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胜利象征:朱可夫 > 第一章 早年的磨练

第一章 早年的磨练

  莫斯科西南的卡卢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是一个普通的穷村落。一条没膝深的小河从村旁潺潺流过,水上长满了绿藻,一到夏天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村北有一片桦树林,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连绵的山丘。在这个村子中央,有一幢很破旧的房子,房子的一个屋角已几近坍塌,墙壁和屋顶长满绿苔和青草。然而就在这间不起眼的农舍里,诞生了一位后来赫赫有 名的军事家,他对苏联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1896年12月2日,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在此呱呱落地。据母亲讲,这孩子出生时嗓门十分宏亮仿佛在告诉村里人,他已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这所房子里,早先住着一位名叫安努什卡·朱可娃的寡妇。朱可娃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凄凉和寂寞,于是,她从孤儿院领回了一个两岁的男孩。这男孩的亲生父母是谁,大家都说不出来,只是听说,他是在3个月的时候,被一位妇女放在孤儿院门口的台阶上,身上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儿子名叫康斯坦丁。"善良仁慈的朱可娃把孩子收养后,取名叫康斯坦丁·安德烈维奇·朱可夫。这个男孩就是朱可夫的父亲。

  康斯坦丁是个苦命人。他刚满8岁时,与之相依为命的朱可娃就去世了。为维持生计,年幼 的康斯坦丁被迫到乌戈德制鞋厂一个鞋匠那里当学徒。在当时的俄罗斯,没有关系是学不到手艺的。所以康斯坦丁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主要是干家务活,替老板抱孩子、喂牛、打扫卫生。三年"满师"后,他四处找活干,几经周折,终于在莫斯科的维义斯制鞋厂找到了工作,在那里他才真正学到了鞋匠的手艺。

  朱可夫的母亲叫乌斯季尼娅?阿尔捷米耶芙娜,出生在邻村一个很穷的人家。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母亲的:

  "母亲身体很强壮,她能不费劲地扛起五普特重的一袋粮食走好远一段路。据说,她身强力壮,是因为她父亲--我外祖父阿尔乔姆的体力好。我外祖父能钻到马肚子下面一头把马顶起来,还能攥住马尾巴,一把把马拉得蹲坐地上。"

  朱可夫的父母都是第二次结婚,而且都是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就丧偶了,没有留下孩子。他们 结婚那年,康斯坦丁已经50岁,乌斯季尼娅也35岁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名叫玛莎,比朱可夫大两岁。朱可夫5岁时,又有了一个弟弟,叫阿列克谢,但由于饥饿,不到一岁就死了。

  卡卢加省的农民生活是很苦的,地少而薄,连糊口都无法做到。于是,男人们普遍去莫斯科 、彼得堡等大城市做零活,田间活计主要由妇女、老人和孩子们干。朱可夫一家也是很穷的 。康斯坦丁当皮匠,因为乡亲们都很穷,大多付不起钱。他为人宽厚,每次工钱要得很少,所以挣到的钱极少。乌斯季尼娅除种地外,每年晚秋农闲时,就帮人送货,报酬很微薄,但 付出的代价却很大。阿列克谢出生刚几个月,乌斯季尼娅就又决定进城挣钱。邻居们都劝 她在家带孩子,因为孩子太瘦弱了,需要多喂奶。但饥饿威胁着全家,她不得不把阿列克谢 交给7岁的玛莎照看。结果,阿列克谢不到一岁就死了。为此,全家都很悲痛。

  真是祸不单行,就在那一年,朱可夫家的那间房子终因年久失修倒塌下来。冬天就要来了 ,全家怎么生活呢?乌斯季尼娅哭了,康斯坦丁也一筹莫展。最后,乌斯季尼娅想了个办法,把母牛卖了,换回木料盖房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房子很快盖好了。这样,尽管往后的 日子更困难了,但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际,全家毕竟有了一个栖身之地。朱可夫从小就感受 到了乡亲们的温暖。

