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六章 我光造日月(10)

  第六章 我光造日月(10)

  第六章 我光造日月(10)

  由于举措得当,阳明软硬兼施的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几个月后,庐陵的讼风果然平息了不少。

  就在阳明任庐陵知县期间,朝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一清借刀杀人,利用安化王之乱,借张永之手除掉了刘瑾。

  阳明的仕途,也随之出现了转机。

  根据明朝的制度,地方官每三年要进京一次,朝见皇帝,同时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考察。

  由于朝觐是统一行动,所以只当了六个月知县的阳明还是参加了正德六年的朝觐。

  有人的地方就有变数,有变数就有机会,从而可以推导出:人越多的地方机会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哪行哪业,哪朝哪代,大家都爱往京城扎堆的原因。

  阳明不是扎堆,只是要回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四年前的上疏使他在仕途上转了一个圈。没有这个圈子,《明史》上无非多了一个成熟的政客;有了这个圈子,才有了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伟人。

  在湛若水等人的安排下,吏部的委任书下达了: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

  这不是养老吗?还没有刚考上进士时的职务大。不要着急,中国人的智慧是事缓则圆,一切都得慢慢来。

  阳明尚未赴任,新的任命就下达了,吏部验封司主事。

  吏部为六部之首,有四个司: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排名要分先后)。

  验封司就是管封爵和褒赏的,有实权,大肥差,所以排名第二,不过别急,还没到头。

  当年十月,阳明又升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这就相当于人事部负责官员升迁和调动的副司长了。

  人生的际遇就像张爱玲《金锁记》里的最后一句话:还没完,完不了。

  没过几个月,又升吏部考功司郎中,成了一个部门的一把手。

  步步高升,故友重逢,阳明心情舒畅,却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讲学传道。

  还是湛若水了解阳明,安排了大兴隆寺作场馆。阳明开始了他在京师的布道生涯。

  于是,另一个重量级王门弟子出现。

  黄绾。绾字音同“晚”。

  现在去大街上随机采访,十个里九个不认识此人,剩下的一个可能认识,对不起,第二字不会念。

  但在正德嘉靖年间,这绝对是个惹不起的狠角色。

  此君精力旺盛,上窜下跳,且天赋极高,一贯认为自己在牛A与牛C之间徘徊,很有主见。

  很有主见的表现是,绝对不服权威。

  但他服了王阳明。

  不过,黄绾同学履历表上最抢眼的事件恐怕不是作为王门弟子到处与人辩论,而是在嘉靖初年“大议礼”中的精彩表现。

  由于好与人争论,黄绾后来在南京礼部侍郎任上被人参劾。小黄极力辩白,说自己从小就景仰岳飞,办事一心为公,背上还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嘉靖一听乐了,让司法部门进行验证,结果什么字都没有,从此传为天下笑谈。

  黄绾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让他服膺谁比杀了他还难。但就在大兴隆寺听阳明讲学的日子里,他成为了坚定的“明矾”。

  明矾黄绾以结识王阳明为荣,经常写一些《阳明先生与我的二三事》《初识阳明》《在大兴隆寺的岁月里》之类的回忆录,在《阳明先生行状》里,更是洋洋自夸,把湛若水也扯了进来,说与他二人“饮食起居,日必共之,各相砥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