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辜鸿铭传

四四

  辜鸿铭稿一投出,如像往常一般来到南洋公学,不料学生们看了他的文章后大怒,同时有的报章上称他为“怪物”,更助长了学生们对他的看法:此公是颇有反革命意思的。于是一哄而上,围着辜鸿铭,大加诘难,一时汹汹嘈杂。令辜鸿铭应对不暇。突然辜鸿铭一声大喝,打断学生的哄嚷,顿时都静静听着,只听他说道:“言论本可自由,汝等不佩服我,我辞职。”

  学生们顿时鼓掌,闹哄哄散了开去。

  辜鸿铭大为气恼,长辫一抛,即返身离去,也不再到学校。辞去南洋公学校长,整日里潜心向壁,钻研中国文化,或与来访之中外客人高谈阔论而已。北京,武昌起义后,清廷在无知而又无能的隆裕太后和软弱无能的摄正王载沣的统治下,很快陷入一种近乎愚蠢的状态。醇贤亲王载沣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犯过一些严重错误,而现在他继续还在犯着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决定或者是被说服要恢复一个人的职务,而这个人正是他最危险的敌人,两年前被他贬黜并使之丢脸的那个人,以为起用此人即可结束大清王朝中群臣的恐慌,重新稳定整个混乱不堪的帝国,年幼无知的宣统皇帝可以重新坐到龙椅上做他童年的梦。

  毫无疑问,起用袁世凯可能会有一个明显好转的局面出现。这位疗疾彰德的袁世凯在帝国训练有素的新军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朝中文武大员多出自他的门下,其他勋贵也多与之沟通,他对各种政治集团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要他统兵南下,镇压革命。此时的袁世凯却熬足了架子,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却不管清政府这边如何急,越急对他越有利,来了个不痛不痒的答复,表示歉意,此刻不能服从皇上的召唤,因为两年前迫使他返乡治疗的足疾至今未愈,不肯从彰德老窝中出山。而他的一帮亲信坐镇前线观望不进,急坏了载沣等人。

  十月二十七日,袁世凯开出条件,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与他军事全权,保证供应充足军饷等等。同时亲信也致电清廷,摇旗呐喊,最后,不得不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见火候已到,即走马上任,一到北京,他就发觉自己是掌握局势的人,他可以按自己的主意行事。并且确信不会有人妨碍他。他身兼湖广总督,统率军队和组织内阁,于是他着手处理军务,并迅速扭转了长江中游地区同革命军的斗争形势,把武昌对岸的汉口和汉阳从革命军手中夺回,但他并不急于进攻,他有自己的打算。

  袁世凯很快派唐绍仪到上海同革命军商讨和谈事宜,不料唐绍仪一到上海不久,即发表赞成共和的声明后辞去代表的职务,所有的人都明白了,袁世凯并非忠于清廷,他更忠于他自己。

  此时南方,孙中山于南京组成临时政府,坚持北伐。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手中无军队、枪炮,口袋中无金银钞票,最后毕生以革命为主旨的孙中山不得不妥协,南北双方达成协议,清帝宣布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

  清廷接受了退位的《优待条例》,条例中规定:

  一、大清皇帝辞位后,尊号仍然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旧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1912年1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诏书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东南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

  袁世凯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玩弄手中的枪杆子,鼓动一大批如簧的舌头,欺骗惊魂不定的清廷,欺骗羽翼未丰的革命者,最后终于爬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

  民国,在许多人的欢庆声中成立了。它的成立,令人们随之而流泪。先前一些热心共和的人很快消失了,许多革命者经历了令人难堪的困境。今日英雄、爱国者加身,明日罪犯和叛徒之名就来,不久,也许又被呼为英雄和爱国者。许多人死于暗杀和内战,只有极少数人在日后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荣誉。可怜的醇贤亲王载沣结束了他短暂而倒楣的政治生涯,这位前摄政王不得不去拜倒在皇室祖先的神位前,忏悔他对皇室毁灭所承担的责任。看来这道由皇帝颁布的诏书宣布了共和的确立,适宜地为皇帝的威权的面子蒙上一层神圣的面纱,满清王朝已如日西下,并非总是不称职或不明智的十位皇帝统治了近三百年的这片广大的土地,开始进入黑暗和动荡不宁的夜晚,但白昼的余光似乎还不愿意完全退出紫禁城的宫墙。

  上海,大清皇帝退位的消息传来,辜鸿铭正坐在沈曾植家里,一帮人正在品着美酒,气氛热烈,高谈阔论。

  突然。一位仆人从街上回来,手上拿着一份报纸,高声喊着走进来:“快来看,快来看,特大消息。”

  席上诸人仍高谈阔论,并不理会他的大呼小叫,报纸上不过是一些记者们的危言耸听罢了。仆人见没有人理,即把报纸递到主人沈曾植手中,沈曾植接过,不以为意地扫了一眼,立刻一行大字映入眼帘——清帝宣布退位!

  头版头条,太醒目不过了。沈曾植以为看花了,瞪大眼睛再看,没有错,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座中诸人见他脸色不对,不知出了什么事,顿时鸦雀无声地盯着他,静了足足有五分钟,沈曾植才回过神来,两行老泪扑簌簌直往下掉,声音嘶哑地说:“诸位,不好了,不得了,皇帝宣布退位了。”

  座上诸人顿时齐齐站了起来,转而向北跪下,一场热闹的宴会,立时只听得一片伤心痛哭之声,不住地把头向地上叩去。

  辜鸿铭拉着沈曾植说:“灾难临头了。我们怎么办?”

  沈曾植用双手抱住辜鸿铭,流着眼泪,用一种让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声音说:“世受国恩,死生一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