  朱可夫很爱他的母亲,也很体贴母亲。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这些贫农家的孩子,都看见过妈妈们日子过得多么艰难。每当她们流泪时,我们心里 也十分难过。而每当她们从小亚罗斯拉韦次给我们带点小面包圈或甜饼干时,我们又是何等地高兴啊!如果在过圣诞节或者复活节时,妈妈们能积点钱给我们买大馅饼,那我们更是高兴得不得了。"

  俄罗斯民族,有着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友好团结的传统,这使幼小的朱可夫受到很大的熏陶 。村子旁边的奥古勃梁卡河水很浅,却有很多鳊鱼、鲈鱼和冬穴鱼。在开春以后,朱可夫常 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用篮子兜鱼。捉到鱼后,朱可夫就主动送些给邻居们,感谢他们时常给家 里送的菜汤和粥。

  朱可夫8岁的时候,就已经到田里干活了。第一次干农活是跟着父亲去割草。当时,朱可夫 很自豪,觉得自己已成了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了,所以,干得十分卖劲。大概是用力过猛,手上很快打满了血泡,但他不声不响,一直到血泡破了,不能再耙了为止。父母很心疼,用 破布把他的两手都包扎起来。由于不能用耙子了,他只好和姐姐一起拾草,结果惹来了伙伴们的嘲笑。朱可夫憋不住了,他又参加了割草的行列,而且干得比谁都好。后来在割麦子的季节中,他又抢着往前赶,结果镰刀割破了左手的小拇指,把妈妈吓坏了。直到他成为元帅后,左手小拇指还留有这块伤疤。朱可夫这 种从小磨练出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身体锻 炼得很结实,后来他在各种紧要关头那种令人咋舌的旺盛精力大概就得益于此。

  8岁时,朱可夫进了一所教会小学。他背着用粗麻布缝的书包,和附近几个村里背着洋书包 的小朋友一起走进了这所学校。刚开始他有些自卑,但不久,这种自卑感便烟消云散了。朱可夫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他的嗓子很好,被吸收到学校的合唱队。他的老师名叫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雷米佐夫,教书很有些经验,从不无缘无故惩罚人,也从不提高嗓门训学生 ,为人很好。同学们都很尊重他。朱可夫在成人之后,常常以十分感激的心情怀念这位老师,感 谢他引导自己热爱读书。

  通过读书,朱可夫懂得很多道理,他说话也渐渐在家中有了份量。玛莎学习不好,在二年级 留级了。父母亲也和中国许多父母一样,认为女孩无才便是德,于是决定不让她上学了, 要她留在家中做家务活。玛莎伤心地哭了。朱可夫替姐姐申辩说,她之所以留级,就是让她 留在家里干活太多了,他还旁征博引说,别人家的父母也干活,也外出拉脚,但谁也没有以 此为理由把女儿拴在家,都支持女儿学下去。父母最终被说服,同意玛莎继续上学。玛莎对弟弟很感激,朱可夫也有了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朱可夫不仅从课堂学习,而且从社会这个大课堂汲取丰富的营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大 舞台上,朱可夫总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而且他的花花点子,总是出人意料,这与他 丰富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村子里有一个茶馆,是一个财主开的。村民们,特别是年轻人都爱到茶馆喝茶。借此机会,说说新闻,打打扑克,高兴了还可以喝上两盅。在朱可夫的央求下,父亲常带他去那里喝茶 。这是朱可夫最高兴的时候。他坐在大人们当中,听他们谈论关于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各种趣 闻,听乡村"政治家"们谈论各种政治主张和"小道消息"。1905年春天,村子里越来越经 常地出现一些陌生人,他们号召人们起来同地主、同沙皇的**独裁制度作斗争。从他们和 在城里打工的乡亲们口中,朱可夫和村民们得知莫斯科发生了政治大罢工、街垒战斗和十二月武装起义;得知工人起义遭到了沙皇的残酷镇压。那时,朱可夫第一次听到列宁的名字,知道他是工人农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这对朱可夫幼小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朱可夫后来所说,"我们村的形势没有发展到农民起义那种地步,但引起的震动是很大的。"

