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五七

  结婚以后,粟裕一直恪守自己的诺言,尊重楚青的志愿,支持她独立工作。在战争年代,他们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鼓励楚青尽早转业做地方工作,使视野更加开阔一些。粟裕的晚年,既长期身处逆境,又多种重病缠身。楚青毅然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陪同粟裕与病魔作斗争。几十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互敬互爱、祸福与共、始终如一的亲密夫妻和战友关系,经受了战争环境和政治风浪的严峻考验,如同凛冽寒风中的苍松劲草,表现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纯真爱情。

  粟裕逝世后,楚青填词悼亡,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夫妻关系。

  长相忆,

  兄长与伴侣。

  甜酸苦辛共品尝,

  崎岖坎坷相扶携,

  能不记心里。

  六、在反“扫荡”、反“清剿”中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

  创造平原水网地带游击战新战法。

  从1942年开始,苏中的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阶段,粟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日本侵略军在1941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进一步加紧对苏中地区的控制和掠夺,继频繁发动日益残酷的“扫荡”后,又发动“清剿”和“清乡”,企图把苏中占领区变成他的后方基地。以苏、英、美、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形成以后,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成为“四大巨头”之一,也更加神气起来,变本加厉地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大江南北加紧制造反共军事“磨擦”。苏中地区再次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苏中区的管辖范围日益扩大,苏中区党委和第一师的任务也日益加重。

  1941年12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重新调整各战略区管辖范围。这时新四军第六师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已经陆续由苏南撤到苏中,第三师在盐城地区的部分防务已由第一师接替。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将苏中区的管辖范围向南扩大到京沪路以北的镇(江)丹(阳)武(进)地区,向北扩大到盐城;后来又决定将苏南的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和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划归苏中区党委领导。

  1942年春天,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第一师与第六师合并(对外番号不变),第六师部队统一归第一师指挥,任命粟裕为合并后的第一师师长,谭震林为政委(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已批准第一师政委刘炎长期休养)。谭震林没有到职。新四军军部决定:“一、六两师政委即由粟师长兼代,一、六两师统一归粟指挥,以便利事权统一”。1942年10月26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建议,正式发布命令:“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

  194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决定,撤销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成立中共苏中区委员会,粟裕担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

  这样,粟裕集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于一身,担负起苏中以及江南部分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和指挥重任。

  粟裕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全面谋划自己的对策。他对苏中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总是与对华中形势、全国形势以及国际形势的观察分析结合起来。他常说:“苏北(这里所说的苏北,泛指江苏省北部地区,包括苏中。)的形势不能单独地讲,因为苏北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华中的苏北,也是全中国、全世界的苏北,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苏北的形势。”(《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99页。)他认为,苏中的斗争形势将更加尖锐与复杂,斗争形式虽有可能由反日伪“扫荡”为主转变到日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但是日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们要准备对付日寇更凶狠、更残暴、更毒辣的进攻。他估计,位于长江与黄海三角地带的第四分区对敌人的威胁最大,势将成为苏中全区斗争最尖锐的地区,敌我争夺的重心将由第二分区转移到第四分区。因此决定率领第一师指挥机关转移到第四分区,直接指导那里的斗争。

  中共中央根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全党全军的方针和任务,作出了后来概括为“十大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提出华中区工作的总方针总任务是:“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65页。)。

  1942年4月中旬,粟裕在启东县海复镇主持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指示和苏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把“一面巩固,一面发展”作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指导方针,既要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又要积蓄和加强力量,准备和迎接反攻。他在会议上作总结报告,再次系统论述苏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深刻分析苏中的斗争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指出:“苏中是各方面争夺的重要地区,今后的斗争形势将更尖锐与复杂,战争也更加残酷、艰苦。今后的斗争形式虽有可能由反‘扫荡’为主转变到三角斗争,但这一斗争形式不能长久存在,仍然要归并到日我两方的尖锐斗争。胜利的取得主要决定于我们主观实力和政策的正确运用。”(《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40页。)这次会议,对于统一苏中区党政军的思想和行动起了重要作用,为迎接更加严重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苏中大部是水网和半水网地带。从地图上看,河渠纵横,密如蛛网,城镇村落,港汊环绕。在这种特殊地理条件下作战,用木船对付敌人的汽艇,有许多不利条件:敌进我退,难以摆脱敌人追击;敌退我追,难以阻止敌人逃窜。敌人却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在河湖港汊中横冲直撞,对抗日根据地发动突然袭击,使抗日军民遭受重大损失。

  粟裕总结群众斗争的实践经验,针对有人认为“利用水网以建立相当巩固根据地已不可能”的论断,指出:“对于战争中的地形条件,应该辩证地看。水网地形其实是既有利又有弊,只要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对地形的改造,加强部队的适应性训练,就可以变对我不利为有利,变对敌有利为不利。”(《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67页。)粟裕的结论是:在平原水网地带创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可能的。主张积极创造条件,坚持原地斗争。

  从1941年底起,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在总结群众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农闲和冬季水位降低的有利时机,掀起改造地形的群众运动。

  他们在河道上构筑明坝、暗坝、交通坝、阻塞坝,使当地的平底木船(吃水浅,可数人拉过坝)通行无阻,敌人的尖底汽艇寸步难行。

  他们改大桥为小桥,改固定桥为活动桥,改大路为小路,改直路为弯路,使新四军行军作战来去自如,日伪军行动困难重重。

  他们开凿了许多小运河,使河流连接起来,沟通了各个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联系。

  在改造地形的同时,粟裕又领导部队改进作战方法,根据改造后的地理条件,进行适应性作战训练,掌握在水网地带打游击战的规律。

  改造地形、改进战法的群众运动,为在平原水网地带坚持抗日斗争,创建巩固的基本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反“扫荡”、反“清剿”斗争中大见成效。

  1942年春天,第一师与日伪军争夺的重点由第二分区的三仓地区向南推移到第四分区的启东、海门地区。形势发展完全在粟裕预料之中。

  1942年1月,为掩护启海地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粟裕指挥第一师部队进击并收复三阳镇,又乘胜扩大战果,攻击二厂、久隆,两度击退敌人的进攻,前后战斗共达半月之久。1月下旬,日伪军500多人分5路“扫荡”江(都)高(邮)宝(应)地区,以后日伪军又多次“扫荡”。这一地区,并增设据点,增加驻军。2月,日伪军“扫荡”第二分区的泰东地区,袭击新四军后方兵站、仓库及行署机关,并进占一仓。2月28日、3月2日,日伪军两次对启海地区发动“扫荡”。3月底,又将伪第三十二师徐承德部调来启东以西地区,企图复占三阳、二厂、久隆一线。遭到第一师部队打击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