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青少年时代的赵超构

8、留意政治关心国事

  一部分师生害怕失业失学,被迫退出了队伍;大部分人在谷寅侯领导下与艺文中学决裂。师生员工二三百人冲出了校门。赵超构是第一次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积极得很:他高喊口号,满街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抵制日货,抗议帝国主义暴行。第二日,校长果然重申前令,要斥退参加游行的教职员和学生,赵超构不等布告出来,就跟着谷寅侯先生和同学们一起脱离艺文中学。从此,满脑子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他丢掉了进洋行捧铁饭碗的念头。

  一个多月之后,罢课的师生二百余人在新开办的私立瓯海公学复课。这所学校是由谷寅侯首倡,地方绅商赞助创办的,开设在温州龙翔巷的九山平水王庙。谷被大家推举为校长。

  谷寅侯是温州城南埏人,家里开设同春酱园,是温州酿造业大户,家境殷实。他原是艺文中学早期毕业生,由教会保送南京金陵大学深造,毕业后又回“艺文”执教。在中学和大学时,他二度体验到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危害和对中国人的种种欺凌压迫,早已萌生反帝爱国思想。“艺文”的这一场风波,就他来说,是早晚要发生的;在青年赵超构,却有点突如其来。

  瓯海公学于1926年改名私立瓯海中山中学,以纪念不久前逝世的孙中山先生。解放后改为温州市第四中学(在今蛟翔巷130号)。现任校长谢溯南领我参观了九山王庙的遗址,指着草坪上花木丛中纪念碑上当年的创办人和首任校长谷寅侯的青铜立像说:“碑上有篇铭文,写着瓯海公学师生反帝爱国运动的经过。请你自己读一读吧。”

  赵超构1958年回乡时,曾与人谈到过这桩往事。他指认校门外面九山湖畔那幢叫“八角亭”的两层小楼,还记得那是1926年的建筑,爱国教师们常在那上面开会。

  赵超构由瓯海中学初中毕业,考入省立十中,是1928年(浙江旧时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十一个府,温州居第十位,省立中学称十中)。这一个时期是中国政局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岁月。南北军阀纷争,各立小朝廷,称孤道寡。广州的国民政府,由广州而武汉,而南京。蒋介石、汪精卫二人,先争做“左派”,后争做右派,由对立而合伙,握手言欢,坐地分赃,史称“宁汉合流”。他们彻底改变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政策,联手反共。从此国事蜩螗,如沸如羹。老百姓苦了。

  赵超构的留意政治,关心国事,开始于1925年春天孙中山逝世那一年。孙中山遗著《三民主义》成了他的第一本政治读物。在此之前,虽然也翻阅一些新出的书籍杂志,但并不认真,及至读到孙中山书中所说某些国家亡国灭种的惨状,暗暗心惊。

  他说:“我简直像担心天塌下来似地为国家的命运忧愁,好些日子睡不着觉!这本书对我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它使我震动,也促使我觉醒。”

  经过“五卅”反帝运动的斗争实践,他有了最初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把零用钱节省下来订阅了几份报纸杂志:一份上海出的《时事新报》,一份《东方杂志》,一份《学生杂志》,还有一份《小说月报》。在同学中像他这样把零用钱花在这上面的不多。

  省立十中校址在温州府前街。左首是五马街,旁边是九山湖,居温州闹市中心。这一带自古是永嘉郡治所在,人文荟萃,也是宋元以来南戏的发源地,瓦舍勾栏林立。作为古时作家组织的“才人书会”,就设在九山王庙。到了清末民初,这里更加繁荣,商店鳞次栉比,茶楼酒馆之外,学校、书店林立,出现了温州最早的“文化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