  父亲对朱可夫的成长起过重要的作用。康斯坦丁是个敢于斗争的人。乌斯季尼娅有时劝他不要多管闲事,不然,会被宪兵流放到连放牛都没人肯去的地方。但康斯坦丁说,"我们是工人,大家到哪里,我们也到哪里。"1906年,康斯坦丁由于参加罢工,被警察驱逐出莫斯科 。回到乡下后,他继续当皮匠。由于康斯坦丁常到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打工,是个见过 世面的农民,村里人都很尊重他,遇事都愿找他拿个主意;村里的大小集会,最后也都是由 他来拍板定音。这种"领头羊"的位置,使他形成了一种富有主见但过于固执的个性。朱可 夫在这方面或多或少受到了父亲的遗传。康斯坦丁很喜欢朱可夫,儿子也很喜欢父亲,但两 人固执的性格,也难免会"撞车"。有时,朱可夫有了过错,父亲就用皮带吓唬他,但朱可 夫十分固执,任父亲怎么打,也决不求饶。但朱可夫不是"一头撞到南墙上"的孩子,还是 很讲策略的。有一次,朱可夫挨了打,便从家里跑了,在一片大麻地躲了三天三夜。他和玛莎讲好,由玛莎给他送饭,不告诉任何人。结果,家里人四处寻找,总是不见踪影,十分焦急。后来,朱可夫回到家时,父亲特意表示,他以后不再打儿子了。

  朱可夫是个爱动的孩子。一有空,就把自己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冬天,没有家务事的时候,他常去捉鱼,有时还穿上自制的冰鞋到奥古勃梁卡河上溜冰,或去米哈列夫山上滑雪。不过,朱可夫最喜欢的是打猎。茶馆有个跛脚的跑堂,人称瘸子普罗什卡,他腿虽然瘸,却 十分喜欢打猎。普罗什卡常带朱可夫去打猎,当地野鸡、野兔特别多,普罗什卡又百发百中 ,每次总是满载而归。引出猎物,击中猎物,收获猎物这一系列"战斗"过程,使朱可夫如 痴如醉。60年后,朱可夫说:"我至今还非常喜欢打猎,这可能与普罗什卡在我童年时就培 养我打猎的兴趣有关。"

  1906年,朱可夫小学毕业。他每年成绩都是优秀,最后得到一张奖状。全家都很高兴。母亲 专门为他做了一件新衬衣,父亲亲手为他制作了一双新皮鞋。尽管朱可夫成绩是优秀的,但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无法再读下去,然而他那强烈的求知欲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旺盛了。也许正是这种尝到知识的甜头却又无法享有的欲罢不能的矛盾心理,促使他像一块大海绵 一样,贪婪地汲取各种精神营养,为自己成为一代名将而积累了一座知识宝库。

  小学毕业标志着朱可夫童年的结束。父亲在给他穿上自己亲手做的皮鞋时说,现在你是有文化的人了,可以到莫斯科学手艺了。为此,朱可夫有些紧张。将来会是什么样呢?

  20世纪初的俄国,国内经济急剧下降,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富农的压榨下,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为了寻找一线生机,农民经常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学点手艺,朱可夫的父母也有同样的考虑。

  

  父亲问朱可夫想学什么手艺。朱可夫说想学印刷。但由于没有熟人介绍进印刷厂而未能如愿 。朱可夫诚恳地告诉父亲,他什么工作都愿意干,只要对家里有益就行。乌斯季尼娅决定找 他的兄弟米哈伊尔帮忙。

