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四章 传薪有斯人——泰州学派(3)

  第十四章 传薪有斯人——泰州学派(3)

  第十四章 传薪有斯人——泰州学派(3)

  本片不玩海啸、台风这些小儿科,也不搞外星人入侵星球大战这些硬科幻,创意枯竭的编剧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天塌了(一夕梦天坠压身)。

  然后是毫无悬念的炸来炸去,血肉横飞,所有人除了无师自通的尖叫与逃跑,什么都不会(万人奔号求救)。

  比《科洛弗档案》幸运的是该片导演并不止步于制造血浆和破坏建筑,所有的铺垫只有一个目的——东方红太阳升,70亿人待王艮。

  王艮继承了类型片中男主角打不烂、锤不扁、炸不死的优良传统,光荣完成了拯救地球这一艰巨的任务(独奋臂托天而起)。

  就在观众都以为电影要结束时,导演偷师《异形》,剧情一转,让大英雄王艮看到了一个骇人的景象——日月列宿失序。估计天塌就跟这有关。不过不要紧,我们有大英雄王艮。王艮大手一挥,将其“整布如故”,轻松得跟摆象棋似的,于是乎“万人欢舞拜谢”。

  王艮醒来后“汗溢如雨”,随即感到心体洞彻,宇宙在我,天将降大任于自己了。

  他不敢懈怠,爬起来自言自语道:“言尧之言,行尧之行,不服尧之服可乎?”

  于是按照《周礼》的记载,量身定做了一套尧服,从此“行则规矩方圆,坐则焚香默识”,并拎着一桶油漆将自家大门刷上几排大字:此道贯伏羲神农皇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意思是要面向社会公开授课了。

  81 泰州风暴

  王艮整日沉醉于冥思遐想,言行荒诞不经,脸上就刻着四个字“我是圣人”。要不是遇到王阳明,恐怕一辈子就在自大与张狂中沉沦下去,空余些许轶事作为邻里乡亲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入门后,王艮依然坚持己见。二人在论及天下事时,阳明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意即不要去做超越自己本分的事。王艮马上说:“某虽匹夫,而尧舜君民之心未尝一日而忘。”

  阳明举例说:“舜耕历山,忻然乐而忘天下。”王艮马上反驳说:“那是因为当时有尧在上。”阳明最终“然其言”。

  其实,王阳明的思想基调毫无疑问是入世的,这也是他喜欢王艮的重要原因——跟自己很像。

  问题是王艮性格直爽,想法天真,光顾着积极入世而不懂得自保,很容易遭人暗算,因此阳明刻意地摧折打压也是出于爱护的目的。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艮终于还是做了件出格的事。

  一天,王艮跑到阳明跟前道:“千载绝学,重昌于今,岂可使天下有不知吾师之学者?”真是老师不急学生急。

  王艮又问:“孔子当年周游天下,其车制何如?”

  阳明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并不作答。

  王艮也不勉强,跑到古玩市场收集了一堆图纸,自己动手仿造了一辆周天子祭天时乘坐的招摇车,车上立一大旗,上书:“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遵圣道天地弗违,致良知鬼神莫测。”重新穿上他那套惊世骇俗的尧服,带俩仆人,推着车沿途聚讲,直抵京师,都人“以怪魁目之”。

  你要觉得王艮压根是胡来那你就错了,人打的是有准备之仗,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上京?因为北京正在举行会试,全国的优秀人才齐集于此,具备很好的炒作土壤,晚清时康有为的公车上书选择的也是这个契机。

  但王艮此行着实凶险,有人谣传他抵京前夕有个老头梦见“一无首黄龙四处行雨,至崇文门变为人立”。

  这就非常忌讳了,况且京城还有一帮不爽王阳明的官员。幸好王门三期的欧阳德等人当时正在北京,他们连拖带拽把王艮和他那身行头藏了起来,阳明也移书王艮之父,让他遣人速召王艮。

  回来之后,阳明三日不见,王艮则长跪不起。一日,阳明送客出门,返回院中时王艮道:“某知过矣!”

  阳明停了停,继续向屋内走去。王艮高声道:“仲尼不为已甚(孔子不做过分的事)!”

  阳明这才折了回来,将王艮扶起,原谅了他。

  王艮的思想体系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安身立本,淮南格物。

  他不像阳明做那么多纯粹的哲学分析,而是拣“人皆有良知”的现成,无视明觉良知的功夫,直接采取行动。

  王艮认为身为天下之本,要先懂得如何“保身”。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就要去外界“格物”。

  王艮的淮南格物将格曲解为“格式”,物就是外物,因为他自个儿已经是无需证明铁板钉钉的圣人了,所以要用自己这张矩尺去标准化世间万物。

  同时,由于轻思辨而重实践,王艮将人伦关系中“朋友”这一伦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为明末市民社会的形成做好了理论准备。

  由此,泰州学派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肯定**,重视感性,好为人师,掀翻天地的大人物。

  比如王艮的再传弟子颜山农,终生不仕,在野行道,自立宇宙,不袭古今。曾手书“急救心火”的宣传单,在南昌城的大街小巷四处张贴,召集江西民众去听他“端正心学”。

  端没端正我不知道,但颜山农赤身担当,深入民间,他的听众士农工商一应俱全,彻底将心学普及到了社会最底层。

  四百多年后的美国,一群传播学学者发现,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获取信息更快捷、更简便。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