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八二

  当时也有个别领导人片面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指示。他们说,现在要成立联合政府,军队要国家化,枪杆子要收起来,靠笔杆子、政治斗争解决问题。有人说,今后是政治斗争第一,经济斗争第二,文化斗争第三,军事斗争第四。有人说,将来听不到枪声了;如果听到枪声,那可能是哪位同志走火了。对于这些论调,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多数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是持有不同看法的,是自觉抵制的。1946年三四月间,在淮安举行的华中区宣教工作会议上,有的领导同志对当时极不稳定的和平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并且由此得出文艺不再为工农兵服务的结论。参加会议的军队代表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他们说,自从由江南撤到江北,部队一会儿调到津浦线,一会儿拉到陇海路,到处看到国民党在紧张地调兵遣将,我们怎么可以要军队解甲归田呢?大家对如何在军队中传达会议精神感到为难,就把情况报告华中军区。不久,华中军区通知与会军队代表到淮安开会,根据粟裕等领导同志的意见,明确地告诉他们:别听那一套。你们回到部队,要抓紧动员,准备打仗。

  1946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指出:“蒋介石的主张有两条:第一条,对一切革命党全部消灭之;第二条,即如一时不能消灭,则暂时保留,以待将来消灭之”。“蒋介石的两条,第一条很清楚,第二条是人们容易忘记的,稍为平静一点就忘了。二月一日到九日就忘记了,较场口事件以后就不忘记了。马歇尔能放长线,蒋介石也较何应钦不同。假如有一个放长线的,放半年我们就会忘了,那就危险得很。”(《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1页。)

  粟裕当时并不知道毛泽东这个发言内容,但是他从实际出发,得出了与毛泽东一致的结论。

  在停战协定生效的当天,1946年1月13日,成立了由美方代表罗伯逊、中共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为委员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调解国共军事冲突,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当时,虽已明令停战,但仍然是“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局面。华中地区则是大打不多,小打不断。在停战协定即将生效前几天,国民党军队就在扬中、南通等处渡过长江,侵占了华中解放区的泰兴、靖江和南通的平潮等城镇。停战协定生效后,又继续向如皋的白蒲、林梓等地发动进攻,并侵占了白蒲。

  粟裕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人一起,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以谈对谈,以打对打,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1946年2月底到3月初,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三人军事小组”到全国各地检查停战协定和整军协议执行情况,预计3月初到达徐州。中共中央军委通知华中军区,要粟裕和谭震林到徐州参加谈判,主要谈“粟裕部与顾祝同部的摩擦问题”。

  3月2日,粟裕和谭震林携带国民党军队违反停战协定进攻华中解放区的材料,乘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来的飞机,由淮阴起飞,到达徐州。当天就见到了由临沂到徐州的陈毅。第二天,三人军事小组到达徐州。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举行欢迎宴会。

  顾祝同见到粟裕,拱手连称:“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顾祝同与粟裕是老对手了。在抗日战争中,顾祝同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粟裕指挥的部队曾经战斗在由他管辖而又失陷于日伪的地区。首战韦岗,威震江南。决战黄桥,开辟苏中。三战天目,所向披靡。粟裕的赫赫战功和神机妙算,显然给顾祝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顾祝同的客套话并非完全客套。

  宴会结束,粟裕和陈毅、谭震林等一起,来到周恩来住处,见到久别的周副主席。周恩来对他们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美蒋玩弄两面手法的阴谋,阐明了我党的方针政策,对山东和华中的工作作了具体指示。谈话一直持续到4日凌晨4时。两小时后,周恩来即与张治中、马歇尔乘飞机离开徐州。

  当天下午,粟裕和陈毅、谭震林乘飞机离开徐州。国民党在徐州的将领顾祝同等到机场送行。这时,一批美制P51型蒋机在机场起落,啸声刺耳,有意显示威风。

  站在粟裕身旁的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笑指天空,趾高气扬地说:“现代的空军威力真是伟大啊!”

