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八三

  执行小组离开南通以后,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九师一〇五旅就对小海镇等地发动进攻。粟裕命令陶勇的第八纵队实行反击。经两天一夜激战,收复被敌人强占的小海、观音山等地,歼敌1400多人。

  中共代表看到第八纵队获胜,估计美蒋代表可能回来纠缠,就说:“走吧,我们到淮安述职。”

  在上海的美、蒋代表气急败坏地坐飞机赶到如皋,又由如皋赶到淮阴,要中共代表赶快与他们会合。中共代表心中有数,缓步徐行。到达淮阴时,美,蒋代表已经焦急地等候在码头上,一见面就指责中共代表:“你们擅离职守,造成严重流血事件!”中共代表严正回答:“擅离职守的是你们!小海镇是我军防地,你们破坏停战协定,发动进攻,被我军歼灭,应该!”美、蒋代表白讨没趣,此事不了了之。

  4月22日,粟裕和张鼎丞接见淮阴执行小组成员。粟裕说,对苏中地区的军事调处问题,国共双方均应抱赤诚态度。我们反对内战,但要执行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战和交织、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粟裕以其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无论是在战场的较量中,还是在会场的较量中,都稳操胜券,挫败强敌。

  六、及时完成对付全面内战的各项准备,

  造成“蒋不攻李,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的战略态势。

  1946年4月以后,全国范围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蒋介石利用暂时停战的时间,在美国的帮助下,把他的80%的正规军160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在苏中区南部沿江一带,集结了5个整编师(即原来的军,有的仍称军)10万人马,做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摆在长江南岸沪宁线上的二线部队随时准备渡江北进。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1946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种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3页。)

  粟裕与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为对付全面内战进行了积极的全面的准备。

  首先是扩充和加强三结合的武装力量。1946年3月6日,中共中央曾经发出关于精兵简政问题的指示,特别提出对山东、晋冀鲁豫、华中3地的要求:“你们三处兵额最大,负担极重,如何实行精简,应速决定方针。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外完成。被精简人员武器,有计划地妥善地分配到农村生产中去。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9页。)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当时有4万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精简,只能剩下1万多人。

  粟裕主管华中野战军,精简首当其冲。他从华中的实际情况出发,联系毛泽东主席关于“人民的武装,一支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的指示,考虑如何执行中央的指示。他认为,当时华中地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有12个整编师(军)部署在华中南线,我军不是兵力太多,而是兵力不足。国民党也搞“整编”,把原来的军改为整编师,实际上人员、装备更加充实,战斗力比以前有所提高。我们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共中央指示的基本精神是“精兵”,即中共中央后来强调的“精简老弱,充实部队”,我们精简的重点应当是老弱病残人员,而不能削弱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们只精简了1017名老弱病残人员,却扩充了主力部队,并将一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批准,继续使用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番号,将第八纵队扩充为第一师(粟裕兼师长、政委,副师长陶勇,副政委王集成),第六纵队扩充为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政委,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每个师由下辖5个团扩充为2个旅6个团;充实了第七纵队、第九纵队;又将第五军分区等部队和一部分起义部队改编为第十纵队。为了适应大兵团运动战和连续作战的要求,充实战斗连队,每个步兵连一百五六十人,每个团2000到3000人。华中野战军由4个纵队4万余人发展到2个师、3个纵队共6万余人,超额完成了中共中央给予的组建5万野战军的任务。同时,扩大和加强地方武装,地方团队发展到6万余人。还组织了民兵参战团,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和伤员转运站、粮草供应站等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系统。

  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在部队中广泛开展“百日练兵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敌人磨刀我磨刀,我比敌人磨得更光亮!”

  毛泽东后来总结这一段精简的经验教训说:“今年(按:指1946年)一二月,以为蒋介石有办好事的模样,结果还是办了坏事。我们复员吃了亏,部队不充实,减少了民兵。”(《党的文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4年第4期。)而在华中地区,特别是在粟裕直接指导下的华中野战军和其他武装,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通过精简整编,华中地区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扩充和加强,为对付后来的全面大打准备了必要的武装力量。

  华中地区为对付全面内战采取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就是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指示。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和常委曾山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土地问题会议,返回淮安后立即召开华中分局和地委书记联席会议,决定在华中全区普遍展开土地改革。当时有一种意见,认为内战迫近,不宜搞土地改革。粟裕坚决主张立即开展土改运动。他认为,土改和备战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通过土地改革,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动员他们为保卫土改的成果而斗争,才能更好地巩固解放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争准备。他教育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民群众的翻身斗争。在粟裕长期工作过的苏中区,贯彻执行“五四指示”尤其坚定和积极。在内战已经打响的地方,提出的口号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算盘”,“白天打仗,夜晚分田”,“前方打仗,后方分田”。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保卫解放区、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人民子弟兵的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参军热潮。农民原来有“三乐三愁”:打败了鬼子心里乐,听到“刮(国)民党”要来心里愁;进行土改心里乐,生怕地富暗中捣鬼有点愁;斗争地主心里乐,担心逃亡在外的地主还乡团反攻倒算有点愁。经过教育,翻身农民认识到了掌握枪杆子的极端重要性。他们说:“枪在地主手,农民吃苦头。枪在农民手,保田不用愁”。“得田容易保田难,大家保田就勿难。上千青年进主力,勿怕地主还乡团”。一队一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穿过父老乡亲的欢送人群,奔向主力部队。据(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地区的不完全统计,翻身农民参加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的有27918人,还有21200人参加支援前线的活动。土改和战备互相促进,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对于这件事,陈毅在1948年4月召开的华野一兵团高干会议总结时说:“粟裕同志在苏中自卫战争开始时,坚持先搞土改,这是政治水平很高的表现。当时战争情况很紧张,军事指挥员强调地方搞支前工作是很自然的,他反而注重土改,这是很好的。”

  面对日益紧张的形势,粟裕加紧筹划对付全面内战的作战部署,首先是选择有利于发挥人民战争优势的战场,及时完成军事力量的战略集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