  米哈伊尔是一个毛皮匠兼皮货商人。朱可夫这个舅舅在俄罗斯是比较典型的。他小时很苦,11岁就被送进毛皮作坊做学徒。出师后,自己开了个小作坊,通过倒买倒卖,小作坊逐

  渐成为有8名毛皮匠师傅的大作坊。乌斯季尼娅求兄弟收朱可夫做学徒。米哈伊尔在见过朱可夫 之后答应了。从此,朱可夫跟着他干了8年。不过,朱可夫对这个舅舅一开始就印象不好。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描绘了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快到米哈伊尔乡下避暑的家门口时,父亲嘱咐 朱可夫说,你要忘掉他是你舅舅,他是你未来的老板,千万要记住,阔老板是不喜欢穷亲戚 的。进院中一看,"舅舅躺在门口台阶上的一张藤椅上。父亲走近台阶向他问好,然后把我 推到前面去。米哈伊尔没有答理父亲的问候,也没有握手,转身看着我……"康斯坦丁回家后很生气。乌斯季尼娅问倒茶没有,他气愤地说,"谁稀罕他的茶,我马上带儿子上茶馆,用我们劳动得来的钱去喝茶。"父亲的话给朱可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07年夏天,朱可夫离开家乡,前往米哈伊尔在莫斯科的毛皮作坊。临行前,一家人亲密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家都为朱可夫祈祷,还按俄罗斯传统在长凳上坐一会儿,以示永不分离。母亲伤心大哭,父亲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但朱可夫忍住了眼泪。这并不是说朱可夫感情不丰富。当妈妈说有的孩子出去后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妈妈时,朱可夫十分坚定地告诉妈妈,他绝不会那样。

  他带的行李很简单:两件衬衣、两副包脚布和一条毛巾。就这样,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一次前往莫斯科--这个后来留下他光辉业绩的伟大城市。

  朱可夫第一次坐火车,心中十分新鲜。他一直趴在车窗旁,观看窗外灯光闪烁的工厂及城镇,他由衷地感到,世界真广阔,真奇妙。经过一夜的颠簸,火车在黎明时分到达莫斯科。 

  那时的车站和周围很破旧。木头房子又矮又破,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泥水和垃圾,到处是衣衫褴褛的人们和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醉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气。这是朱可夫所没有想到的。然而,当马车走过市中心的时候,只见到处是高大的房屋,华丽的商店,豪华气派的马车以及衣冠楚楚的人群。这一切使朱可夫惊奇不已,他不理解一个城市里竟有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世界。

  米哈伊尔的作坊在季米特洛夫大街(后称普希金街)卡美尔格尔的巷口(后称艺术剧院胡同)里 。作坊里有4个徒工,朱可夫是最小的徒弟。他的职责是打扫房间,为大小主人擦鞋、点灯、熄灯,帮厨师洗餐具和生茶炉子,还要经常帮师傅们外出买烟打酒。徒工处于作坊里的最下层,十分的辛苦。朱可夫说,"徒工们经常是早晨6点钟起床。我们很快地洗完脸,就去收拾作坊,准备好师傅们工作所需要的一切。晚上等打扫完毕,为第二天作好准备后,要到11点钟才能睡觉。就睡在作坊里的地板上,天很冷的时候,才让睡后门楼道里的高板床"。不仅工作劳累,还要挨师傅的打,挨工头的打,挨老板娘的打。当然,更多的是挨老板的打,当老板不高兴的时候,他会毫无道理地痛打徒工一顿。

  如果朱可夫是成年人,这些也许还可忍受,但朱可夫仅仅11岁,他所遭受的磨难是可想而知的。起初,朱可夫累得晚上直呻吟,实在受不了。他很想家,想过去的一切。徒工要到第四年才给几天假回家探亲,朱可夫觉得,这个时间好像永远也不会到来了。但是,他很坚强,也很有韧性,咬紧牙关硬是坚持下来了。一年过去后,他顺利地学会了毛皮匠的初步手艺。到第三年,朱可夫当上了徒工的工头,指挥着6名徒工。

