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总兵力还有6个兵团18个军50余万人,分别集中在3处:江苏徐州地区,有徐州“剿总”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8个军30余万人;安徽蒙城地区,有黄维兵团4个军12万人;安徽蚌埠地区,有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6个军10余万人。

  三个战场一盘棋。如何确定主要打击目标,如何处理主攻战场与钳制、阻击战场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这3部分敌人,是关系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问题。

  对于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中央军委和战区指挥员之间反复商讨,随着战场形势的发展,曾经作过多次设想和调整,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和完善。

  粟裕从淮海战役发起之时开始,就一直关注着第二阶段作战对象的选择。早在11月7日的电报和8日的“齐辰电”中,就提出下一步歼灭黄维兵团或孙元良兵团。中央军委判断,在打完第一仗以后,徐州之敌有南撤和不撤两种可能,在11月7日的电报中提出:“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77页。)。可见,把黄维兵团作为第二阶段的歼击目标,一开始就是作为南线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在第一阶段作战过程中,中央军委一度设想第二阶段“歼灭邱李,夺取徐州”(《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7页。)。那时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刚刚开始,其余各部蒋军的动向尚未判明。所以,中央军委11月15日指示:第二阶段作战“需待黄(百韬)兵团歼灭以后,依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才能决定作战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21页。)。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粟裕把对邱,李的作战始终限于在阻援打援中歼其一部的范围内,并且于11月18日向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报告:“邱、李东援部队进程甚缓”,“估计邱、李已不敢大胆东援,纵(敌)东援歼灭可能不大”,而随时准备转移兵力到南线作战。

  在第一阶段作战临近结束的时候,南北两线战场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全歼黄百韬兵团已成定局,邱、李两兵团积极东援的情况并未出现,集结于蚌埠、蒙城地区的黄维,李延年、刘汝明3个兵团开始向北增援。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场指挥员注意的重心转移到南线。中央军委认为,南线之敌25个师“是一个大敌,必须妥筹对策”(《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11月18日,中央军委提出,在北线歼灭了黄百韬,南线歼灭了李延年,歼灭或驱逐了刘汝明之后,“即可全力歼灭黄维,如像在碾庄歼灭黄百韬那样,获得一个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45页。)。同一天,黄维兵团3个军进至蒙城地区,向中野一纵发起攻击。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11月19日提出,华野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个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淮海战役》,第一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75页。)

  粟裕和陈士榘、张震于11月20日亥时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必要时还可增加三个纵队,协同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并且建议“首先求得彻底歼灭黄维兵团为主”。当晚就派4个纵队分途南进。他们在复电中还判断,黄百韬被全歼后,邱,李兵团与黄维、李延年兵团有“以宿县为中心对进,以图打通津浦线联系之极大可能”。为此决定以4个纵队加2个旅阻止李、刘兵团北进,以8个纵队成大弧形包围徐州,监视和钳制徐州之敌,阻止他们南援,“全力保刘陈邓歼黄(维)胜利”(《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21—423页。)。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11月21日复电,“完全同意哿(20日)亥电部署”。但是,在集中兵力打一个敌人还是分兵打两个敌人问题上,商榷还在继续。11月21日,中央军委电示:“华野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歼灭李延年。请粟陈张、谭王从目前起,即将主要注意力及兵力部署的重点放在歼灭李延年三个军的上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58页。)。

  11月23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提出:“战役第一步由中野全力对黄维,华野全力歼李延年、刘汝明(宿县城由华野控制)。尔后视战况发展,实行调整”。

  11月22日,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同时给邱、李两兵团以沉重打击,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给下一步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1月23日,黄维兵团向中野南坪集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则迟迟不进,出现了歼灭黄维兵团的有利战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23日22时发电报给粟裕、陈士榘、张震并报中央军委,认为“歼击黄维之时机甚好”,“我们意见,除王(秉璋)张(霖之)十一纵外,请粟陈张以两三个纵队对李(延年)、刘(汝明)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人歼黄维作战”。粟、陈、张于24日午时(11—13时)复电:“我们当遵命,首先以大力协同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对刘(汝明)、李(延年)暂采阻击与歼灭其一部之方针,对徐州方面则以七个纵队(一、三、鲁、十二纵为第一线,四、八、九纵为第二线)全力阻其南援”。决定除王张十一纵请刘、陈、邓直接调用外,另令二纵担负对刘、李两兵团的阻击,六、七及苏十一等3个纵队兼程向宿县前进,准备加入歼灭黄维之作战。中央军委于24日15时复电:“(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69页。)。

  粟裕、陈士榘、张震接到中央军委电报,于25日巳时(9—11时)复电,表示“我们完全拥护先集中兵力歼灭黄维的作战方针”,并对参加歼灭黄维作战以及阻击南北两线援敌作出具体部署:决定再抽调3个纵队,连同已归刘、陈、邓指挥的王张十一纵,先后投入歼灭黄维的作战;以3个纵队加江淮军区两个旅,坚决阻击李、刘两兵团向西增援、向北进犯,隔断它与黄维兵团和邱、李、孙3兵团的联系;以8个纵队阻击邱、李、孙3兵团,使其不能向南向西增援。(《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25页。)

  这样,第二阶段的作战方针就最后确定下来,并开始付诸实施了。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一肩三副重担,除了先后派出5个纵队参加主攻战场作战以外,还担负着钳制、阻击南北两线敌军一个剿总指挥部、5个兵团约40万人的作战任务。

  粟裕认为,第二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是整个战役的关键阶段。在大兵团作战中,钳制和阻击战场不仅直接保障主攻战场作战,而且关系下一阶段战局发展。淮海战役的转折点,是在杜聿明所率邱李孙3个兵团被围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被阻住,我军已能集中足够兵力全歼黄维兵团的时候。在这以前,战场形势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战役指挥上,必须充分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争取战役转折早日实现。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切断3部分敌军的联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