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 第二章无花无酒锄作田 3.与其身后万世名,不如手中一杯酒

  3.与其身后万世名,不如手中一杯酒

  兄弟唐申及好友文徵明与自己都重新和好了,这使得唐伯虎的心情非常舒畅。由此,他又一次迎来了创作高峰。然而,如同之前的光景一样,只要唐伯虎好运一来,厄运便接踵而至。刚得了秀才第一就五亲俱亡,刚得了解元就差点被人杀掉,刚刚参加完会试,觉得勇夺状元有望的时候便来了个科场弊案……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前,唐伯虎的画作生意兴隆,可以说财源广进。1509年这一年里,创作了《桃花庵图》、《春风第一枝图》、《梅花图》、《莺莺小像》、《秋林野舆图》、《唐寅四旬自寿山水》、《槐荫高士图》、《班姬团扇》、《桃渚图》(沈周、文徵明、周臣、仇英合作为胜桃渚作寿)、《秋林野兴图轴》、《玩鹤图》(与仇英合作)、《竹炉图》、《文会图》、《荆溪山水图》、《青绿山水册》等。

  然而,一次天灾使得唐伯虎的生活状况急转而下。

  野望悯言图

  九月,吴中大水。苏州城里城外一片哭嚎声,城外的人纷纷涌入城中。有钱人家,家大业大房子牢固,再加上城墙高大安全算是有了保障。然而,大水终是入城了,贫穷人家房倒屋塌狼狈至极。顿时,唐伯虎的状况也和大部分人苏州城人一样,开始了拮据的日子。大水期间,忙着抗洪;大水过后,家家户户都有损失,一时间买画的人骤然减少。沈九娘在这一年也身染重病,更是雪上加霜,幸好此时沈九娘的病不是无药可救。随着病情日渐好转,沈九娘又投入到了筹计家用的劳作中。

  目睹着当年繁华无比,而今日却狼藉一片、惨惨戚戚的苏州。唐伯虎黯然泪下,其后他接连接到朋友们的邀请,希望用诗词歌赋的形式,互相慰藉一下。唐伯虎去是自然去了,但他却有一个计划,他要把眼前的光景用书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后人珍惜自己的家园,切不可有时不知珍惜,去时已晚矣!

  正如,张丑①在《清河书画舫》(1626年成书)中说:

  当正德己巳,吴中大水,时有宗让者,适居相城,不无牢愁骚屑之感,一时士大夫若王文恪辈,争为歌诗慰藉之。独子畏先生既成有声之画,复构无声之诗,殆是诗中画,画中诗,恐摩诘(王维)复生,子畏无多让也。暇日出示张进士伯起,谓其天真烂发,逸趣宛然。一段萧疏清旷之气,出没于烟波柳岸间,使人应接不暇,藉令营丘(李成)、北苑(董源)、松雪翁(赵孟頫)极意为之,亦自不远,真神笔也。

  天空中淡淡的云儿偷望着世间的悲惨,高山旁东倒西歪的树儿在抚摸着裸露的根。大水仍然在咆哮,漫天遍野地吞噬着世间的生灵。虽然,画面上没有显示一个人的存在,但整幅画卷极为沧桑悲凉。唐伯虎的心情如同画作一样,低沉而又深痛。

  水灾后,唐伯虎的画作被留下的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想必是因为生计问题,唐伯虎主要精力放在了卖画、卖扇面、给人写墓志铭、写戏曲曲艺的唱词并义演上,朋友之间的应酬减少。因此,留下来的作品较少。原因很简单,朋友间的互赠往往会被珍藏,而卖画则不同了,很少有人去珍藏。

  唐伯虎也是死后享大名,生前卖画被人大规模收藏的可能性不高。而且,画家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老百姓对其认识也不高。正如,今天的我们一样,如果你问身旁的人“请您说出中国现今的几位知名画家”我敢肯定绝大部分人能说出一个人名就很不错了。

  在那段困苦时期,唐伯虎过着清贫的日子,整日里都在喝粥咽水,他的爱妻沈九娘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在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故去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唐伯虎仍然没有戒掉自己的嗜好:喝酒。沈九娘死后,唐伯虎的酒反而喝得更勤、更多了。这并非是唐伯虎无情无义,相反,和他当年“五亲俱亡”之后继续流连于青楼楚馆一样,都是一种愁闷无法解脱的表象,他恐怕有一种用酒杀死自己的想法。

  他的生活除了无法解脱的苦闷以外,其实还有一种思想积淀在起作用。这种思想积淀就是: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许多才子,看到了一些高高在上的人的一种“伪善”,联系自身的苦难、社会的不公平等产生的一种“消极避世”思想。但因为人性所在,儿子、父亲的责任又必须承担,两种思想相碰撞,只能用酒来麻醉自己。

  因为上述两种苦,唐伯虎才日日饮酒,时时举杯,并唱出了“酒醉还来花下眠”的千古哀音。

  酒醉还来花下眠

  关于酒,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叫做“与其身后万世名,不如手中一杯酒”,这句话出自张翰之口。张翰(字季鹰)是西晋时的文人,此人作诗不拘一格,人称“江东步兵”①。因为行为做事非常自我,许多人都看不惯他。有人质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你小子别看现在放纵一时,哼,你难道不顾及一下死后的名声嘛!”

