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九章 南赣戡乱(2)

  第九章 南赣戡乱(2)

  第九章 南赣戡乱(2)

  其次,将以往散落各处的税关统一设在南安的重要关口龟尾角,即使盐商无法偷税漏税,又防止地方官贪污受贿,一石二鸟。

  平心而论,商人群体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尴尬位置,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为中国最早一批企业家正了名,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通过沈一石这个角色道出了明朝商人的无奈和资本主义萌芽期艰难的生长环境。但是我想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若剿匪失败,你可以说王阳明压榨了盐商。但他成功了,因此,之前的一切都将不足为道。

  战前准备总算告了一个段落。

  47避实击虚 兵以诈立

  怎么还不开打?

  五百年前的朝廷,一堆京官盯着南赣,发出同样的疑问。

  因为他们不懂战争。

  战争不是传奇,不是织田信长带着两千人就能冒雨在桶狭间砍翻今川义元的两万大军;不是《三国演义》里每当某人快不行时就“斜刺里杀出一员大将”来解围。战争是残酷,是《猎鹿人》《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这种残酷不仅仅是结果,想象一下,当你率领一支日耗数千两兵饷的军队,在一片关山阻隔的区域疲于奔命,却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见,那是怎样一种抓狂的感觉?

  因此,王阳明不得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先解决好一切后顾之忧。其实,如履薄冰不可怕,因为你已经知道冰是薄的,因此处处小心,心理准备也非常充分。可怕的是走在这冰上,却不知其是薄是厚,或者哪薄哪厚,防不胜防。南赣无疑就是一处薄厚不均的冰块:突发的危险不只是对生命的挑衅,更是对心灵跌宕般地折磨。

  幸好王阳明早已炼就一颗不随物转,不偏不倚的强大心灵。事实证明,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接下来的所有,都只是心的延续——集中优势兵力,攻打盘踞在福建的詹师富。

  七股势力为什么先打詹师富?因为詹师富是个彻头彻尾的软柿子,附近官员,无论大小,从他地盘上过,都忍不住要捏他一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传统。尊重传统的王阳明本着不踩白不踩的指导思想,准备先取詹师富。

  古代行军打仗都要先行占卜,以测凶吉。王阳明每天上班下班,早就发现门口那几个算命先生不对,演技实在太差,一看就是山贼的眼线,但在“严打通匪”的专项行动中还是留下了这几个眼线以备后用,如今便派上了用场。

  阳明找到算命先生,扬言要向江西的横水、桶冈用兵,请测凶吉。作为一名全职眼线,算命先生虽然没有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但显然看过《把信送给加西亚》,将这条消息按时按需地散布了出去。

  横水的谢志珊,桶冈的蓝天凤很紧张;福建的詹师富很庆幸。

  只庆幸了一天,福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胡琏就遵从阳明的请求,带着五千余人打到了詹师富的地盘长富村。

  贼兵猝不及防,大败。余众逃回詹师富老巢漳州象湖山据守。

  胡琏率军至山下安营扎寨,遣人送信给王阳明和周边省份,要求支援。

  阳明早已领兵在开赴前线的路上,行军至大伞(福建与广东交界地)附近,忽闻前方一片喊杀之声,却是福建卫指挥使(正三品)覃桓和县丞(副县长)纪镛因响应“大家来踩詹师富”的号召,冒敌轻进,中了贼兵的埋伏,附近的广东兵却坐壁上观,视而不见。

  阳明提兵去救,一番厮杀,击退贼兵,己方却也元气大损,死伤无计。

  各路军马终于在象湖山下会师。诸将此行都指着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有王阳明牵头,一人踩上一脚,就把柿子踩成柿饼了。没想到由于詹师富长期被踩,终于被踩出了觉悟。于是,从不坑人的詹师富开始积极挖坑;于是,几路官军都中了埋伏。

  站在象湖山下举目仰望,但见壁立千仞,易守难攻,四下林木繁茂,乌鸦聒噪。

  同样聒噪的还有军营大帐中的各路军官。

  军官们用实际行动给王阳明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旦与自身利益相关,翻脸将比翻书还快。

  众人像讨董联军的十八路诸侯一般,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只有一个主题:象湖山极高极险,从来没有被攻破过。结论:停止攻击,请调狼兵。

  王阳明不置可否,只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不是袁绍。

  阳明按照诸将议论,假意上奏朝廷,添调狼兵。同时密谕诸将:不如将计就计,佯言犒众退师,实则只退老弱残兵,而率各路精锐部队,潜伏于不远处的上杭,周密部署,乘敌人松懈时出击,定能直捣黄龙。一番陈说,众将皆以为然。

  詹师富目送着官军的“离去”,热泪盈眶——我终于没被踩成柿饼。

  激动不已的詹师富大宴三天,席间发表重要讲话:事实证明,官军不是不可战胜的,一切官军都是纸老虎!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可惜只激动了三天。

  作为一名有理想没文化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詹师富同志最终没能玩过老谋深算的王阳明,可见读书还是有用的。

  探子来报,贼兵已放松警惕,可以乘懈击之。阳明得悉,立即挑选1500名精兵为先锋,4000名重兵继后,分作三路。

  二月二十九日夜晚,暗云肆涌,雨骤风疾。三路兵马衔枚直趋,一举夺取贼兵的险要关隘。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