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李大钊

  在李大钊正确指导和影响下,国民社的多数成员、特别是它的骨干分子如许德珩、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等,在随后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成为积极的参加者和领导者。和国民社差不多同时成立的新潮社,也于12日聘请他为顾问,并约他为《新潮》写稿。至于由邓中夏等发起、以左翼学生为主、于1919年3月成立起来的平民教育讲演团,更是与李大钊关系密切。

  李大钊在《新青年》二卷1号上发表的《青春》一文,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他在1918年11月发表的演说《庶民的胜利》和撰写的论文《Bolshevism的胜利》,于1919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五卷5号上发表,进一步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也使新文化运动开始带上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运动,陈独秀起了重要作用;在它的后期,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李大钊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新青年》充分反映了这一变化的主流,一至三卷是陈独秀主编的,从第四卷起,由李大钊和陈独秀等轮流担任各期编辑,其中鲁迅也时常参与编辑部工作。

  在新旧思潮的激战中,《新青年》进一步在群众中扩大了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语体文,反对文言文,以语体文的形式进行新道德和新文学的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等刊物上用语体文发表论文,文笔畅达深刻,启发了众多的读者。此外,他在还《少年中国》、《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过几首清新隽永的白话诗。如他在五峰山时就写了一首《山中落雨》小诗:

  忽然来了一阵烟雨,

  把四山团团的围住。

  只听着树里的风声雨声,

  却看不清云里是山是树!

  水从山上往下飞流,

  顿成了瀑布。

  这时候前山后山,

  不知有多少樵夫迷了归路?

  李大钊的这首白话诗抒写了当时自己在风雨中战斗的心情,并深切地关怀着人们不要迷失了路径,暗喻人们在革命的道路上不要迷失方向。

  1918年12月22日,李大钊与陈独秀特地创刊了《每周评论》,因为《新青年》为每月一期,且多半是长篇文章,已不能完全适应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了。《每周评论》登的是短文,着重批评时政,推动当前的政治斗争。这个每周一期四版的小型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广泛的影响,不久就为继起兴办的许多刊物所采用。

  李大钊为了创办《每周评论》,不辞辛劳地奔走。

  在创刊号开印那天,他亲自到报馆,细致地校对,直至印出大样,一直到凌晨4点钟。在《每周评论》创办以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他撰写发表了55篇文章,平均每星期就发表2篇文章,可想而知,他的工作干劲是多么大啊,同时,他还担负了种种编辑上的琐细的实际工作。

  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中继续宣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1919年元旦,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新纪元》的社论,这篇文章主张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打破国界,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要“一步一步的向前奋斗,直到世界大同”。2月上旬,又在其他报刊上发表了《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战后之世界潮流》等。在这些文章中,他通过宣传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进一步阐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李大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他指出:“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他告诉人们:从今以后,生产制度要进行根本的变革。在新纪元曙光照耀下,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工作”,走上“新人生的道路”。

  中国的反动派竭力企图阻遏革命的洪流,把布尔什维克党叫做“过激党”,诬蔑所谓“过激主义”为“共产公妻”。李大钊立即在《每周评论》上发表《过激乎?过惰乎?》、《过激派的引线》等文章,指出:有了进步的举动,人就说是“过激”,这是社会上的一种“惰性”力量在作怪。“过激主义”是因为“社会上不满意的事太多”而产生的。但是,那些怕“过激主义”的人又何尝知道什么是“过激主义”?

  为此,倒不可不译几本被认为是“过激派”的著作出来,“过种书果然译出,看得见的,可就不止那几位怕过激主义的人”。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真理将在人民中广泛传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