  张翰闻听,哈哈大笑:“使我有身后名(另一版本为:命名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哈哈,就算我死后有名那有啥用,简直不如现在我手中的一杯酒有用。”

  唐伯虎完全继承了张翰的这一思想,他对酒情有独钟。请看他最有名的诗作《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年少时日日夜宿青楼,时时不离酌酒高歌。五亲沦丧时,断过青楼一阵却未断过酒;科场弊案、第一任妻子离去时,侄儿去世时、包括第三任妻子沈九娘病故时都不曾断过酒。

  唐伯虎如此,他的朋友们也是如此,特别是祝允明张灵这对师徒。例如祝允明就有《醉》一首留下。原来,祝允明也戒过酒,然而,戒了两年重又复饮,结果酩酊大醉,所以,他特别写下了这首诗,诗曰:醉来中岁里,那复有童心。

  只觉忘人我,何为更古今。

  山河秋兀兀,星露夜愔愔。

  惆怅唯陶阮,悬知磊磈襟。

  祝允明和唐伯虎一样,对于饮中豪杰李白都非常钦佩,因此,便留下了《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聘之)》一首: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人见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祝允明创作的饮酒诗非常多,在此我们仅举这两例而已。祝允明晚年比唐伯虎更疏狂任性,挥霍无度,以卖字得钱用来饮酒作乐,每次把钱花光为止,或把钱散给客人,自己不留分文,以致日益贫困。有时出门时,债主群集于其后,他反而更加高兴。时而与之玩笑,时而装疯卖傻。

  张灵更是爱酒。他也有诗作留存,例如《对酒》一诗。

  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须尽掌中杯。

  高楼明月笙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

  唐伯虎和祝允明、张灵等吴中文人,见惯了一些儒家子弟口中喊着儒,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丑陋事情。这些人的道貌岸然,让他们十分愤怒,但又无法改变现实,便在心学的影响下做出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行为,而酒就是这种思想发泄的最佳路径。

  酒前更癫狂

  在发泄过程中,可以让人充分放松自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摆在人们的眼前。这个时候的唐伯虎,才不是官方压制的唐伯虎,也不是民间神话了的唐伯虎,而是真正的唐伯虎。他敏感、做事不按礼教、狂傲不羁。

  有这么一首《把酒对月歌》便将唐伯虎的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因为,在此诗中他竟然向自己的偶像李白抛去了轻蔑的眼神。

  李白太有名了,根本无须介绍。“千古第一诗人”的称谓,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他与酒的关系更是密切。杜甫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

  对此,唐伯虎无限钦佩,他对李白的钦佩是由衷的,然而,即使面对自己的偶像,唐伯虎仍然有一种天然的傲气。请看他的《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唯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伯虎此诗诙谐中蕴涵着豁达,俗语中透着文采,随和中泛出不屈之气。在篇首唐伯虎便说对于月的吟咏,李白是唯一能够令人夸说的,开篇就把自己的偶像捧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李白之前已经有了月亮,但是只有他才能把月亮的美说出来。接着又说:此时我站在李白曾经咏月的地方,不知道月亮和李白能不能知道呀。李白又能写诗又能喝酒,我可比不了,他“斗酒诗百篇”,我仅仅“杯酒诗十篇”。一个是斗酒,一个是杯酒。我虽然在李白面前很惭愧,但我想月亮不会嫌我出丑吧。

  在最后唐伯虎认为李白的功名之心太过,不如自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更好。可以说,话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伯虎是一个很自负的人,直接指出李白的“登天子船”、“上长安眠”不如自己的——“不登”天子船、“不上”长安眠。看到这里、写到此处,熟知唐伯虎的朋友会微微一笑,因为,唐伯虎与他的偶像实在太像了,都是狂傲之徒。

  当然,自负归自负,论诗才李白高的不是一星半点。请看,唐伯虎模拟李白的《将进酒》。二人无论在气势、意境、让人易于理解多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唐伯虎的诗才相去甚远。不信,我们再看看白居易的《劝酒歌》,可以说唐伯虎的诗才居间。仅以这三首诗看,唐伯虎要比白居易高明一些。

  唐伯虎的《进酒歌》:

  吾生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

  为乐须当少壮日,老去萧萧空奈何?