  在这三年的磨练中,朱可夫也有过少许快乐的时候。每个星期六、星期日及大的节日,老板 都要求大家去礼拜堂做彻夜祈祷、晨祷和弥撒。这时朱可夫就找出各种借口从那里逃走,高高兴兴地赶到乌斯平斯大教堂去听美妙动听的大合唱。尽管生活很苦很累,他仍然挤时间读书,并以此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老板有两个儿子,亚历山大和尼古拉。亚历山大对朱可夫还算好,帮助朱可夫读书。开始时,朱可夫主要读小说,诸如《护士》、《福尔摩斯笔记》和其它许多廉价的冒险故事。后来,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尽管很有趣,但没什么教益,便开始进一步学习俄语、数学、地理以及一些通俗科学读物。当然,学习是"地下"活动,主要是利用老板不在家的时候和星期日学习。厕所里有一支小电灯,他的功课都是在夜间爬到高板床上借厕所光线做的。由于老板对朱可夫工作很满意,加上两个儿子极力游说,老板终于同意 朱可夫上了课程相当于市立中学的文化夜校。老板这么做,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主要是想给儿子找一个勤奋好学的伴读,尽可能影响他那两个肥头肥脑的"小强盗"。有一个星期日,老板出去看朋友了,朱可夫和亚历山大、尼古拉就坐在一起打牌。结果,老板突然回来了,看到这情景,脸都气得发白了。他重重打了朱可夫一记耳光,再也不许朱可夫同他儿子们在一起了。一般人通常容易知难而退,朱可夫则不同,迎难而上是他的性格的鲜明特色。学习条件更困难了,但他更用功了。他开始关注一些政治问题。他常拾师傅们读过的报纸看,从垃圾堆捡杂志看。有时老板派他到莫斯科南岸去送货,给了几个戈比的车马费,他就一路小跑去,把钱省下来买书看。最后,他参加了市立中学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很好。

  经过三年的锻炼,朱可夫对莫斯科的情况已十分熟悉,全市大街小巷他都跑了个遍。由于他为人诚恳,身体健壮,老板就挑上他去下诺夫哥罗德参加有名的集市。老板在那里租了一 间小门面批发毛皮。下诺夫哥罗德的集市非常大,全俄罗斯的客商都到这里进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像所有发达集市一样,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道貌岸然的奸商,也有小偷、妓女、骗子等社会最下层的人。这一段时间里,朱可夫的阅历大大增加了 。

  在这里,朱可夫见到了俄罗斯的象征--伏尔加河。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美,感受到了俄罗斯的荣誉和自己的责任,爱国主义思想油然萌生。他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的:

  "我第一次看到了伏尔加河,她的伟大和瑰丽的确使我倾倒。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比普罗特瓦河和莫斯科河更大、更深的河。这是一个清晨,伏尔加河整个儿沐浴在初升的太阳中,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我看啊,看啊,久久不愿移开留恋的目光。我认为到现在我才懂得,伏尔加河为什么被人们尽情讴歌,为什么被人们比做自己的母亲。"

  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让朱可夫很后怕又很自豪的事。这个小门面掌柜的叫瓦西里?丹尼洛夫,这是个很残忍、很凶狠的家伙。他常常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以一种暴虐狂的方式把一个14岁的徒弟往死里打。一次,他嫌小徒弟没有把他的皮鞋擦亮,就又开始毒打。朱可夫实在忍不住了,抓起一根杠子,使尽全身力气照掌柜头上打去。结果,一下子就把他打倒在地,无声无息了。朱可夫以为把他打死了,急忙从店里逃走。其实,掌柜只是晕了过去,醒来后,他立即向老板告了状。过了几天,朱可夫回到店里,被老板狠狠揍了一顿,但朱可夫丝毫不感到难过。

  离家的四年里,朱可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家看一看。1911年,朱可夫终于有了10天假回家探亲。他乘的是小亚罗斯拉韦次郊区火车。他一直站在车窗旁,饱览了沿途各车站和莫斯科近郊美丽迷人的风光,也听到了旅客们关于民主主义的议论。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这样以极大的兴趣注视、观察周围的一切。他到家感到父母苍老多了,父亲背驼得直不起来了。姐姐已长成大姑娘了。母亲紧紧搂着长大了的儿子,反反复复地说,亲爱的儿子,我以为我死以前看不到你了。父亲也深有感触地说,我终于活到这一天,看到你长大成人了。朱可夫给全家每人送了一份礼物,还额外给母亲3个卢布,2俄磅糖。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光彩。