  粟裕微微一笑,冷冷地回答:“遗憾的是,天上的飞机还不能到地面来抓俘虏。”

  飞机场上这场唇枪舌剑的较量,反映了两种战争观的较量。蒋介石集团的决策者们迷信武器装备的威力,以为有了美国政府送来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就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然而,与他们的愿望相反,没过多久,这场机场上的较量就由战场上的较量作出了结论,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美制飞机,大炮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屠杀人民群众的暴行,激起了华中人民的强烈反对。粟裕对美国记者罗尔波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战协定、进攻华中解放区的真相。他指出,在“双十协定”以后,国民党军队先后侵占我苏皖解放区26座县城、3000多个村镇,杀死我军民上万人。他与张鼎丞联名发电报给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控诉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要求军事调处执行部“调查真相,予以制裁”。

  在华中区军民一再要求下,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决定成立淮阴执行小组,负责调处华中区执行停战令中的问题。

  粟裕认为,这是与国民党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战略侦察的极好机会。他把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韩念龙派去担任我方首席代表,并要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振衡以中校作战科长身份、秘书主任蒯斯曛以中校翻译身份参加执行小组。他要严振衡转告韩念龙:对方很可能拖我们去陇海线,你们要尽力不去陇海线,而把他们拖到南面去解决白蒲问题。在那里,是他们打我们,我们反击。

  粟裕还告诉严振衡,刚刚收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出的和字第2号令,这个命令规定以双方现在占据的城市为中心划出半径30公里的缓冲区。粟裕说:“这还得了!国民党现在占据着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如果按照这个规定划缓冲区,我们要退出许多地方。”粟裕在地图上边画边说:“这是一个无法执行的命令。如果美、蒋代表提出划缓冲区,你们告诉他们:我们无权决定,要请示当地军事长官。另外,这个命令有中英两种文本。英语的city,可以解释为城市,也可以解释为市镇。你们可以据此提出,我们占据的集镇也要按照同样的原则划缓冲区,美、蒋代表是不会答应的。”后来,粟裕打电话给严振衡转告韩念龙,中央有指示,和字第2号令不能执行。

  由于中共代表坚持,淮阴执行小组决定到如皋、南通地区执行调处任务。国民党代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要求按照和字第2号令划出如皋、南通的缓冲地带。中共代表按照粟裕的指示回答。美方代表横眉竖目,蒋方代表哑口无言,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

  3月15日,淮阴执行小组到达如皋。迎接他们的是如皋以及临近各县群众代表送上的和平请愿书和揭露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等地的罪行调查报告。

  3月16日,如皋各界举行欢迎会,苏中第一分区临时参议会筹备会议长代表全区人民提出“国民党军队退出白蒲,严惩汉奸,解散伪军”三项要求。

  3月18日,淮阴执行小组到达南通,南通青年的欢迎队伍冒雨游行,涌向执行小组下榻的桃之华旅馆请愿。

  国民党和美国代表这时才发现,淮阴执行小组到如皋、南通地区调处,使他们处处陷入被动地位。虽然他们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掩盖事实真相,精心编造伪证,指使当地反动分子扮演“控诉共产党的难民”,但一一宣告破产。黔驴技穷,便采取血腥镇压的法西斯手段,接连制造了残杀如皋县参议员、人民代表徐浩泉的“白蒲血案”和暗杀参加南通要求和平民主集会游行的8名青年的“南通惨案”。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更加暴露了他们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本来面目,激起了华中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使国民党在华中地区遭到一次政治上的惨败。

  有一天,桃之华旅馆的接待员悄悄地领来一位穿便衣的人,进了中共代表的客房。他是南通地下党的同志,带来粟裕的口信,说驻在南通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向东进犯南通小海镇,美,蒋代表策划以汤恩伯邀请三方代表为名,骗你们离开南通去上海。你们不要上当。你们可到如皋。

  第二天,美、蒋代表果然以汤恩伯总部的名义向中共代表发出邀请,跟他们一起去上海休息。

  中共代表明白,国民党军队将趁机发动进攻。于是将计就计,说:“我们是执行调处任务的,如果打起来怎么办?不能擅离职守。你们要去上海可以,我们不能奉陪,我们回如皋恭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