  朱颜零落不复再,白头爱酒心徒在。

  昨日今朝一梦间,春花秋月宁相待?

  洞庭秋色尽可沽,吴姬十五笑当垆。

  翠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

  画楼绮阁临朱陌,上有风光消未得。

  扇底歌喉窈窕闻,尊前舞态轻盈出。

  舞态歌喉各尽情,妖痴索赠相逢行。

  典衣不惜重酩酊,日落月出天未明。

  君不见刘生荷锸真落魄,千日之醉亦不恶;又不见毕君拍浮在酒池,蟹鳌酒杯两手持。

  劝君一饮尽百斗,富贵文章我何有空使今人羡古人,总得浮名不如酒。

  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白居易的《劝酒诗》:

  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古今才子皆爱酒

  “古今才子皆爱酒”也许这句话说得有些绝对,然而,文学作品中对酒的讴歌一直没有停过。例如《诗经》中便有“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之句。特别是唐末诗人罗隐(833年-909年)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出炉后,更是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同时,人们也看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的阴险,正如辛弃疾的《破阵子》所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为了皇帝的宝座,赢得了后世的名声,那有什么用?我已经老了!

  而唐伯虎对此也有深切的感怀,他在清曲创作了《沽美酒》。

  绾垂杨赠别离,听寒鸦似悲啼。满目风光助惨凄,伤情只自知欲诉待凭谁有日嫁儿郎,新婚燕尔怎知俺愁中滋味。我呵!恨无能比翼并栖,空独自屈指佳期。呀!猛惊看青衫泪湿!

  可以说,那个时期主流思想所提倡的“高大全”,在许多文人眼中抵不过一块遮羞布。唐伯虎就将子弹射向了孔子等名人大贤,请看他的《无题》。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当年孔圣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然而,这又能怎样呢?在他们面前摆放着一个命题,存在与死亡。选择什么?所有人都希望活着,然而活着有时却是痛苦的。因为,世上的黑暗太多了,而自己却不能消除。因此,只能麻醉自己。

  正如唐伯虎所写的《渔家傲》那样,酒醉之后希望能成仙,逃离这纷扰的世界。

  世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

  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

  烹鲜热酒招舍己,沧浪迭唱仿扣舷。

  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

  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烟云。

  由此,唐伯虎迷恋起了道教、佛教。然而,这些其实仅仅是表象而已。实际上,他仍然痛苦不堪。正如他的《醉时歌》所写。

  纷纷眼底人千百,或学神仙或学佛。

  学仙在炼大还丹,学佛来寻善知识。

  彼要长生享富豪,此要它生饶利益。

  忠孝于其道不同,且把将来挂东壁。

  我见此辈贪且痴,漫作长歌解其惑。

  学仙学佛要心术,心术多从忠孝立。

  唯孝可以感天地,唯忠可以贯金石。

  天地感动金石开,证佛登仙如芥拾。

  也正因心中的苦痛无处发泄,他喜欢上了青楼。唐伯虎在妓院内疯狂饮酒的同时,也在损耗着自己的健康,例如《醉诗》所写: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唐伯虎也喜欢在赏花时饮酒。在赏花时写的多达30首诗词中都提到了酒,仅举一例《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高兴时写痛苦时写,总而言之,酒不离身成为40岁后唐伯虎真实的写照。他宁愿在酒中醉生梦死,也不愿清醒的活着。

  其实,这种对酒的态度即使今天都不少见。因为,不如意的事情永远会存在,所以忧愁永远不会消解。这让人想起了任贤齐作词作曲的《少年游》,这首歌曲让人感到唐伯虎的忧愁仍然继续着。我之所以选择它,就在于这首歌曲的作者和唐伯虎对酒的感觉很相通。

  翩翩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双肩扛起的是数不尽的忧。

  给我一杯酒喝尽人间仇,喝尽千古曾经的承诺。

  美人如此多娇,英雄自古风流,纷纷扰扰只为红颜半点羞。

  给我一杯酒,烽火几时休,喝完这杯一切再从头。

  江山仍在,人难依旧,滚滚黄沙掩去多少少年头。

  悲欢是非成败转眼成空,涛涛江河汹涌淘尽男儿的梦。

  曾经海阔天空,昂首莫回头,痴笑轻狂任我潇洒,少年游。

  江湖路路难走儿女情情难求,风花雪月只是拂袖在身后。

  给我一杯酒点滴心中留,若是有缘他日再相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