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晓阳
什么叫死局?就是一件事情俨然已经相当难以处理,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而变成僵局。局已死,便是无力回天。当人们面临重大困难时,往往会六神无主、惊慌不知所措,在困难面前变得气馁不安、浑然无力。而当事情变得更加危急,成为了死局时,大多数人更是会一蹶不振,甚至彻底放弃、坐以待毙。而有胆识有作为的官员却不会这样,因为人生几十载困苦无数,其经历的一波波的风浪已经成功造就了他的坚强,正如李鸿章这样的人。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时代正好是清朝末年,那个时候的清朝已从康乾盛世中衰败下来,再没有了从前的强大富饶。当时的朝廷腐败不堪,贫苦百姓在衣不得暖、饭不得饱的情况下纷纷起义,而随着中西方接触的愈加频繁,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看中了中国这块诱人的蛋糕,纷纷拿起刀叉,蜂拥而来抢夺蚕食。他们船坚炮利,清政府没有任何还击之力。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历史大背景下,清朝风雨飘摇。统治者们有的浑浑噩噩,殊不知灾难的来临,有的即使能够看清现状,也只是抱紧双臂,大喊“呜呼哀哉”,而没有任何作为。可就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样的死局当中,李鸿章为了清朝的复兴,他倾尽全力,攘外安内,兴办洋务,发展经济,以自己的忠诚和才智与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流博弈。
为了报效朝廷,李鸿章虽是一介书生,却毅然投身戎马、挥师行伍之间。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他创立了所谓的“拜上帝教”,喊着“有福同享、有田同耕”的口号,想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天堂——太平天国。他的呼吁得到了穷苦百姓的响应,纷纷揭竿而起,并且与清军进行了一场场或大或小的战役,且大败八旗和绿营,俨然有燎原之势。当时在位的清帝是咸丰,这个突然崛起的农民政权让他坐立不安。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形势十分危急,而清政府在长江下游地区再无精兵。眼看无计可施,已成死局,然而此时李鸿章却积极与曾国藩商议,并临危受命,在上海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淮军。
1862年(同治元年)2月,淮军正式宣告成立,摆在李鸿章面前的第一个考验便是要守住上海并图谋发展。当时太平军在南方大举进攻,而由当地官绅所组建的“中外会防局”却依赖于外国雇佣军,他们认为只有外国人的军队才能真正抵御住太平军的进攻,所以根本瞧不起新组建的淮军。面对着外界猜疑的眼光和不信任的态度,李鸿章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在困难面前他有着自己的思想,他曾这样说道:“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他认为,想要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认可,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勇于作战,并且取得胜利。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之后,淮军在李鸿章的领导下,经历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并且成功地守住了上海,平安地度过了这次危机。
从他的思想和他的担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李鸿章绝非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无能之辈,而是善于务实、踏实实干、独立自强的能吏,也正是这样的品格使得他官运亨通,直至成为位高权重的极品大员。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还能够看出他的自信。可见,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特别是大事,首先需要拥有很强的自信心,而李鸿章成功守卫上海的事例就告诉了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和拥有充分的自信的重要性。在面对危机,特别是看似死局的时候,能够做到临危不乱而心思冷静地处理问题,是给成功解决困难的希望所在。
此外,李鸿章敢于在绝境、死局中博弈,主要得益于他的坚忍不拔,有主见,有远见,临危不乱,更得益于他坚持学习。以建军为例,淮军的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不断地研究形势,夜以继日地学习行伍之理。可以说,李鸿章在建军的过程中四处相访,广结各路团练,辛苦劳累可想而知,而坚持、不放弃的信念一直留存在他的心中。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他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从一个只能持笔著书的翰林编修变为了一位能够领兵作战、驰骋疆场的一品大吏。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其一便是在昏黑一片的死棋局中敢于博弈,这体现出其做官的大智慧,也正是这样的为官之道,使得他被慈禧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位列公侯。但是,想像他一样在死局中走活棋子,需要为官者拥有务实、自信、冷静、坚持的特质,也只有真正懂得并具备了如此品质的人,才能习得李鸿章的为官智慧,掌握其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