  最令朱可夫兴奋的还是和儿时的伙伴们的重逢。他见到许多朋友,特别是见到列什卡?科罗蒂尔内。他们白天一起干活,晚上又聚集在月光下的桦树林里。开头是唱歌,唱着一支又一支动人的歌。姑娘们用优美的嗓音唱出温柔的曲调,小伙子们则用正在变声的嗓音憨声憨气地伴唱,然后就跳舞,一直跳到累得倒下。刚睡一会儿,天就亮了,便起来干活,晚上再重新玩起。朱可夫很喜欢玩,而且很会玩,常常被姑娘们起哄,亲昵地叫他小叶果尔。就在他假期的最后一天,邻村科斯卡村发生火灾。当时,正赶上刮大风,火势很快蔓延开了。正在和同伴们一起玩的朱可夫,带着同伴立即奔向邻村。尽管火势很大,朱可夫硬是从将要倒塌的房子里救出一位吓得半死的孩子和一位生病的老大娘。早晨回到家里,母亲发现朱可夫的新上衣烧了两个铜板大的洞,这上衣是休假前老板借给他穿的。母亲很担心,怕儿子回去挨揍。朱可夫心情很沉重,他倒不是因为衣服烧了洞,而是看到妇女、孩子们在废墟里刨来刨去想找点未烧尽的东西而心里难过。许多人的牛都烧死了,没有牛将意味着什么,朱可夫是十分清楚的。

  1911年底,学徒期满,朱可夫当上了师傅,月薪10卢布,这在工人阶层来说算高的。这时老板对朱可夫很信任。连老板都认识到,朱可夫是一个守信用、忠诚老实的人。老板常派他到外面联系业务、办理托运。这给朱可夫接触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那时,毛皮工人都不问政治,大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各有各的小天地。他们的理想往往是攒钱,开一个自己的店,由自己当老板。在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很浓的空间里,朱可夫连报纸都看不到,也听不到大家对形势的议论。所以,朱可夫十分注意外出的机会,了解各种人及各种政治见解。1910年至1912年,俄国的革命形势发展很快。莫斯科、彼得堡和其它工业城市罢工浪 潮此起彼伏。大学生们也经常举行集会和游行。朱可夫对形势很关心,他千方百计找进步报纸看。他的好友桑德尔?伊万诺维奇?科列索夫有时能搞到布尔什维克的《明星报》和《真理报》。朱可夫百看不厌。他从这些报纸上知道了为什么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并证明了工人和农民有着共同的利益。朱可夫不但自己学习,而且开始 宣传,特别是利用回家的时间向农民宣传。

  许多事情既是偶然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生活就这样下去,朱可夫那过人的军事才华可能永远就显示不出来了。然而,社会的发展是丰富多样的,人的成长轨迹也不是一条僵死的直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当时在沙俄的宣传下,许多青年,特别是有钱人家的子弟,都志愿上前线打仗。老板的儿子亚历山大?别利欣也决定去,并极力劝朱可夫去。朱可夫一开始的确动心了,后来他找他最尊重的好朋友桑多尔?伊万诺维奇商量。伊万诺维奇说,有钱的子女是为了保住家中的财产去的。你呢,你为什么打仗?是不是因为你父亲被赶出了莫斯科,你母亲被饿得发肿?等你变成残废回来,就没人要你了。这些话把朱可夫说服了。他把这些话告诉了亚历山大,招来一顿痛骂。亚历山大独自从家里出走,上了前线。

  朱可夫继续在作坊干活。这时,他与房东的女儿玛丽亚正在恋爱,并开始商量结婚。但战争的急剧变化,使他们的希望和打算化为泡影。1915年7月,沙皇政府决定提前征召1896年出生的青年。这下轮到朱可夫上战场了,但他的热情并不高。他离开莫斯科时,只见一面是从前线运回来的伤兵,一面是阔少爷仍和从前一样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两种鲜明的对比,使他茫然。可是,他还是想,既然叫我入伍,我就要忠诚地为俄罗斯打仗。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